㈠ 网络造谣起诉流程
网络造谣起诉的一般流程:
1、保留证据:首先,需要保存所有与网络造谣相关的证据,包括文字、图片、视频等。这些证据可以帮助证明造谣的事实和影响,包括时间、地点、发布者等信息。
2、寻求法律援助:接下来,可以寻求专业的法律援助,咨询律师关于起诉网络造谣的可行性和具体操作。律师会帮助评估案件的证据和法律依据,提供专业的法律意见。
3、提起诉讼:如果律师认为有足够的证据支持诉讼请求,可以通过律师代理或者自行向法院提起诉讼。起诉书应包括对造谣者的具体指控和要求,以及所需的证据清单。
4、庭前调解:在诉讼程序中,法院可能会安排庭前调解,双方可以在法官的指导下协商解决纠纷。如果调解不成,案件将进入庭审程序。
5、庭审和判决:最终,法院将根据双方的陈述和提交的证据进行庭审,最终作出判决。如果法院认定网络造谣成立,可能会判决对方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并给予相应的赔偿。
网络造谣罪就是《刑法》上的诽谤罪,与传统的诽谤罪主体一样,凡是具备刑事责任年龄,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都可能成为本罪的主体。诽谤罪认定有以下几点:
1、带有诽谤、造谣意味,对当事人造成不良社会影响的同一条信息实际被点击、浏览次数过多数量达到500次以上,或者被转发次数达到500次以上的信息属于网络造谣罪的范畴;
2、由于信息内容和传播途径的广泛,造成了当事人或者亲属精神失常、自残、自杀等严重后果的,属于网络造谣罪认定的范畴;
3、还有一种因为,在两年内受到过诽谤罪行政处罚的,接着又诽谤他人的行为也被列为网络造谣罪认定的范畴;
4、除了以上标准,其他一些严重的情节、情形也被定为诽谤罪成立。
综上所述:在面对网络造谣时,保留证据、寻求法律援助、提起诉讼、庭前调解和庭审判决是一般的起诉流程。需要注意的是,具体流程可能因地区和案情而异。加强网络素养教育,维护网络信息安全,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环境也是至关重要的。在实际操作中,建议寻求专业法律意见并遵循当地法律程序。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一百二十条
起诉应当向人民法院递交起诉状,并按照被告人数提出副本。
书写起诉状确有困难的,可以口头起诉,由人民法院记入笔录,并告知对方当事人。
第一百二十一条
起诉状应当记明下列事项:
(一)原告的姓名、性别、年龄、民族、职业、工作单位、住所、联系方式,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职务、联系方式;
(二)被告的姓名、性别、工作单位、住所等信息,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名称、住所等信息;
(三)诉讼请求和所根据的事实与理由;
(四)证据和证据来源,证人姓名和住所。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百四十六条
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前款罪,告诉的才处理,但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
通过信息网络实施第一款规定的行为,被害人向人民法院告诉,但提供证据确有困难的,人民法院可以要求公安机关提供协助。
㈡ 微博造谣多久能起诉到什么程度能起诉
微博造谣的起诉时间没有相关规定,只要达到情节严重的,就可以进行起诉。在微博造谣情节严重的,会构成侮辱罪或者诽谤罪,可以由检察院提起公诉。而情节严重的情形包括同一诽谤信息实际被点击、浏览次数达到五千次以上;引发群体性事件等,就可以进行起诉。一、微博造谣多久能起诉?到什么程度能起诉?
微博造谣的起诉时间没有相关规定,只要达到情节严重的,就可以进行起诉。在微博造谣情节严重的,会构成侮辱罪或者诽谤罪,可以由检察院提起公诉。而情节严重的情形包括同一诽谤信息实际被点击、浏览次数达到五千次以上;引发群体性事件等,就可以进行起诉。
二、有关诽谤罪的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百四十六条【侮辱罪】【诽谤罪】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前款罪,告诉的才处理,但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
通过信息网络实施第一款规定的行为,被害人向人民法院告诉,但提供证据确有困难的,人民法院可以要求公安机关提供协助。
《关于办理利用信息网络实施诽谤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第二条 利用信息网络诽谤他人,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第一款规定的“情节严重”:
(一)同一诽谤信息实际被点击、浏览次数达到五千次以上,或者被转发次数达到五百次以上的;
(二)造成被害人或者其近亲属精神失常、自残、自杀等严重后果的;
(三)二年内曾因诽谤受过行政处罚,又诽谤他人的;
(四)其他情节严重的情形。
第三条 利用信息网络诽谤他人,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第二款规定的“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
(一)引发群体性事件的;
(二)引发公共秩序混乱的;
(三)引发民族、宗教冲突的;
(四)诽谤多人,造成恶劣社会影响的;
(五)损害国家形象,严重危害国家利益的;
(六)造成恶劣国际影响的;
(七)其他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情形。
依据《刑法》的规定,制造谣言的情节严重或者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会构成侮辱罪或者诽谤罪。而情节严重的情形包括同一诽谤信息实际被点击、浏览次数达到五千次以上等。对此类情况,可进行起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