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驱动程序驱动程序让linux支持FTDI设备ftdilinux
随着电脑技术日新月异,现代计算机系统提供了各种硬件外设支持,包括FTDI设备。FTDI(Future Technology Devices International)公司生产用于与计算机进行通信的高速USB芯片。它们使用称为FTDI的驱动程序,使系统能够识别并正常使用它们。
驱动程序让Linux支持FTDI设备的这种操作原理可以总结为以下两个步骤:
1.Linux系统能够识别FTDI设备:Linux将从FTDI设备获取设备ID,并使用系统内置的外设数据库中的指定驱动程序来实现。
2.Linux系统在此基础上开发专用驱动程序:Linux可以采用许多现有的基于USB的编程手段,以开发出驱动程序,并使用它来加载和配置FTDI设备,以及实现通过USB接口与其交换数据。
要使Linux系统能够正确使用FTDI设备,需要做出一系列调整。首先,必须确保系统中安装有相应的驱动程序,以支持FTDI设备。如果系统中没有相应的驱动程序,可以从以下源中获取:https://www.ftdichip.com/ Drivers/VCP( 下载并安装新驱动程序)
其次,还可以采用以下代码,以检查计算机是否安装有FTDI驱动程序。
int FT_check(void)
{
int i;
DWORD dwStatus;
FT_DEVICE_LIST_INFO_NODE *devInfo;
FT_STATUS ftStatus;
ftStatus = FT_CreateDeviceInfoList(&devInfo);
if (ftStatus == FT_OK)
{
printf(“Found %d devices.\n”,devInfo);
for (i = 0; i
{
ftStatus = FT_GetDeviceInfoDetail(i, &dwType, &dwID, &dwLocId, szName,
&dwFlags, &dwVendorID, &dwProctID, &dwMaxPower, &dwMaxPower,
&dwSerialNumber, &dwNumDevs, &dwBusType, &dwBusnum, &dwLangID);
//check to see if the device is an FTDI device
if (dwVendorID == 0x0403)
{
printf(“FTDI Device Found!\n”);
return 1;
}
}
if (i >= devInfo)
{
printf(“No FTDI Device Found!\n”);
return 0;
}
}
else {
printf(“FT_CreateDeviceInfoList failed!\n”);
return 0;
}
}
最后,需要使用程序来激活FTDI设备。FTDI设备可以使用FT_ActivateDevice函数来启动,但是必须先确保FTDI设备已经被正确识别:
FT_STATUS FT_ActivateDevice (DWORD dwID, DWORD dwFlags);
总而言之,只有采用正确的驱动程序,Linux系统才能支持FTDI设备。具体而言,需要安装指定驱动程序,并且使用程序检查计算机是否安装了 FTDI驱动程序,最后要激活FTDI设备才能使其正常工作。
❷ Linux下PCI设备驱动开发详解(六)
Linux下PCI设备驱动开发详解:
本章节主要探讨了基于RIFFA框架的Linux PCI内核态设备驱动的开发。以下是重点内容:
一、Linux下PCI驱动结构 通常用模块方式编写PCI设备驱动,至少需要实现:初始化设备模块、设备打开模块、数据读写模块、中断处理模块、设备释放模块、设备卸载模块。
二、初始化设备模块 源代码中涉及了驱动程序、字符设备、class、文件节点等关键词。
三、probe探测硬件设备 fpga_probe函数非常关键,用于探测和初始化硬件设备。
四、写操作 基本的读写操作通过ioctl来调用对应的驱动实现。 ioctl_send函数中实现了用户数据拷贝到内核态,并调用了chnl_send_wrapcheck函数。 chnl_send_wrapcheck函数主要做了避免错误的判断,支持多线程,并调用了chnl_send函数将数据写入指定的FPGA通道。 数据写入过程中涉及了sg_maps的初始化、通过BAR空间告知FPGA通道信息、使用通用buffer发送数据、更新sg_mapping等步骤。 使用了while循环来处理Tx数据完成中断或出错时的返回,以及中断处理过程中的等待和唤醒机制。
五、读操作 读操作和写操作类似,主要通过chnl_recv函数将FPGA发送的数据读到缓冲区内。 涉及等待队列的初始化和中断处理过程。
六、销毁/卸载设备 释放设备模块主要负责释放对设备的控制权,释放占用的内存和中断等。 所做的事情正好和打开设备模块相反。
七、后续内容预告 《Linux下PCI设备驱动开发详解》将详细分析RIFFA的环形通信队列,其最大好处是不需要对后续的队列内容进行搬移,可以后续由入队覆盖。
通过以上内容,可以了解到Linux下基于RIFFA框架的PCI设备驱动开发的主要步骤和关键函数,为后续的驱动开发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❸ Linux设备驱动之字符设备驱动(超级详细~)
Linux设备驱动深入探讨:字符设备篇
Linux系统将设备分为字符设备、块设备和网络设备,它们各自有不同的定义。字符设备和块设备的核心在于用户程序如何控制它们的启动与操作,它们与用户程序的交互方式各不相同。字符设备驱动模板为理解这些设备提供了基础框架。
学习字符设备驱动的关键在于理解其初始化过程。首先,我们需要分配和初始化cdev,通过获取主设备号MAJOR和次设备号MINOR生成设备号dev_t。接着,初始化cdev,并在系统中注册它,以便硬件设备与用户空间程序之间的交互得以实现。硬件的初始化必不可少,确保设备在系统中正常工作。
实现设备操作的核心函数包括open(), read(), write(), close(), 和ioctl()。ioctl函数中的MAGIC和nr用于定义设备的特定操作,如LED_ON和LED_OFF。注意,内核空间与用户空间的数据传递需要特别处理,比如使用特定函数访问用户空间指针。
驱动程序的注销涉及删除cdev并释放设备号,这是驱动模块卸载时的重要步骤。同时,理解cdev结构体、file_operations、file和inode结构以及设备号的分配与释放函数如register_chrdev_region()和alloc_chrdev_region(),对于驱动的管理至关重要。
字符设备驱动的基础包括cdev结构体、file_operations结构体成员函数的实现,以及与设备节点的关联。在Linux 2.6内核中,devfs和udev的使用也有其特定之处。devfs用于创建设备节点,而udev提供更为灵活的设备管理机制,通过在驱动初始化时调用相应函数创建设备类和设备对象。
综上,理解字符设备驱动需要从设备分类、初始化、操作函数、注销流程和设备节点管理等多个方面进行深入学习。通过实践,一步步构建和管理字符设备驱动,是掌握Linux内核技术的关键步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