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文件管理 > 一般規劃裡面寫多少個政策文件

一般規劃裡面寫多少個政策文件

發布時間:2023-06-01 23:21:43

⑴ 濮陽市委市政府出台的35個重要文件都那些,

濮陽加快發展35個文件知識要點

35個文件分為意見、政策、辦法、機制四類。其中意見類19個,政策類5個,辦法類5個,機制類6個。

1.思想觀念、幹部做風、發展環境是決定一個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的關鍵因素。思想觀念是先導,思想解放、觀念創新的程度決定著發展的思路和出路,最終決定著發展水平和成效。幹部作風是保障,關系著人心向背,關系著黨的事業興衰成敗,一個地區幹部作風的優劣直接決定著推動工作的力度和效果。發展環境是關鍵,發展環境的好壞決定著對資金、技術、人才等生產要素的吸引程度,決定著一個地區的競爭力和對外形象。(濮文〔2011〕6號)

2.持續開展「一創雙優」活動是經濟社會發展的內在要求;是我市搶抓機遇、加快發展的迫切需要;是創新工作機制、破解發展難題的迫切需要;是加強領導班子和幹部隊伍建設的迫切需要。(濮文〔2011〕6號)

3.工作機制是解決問題、推動工作、促進發展的根本保證,是提高決策力、增強執行力、保證實現既定目標的重要手段和根本途徑。(濮文〔2011〕6號)

4.領導班子和幹部隊伍是加快發展、趕超發展的決定因素。(濮文〔2011〕6號)

5.通過持續開展「一創雙優」活動,實現「三個進一步轉變」:思想觀念、幹部作風、發展環境的進一步轉變。(濮文〔2011〕6號)

6.「八棄八揚」:摒棄重說輕做行為,弘揚親力親為之風;摒棄懶散拖拉行為,弘揚快捷高效之風;摒棄推諉扯皮行為,弘揚盡職盡責之風;摒棄湊合應付行為,弘揚創優爭先之風;摒棄吃拿卡要行為,弘揚清廉為民之風;摒棄奢侈享樂行為,弘揚艱苦創業之風;摒棄跑要說情行為,弘揚公正嚴明之風;摒棄追逐低俗行為,弘揚健康文明之風。(濮文〔2011〕6號)

7.「十破十立」:破除自我矮化、怨天尤人的思想,樹立事在人為的觀念;破除怕擔風險、不敢作為的思想,樹立勇於擔當的觀念;破除疏於運籌、量錢辦事的思想,樹立精於運作的觀念;破除消極依賴、坐等靠要的思想,樹立自立自強的觀念;破除小富即安、小進即滿的思想,樹立愛拼會贏的觀念;破除因循守舊、墨守陳規的思想,樹立敢為人先的觀念;破除自我封閉、狹隘保守的思想,樹立開放合作的觀念;破除無所用心、無所事事的思想,樹立超前謀劃的觀念;破除輕商抑商、欺商損商的思想,樹立引商安商的觀念;破除哥們義氣、團團伙伙的思想,樹立合力興濮的觀念。(濮文〔2011〕6號)

8.樹立環境也是生產力的意識。形成優質高效的行政環境、公正嚴明的司法環境、文明和諧的人文環境、安全穩定的社會環境。(濮文〔2011〕6號)

9.「一創雙優」活動的基本方法為:堅持以自我教育、自我提高、自我查擺、自我整改為主;堅持把學習教育貫穿始終、查擺問題貫穿始終、邊學邊查邊改貫穿始終;堅持集中教育與日常推進相結合;堅持與「創先爭優」活動、解決問題、推動工作、促進發展相結合。(濮文〔2011〕6號)

10.「一創雙優」活動每年按集中教育和日常推進兩個階段進行,第四季度開展集中教育,其餘三個季度日常推進。日常推進是對集中教育的拓展和持續,集中教育是對日常推進的深化和提升。(濮文〔2011〕6號)

11.集中教育階段的三個步驟:學習動員,提高認識,時間為15天;深入查擺,解決問題,時間為35天;完善制度,謀劃工作,時間為15天。(濮文〔2011〕6號)

12.日常推進階段要抓好集中教育階段查擺問題的整改,抓好學習教育和觀念創新,強力推進各項工作的落實,著力抓好活動的督導指導。(濮文〔2011〕6號)

13.加快發展就是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打破常規,實事求是地選擇本地最優發展路徑,以超常的付出和努力,實現快速發展、趕超發展。(濮發〔2011〕12號)

14.濮陽發展面臨國際國內經濟環境的諸多壓力和挑戰,同時也具有不斷提升的區位優勢、一定基礎的工業優勢、土沃糧豐的農業優勢、集「七城二獎」於一身的城市優勢、特色鮮明的文化優勢,更面臨一系列難得的發展機遇,國際和國內沿海地區產業加快向中西部轉移,為我們承接轉移、借力發展提供了寶貴的產業機遇;國家實施擴大內需戰略、積極推進資源型城市可持續發展等,為我們爭取國家扶持、乘勢發展提供了政策機遇;中原經濟區發展戰略的實施,為我市趕超發展創造了難得的歷史機遇。省委、省政府對濮陽發展寄予厚望,給予高度重視和支持,全市上下人心思變、人心思干、人心思發展,凝聚成了強勁的發展合力,這種好趨勢、好態勢、好氣勢,是最重要也是最珍貴的發展機遇。(濮發〔2011〕12號)

15.發展思路和奮斗目標:以科學發展為主題,以加快轉變經濟方式為主線,以「四個重在」為實踐要領,以持續開展「一創雙優」活動為動力;牢牢把握中原經濟區重要出海通道、中原經濟區環渤海經濟圈銜接融合的前沿、省際交會區域性中心城市的戰略定位,牢牢把建設富裕和諧美麗新濮陽中心任務,牢牢把握突出加快發展、堅持統籌協調、深化改革開放、著力改善民生的發展理念;強力實施工業強市戰略,大力推進城鎮化,積極推進農業現代化,著力抓好社會和諧穩定,力爭經濟發展速度兩年時間趕上全省平均水平,三年時間超過全省平均水平,五年時間進入全省先進行列。(濮發〔2011〕12號)

16.堅持項目帶動、工業支撐、特色主導、集聚發展,強力實施工業強市戰略,使之成為驅動經濟發展的重要「一輪」。

樹立抓城市建設就是抓發展的理念,用市場經濟的觀念經營城市、按旅遊景區的標准建設城市、用現代企業管理模式管理城市,走新型城鎮化道路,強力推進城鎮化,使之成為驅動經濟快速發展的「一輪」。(濮發〔2011〕12號)

17.「十二五」期間,力爭我市新增5家以上上市企業。(濮發〔2011〕12號)

18.以提高產業承載能力為抓手,以進駐項目為重點,以培育支柱產業為支撐,以擴大經濟總量為主線,加快產業集聚區和專業園區建設。(濮發〔2011〕12號)

19.堅持以工哺農、以城帶鄉,推動城市基礎設施向農村延伸、公共服務向農村拓展。(濮發〔2011〕12號)

20.圍繞提高農村科技含量、提升農產品品質、增加農業經濟效益、增加農民收入、轉變農業發展方式的目標,按照集約化、產業化、標准化、品牌化和市場化的要求,重點推進畜牧業發展和設施農業發展,加快農業產業化進程。(濮發〔2011〕12號)

21.堅持政事分開、事企分開、管辦分開的原則,推進社會事業改革。(濮發〔2011〕12號)

22.充分發揮區位優勢,承接集群式和鏈式產業轉移,形成與周邊地區優勢互補、差異發展的格局,推動中原經濟區與環渤海經濟圈銜接互動、融合共贏。(濮發〔2011〕12號)

23.設立濮范台改革開放實驗區,能夠帶動濮陽縣、范縣、台前三縣經濟社會發展,早日實現脫貧致富。能夠成為新的區域增長極,拉動濮陽市及周邊地區較快發展。能夠發揮濮陽連接周邊經濟圈的銜接點和對接平台的作用。能夠承接先進地區產業轉移,進一步增強發展後勁。(濮發〔2011〕12號)

24.創新招商方式,實行領導招商,以商招商,定向招商。

完善招商引資機制,創新招商引資考核辦法,把項目簽約和項目落地作為考核重點,嚴格獎懲,切實提高合同履約率、資金到位率、項目開工率和投產率。主動加強與國家部委、省直廳局的聯系,以獲得更多的政策性資金和發展信息,並將其作為考核的重要內容。(濮發〔2011〕12號)

25.堅持政府投資金與市場運作相結合,推進文化改革發展試驗區建設。重點打造好雜技文化、龍文化、孝道文化等,形成地域特色明顯、展現濮陽風貌、具有國際影響的文化旅遊品牌。(濮發〔2011〕12號)

26.充分發揮黨委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領導核心作用,充分調動方面面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形成一心一意謀發展、協調一致抓發展的工作合力。(濮發〔2011〕12號)

27.必須持續開展「一創雙優」活動,堅持集中教育與日常推進相結合,常抓不懈,使之成為加快濮陽發展的總抓手。(濮發〔2011〕12號)

28.堅持「九講」「三帶頭」。廣大幹部要講學習、講團結、講誠信、講自律、講嚴管、講和諧、講實干、講效率、講奉獻;要堅持市委常委、市級領導幹部和各級各部門「一把手」帶頭,率先垂範,腳踏實地,親力親為。(濮發〔2011〕12號)

29.堅持正確的幹部導向,按照德才兼備標准和「五重五不簡單」要求,在加快發展的第一線、在解決復雜問題的過程中識別幹部,以發展的需要選人、以發展的能力選人、以發展的實績選人,讓幹事創業的幹部得重用、讓碌碌無為的幹部讓位置、讓亂作為的幹部受懲戒,提升正氣,壓制邪氣,決不讓踏實肯乾的人吃虧,決不讓敢於擔當的人受氣,決不讓投機鑽營的人得利,真正把廣大幹部的注意力引導到想發展、謀發展、促發展上來。(濮發〔2011〕12號)

30.深化黨性黨風黨紀教育,加強對黨員幹部的監督管理,使廣大黨員幹部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勵,自覺規范從政行為,以良好的黨風促政風、帶民風,保證濮陽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濮發〔2011〕12號)

31.切實樹立「民主、公開、公道」的正確用人導向。(濮發〔2011〕14號)

32.科學發展考核位次列全市前三名的縣「區」,重點工作考核獲得綜合一等獎的市直部門,適當增加正副縣級領導幹部推薦名額。科學發展考核位次列全市最後一名的縣(區)、重點工作考核未獲獎的市直部門,領導班子年度考核被評為較差的縣(區)和市直部門,當年不得推薦正縣級黨政領導幹部人選,並減少副縣級領導幹部推薦名額,真正體現干多干少不一樣、干好乾壞不一樣。(濮發〔2011〕14號)

33.對確定的考察對象,全面考察其德、能、勤、績、廉,注重考察工作實績。(濮發〔2011〕14號)

34.注重在縣(區)基層一線,在條件艱苦、困難較大、發展穩定、任務繁重的地方和部門選拔幹部;注重選拔在市委市政府重點工作中成績突出的幹部;注重選拔熟悉經濟工作,有專業特長,創造性開展工作的優秀幹部;注重選拔默默無聞、扎實工作、不事張揚、不跑不要的優秀幹部。(濮發〔2011〕14號)

35.每年遴選30個以上(工業項目佔50%以上)的大項目,由市級領導分包推進。(濮文〔2011〕26號)

36.建立「三個一」推進機制:一個重點項目、一名市級領導、一個責任單位。(濮文〔2011〕26號)

37.市級領導聯系重點企業、重點項目實行動態管理,每年根據重點企業、重點項目變動情況進行調整。(濮文〔2011〕27號)

38.加強和改進督查工作是提高黨的執政能力的重要內容;是推動黨委、政府決策落實的重要手段;是轉變工作作風、優化發展環境的重要途徑。(濮辦〔2011〕27號)

39.督查工作的主要任務:突出決策督查,確保政令暢通;強化重點督查,確保目標完成;狠抓專項查辦,確保督辦質量;關注民生民情,確保問題解決。(濮辦〔2011〕27號)

40.切實增強群眾意識、為民意識、服務意識,經常深入基層、深入實際,了解掌握真實情況,傾聽人民群眾的意見和呼聲,力求把問題發現在基層,解決在基層。(濮辦〔2011〕27號)

41.各級各部門接到市委、市政府的決策部署任務和領導指示件後,要在5個工作日內向督查局報告落實意見或結果,突發性事件要隨時上報。(濮辦〔2011〕27號)

42.加快發展小城鎮、做大做強中心鎮,引領農民向二、三產業就業轉移。(濮發〔2011〕6號)

43.解決困難的核心是加快發展。(濮發〔2011〕8號)

44.堅持一手抓招商,一手抓項目落地,圍繞改造提升傳統戰略支撐產業、培育壯大新興產業、積極發展現代服務產業。以引進重大項目和產業集群項目為著力點,經搞好項目謀劃為基礎,以創新政策機制為保證,以加強投資環境為支撐,大力推進經濟結構調整和產業提檔升級,努力實現招商引資工作新跨越。(濮發〔2011〕8號)

45.「十二五」期間,全市實際利用外資年均增長工達到25%以上,累計利用外資總金額突破1000億元;引進世界500強企業不少於5家,引進國內500強企業不少於10家,招商引資工作進入全省先進行列。(濮發〔2011〕8號)

46.各級政府及其職能部門要切實強化服務意識,轉變工作作風,簡化辦事程序,提高辦事效率,減少審批環節,下放審批許可權,為外來投資企業提供方便、快捷、高效服務。(濮發〔2011〕8號)

47.對在招商引資活動中簽約的項目,逐項目建立台賬,明確責任領導、進度安排和時間節點,加強跟蹤督導問效。(濮發〔2011〕8號)

48.加快工業發展是改變我市經濟社會發展落後現狀的迫切需要,是我市實現快速發展、趕超發展的迫切需要,是建設富裕和諧美麗新濮陽的迫切需要。(濮發〔2011〕10號)

49.只有把發展工業確立為經濟發展的主戰略,突出工業在全局發展中的主體地位和在經濟發展中的主導地位,才能抓住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矛盾,抓住加快發展的主動權。(濮發〔2011〕10號)

50.工業是強市之本,是實現我市經濟跨越式發展的可靠保障。(濮發〔2011〕10號)

51.「十二五」期間,全市重點工業項目完成投資1600億元,年均增長30%以上。(濮發〔2011〕10號)

52.建立四大班子市級領導幹部聯系工業項目和重點企業制度,每位市級領導分包一個重點工業項目,聯系一戶重點企業。(濮發〔2011〕10號)

53.加快推進文化產業發展的基本原則是:堅持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相結合;堅持政府引導與市場推動相結合;堅持突出重點與統籌協調相結合。(濮發〔2011〕11號)

54.文化產業發展的目標是:通過3至5年的努力,使文化市場主體進一步完善,文化產業市場體系進一步優化,文化產品和服務能力顯著增強,在全市形成一批實力雄厚、競爭力強、有濮陽特色和重要影響的文化企業和文化品牌。(濮發〔2011〕11號)

55.文化產業發展的重點任務是:大力發展雜技文化產業、龍文化產業、旅遊文化產業、廣播影視業、新聞出版業、文化創意業、體育休閑業、文博展覽業、網路信息業、藝術產業。(濮發〔2011〕11號)

56.加快文化產業發展的主要措施:鼓勵社會資本發展文化產業;大力培育文化市場主體;完善文化市場體系;推動文化產業園區建設;加快文化基礎設施建設;拓展人才培養渠道;加強文化對外交流;加強對文化產業發展的領導。(濮發〔2011〕11號)

57.鼓勵民營企業參與國有文化單位改革,實現優勢互補,共同發展。(濮發〔2011〕11號)

58.政法綜治工作目標任務:社會大局持續穩定;服務經濟發展能力顯著增強;社會建設管理水平全面提升;法治建設進一步加強。(濮發〔2011〕4號)

59.完善重大事項調查研究、集體決策制度和重大政策專家咨詢、公示、公開徵求意見制度,建立利益相關方參與協商機制。(濮發〔2011〕4號)

60.加快政府職能轉變和管理方式創新,改進公共服務方式,簡化辦事程序,減少和規范行政審批事項,為群眾和基層提供方便、快捷、優質服務。(濮發〔2011〕4號)

61.強化依法行政意識,健全行政決策程序,推進行政決策的科學化、民主化、法治化。(濮發〔2011〕4號)

62.嚴格行政執法責任制,健全以行政首長為重點的行政問責制度,加大對失職瀆職、不作為和亂作為的責任追究力度,提高執行力和公信力。(濮發〔2011〕4號)

63.進一步加強黨風廉政建設,推進以完善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為重點的反腐倡廉建設。(濮發〔2011〕5號)

64.以轉變政府職能、建設服務型政府為目標,扎實推進「兩轉兩提」,提高公共服務質量和效率。(濮發〔2011〕5號)

65.反腐倡廉,制度建設是治本之策。(濮發〔2011〕5號)

66.健全《濮陽市反腐倡廉建設工作制度》重點建立重點任務責任制、日常督查考核制和責任追究制。完善日常檢查考核辦法,建立黨風廉政建設工作台賬管理制度。(濮發〔2011〕5號)

67.改革是反腐倡廉建設的重要動力。(濮發〔2011〕5號)

68.糾風整治是加強黨風廉政建設、密切黨同人民群眾血肉聯系的重要措施。(濮發〔2011〕5號)

69.查辦案件工作是反腐倡廉的重要手段,是反腐倡廉教育、制度、監督收到實效的有力保證,是實現社會公平正義的重要舉措。(濮發〔2011〕5號)

70.新聞宣傳報道工作的總體要求:牢牢把握正確輿論導向;圍繞中心,服務大局;重視發現、宣傳先進典型;加強突發公共事件和輿論熱點引導;加大網上正面宣傳力度;加強和改進輿論監督;完善新聞宣傳報道管理;建設一支高素質和新聞隊伍。(濮辦〔2011〕8號)

71.對市管領導幹部個人的宣傳,要經市委組織部審批。(濮辦〔2011〕8號)

72.市直各部門要求開設的專題、專欄,要以書面形式報市委宣傳部審批。(濮辦〔2011〕8號)

73.一類會議會期原則上為1-3天,二類會議會期最長為1天,三類會議會期最長為半天。(濮辦〔2011〕5號)

74.除一類會議外,其他會議均須按隸屬關系提前三天向市委辦公室或政府辦公室寫出請示,講明會議的名稱、主題、時間、地點、參會人員范圍等,交由市委辦公室或市政府辦公室審核,報經市委副書記和市委秘書長或市政府常務副市長批准後方可召開。(濮辦〔2011〕5號)

75.一般性會議時間不超過2個小時,領導講話不超過30分鍾,大型會議報告不超過1個小時。(濮辦〔2011〕5號)

76.發文應當注重實效,做到少而精;嚴格控制以市委、市政府名義轉發的文件,減少黨政聯合行文;市委、市政府領導講話一般不以正式文件印發;嚴格控制簡報數量;提高文件和簡報的質量。(濮辦〔2011〕5號)

77.文件要提高針對性、時效性和指導性,經批准備案的簡報要做到有情況、有分析、有建議、有措施。要短小精悍、簡潔明了,力戒空話套話。(濮辦〔2011〕5號)

78.報送市委、市政府的報告,一般不應超出3000字。(濮辦〔2011〕5號)

79.各單位、各部門向市委、市政府報請的請示、報告及代擬的需以市委、市政府名義下發的文件,要按程序報送市委辦公室或市政府辦公室,進行審簽運轉,不得直接報送市領導同志。(濮辦〔2011〕5號)

80.凡收到上級機關的來文或電報,有明確辦理時限的要立即呈送有關領導閱批。(濮辦〔2011〕5號)

81.為加強市級離退休幹部工作制訂的措施有:定期召開座談會;組織考察觀摩;重要活動邀請參加;重陽節和春節期間召開茶話會;春節前登門看望;市級領導幹部聯系市級離退休幹部。(濮辦〔2011〕21號)

82.為市本級爭取到的項目和資金,按爭取額的2%獎勵。為縣(區)爭取到的項目和資金,按爭取額的3‰獎勵。兩個部門聯合行文爭取的項目和資金,以主行文部門為主,獎勵資金按7:3分享;兩個部門就同一項目分別爭取申請的資金,獎勵資金按5:5分享;兩個以上部門爭取的項目和資金,獎勵資金由這些部門協商分配。(濮辦〔2011〕24號)

83.要充分發揮工業化在「三化」協調發展中的支撐作用。(濮辦〔2011〕17號)

84.在工業強市杯競賽活動中綜合排名前三位的縣(區),市委、市政府頒發「濮陽市工業發展先進縣(區)」獎牌,分別獎勵現金30萬元、20萬元、10萬元,工業經濟主管部門主要負責人,符合幹部選拔任用條件的,優先提拔重用;連續兩年排名前三位的縣(區),對在工業經濟發展中做出較大貢獻的一名副縣級領導幹部和工業經濟主管部門主要負責人,符合幹部選拔任用條件的,優先提拔重用。對排名末位的縣(區)予以通報批評;連續兩年排名末位的縣(區),對黨政正職進行誡勉談話,對有關幹部進行組織調整。(濮辦〔2011〕17號)

85.進一步解放和發展文化生產力,提升文化軟實力,加快推動文化產業成為我市國民經濟支柱性產業。(濮辦〔2011〕23號)

86.鼓勵文化產業、旅遊業與城市建設的密切結合,以文化、旅遊項目建設帶動城市建設。(濮辦〔2011〕23號)

87.履行領導幹部出訪事前申報制度。縣級以上黨政幹部出訪前,須向市外僑辦提出書面申請,由市外僑辦將書面申請送經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同志批准。不準個人找市領導簽批。正縣級以上幹部出訪,須經市委書記、市長和分管市級領導同意;副縣級幹部出訪,須經分管市級領導同意。(濮辦〔2011〕30號)

88.每個重大項目原則上由1名市委、市政府領導和人大主任、政協主席牽頭,1名人在副主任或政協副主席參加。

(濮文〔2011〕33號)

89.根據各鄉鎮辦財政收入狀況,對全市鄉鎮辦分三類進行考核。財政收入在1000萬元及以上的為第一類,1000萬元以下、400萬元以上的為第二類,400萬元以下的為第三類。(濮辦〔2011〕13號)

90.鄉鎮考核分為當年考核和三年累計考核。當年考核指標為4項:工業項目投資增速、服務業項目投資增速、財政收入增速和建築營業稅增幅。三年累計考核指標為3項:新增工業項目投資、服務業項目投資、財政收入。(濮辦〔2011〕13號)

91.每年對三個類別的鄉鎮辦分別考核,對每類排前二名的鄉鎮辦進行獎勵。另設若干晉位獎,對當年三類晉二類、二類晉一類的鄉鎮辦進行獎勵。(濮辦〔2011〕13號)

92.招商引資目標管理考核內容為:縣(區)考核新簽項目合同額,當年新簽項目落地率,外資實際到位額;承擔招商引資目標的市直單位考核招商引資基礎工作及招商項目簽約額;服務招商引資工作的市直單位考核依法辦事、公正廉潔、服務質量、辦事效率、工作成效等五項內容。(濮辦〔2011〕14號)

93.對縣(區)和承擔招商引資目標的市直單位的考核採取日常管理和年終考核相結合的辦法。(濮辦〔2011〕14號)

94.對完成年度招商引資目標,綜合考核排位前三名的縣(區),市委、市政府授予「招商引資工作先進縣區」榮譽稱號,分別獎勵現金30萬元、20萬元、10萬元。

對完成年度招商引資目標,綜合考核排位前三名的市直單位,市委、市政府授予「招商引資工作先進單位」榮譽稱號,各獎勵現金5萬元。

對承擔招商引資服務工作,在年度評議中排位前三名的市直單位,市委、市政府授予「招商引資服務工作先進單位」榮譽稱號,各獎勵現金3萬元。(濮辦〔2011〕14號)

95.每年從國家公職人員中評選出20名在招商引資工作中做出突出成績的先進個人,市委、市政府授予「招商引資先進工作者」榮譽稱號,各獎勵現金2000元。(濮辦〔2011〕14號)

96.對未完成招商引資目標,綜合考核排位最後一名的縣(區)、排位最後兩名的市直單位及年度評議位居最後兩名的服務單位,予以通報批評,取消該單位及其主要負責人當年評選評優資格;連續兩年受到通報批評的,予以黃牌警告、並對其主要負責人誡勉談話。(濮辦〔2011〕14號)

97.工業強市杯競賽活動的競賽考核分為:季度督導,半年初評,年終總評。(濮辦〔2011〕18號)

98.重點項目建設年總評次年1月初進行,對前三名的產業集聚區給予重獎,對後兩名的產業集聚區給予通報批評。(濮辦〔2011〕19號)

99.用台賬推動工作,以台賬促進落實,對黨委政府重大決策事項和重要工作部署進行分解立項,明確責任單位、責任領導、責任人和完成時限,進一步規范工作程序,細化工作責任,轉變工作作風,提高工作實效,保證落實質量,形成自上而下責任明確、自下而上層層負責的工作落實體系。(濮辦〔2011〕7號)

100.台賬實行動態管理,對年度需要增加的工作任務,市委、市政府督查局要及時納入台賬管理。(濮辦〔2011〕7號)

⑵ 國家出台了多少個推動大眾創業 萬眾創新的政策文件

國務院關於大力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見
國發〔2015〕32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國務院各部委、各直屬機構:
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是發展的動力之源,也是富民之道、公平之計、強國之策,對於推動經濟結構調整、打造發展新引擎、增強發展新動力、走創新驅動發展道路具有重要意義,是穩增長、擴就業、激發億萬群眾智慧和創造力,促進社會縱向流動、公平正義的重大舉措。根據2015年《政府工作報告》部署,為改革完善相關體制機制,構建普惠性政策扶持體系,推動資金鏈引導創業創新鏈、創業創新鏈支持產業鏈、產業鏈帶動就業鏈,現提出以下意見。
一、充分認識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重要意義
——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是培育和催生經濟社會發展新動力的必然選擇。隨著我國資源環境約束日益強化,要素的規模驅動力逐步減弱,傳統的高投入、高消耗、粗放式發展方式難以為繼,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需要從要素驅動、投資驅動轉向創新驅動。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就是要通過結構性改革、體制機制創新,消除不利於創業創新發展的各種制度束縛和桎梏,支持各類市場主體不斷開辦新企業、開發新產品、開拓新市場,培育新興產業,形成小企業「鋪天蓋地」、大企業「頂天立地」的發展格局,實現創新驅動發展,打造新引擎、形成新動力。
——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是擴大就業、實現富民之道的根本舉措。我國有13億多人口、9億多勞動力,每年高校畢業生、農村轉移勞動力、城鎮困難人員、退役軍人數量較大,人力資源轉化為人力資本的潛力巨大,但就業總量壓力較大,結構性矛盾凸顯。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就是要通過轉變政府職能、建設服務型政府,營造公平競爭的創業環境,使有夢想、有意願、有能力的科技人員、高校畢業生、農民工、退役軍人、失業人員等各類市場創業主體「如魚得水」,通過創業增加收入,讓更多的人富起來,促進收入分配結構調整,實現創新支持創業、創業帶動就業的良性互動發展。
——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是激發全社會創新潛能和創業活力的有效途徑。目前,我國創業創新理念還沒有深入人心,創業教育培訓體系還不健全,善於創造、勇於創業的能力不足,鼓勵創新、寬容失敗的良好環境尚未形成。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就是要通過加強全社會以創新為核心的創業教育,弘揚「敢為人先、追求創新、百折不撓」的創業精神,厚植創新文化,不斷增強創業創新意識,使創業創新成為全社會共同的價值追求和行為習慣。
二、總體思路
按照「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堅持改革推動,加快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和更好發揮政府作用,加大簡政放權力度,放寬政策、放開市場、放活主體,形成有利於創業創新的良好氛圍,讓千千萬萬創業者活躍起來,匯聚成經濟社會發展的巨大動能。不斷完善體制機制、健全普惠性政策措施,加強統籌協調,構建有利於大眾創業、萬眾創新蓬勃發展的政策環境、制度環境和公共服務體系,以創業帶動就業、創新促進發展。
——堅持深化改革,營造創業環境。通過結構性改革和創新,進一步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增強創業創新制度供給,完善相關法律法規、扶持政策和激勵措施,營造均等普惠環境,推動社會縱向流動。
——堅持需求導向,釋放創業活力。尊重創業創新規律,堅持以人為本,切實解決創業者面臨的資金需求、市場信息、政策扶持、技術支撐、公共服務等瓶頸問題,最大限度釋放各類市場主體創業創新活力,開辟就業新空間,拓展發展新天地,解放和發展生產力。
——堅持政策協同,實現落地生根。加強創業、創新、就業等各類政策統籌,部門與地方政策聯動,確保創業扶持政策可操作、能落地。鼓勵有條件的地區先行先試,探索形成可復制、可推廣的創業創新經驗。
——堅持開放共享,推動模式創新。加強創業創新公共服務資源開放共享,整合利用全球創業創新資源,實現人才等創業創新要素跨地區、跨行業自由流動。依託「互聯網+」、大數據等,推動各行業創新商業模式,建立和完善線上與線下、境內與境外、政府與市場開放合作等創業創新機制。
三、創新體制機制,實現創業便利化
(一)完善公平競爭市場環境。進一步轉變政府職能,增加公共產品和服務供給,為創業者提供更多機會。逐步清理並廢除妨礙創業發展的制度和規定,打破地方保護主義。加快出台公平競爭審查制度,建立統一透明、有序規范的市場環境。依法反壟斷和反不正當競爭,消除不利於創業創新發展的壟斷協議和濫用市場支配地位以及其他不正當競爭行為。清理規范涉企收費項目,完善收費目錄管理制度,制定事中事後監管辦法。建立和規范企業信用信息發布制度,制定嚴重違法企業名單管理辦法,把創業主體信用與市場准入、享受優惠政策掛鉤,完善以信用管理為基礎的創業創新監管模式。
(二)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加快實施工商營業執照、組織機構代碼證、稅務登記證「三證合一」、「一照一碼」,落實「先照後證」改革,推進全程電子化登記和電子營業執照應用。支持各地結合實際放寬新注冊企業場所登記條件限制,推動「一址多照」、集群注冊等住所登記改革,為創業創新提供便利的工商登記服務。建立市場准入等負面清單,破除不合理的行業准入限制。開展企業簡易注銷試點,建立便捷的市場退出機制。依託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建立小微企業名錄,增強創業企業信息透明度。
(三)加強創業知識產權保護。研究商業模式等新形態創新成果的知識產權保護辦法。積極推進知識產權交易,加快建立全國知識產權運營公共服務平台。完善知識產權快速維權與維權援助機制,縮短確權審查、侵權處理周期。集中查處一批侵犯知識產權的大案要案,加大對反復侵權、惡意侵權等行為的處罰力度,探索實施懲罰性賠償制度。完善權利人維權機制,合理劃分權利人舉證責任,完善行政調解等非訴訟糾紛解決途徑。
(四)健全創業人才培養與流動機制。把創業精神培育和創業素質教育納入國民教育體系,實現全社會創業教育和培訓制度化、體系化。加快完善創業課程設置,加強創業實訓體系建設。加強創業創新知識普及教育,使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深入人心。加強創業導師隊伍建設,提高創業服務水平。加快推進社會保障制度改革,破除人才自由流動制度障礙,實現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社會各方面人才順暢流動。加快建立創業創新績效評價機制,讓一批富有創業精神、勇於承擔風險的人才脫穎而出。
四、優化財稅政策,強化創業扶持
(五)加大財政資金支持和統籌力度。各級財政要根據創業創新需要,統籌安排各類支持小微企業和創業創新的資金,加大對創業創新支持力度,強化資金預算執行和監管,加強資金使用績效評價。支持有條件的地方政府設立創業基金,扶持創業創新發展。在確保公平競爭前提下,鼓勵對眾創空間等孵化機構的辦公用房、用水、用能、網路等軟硬體設施給予適當優惠,減輕創業者負擔。
(六)完善普惠性稅收措施。落實扶持小微企業發展的各項稅收優惠政策。落實科技企業孵化器、大學科技園、研發費用加計扣除、固定資產加速折舊等稅收優惠政策。對符合條件的眾創空間等新型孵化機構適用科技企業孵化器稅收優惠政策。按照稅制改革方向和要求,對包括天使投資在內的投向種子期、初創期等創新活動的投資,統籌研究相關稅收支持政策。修訂完善高新技術企業認定辦法,完善創業投資企業享受70%應納稅所得額稅收抵免政策。抓緊推廣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稅收試點政策,將企業轉增股本分期繳納個人所得稅試點政策、股權獎勵分期繳納個人所得稅試點政策推廣至全國范圍。落實促進高校畢業生、殘疾人、退役軍人、登記失業人員等創業就業稅收政策。
(七)發揮政府采購支持作用。完善促進中小企業發展的政府采購政策,加強對采購單位的政策指導和監督檢查,督促采購單位改進采購計劃編制和項目預留管理,增強政策對小微企業發展的支持效果。加大創新產品和服務的采購力度,把政府采購與支持創業發展緊密結合起來。
五、搞活金融市場,實現便捷融資
(八)優化資本市場。支持符合條件的創業企業上市或發行票據融資,並鼓勵創業企業通過債券市場籌集資金。積極研究尚未盈利的互聯網和高新技術企業到創業板發行上市制度,推動在上海證券交易所建立戰略新興產業板。加快推進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向創業板轉板試點。研究解決特殊股權結構類創業企業在境內上市的制度性障礙,完善資本市場規則。規范發展服務於中小微企業的區域性股權市場,推動建立工商登記部門與區域性股權市場的股權登記對接機制,支持股權質押融資。支持符合條件的發行主體發行小微企業增信集合債等企業債券創新品種。
(九)創新銀行支持方式。鼓勵銀行提高針對創業創新企業的金融服務專業化水平,不斷創新組織架構、管理方式和金融產品。推動銀行與其他金融機構加強合作,對創業創新活動給予有針對性的股權和債權融資支持。鼓勵銀行業金融機構向創業企業提供結算、融資、理財、咨詢等一站式系統化的金融服務。
(十)豐富創業融資新模式。支持互聯網金融發展,引導和鼓勵眾籌融資平台規范發展,開展公開、小額股權眾籌融資試點,加強風險控制和規范管理。豐富完善創業擔保貸款政策。支持保險資金參與創業創新,發展相互保險等新業務。完善知識產權估值、質押和流轉體系,依法合規推動知識產權質押融資、專利許可費收益權證券化、專利保險等服務常態化、規模化發展,支持知識產權金融發展。
六、擴大創業投資,支持創業起步成長
(十一)建立和完善創業投資引導機制。不斷擴大社會資本參與新興產業創投計劃參股基金規模,做大直接融資平台,引導創業投資更多向創業企業起步成長的前端延伸。不斷完善新興產業創業投資政策體系、制度體系、融資體系、監管和預警體系,加快建立考核評價體系。加快設立國家新興產業創業投資引導基金和國家中小企業發展基金,逐步建立支持創業創新和新興產業發展的市場化長效運行機制。發展聯合投資等新模式,探索建立風險補償機制。鼓勵各地方政府建立和完善創業投資引導基金。加強創業投資立法,完善促進天使投資的政策法規。促進國家新興產業創業投資引導基金、科技型中小企業創業投資引導基金、國家科技成果轉化引導基金、國家中小企業發展基金等協同聯動。推進創業投資行業協會建設,加強行業自律。
(十二)拓寬創業投資資金供給渠道。加快實施新興產業「雙創」三年行動計劃,建立一批新興產業「雙創」示範基地,引導社會資金支持大眾創業。推動商業銀行在依法合規、風險隔離的前提下,與創業投資機構建立市場化長期性合作。進一步降低商業保險資金進入創業投資的門檻。推動發展投貸聯動、投保聯動、投債聯動等新模式,不斷加大對創業創新企業的融資支持。
(十三)發展國有資本創業投資。研究制定鼓勵國有資本參與創業投資的系統性政策措施,完善國有創業投資機構激勵約束機制、監督管理機制。引導和鼓勵中央企業和其他國有企業參與新興產業創業投資基金、設立國有資本創業投資基金等,充分發揮國有資本在創業創新中的作用。研究完善國有創業投資機構國有股轉持豁免政策。
(十四)推動創業投資「引進來」與「走出去」。抓緊修訂外商投資創業投資企業相關管理規定,按照內外資一致的管理原則,放寬外商投資准入,完善外資創業投資機構管理制度,簡化管理流程,鼓勵外資開展創業投資業務。放寬對外資創業投資基金投資限制,鼓勵中外合資創業投資機構發展。引導和鼓勵創業投資機構加大對境外高端研發項目的投資,積極分享境外高端技術成果。按投資領域、用途、募集資金規模,完善創業投資境外投資管理。
七、發展創業服務,構建創業生態
(十五)加快發展創業孵化服務。大力發展創新工場、車庫咖啡等新型孵化器,做大做強眾創空間,完善創業孵化服務。引導和鼓勵各類創業孵化器與天使投資、創業投資相結合,完善投融資模式。引導和推動創業孵化與高校、科研院所等技術成果轉移相結合,完善技術支撐服務。引導和鼓勵國內資本與境外合作設立新型創業孵化平台,引進境外先進創業孵化模式,提升孵化能力。
(十六)大力發展第三方專業服務。加快發展企業管理、財務咨詢、市場營銷、人力資源、法律顧問、知識產權、檢驗檢測、現代物流等第三方專業化服務,不斷豐富和完善創業服務。
(十七)發展「互聯網+」創業服務。加快發展「互聯網+」創業網路體系,建設一批小微企業創業創新基地,促進創業與創新、創業與就業、線上與線下相結合,降低全社會創業門檻和成本。加強政府數據開放共享,推動大型互聯網企業和基礎電信企業向創業者開放計算、存儲和數據資源。積極推廣眾包、用戶參與設計、雲設計等新型研發組織模式和創業創新模式。
(十八)研究探索創業券、創新券等公共服務新模式。有條件的地方繼續探索通過創業券、創新券等方式對創業者和創新企業提供社會培訓、管理咨詢、檢驗檢測、軟體開發、研發設計等服務,建立和規范相關管理制度和運行機制,逐步形成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
八、建設創業創新平台,增強支撐作用
(十九)打造創業創新公共平台。加強創業創新信息資源整合,建立創業政策集中發布平台,完善專業化、網路化服務體系,增強創業創新信息透明度。鼓勵開展各類公益講壇、創業論壇、創業培訓等活動,豐富創業平台形式和內容。支持各類創業創新大賽,定期辦好中國創新創業大賽、中國農業科技創新創業大賽和創新挑戰大賽等賽事。加強和完善中小企業公共服務平台網路建設。充分發揮企業的創新主體作用,鼓勵和支持有條件的大型企業發展創業平台、投資並購小微企業等,支持企業內外部創業者創業,增強企業創業創新活力。為創業失敗者再創業建立必要的指導和援助機制,不斷增強創業信心和創業能力。加快建立創業企業、天使投資、創業投資統計指標體系,規范統計口徑和調查方法,加強監測和分析。
(二十)用好創業創新技術平台。建立科技基礎設施、大型科研儀器和專利信息資源向全社會開放的長效機制。完善國家重點實驗室等國家級科研平台(基地)向社會開放機制,為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提供有力支撐。鼓勵企業建立一批專業化、市場化的技術轉移平台。鼓勵依託三維(3D)列印、網路製造等先進技術和發展模式,開展面向創業者的社會化服務。引導和支持有條件的領軍企業創建特色服務平台,面向企業內部和外部創業者提供資金、技術和服務支撐。加快建立軍民兩用技術項目實施、信息交互和標准化協調機制,促進軍民創新資源融合。
(二十一)發展創業創新區域平台。支持開展全面創新改革試驗的省(區、市)、國家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等,依託改革試驗平台在創業創新體制機制改革方面積極探索,發揮示範和帶動作用,為創業創新制度體系建設提供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依託自由貿易試驗區、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戰略性新興產業集聚區等創業創新資源密集區域,打造若干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創業創新中心。引導和鼓勵創業創新型城市完善環境,推動區域集聚發展。推動實施小微企業創業基地城市示範。鼓勵有條件的地方出台各具特色的支持政策,積極盤活閑置的商業用房、工業廠房、企業庫房、物流設施和家庭住所、租賃房等資源,為創業者提供低成本辦公場所和居住條件。
九、激發創造活力,發展創新型創業
(二十二)支持科研人員創業。加快落實高校、科研院所等專業技術人員離崗創業政策,對經同意離崗的可在3年內保留人事關系,建立健全科研人員雙向流動機制。進一步完善創新型中小企業上市股權激勵和員工持股計劃制度規則。鼓勵符合條件的企業按照有關規定,通過股權、期權、分紅等激勵方式,調動科研人員創業積極性。支持鼓勵學會、協會、研究會等科技社團為科技人員和創業企業提供咨詢服務。
(二十三)支持大學生創業。深入實施大學生創業引領計劃,整合發展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基金。引導和鼓勵高校統籌資源,抓緊落實大學生創業指導服務機構、人員、場地、經費等。引導和鼓勵成功創業者、知名企業家、天使和創業投資人、專家學者等擔任兼職創業導師,提供包括創業方案、創業渠道等創業輔導。建立健全彈性學制管理辦法,支持大學生保留學籍休學創業。
(二十四)支持境外人才來華創業。發揮留學回國人才特別是領軍人才、高端人才的創業引領帶動作用。繼續推進人力資源市場對外開放,建立和完善境外高端創業創新人才引進機制。進一步放寬外籍高端人才來華創業辦理簽證、永久居留證等條件,簡化開辦企業審批流程,探索由事前審批調整為事後備案。引導和鼓勵地方對回國創業高端人才和境外高端人才來華創辦高科技企業給予一次性創業啟動資金,在配偶就業、子女入學、醫療、住房、社會保障等方面完善相關措施。加強海外科技人才離岸創業基地建設,把更多的國外創業創新資源引入國內。
十、拓展城鄉創業渠道,實現創業帶動就業
(二十五)支持電子商務向基層延伸。引導和鼓勵集辦公服務、投融資支持、創業輔導、渠道開拓於一體的市場化網商創業平台發展。鼓勵龍頭企業結合鄉村特點建立電子商務交易服務平台、商品集散平台和物流中心,推動農村依託互聯網創業。鼓勵電子商務第三方交易平台渠道下沉,帶動城鄉基層創業人員依託其平台和經營網路開展創業。完善有利於中小網商發展的相關措施,在風險可控、商業可持續的前提下支持發展面向中小網商的融資貸款業務。
(二十六)支持返鄉創業集聚發展。結合城鄉區域特點,建立有市場競爭力的協作創業模式,形成各具特色的返鄉人員創業聯盟。引導返鄉創業人員融入特色專業市場,打造具有區域特點的創業集群和優勢產業集群。深入實施農村青年創業富民行動,支持返鄉創業人員因地制宜圍繞休閑農業、農產品深加工、鄉村旅遊、農村服務業等開展創業,完善家庭農場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發展環境。
(二十七)完善基層創業支撐服務。加強城鄉基層創業人員社保、住房、教育、醫療等公共服務體系建設,完善跨區域創業轉移接續制度。健全職業技能培訓體系,加強遠程公益創業培訓,提升基層創業人員創業能力。引導和鼓勵中小金融機構開展面向基層創業創新的金融產品創新,發揮社區地理和軟環境優勢,支持社區創業者創業。引導和鼓勵行業龍頭企業、大型物流企業發揮優勢,拓展鄉村信息資源、物流倉儲等技術和服務網路,為基層創業提供支撐。
十一、加強統籌協調,完善協同機制
(二十八)加強組織領導。建立由發展改革委牽頭的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部際聯席會議制度,加強頂層設計和統籌協調。各地區、各部門要立足改革創新,堅持需求導向,從根本上解決創業創新中面臨的各種體制機制問題,共同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蓬勃發展。重大事項要及時向國務院報告。
(二十九)加強政策協調聯動。建立部門之間、部門與地方之間政策協調聯動機制,形成強大合力。各地區、各部門要系統梳理已發布的有關支持創業創新發展的各項政策措施,抓緊推進「立、改、廢」工作,將對初創企業的扶持方式從選拔式、分配式向普惠式、引領式轉變。建立健全創業創新政策協調審查制度,增強政策普惠性、連貫性和協同性。
(三十)加強政策落實情況督查。加快建立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有關普惠性政策措施落實情況督查督導機制,建立和完善政策執行評估體系和通報制度,全力打通決策部署的「最先一公里」和政策落實的「最後一公里」,確保各項政策措施落地生根。
各地區、各部門要進一步統一思想認識,高度重視、認真落實本意見的各項要求,結合本地區、本部門實際明確任務分工、落實工作責任,主動作為、敢於擔當,積極研究解決新問題,及時總結推廣經驗做法,加大宣傳力度,加強輿論引導,推動本意見確定的各項政策措施落實到位,不斷拓展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空間,匯聚經濟社會發展新動能,促進我國經濟保持中高速增長、邁向中高端水平。
國務院
2015年6月11日

閱讀全文

與一般規劃裡面寫多少個政策文件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什麼app可以批量添加自定義水印 瀏覽:885
sd目錄在哪個文件夾里 瀏覽:558
台灣抵抗日本侵略的電影 瀏覽:461
c盤太大如何確定是哪個文件 瀏覽:656
windows64位網路編程 瀏覽:517
他經常會去看電影的英語 瀏覽:714
大學英語補習班用哪個app 瀏覽:979
考勤登記管理系統java 瀏覽:816
蘋果在線免費下載觀看 瀏覽:230
pgyy.vlp 瀏覽:819
免費可以看污的 瀏覽:539
主人公是勞拉的電影 瀏覽:354
java漢字轉utf8 瀏覽:310
dnf90版本赫拉斯 瀏覽:937
在電腦上怎麼保存文件 瀏覽:233
電腦賣出文件清理 瀏覽:366
蒙正網路是什麼 瀏覽:778
哪個網站在線看電視不卡 瀏覽:621
靜態電影為什麼搜不到 瀏覽:460
保寶app怎麼破解 瀏覽:417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