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数控编程的G98和G99指令中的F指令的用法有什么区别。
G98和G99是数控编程中常用的指令,它们与F指令的使用密切相关。G98指令表示每分钟进给多少毫米,其进给速度不受到主轴转速的影响,这使得在编程时可以独立控制进给速度和主轴转速。
而G99指令则表示每转进给量,这意味着当主轴转速提高时,直观上的移动速度也会随之加快。在使用G99指令进行金属切削时,通常推荐的进给速率即F指令值位于0.03到0.5毫米之间,但具体数值需要根据工件的材质、刀具类型以及工艺要求等因素进行调整。
如果希望使用G98指令,可以通过计算将G99指令下的进给速率转换为每分钟的进给速率。这种转换不仅能够确保加工过程中的进给速度保持一致,还能更好地适应不同的加工需求。
在实际应用中,选择G98或G99指令主要取决于加工工件的具体要求和加工设备的特性。例如,对于一些需要精确控制进给速度的精密加工任务,使用G98指令可以更好地满足加工要求。而对于那些对主轴转速有较高要求的加工任务,G99指令则更为合适。
值得注意的是,F指令的设定不仅要考虑加工效率,还要兼顾工件的表面质量和加工精度。因此,在使用G98或G99指令时,必须综合考虑多种因素,以确保加工过程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以M12*1.25为例(FANUC加工中心):
N3(TAP M12*1.25)
T3
G90G10L2P1Z#514(设定丝锥的Z座标,将其自动输入给G54中)
M8
G90G54G0X-48.0Y22.0,(调用G54工件座标系,快速移动到第1个螺纹孔位置)
G43Z70.H3(工件最高端离程序原点距离为60mm)
M29S530(钢性攻牙,线速度20m/min,转速530r/min)
G98G84Z7.R27.F662.5(采用分进给指令G98,攻牙指令G84,分进给速率F=螺距1.25×转速530)
X-36.0Y-38.60(第2个螺纹)
X36.0Y-38.60 (第3个螺纹)
X48.0Y22.0(第4个螺纹)
G80
M5
G91G28Z0M9
G30X0Y0
(2)数控编程速率怎么是6000扩展阅读
数控铣走刀路线最短以及特殊情况特殊处理:
(1)先粗后精
为了提高生产效率并保证零件的精加工质量,在切削加工时,应先安排粗加工工序,在较短的时间内,将精加工前大量的加工余量(如图3-4中的虚线内所示部分)去掉,同时尽量满足精加工的余量均匀性要求。
当粗加工工序安排完后,应接着安排换刀后进行的半精加工和精加工。其中,安排半精加工的目的是,当粗加工后所留余量的均匀性满足不了精加工要求时,则可安排半精加工作为过渡性工序,以便使精加工余量小而均匀。
(2)先近后远
这里所说的远与近,是按加工部位相对于对刀点的距离大小而言的。在一般情况下,特别是在粗加工时,通常安排离对刀点近的部位先加工,离对刀点远的部位后加工,以便缩短刀具移动距离,减少空行程时间。对于车削加工,先近后远有利于保持毛坯件或半成品件的刚性,改善其切削条件。
(3)先内后外
对既要加工内表面(内型、腔),又要加工外表面的零件,在制定其加工方案时,通常应安排先加工内型和内腔,后加工外表面。这是因为控制内表面的尺寸和形状较困难,刀具刚性相应较差,刀尖(刃)的耐用度易受切削热影响而降低,以及在加工中清除切屑较困难等。
(4)走刀路线最短
确定走刀路线的工作重点,主要用于确定粗加工及空行程的走刀路线,因精加工切削过程的走刀路线基本上都是沿其零件轮廓顺序进行的。
走刀路线泛指刀具从对刀点(或机床固定原点)开始运动起,直至返回该点并结束加工程序所经过的路径,包括切削加工的路径及刀具引入、切出等非切削空行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