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數據的正誤差和負誤差及標准偏差怎麼算
數據中的誤差=測量值-真值
如果:測量值>真值,那麼就是正誤差;
如果:測量值<真值,那麼就是負誤差
標准偏差則是指:各數據偏離平均數距離的平均數方根。
x代表單次測定值。由於測定次數往往不止一次,因此通常用數次平行測定結果的算術平均值來表示分析結果。此時:
Ea=x平均值-T
相對誤差是絕對誤差和真值的百分比率:
Er=Ea/TX100%
當測定值大於真值是時,誤差為正,表明測定結果偏高;反之,誤差為負,表明測定值偏低。在測定的絕對誤差相同的條件下,待測組分含量越高,相對誤差越小;反之,相對誤差越大。因此,在實際工作中,常用相對誤差表示測定結果的准確度。
有時也採用中位數來表示分析結果。中位數即一組測定數據從小至大進行排列時,處於中間的那個數據或中間相鄰兩個數據的平均值。用中位數表示分析結果比較簡單,但存在不能充分利用數據的缺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