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我國產品內外貿價格差異解析
1.價格構成:
內貿: 成本+利潤+國內費用
外貿:成本+利潤+國內費用+運輸費用-退稅
2.價格對比:
單看公式中的利潤,內貿價格利潤很可能高於外貿利潤,因為外貿有退稅,所以為了有價格優勢,出口利潤可以稍微放低一些,退稅也是利潤的一部分。
❷ 求關於出口退稅政策調整對外貿企業的利弊以及應對措施的論文一篇
對出口退稅率進行結構性調整,適當降低出口退稅率。即:對國家鼓勵出口的產品退稅率不降或少降,對一般性出口產品退稅率適當降低,對國家限制出口的產品和一些資源性產品多降或取消退稅。調整後的出口退稅率共分為17%、13%、11%、8%、5%等五檔。按現行出口產品結構,出口退稅率的平均水平降低了3個百分點左右。
加大中央財政對出口退稅的支持力度。從2003年起,中央進口環節增值稅和消費稅收入增量部分首先用於出口退稅。建立中央和地方財政共同負擔出口退稅的新機制,中央財政承擔75%,地方財政承擔25%。推進外貿體制改革,加快生產企業自營出口和外貿出口代理制,優化出口產品結構,降低出口成本,增加出口產品整體效益。往年累計欠退稅由中央財政負擔。
調整出口退稅政策是當今全球通行的、世界貿易組織規則允許的支持外貿出口的重要手段,是我國加入WTO後與國際經濟接軌的一項重大舉措。從我市對外貿易情況看,出口退稅政策調整和機制改革,既給我市出口企業帶來了加快調整的機遇,同時也帶來了如何應對的嚴峻挑戰。
新政策給對外貿易帶來了新的調整機遇。據對我市2003年1-9月份對外貿易情況分析,我市出口貿易的大致特點是:按出口實績排序,可分為外商投資企業、外貿流通企業和獲權生產性企業等三類;按貿易方式排序,可分為一般貿易和加工貿易兩種;按重點行業排序分為機械、化工、電子、紡織和輕工;按重點產品排序,可分為干、冷式集裝箱、填充類長毛絨玩具,初級化學原料,箱包及旅遊用品,工具類機電產品,針織類紡織物等。
新政策給出口企業帶來了新的嚴峻挑戰。本次出口退稅機制改革和政策調整給我們帶來的影響,可簡單概括為「五大五小」:即:對自營出口業務影響較大,對代理出口業務影響較小;對一般貿易出口影響較大,對進料加工業務影響較小;對附加值低的傳統產品影響較大,對附加值較高的產品影響較小;對非洲、中東、拉美等一些中低檔產品需求較多的地區影響較大,對歐盟、美國、日本等地區影響較小。
面對出口退稅政策調整應採取的對策。適時推進多元化貿易方式,加快實行市場差別化競爭,趨利避害調整產品結構,創造寬松的對外貿易環境。政府對出口企業適時調整市場銷售和生產方案的行為應給予充分理解;要把引進上下游配套、高新技術類、以內銷為主的產品和產業作為今後招商引資的重點;加大我市出口加工區的申報力度,充分利用出口加工區這一有力武器,「抵禦」因出口退稅機制改革和政策調整而帶來的不利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