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大數據是怎麼篩查人的行蹤的
疫情期間,許多人好奇為何大數據能夠追蹤個人行動軌跡。這是否意味著僅憑手機就能得知一個人的行蹤?如果手機關機,是否就無法在4小時內追蹤到軌跡?以下是相關問題的解答:
1. 關機是否影響行動軌跡追蹤?
即便手機關機,通過大數據依然可以追蹤到個人的行動軌跡。手機關機或拔卡並不會阻止定位。實際上,除非同時拔掉手機電池並取出SIM卡,否則手機的地理位置信息會持續被記錄。
2. 智能手機與行動軌跡的關系
當前,智能手機已成為人們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物品,幾乎時刻隨身攜帶。因此,手機的移動軌跡也間接反映了個人行蹤。
3. 手機與基站之間的聯系
智能手機或功能手機只要插入SIM卡,就會不斷地與移動、電信或聯通的基站進行信令交換,即使不打電話也是如此。運營商的基站位置固定,通過手機與基站的聯系,可以大致確定個人在特定區域內的出現。
4. 行程卡的工作原理
今年推出的通信大數據行程卡服務,基於上述原理,通過分析手機與基站的聯系,來判斷個人在一定時間內的行動軌跡。
5. 其他數據來源
除了手機與基站的聯系外,還包括公共場所如公交、地鐵站、高速出入口的系統記錄,這些都在數字化、智能化的系統中有所記錄。
6. 更換手機號碼與行程卡
行程卡通常與手機關聯而非電話卡。因此,即使更換電話號碼,只要手機保持不變,行程卡上的信息通常不會受到影響。
總結來說,大數據追蹤個人行動軌跡是通過手機與網路基站的持續聯系來實現的,這一過程不受手機是否關機或拔卡的影響。行程卡等工具能夠反映個人的移動軌跡,而這一過程涉及到的數據不僅限於手機信號,還包括其他數字化設施的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