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數控編程是什麼
數控編程是一種利用計算機技術控制機床加工的編程方法,它通過特定程序來指導機器精確運動,實現零件加工的自動化。這種編程方式強調工藝制定的精確性,涉及的參數包括機床幾何形狀、尺寸以及零件精度等。在編程過程中,首先依據加工零件的圖紙,使用CAD/CAM軟體設計出工藝路徑,然後將這些路徑轉化為機床能夠識別的數控代碼。這些代碼隨後被輸入到數控系統中,由數控系統控制機床執行相應的加工操作。
具體而言,數控編程的流程可以分為幾個步驟。第一步是通過CAD/CAM軟體設計零件的三維模型和加工路徑。這個過程需要充分考慮零件的幾何形狀和尺寸要求,確保設計出的路徑能夠滿足加工精度的需求。第二步是將設計好的路徑轉化為數控代碼,這一過程中,編程者需要深入了解機床的工作原理和數控編程語言,以確保代碼的准確性和高效性。第三步是將生成的數控代碼輸入到數控系統中,通過數控系統控制機床執行具體的加工任務。
數控編程的優勢在於它可以大大提高加工精度和生產效率,減少人為操作誤差,使得復雜零件的加工變得更加容易。此外,通過使用數控編程,還可以實現加工過程的自動化,降低對操作人員的技術要求,提高生產效率和產品質量。因此,數控編程在現代製造業中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
數控編程不僅要求編程者具備扎實的數學和計算機基礎知識,還需要掌握相關的機械和工藝知識。通過不斷學習和實踐,編程者可以提高自己的編程技能,更好地滿足生產需求。隨著技術的發展,數控編程的應用范圍也在不斷擴大,從傳統的機械加工到現代的精密製造,都可以看到數控編程的身影。
總之,數控編程是一項綜合性的技術,它結合了計算機科學、機械工程和製造工藝等多方面的知識。通過合理利用數控編程,可以顯著提升製造業的生產效率和產品質量,推動製造業向智能化、自動化方向發展。
❷ 數控機床的自動編程是怎麼實現的
原理
自動編程是藉助計算機及其外圍設備裝置自動完成從零件圖構造、零件加工程序編制到控制介質制
作等工作的一種編程方法。它的一般過程:首先將被加工零件的幾何圖形及有關工藝過程用計算機能夠識別的形式輸入計算機,利用計算機內的數控編程系統對輸入信息進行翻譯,形成機內零件的幾何數據與拓撲數據;然後進行工藝處理,確定加工方法、加工路線和工藝參數。
通過數學處理計算刀具的運動軌跡,並將其離散成為一系列的刀位數據;根據某一具體數控系統所要求的指令格式,將生成的刀位數據通過後置處理生成最終加工所需的NC指令集;對NC指令集進行校驗及修改;通過通訊介面將計算機內的NC指令集送入機床的控制系統。整個數控自動編程系統分為前置處理和後置處理兩大模塊。
實現自動編程的CAM軟體常用的有UG,PRO/E,MASTERCAM,Powermill,CAXA製造工程師等,可以實現多軸聯動的自動編程並進行模擬模擬。
(2)數控編程怎麼來的擴展閱讀
我國數控加工及編程技術的研究起步較晚,其研究始於航空工業的PCL數控加工自動編程系統SKC一1。在此基礎上,以後又發展了SKC-2、SKC-3和CAM251數控加工繪圖語言,這些系統沒有圖形功能,並且以2坐標和2.5坐標加工為主。
我國從「七五」開始有計劃有組織地研究和應用CAD/CAM技術,引進成套的CAD/CAM系統,首先應用在大型軍工企業,航天航空領域也開始應用,雖然這些軟體功能很強,但價格昂貴,難以在我國推廣普及。
「八五」又引進了大量的CAD/CAM軟體,如:EUCLID-15、UG、CADDS、I-DEAS等,以這些軟體為基礎,進行了一些二次開發工作,也取得了一些應用成功,但進展比較緩慢。
我國在引用CAD/CAM系統的同時,也開展了自行研製工作。20世紀80年代以後,首先在航空工業開始集成化的數控編程系統的研究和開發工作,如西北工業大學成功研製成功的能進行曲面的3~5軸加工的PNU/GNC圖形編程系統。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與第二汽車製造廠合作完成的汽車模具、氣道內復雜型腔模具的三軸加工軟體,與331廠合作進行了發動機葉輪的加工;華中理工大學1989年在微機上開發完成的適用於三維NC加工的軟體HZAPT;中京公司和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合作研製的唐龍CAD/CAM系統,以北京機床所為核心的JCS機床開發的CKT815車削CAD/CAM一體化系統等。
到了20世紀90年代,響應國家開發自主產權的CAD/CAM的號召,開始了自行研製CAD/CAM軟體的工作,並取得了一些成果,如:
由北京由清華大學和廣東科龍(容聲)集團聯合研製的高華CAD、由北京北航海爾軟體有限公司(原北京航空航天大學華正軟體研究所)研製的CAXA電子圖板和CAXAME製造工程師、由浙江大天電子信息工程有限公司開發的基於特徵的參數化造型系統GSCAD98、由廣州紅地技術有限公司和北京航空航天大學聯合開發的基於STEP標準的CAD/CAM系統金銀花。
由華中理工大學機械學院開發的具有自主版權的基於微機平台的CAD和圖紙管理軟體開目CAD、南京航空航天大學自行研製開發的超人2000CAD/CAM系統等,其中有一些系統已經接近世界水平。雖然我國的數控技術己開展多年,並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始終未取得較大的突破。
從總體來看,先進的是點,落後的是面,我國的數控加工及數控編程與世界先進水平相比,約有10一15年的差距,差距主要包涵以下幾個方面:數控技術的硬體基礎落後,CAD/CAM支撐的軟體體系尚未形成,CAD/CAM軟體關鍵技術落後。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自動編程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自動編程技術
❸ 什麼是數控編程
數控編程是從分析零件圖紙開始,直至獲得數控機床所需的數控加工程序的全過程。在這個過程中,需要完成工藝分析並獲得坐標,確定工藝過程、工藝參數、刀具位移量與方向以及其他輔助動作,然後按走刀路線和所用數控系統規定的指令代碼及程序格式編制出程序單。經過驗證後,通過MDI、RS232C介面、USB介面、DNC介面等多種方式輸入到數控系統,以控制機床自動加工。
數控編程可以分為手工編程和自動編程兩大類。手工編程是由人工完成的全部工作,包括零件圖紙分析、工藝處理、數學處理和程序編制等。而自動編程則是由計算機來完成大部分或全部工作,如數學處理、加工模擬、數控加工程序生成等。
自動編程方法種類繁多,發展迅速。根據信息輸入方式及處理方式的不同,主要分為語言編程、圖形互動式編程、語音編程等方法。語言編程是最常見的自動編程方法,通過輸入特定的編程語言來生成數控加工程序。圖形互動式編程則是利用計算機圖形界面進行編程,可以直觀地操作和調整加工路徑。語音編程則是通過語音識別技術,直接用語言描述加工過程,讓計算機自動生成程序。
無論是手工編程還是自動編程,都需要對數控系統有足夠的了解,包括其指令代碼及程序格式。此外,編程人員還需要具備一定的機械加工知識和數學能力,以便在編程過程中進行准確的數學處理。隨著技術的發展,自動編程方法越來越受到重視,因為它能夠提高編程效率,減少人為錯誤,使得編程更加精確和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