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朋友圈「三天內可見」,招誰惹誰了
今天聊聊朋友圈「三天內可見」的話題。微信多年前為iOS用戶推出了「朋友僅展示最近半年的朋友圈」功能,此功能引發熱議,有人認為早期動態不想被新好友看到,有人則認為朋友間應坦誠相見。
近期,用戶能將展示朋友圈的時間設置為「最近三天」。因此,當你新交好友或查看老友動態時,可能會看到提示。面對空盪的朋友圈,人們可能會感到失落或疑惑,為何微信有此「反人類」功能?為何好友會設為三天可見?
首先,微信為何推出「三天內可見」功能?@承哲在虎嗅文章中指出,該功能基於用戶操作數據考量,滿足了部分用戶需求,讓他們無需頻繁刪改,還能光明正大地告訴對方,自己並未屏蔽。
其次,好友為何設置「三天內可見」?公眾號@溪xi相關將原因歸結為三點:告別過去、保留隱私和保持神秘感。知乎上則列出六點原因,如不想過度透明、不想讓無關者進入生活等。
討論「三天內可見」是否壞事?有人認為這等於變相拒絕他人了解,等於未更新的通訊錄。但也有人持相反觀點,認為朋友圈是記錄生活的載體,設置期限是個人選擇,不應被過度解讀。
多數人認為,朋友圈只是了解某人過去的工具,而非目的,把握人與人交往的度,才能更好地相處。作為朋友,無需過分糾結於「三天」,真正關心你的人不會僅關注朋友圈動態。
總而言之,選擇關注與否、關注頻率如何,是你的權利;分享與否、分享期限是多久,是對方的自由。在朋友間保持足夠的尊重,才是正確做法。生活是為自己而活,不是為了朋友圈。真正關心你的人會注意到你的其他方面,而非僅停留於朋友圈。
B. 微信怎樣看出別人把你刪除和屏蔽了
微信可以通過發送消息來判斷別人是把自己刪除還是屏蔽了。兩者發送消息微信提醒的信息不一樣。
1、如果是被刪除了,當自己發送消息給對方的時候,會出現紅色感嘆號,並且微信會提醒:某某開啟了好友驗證,你還不是他(她)的好友。請發送好友驗證請求,對方驗證通過後,才能聊天。具體如圖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