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銳捷路由器的AC 端可以進行微信平台的微信認證嗎
1、AC、AP以及ACL做wifi實施部署,涉及幾個概念:AP、AC、無線路由器、認證,簡單說來:AP就是無線接入點。無線路由器大致可以理解為:AP+路由AC是用來管理AP用的,可以對AP進行集中式管理。這在諸如連鎖店、大公司部署需要支撐上百個接入點以及復雜的控制措施(例如多級認證,微·商白皮書中提到的全國漫遊)等就需要AC。AC最重要的職能是完成對接入設備的認證、授權、計費(AAA),一般採用Radius協議來完成。認證、授權的憑證包括終端的MAC地址等等信息(Radius系統一般放在雲端,大家常用的寬頻撥號上網的認證都是基於Radius認證)。終端設備要接入網路,必須在AC的ACL(訪問控制列表中)有對應的匹配項,對終端的標識包括MAC地址、IP等信息。一個粗略的通過微信認證上網的操作流程:a、用戶連接wifi,AC查看ACL列表中是否有對應的信息(主要是MAC地址),如果有效,則直接讓用戶上網;如果無,則給用戶在ACL中臨時增加一條有時間限制的記錄,以便於在未經認證情況下,能夠上微信完成對公眾號的關注。值得注意的是:ACL列表不一定是AC本地的,有可能是從中央Radius伺服器獲取的,例如在允許漫遊的情況下。b、用戶關注公眾號,完成認證和授權過程,AC獲取用戶的MAC地址等信息,從ACL中刪掉用戶未授權認證的臨時上網記錄並新增一條經過認證授權的記錄,用戶可以正常上網。c、用戶取消關注公眾號,則從ACL中刪除掉對應的記錄ACL的信息屬於7層協議的網路層,並沒有應用層的OpenID等信息。2、公眾平台「開發模式」如果在微信公眾平台中將高級功能設置為「開發模式」,則在用戶執行關注公眾號、取消關注等操作時候,公眾平台都會以事件方式通知「開發模式」定義的介面。公眾平台介面標識一個微信用戶並不是使用用戶微信號,而是用類似o0geNuJmbuDIwnMMCOhF6hFFLEqU這樣的字元串,實際上就是OpenID(介面協議中的fromusername)。而OpenID之類的信息在7層協議中是在應用層(第7層)3、OpenWRT以及管理系統目前各種智能路由器(極路由、果殼、小米等)都是基於OpenWRT系統。而對OpenWRT系統本身的管理都是基於wifidog等管理系統,可以與外部系統(例如微信公眾平台)直接對接。因此回到話題,最本質的問題其實就是:AC是怎樣來匹配ACL列表中的MAC和OpenID的呢?由於不知道「必智®微信關注即登錄上網」是否需要商家在公眾平台中配置指向無線路由器(AC或AP)的介面地址,因此分成兩種情況討論:1、如果需要配置,則:由於有關注、取消關注等事件時候,都會有url地址通知AC的伺服器,由於是TCP鏈接,在關注、取消關注的報文的TCP報文中本身就有MAC信息,在HTTP報文中有OpenID信息,因此只需要在同一個報文中就能獲得MAC和OpenID的對應關系。2、如果不需要配置,則:由於要識別用戶關注、取消關注事件的報文,在應用層並無明確的特徵(url回調),此時後可以通過抓包獲取關注、取消關注事件的報文,然後對符合符合特徵的報文進行處理,並不難,但採用此種方式在維護較為麻煩,可能性不大。與其他支持微信認證的智能WIFI(例如rippleos之類)解決方案的差異(個人感覺):1、AC+AP一體化方案:其他廠商一般是根據用戶接入規模大小,分為AP、AC+AP的方案,如果接入終端數少,則直接採用AP方案,如果規模較大,則採用AC+AP方式(AC和AP是獨立的終端)。而必智的方案算是AC+AP一體化方案。2、集中認證:應該採用了獨立Radius系統,其他廠商較少提供多店集中認證、漫遊的方案。3、宣傳策略更貌似高大上,技術上其他有OpenWRT自主研發能力的廠商也能做,但其方案在簡化接入、面向多店集中認證上出發點確實不錯,另外在整體解決方案上包裝得更高大上。
② 微信對方拒絕接收我的消息是什麼情況呢
微信對方拒絕接收你的消息就是對方把你刪除或者拉黑了。③ 微信關注即可使用 Wi-Fi,取消關注即斷網的路由器是怎樣實現的
1、AC、AP以及ACL
做WIFI實施部署,涉及幾個概念:AP、AC、無線路由器、認證,簡單說來:
AP就是無線接入點。
無線路由器大致可以理解為:AP+路由
AC是用來管理AP用的,可以對AP進行集中式管理。這在諸如連鎖店、大公司部署需要支撐上百個接入點以及復雜的控制措施(例如多級認證,微·商白皮書中提到的全國漫遊)等就需要AC。
AC最重要的職能是完成對接入設備的認證、授權、計費(AAA),一般採用Radius協議來完成。認證、授權的憑證包括終端的MAC地址等等信息(Radius系統一般放在雲端,大家常用的寬頻撥號上網的認證都是基於Radius認證)。
終端設備要接入網路,必須在AC的ACL(訪問控制列表中)有對應的匹配項,對終端的標識包括MAC地址、IP等信息。
一個粗略的通過微信認證上網的操作流程:
a、用戶連接wifi,AC查看ACL列表中是否有對應的信息(主要是MAC地址),如果有效,則直接讓用戶上網;如果無,則給用戶在ACL中臨時增加一條有時間限制的記錄,以便於在未經認證情況下,能夠上微信完成對公眾號的關注。
值得注意的是:ACL列表不一定是AC本地的,有可能是從中央Radius伺服器獲取的,例如在允許漫遊的情況下。
b、用戶關注公眾號,完成認證和授權過程,AC獲取用戶的MAC地址等信息,從ACL中刪掉用戶未授權認證的臨時上網記錄並新增一條經過認證授權的記錄,用戶可以正常上網。
c、用戶取消關注公眾號,則從ACL中刪除掉對應的記錄
ACL的信息屬於7層協議的網路層,並沒有應用層的OpenID等信息。
2、公眾平台「開發模式」
如果在微信公眾平台中將高級功能設置為「開發模式」,則在用戶執行關注公眾號、取消關注等操作時候,公眾平台都會以事件方式通知「開發模式」定義的介面。
公眾平台介面標識一個微信用戶並不是使用用戶微信號,而是用類似o0geNuJmbuDIwnMMCOhF6hFFLEqU這樣的字元串,實際上就是OpenID(介面協議中的fromusername)。
而OpenID之類的信息在7層協議中是在應用層(第7層)
3、OpenWRT以及管理系統
目前各種智能路由器(極路由、果殼、小米等)都是基於OpenWRT系統。而對OpenWRT系統本身的管理都是基於wifidog等管理系統,可以與外部系統(例如微信公眾平台)直接對接。
因此回到話題,最本質的問題其實就是:
AC是怎樣來匹配ACL列表中的MAC和OpenID的呢?
由於不知道「必智®微信關注即登錄上網」是否需要商家在公眾平台中配置指向無線路由器(AC或AP)的介面地址,因此分成兩種情況討論:
1、如果需要配置,則:
由於有關注、取消關注等事件時候,都會有url地址通知AC的伺服器,由於是TCP鏈接,在關注、取消關注的報文的TCP報文中本身就有MAC信息,在HTTP報文中有OpenID信息,因此只需要在同一個報文中就能獲得MAC和OpenID的對應關系。
2、如果不需要配置,則:
由於要識別用戶關注、取消關注事件的報文,在應用層並無明確的特徵(url回調),此時後可以通過抓包獲取關注、取消關注事件的報文,然後對符合符合特徵的報文進行處理,並不難,但採用此種方式在維護較為麻煩,可能性不大。
與其他支持微信認證的智能WIFI(例如rippleos之類)解決方案的差異(個人感覺):
1、AC+AP一體化方案:其他廠商一般是根據用戶接入規模大小,分為AP、AC+AP的方案,如果接入終端數少,則直接採用AP方案,如果規模較大,則採用AC+AP方式(AC和AP是獨立的終端)。而必智的方案算是AC+AP一體化方案。
2、集中認證:應該採用了獨立Radius系統,其他廠商較少提供多店集中認證、漫遊的方案。
3、宣傳策略更貌似高大上,技術上其他有OpenWRT自主研發能力的廠商也能做,但其方案在簡化接入、面向多店集中認證上出發點確實不錯,另外在整體解決方案上包裝得更高大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