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单片机简答题 以4×4矩阵键盘为例,写出该键盘按键处理扫描流程
在以4×4矩阵键盘为例的单片机编程中,按键处理扫描流程如下:
首先定义了一个名为kbscan的函数,其返回值为按键的扫描码。
函数内部首先将P1设置为0x0f,这一步操作的作用是向列线发送低电平信号,从而使行线能够正确读取按键状态。
接着,程序检查P2的低4位(0x0f),判断是否有按键被按下。
如果检测到按键被按下,则程序会执行延时去抖动操作,这一步是为了防止由于按键抖动导致的误判。
随后,程序再次检查P1的低4位,确保按键状态正确。
如果按键状态依然正确,则定义sccode为0xef,表示扫描初值。
接下来,程序通过循环逐行扫描按键状态,每次改变sccode的值,左移一位并添加0x01。
在每次扫描时,程序将sccode的值写入P1,然后检查P1的低4位是否为0x0f。
如果P1的低4位不为0x0f,则说明按键被按下,程序将P1的低4位与0xf0进行或运算,形成最终的按键扫描码。
最后,程序进入一个等待键抬起的循环,直到按键释放。
如果按键释放,则程序返回计算得到的扫描码。
如果在整个流程中没有检测到按键被按下,则程序直接返回0,表示没有按键被按下。
这一流程确保了4×4矩阵键盘按键处理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Ⅱ 矩阵式键盘扫描工作的原理是什么
矩阵式键盘扫描工作原理基于矩阵电路的原理。在矩阵键盘中,每个按键都被连接到一个行路和一个列路上。通过不断地将电流送入行路和列路,并检测电流是否流经特定的按键,来确定哪个按键被按下。这种方法称为矩阵扫描。
具体来说,首先会将一个电流送入行路中的某一行,然后检测列路中的每一列是否有电流流过。如果有电流流过,则表明对应的按键被按下。然后将电流移动到下一行继续检测,这样重复执行,直到所有的行都被扫描过。这种方法可以高效地确定哪些按键被按下,并且不会因为多个按键被按下而产生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