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edi标准是什么
2、EDI标准
1)EDIFACT语法规则(ISO9735)
2) 报文设计指南
3) 语法应用指南
4) EDIFACT数据元目录(EDED)
5) EDIFACT代码表(EDCL)
6) EDIFACT复合数据元目录(EDCD)
7) EDIFACT段目录(EDSD)
8)EDIFACT标准报文格式(EDMD)
9)贸易数据交换格式构成总览(UNCID
Ⅱ EDI的编码准则是什么
EDI编码遵循唯一性原则——商品分类体系中的每一个分类层次只能对应一个分类标识,以免产生子项互不相容的逻辑混乱。
Ⅲ edi代码规则
是指EDI报文吗?什么EDI标准呢?EDIFACT?X12?
Ⅳ EDI是什么意思
EDI,全称 Electronic Data Interchange,中文名为电子数据交换。是指一种为商业或行政事务处理,按照一个公认的标准,形成结构化的事务处理或消息报文格式,从计算机到计算机的电子传输方法,也是计算机可识别的商业语言。
简单地说,EDI 就是按照商定的协议,将商业文件标准化和格式化,并通过计算机网络,在贸易伙伴的计算机网络系统之间进行数据交换和自动处理。俗称“无纸化贸易”。
EDI 的定义至今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但是有 3 个方面是相同的:
1、资料用统一的标准;
2、利用电信号传递信息;
3、计算机系统之间的连接。
(4)edi代码表扩展阅读:
特点:
1、EDI使用电子方法传递信息和处理数据的。
EDI一方面用电子传输的方式取代了以往纸单证的邮寄和递送,从而提高了传输效率,另一方面通过计算机处理数据取代人工处理数据,从而减少了差错和延误。
2、EDI是采用统一标准编制数据信息的。
这是EDI与电传、传真等其它传递方式的重要区别,电传、传真等并没有统一格式标准,而EDI必须有统一的标准方能运作。
3、EDI是计算机应用程序之间的连接。
一般的电子通信手段是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传递,传输的内容即使不完整、格式即使不规范,也能被人所理解。
这些通信手段仅仅是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传递工具,不能处理和返回信息。EDI实现的是计算机应用程序与计算机应用程序之间的信息传递与交换。
4、EDI系统采用加密防伪手段。
EDI系统有相应的保密措施,EDI传输信息的保密通常是采用密码系统,各用户掌握自己的密码,可打开自己的“邮箱”取出信息,外人却不能打开这个“邮箱”,有关部门和企业发给自己的电子信息均自动进入自己的“邮箱”。
一些重要信息在传递时还要加密,即把信息转换成他人无法识别的代码,接收方计算机按特定程序译码后还原成可识别信息。
为防止有些信息在传递过程中被篡改,或防止有人传递假信息,还可以使用证实手段,即将普通信息与转变成代码的信息同时传递给接收方,接收方把代码翻译成普通信息进行比较,如二者完全一致,可知信息未被纂改,也不是伪造的信息。
Ⅳ ediwo永久版的输入代码
最新ewido-setup_4.0.0.172b 汉化安装,官方自动升级且不会返回免费
ewido-setup_4.0.0.172b 汉化安装破解版!(自动升级+支持右键+护盾+升级不返弹)
目前ewido-setup_4.0.0.172b是最新版本! (07,22 17:27病毒码数量---376,069)
以下地址任选其一(第一个快些), 建议添加到迅雷任务中下载!
http://soft.greendown.cn/UpLoadFile/2006-3/ewido-setup_4.0.0.172b.rar
http://www.ie5.cn/Soft/download.asp?softid=12961&downid=2&id=4335
许可代码: 70EW-TH17Q1-PM-C01-S1W2QD-MEM-NUYY
安装步骤:必须严格遵守前1-4部安装步骤,才能确保更新后不会返回免费版,笔者经数次验证可行!
1。先安装主程序(选英文的),装完后若自动运行了则要完全退出(见下说明1);
2。汉化覆盖安装:将“汉化覆盖”文件夹内的1个文件和1个文件夹同时复制到主程序安装文件夹中;
3。运行ewido,并依次完成,输入许可代码---开始更新---再次输入许可代码---完全退出(许可代码见说明2);
4。运行补丁:步骤为,双击“破解补丁”-- 点BROWSE--浏览到ewido.exe打开--PATCH--FilePatched!确定;
5。检验你的ewido安装得是否成功:点2次“开始更新”后,若显示为“无可用更新”,且状态仍然是加强版即为安装成功。
6。恭喜你!此时应该是永久加强版了,ewido会每天自动更新病毒库2次,且更新后不会返回免费版了。
附 说明1,完全退出方法:右击屏幕右下ewido图标,点 “退出” ,再点“是” 。
说明2,许可代码:70EW-TH17Q1-PM-C01-S1W2QD-MEM-NUYY 输入代码后首次更新会显示错误,请再点一次“开始更新”即可。
说明3,默认安装或许为“不随Windows启动”,想随Windows启动,右击屏幕右下ewido图标,勾选“随Windows启动”。
说明4,如此安装的ewido可使用其全部功能,在默认设置下,会定期自动链接官方服务器并更新病毒库且不会返回免费版。
Ⅵ 谁能告诉我POS ,EDI ,RF ,EOS 这四个代码分别指的是什么啊 物流方面的!
POS
销售点终端-pos(point of sale)
销售终端-pos是一种多功能终端,把它安装在信用卡的特约商户和受理网点中与计算机联成网络,就能实现电子资金自动转帐,它具有支持消费、预授权、余额查询和转帐等功能,使用起来安全、快捷、可靠,pos主要有以下两种类型:
(1)消费pos,具有消费、预授权、查询止付名单等功能,主要用于特约商户受理银行卡消费。
(2)转帐pos,具有财务转帐和卡卡转帐等功能,主要用于单位财务部门。
电源操作系统
与数字电源管理结合在一起的、能够执行多任务的软件。它包括性能监控、系统配置、系统和元件的调试、通信总线协议的管理,以及系统、总线和功率管理元件级的实时参数编程。目前pos还处于评估阶段,等待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出现。
edi是英文electronic datainterchange的缩写,中文译为电子数据交换。edi是将贸易、生产、运输、保险、金融和海关等事务文件,通过电子邮箱按各有关部门或公司企业之间的标准格式进行数据交换,并按国际统一的语法规则对报文进行处理,是一种利用计算机进行事务处理的新业务。在国际、国内贸易活动中使用edi业务,取消了传统的纸面贸易文件(如订单、发货单、发票等),代之以电子资料交换,双方使用统一的国际标准格式编文件资料,利用电子方式将贸易资料由一方传递到另一方,处理迅速准确,是发达国家已经普遍采用的“无纸贸易”手段,也是关贸总协定成员国将来必须使用和推广的标准贸易方式。采用edi业务可以将原料采购与生产制造、订货与库存、市场需求与销售以及金融、保险、运输、海关等业务有机地联系起来,集先进技术与科学管理于一体,为实现“金关”工程奠定了基础。用户终端可通过电话网、chinapac网、ddn网、chinan-et网等方式接入edi系统。edi(电子数据交易)是一个交换商业数据的标准格式。标准是ansi x12,它是由数据交易标准协会开发出来的。一个edi信息包括了一个多数据元素的字符串,每个元素代表了一个单一的事实,互相由分隔符隔开。整个字符串被称为数据段。一个或多个数据段由头到尾限制定义为一个交易集,此交易集就是edi传输单元(等同于一个信息)。一个交易集通常由经常被包含在一个特定商业文档或模式中的内容所组成。当交换edi传输时即被视为交易伙伴了。
是Radio Frequency的缩写,表示可以辐射到空间的电磁频率,频率范围从300KHz~30GHz之间。
射频简称RF射频就是射频电流,它是一种高频交流变化电磁波的简称。每秒变化小于1000次的交流电称为低频电流,大于10000次的称为高频电流,而射频就是这样一种高频电流。有线电视系统就是采用射频传输方式的
在电子学理论中,电流流过导体,导体周围会形成磁场;交变电流通过导体,导体周围会形成交变的电磁场,称为电磁波。
在电磁波频率低于100khz时,电磁波会被地表吸收,不能形成有效的传输,但电磁波频率高于100khz时,电磁波可以在空气中传播,并经大气层外缘的电离层反射,形成远距离传输能力,我们把具有远距离传输能力的高频电磁波成为射频,英文缩写:RF
将电信息源(模拟或数字的)用高频电流进行调制(调幅或调频),形成射频信号,经过天线发射到空中;远距离将射频信号接收后进行反调制,还原成电信息源,这一过程称为无线传输。
无线传输发展了近二百年,形成了大量的用户和产品群,但是,由于气候的变化和地表障碍物的影响,不能传输完美的信息。
近代人类发明了廉价的高频传输线缆(射频线),为了追求完美的信息传输质量,兼顾原有的无线设备,无线方式有线传输开始流行。产生了射频传输这一概念。
如果你的信息源经过二次调制,用线缆传输到对端,对端用反调制将信息源还原后再应用,不管频率多低,也是射频传输方式,如果没有调制反调制过程,只是将信息源用线缆传送到对端直接使用,不管频率有多高,都是一般的有线传输方式。
EOS
一、摄影器材
EOS-是指“Electro Optical System"的英文缩写,这个名字是佳能1985年开始研究新型自动对焦相机是确定的,它有两重含义:一方面,EOS是电子光学系统的,表明这个系统是以先进的电子光学技术为基础而发展的。另一方面,EOS这个单词还有黎明女神的意思,佳能希望这个系统不仅能给广大的摄影者带来新的希望,也给佳能的照相机事业带来一片光明。
佳能与1987年正式推出EOS系统,融合超卓科技,成为市场上先进的摄影器材。此后,EOS相机一直凭借杰出摄影表现,赢尽各方赞誉。佳能研创EOS系统,不但奠定创意新基础,更可支持多项新科技大大提高扩展灵活性。
EOS一直秉承“快速,易用,高画质”的理念,经过20年的不断发展和历练,已发展成一套完备系统,包括一系列可无限扩展的可更换镜头35毫米胶片及数码相机机身、镜头及附件。与此同时,系统兼容性亦不断提升,除单镜头反光相机及镜头外,也支持XL系列数码摄像机,令EOS成为极其全面的摄影系统。佳能不断加强单镜头反光相机阵容,提供更多选择,使摄影爱好者尽享EOS带来的种种优势。无论是追求非凡效果与简单操作的业余摄影爱好者,还是需要专门器材以发挥创意的专业摄影师,EOS都是理想之选。
二、嵌入式系统
Embedded Operate System 缩写了也是EOS,而且正为更多的人所知道。
IEEE对于嵌入式系统的定义是:An Embedded system is the devices used to control, monitor, or assist the operation of equipment, machinery or plants.嵌入式系统是“用于控制、监视或者辅助操作机器和设备的装置”。
详情请参阅网络中的嵌入式系统介绍。
三, Electronic order system电子订货系统。不同素质间利用通讯网络和终端设备以在线联结方式进行订货作业与订货信息交换的体系。
Ⅶ EDI标准是什么
标准化的工作是实现EDI互通和互联的前提和基础。EDI的标准包括EDI网络通信标准、EDI处理标准、EDI联系标准和EDI语义语法标准等。
EDI网络通信标准是要解决EDI通信网络应该建立在何种通信网络协议之上,以保证各类EDI用户系统的互联。目前国际上主要采用MHX(X.400)作为EDI通信网络协议,以解决EDI的支撑环境。
EDI处理标准是要研究那些不同地域不同行业的各种EDI报文。相互共有的“公共元素报文”的处理标准。它与数据库、管理信息系统(如MPRII)等接口有关。
EDI联系标准解决EDI用户所属的其它信息管理系统或数据库与EDI系统之间的接口。
EDI语义语法标准(又称EDI报文标准)是要解决各种报文类型格式、数据元编码、字符集和语法规则以及报表生成应用程序设计语言等。
这里的EDI语议语法标准又是EDI技术的核心。
EDI一产生,其标准的国际化就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焦点之一。早期的EDI使用的大都是各处的行业标准,不能进行跨行业EDI互联,严重影响了EDI的效益,阻碍了全球EDI的发展。例如美国就存在汽车工业的AIAG标准、零售业的UCS标准、货栈和冷冻食品贮存业的WINS标准等。日本有连锁店协会的JCQ行业标准、全国银行协会的Aengin标准和电子工业协会的EIAT标准等。
为促进EDI的发展,世界各国都在不遗余力地促进EDI标准的国际化,以求最大限度地发挥EDI的作用。目前,在EDI标准上,国际上最有名的是联合国欧洲经济委员会(UN/ECE)下属第四工作组(WP4)于1986年制定的《用于行政管理、商业和运输的电子数据互换》标准—EDIFACT(Electronic Data Interchange For Administration, Commerce and Trans-Port)标准。EDIFACT已被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接收为国际标准,编号为ISO9735。同时还有广泛应用于北美地区的,由美国国家标准化协会(ANSI)X.12鉴定委员会(AXCS.12)于1985年制定的ANSI X.12标准。图1.4列出了全球EDI标准的发展情况。
EDI标准的发展简史
1968年,美国运输数据协调委会(TDCC)首先在铁路系统使用EDI,并提出用于运输业的报文和通信结构方面的标准。
1970年,英国贸易工业部(DTI) 成了简化国际贸易程序组织(XITPRO),负责简化进/出口程序并着手起草文件。
1978年,美国会计研究基金会(ACRF)和TDCC联合成立了一个委员会负责开发事务处理和信息的数据互换。
1980年,美国国家标准化协会成立了X.12鉴定标准委员会(ASCX.12),下设10个分委员会,负责开发和制订美国EDI通用标准。
1981年,联合国欧洲经济委员会第四工作组推出了贸易数据元目录TDED和贸易数据交换指南GT-DI。
1985年,ANSI提出X.12系列标准,推广应用于北美地区。
1986年,ANSI与欧洲标准协会、英国EDI标准组织等单位共同协调全球EDI标准。
1986年,WP4正式提出《用于行政管理、商业和运输的电子数据互换》文件,即EDIFACT标准。
1986年,EXO/TCI54分别通过UN/TDED以及UN/EDIFACT为7372-86《贸易数据元目录》。
1987年,ISO正式通过《用于行政管理、商业和运输的EDI应用语法规则》,即ISO9735-87。
目前的情况是,欧洲使用EDIFACT标准。1991年,欧洲汽车业、化工业、电子业和石油天然气业已全部采用EDIFACT。此外建筑、保险等行业也宣布将放弃其行业标准,转而采用EDIFACT。北美则使用ANSI X.12,X.12已遍及北美各行业,已有100多个数据交易集。亚太地区使用EDI标准的情况见表1.1,主要是EDIFACT。
表1.1 亚太地区EDI标准使用情况 国家或地区 使用标准 运营公司
澳大利亚 EDIFACT* Paxus
新西兰 EDIFACT GEIS, Netway
新加坡 EDIFACT SNS
香港 EDIFACT HKT-CSL,INET,Gazatlenet
日本 N/A NTT Data,NEC,IBM,AT&T等
韩国 ANSI X.12 Dacom,KT-Net
台湾 N/A DGT,TTN
EDIFACT和ANSI X.12标准的比较
EDIFACT和ANSI X.12标准在语义、语法等许多方面都有很大区别。图1.5比较了EDIFACT标准的控制字段和ANSI X.12标准的控制字段。
另外,ANSI X.12标准目前只可用英语。而EDIFACT标准则可用英语、法语、西班牙语、俄语,即日耳曼语系或拉丁语系均可使用该标准的语义、数据字典等。所谓拉丁语系,是指可用26个字母和10个数字表示的语言系统。日耳曼语系可以认为是拉丁语系的一个派系。
当然,世界上大部分人不用拉丁语作为母语,如汉语、日语等,他们使用象形文字。如何对这些文字进行翻译处理,从全球性的贸易和贸易文件的交流来看,这是一个十分困难而又必须解决的问题。
EDI标准的未来发展
EDI的迅猛发展,其影响已波及全球。但目前存在的EDIFACT和ANSI X.12两大标准在某种程度上制约了EDI全球互通的发展。例如当一个美国的公司要与它在欧洲或亚洲的子公司或贸易伙伴联系时,因双方所采用的EDI标准不同,就要进行复杂的技术转换才能达到目的。虽然绝大多数翻译软件的制造厂商都支持这两个标准,但仍会给用户或厂商造成一些不必要的麻烦。
为了在国际贸易中更快、更省、更好地使用EDI,世界各国特别是欧、美等工业发达国家,都在强烈要求统一EDI国际标准。即“讲一种语言,用一种标准(In speaking of the application of EDI, we must speak one language and use one standard)。
在EDIFACT被ISO接受为国际标准之后,国际EDI标准就逐渐向EDIFACT靠拢。ANSI X.12和EDIFACT两家已一致同意全力发展EDIFACT,使之成为全世界范围内能接受的EDI标准。1992年11月美国ANSI X.12鉴定委员会又投票决定,1997年美国将全部采用EDIFACT来代替现有的X.12标准。ANSI官员说:“1997年之后,现在所有的X.12标准仍将保留,但新上项目将全部采用EDIFACT标准”。美国国家标准化协会欧共体事务主席John Rusell先生指出:“X.12向EDIFACT转变意味着美国的公司今后可在欧洲的市场上加快资金流动、改善用户服务。同时,从用户的角度来看,今后面对的将是唯一的国际标准”。
总之。EDIFACT成为统一的EDI国际标准已是大势所趋。ISO预计,到90年代中期,EDIFACT将有1000多种信息类别,并覆盖国际贸易的80%。我国有关部门和专家也一致认为,我国EDI标准应积极向国际标准靠拢,采用EDIFACT标准。
Ⅷ 常见的edi标准有哪些
"领航者EDI" 平台专职服务物流交易双方,提供一个简易、中立、安全可靠的电子文件通讯平台。交易双方从此不再受贸易伙伴所要求的多种贸易文件通讯格式的限制,更可以节省整合大量电子商贸文件信息的支出成本。
我们独有的服务:
为中小物流企业客户和个人客户,提供报文格式校验、业务数据验证、报文格式转换服务、报文电子快递服务。
1、报文格式校验:用户可以通过平台定义报文格式,发送报文到平台,平台会根据用户定义的格式,对报文进行校验,并发送报文错误日志信息给用户,帮助用户定位报文的格式错误
2、业务数据验证:用户可以发送舱单报文到平台,平台通过接收报文并翻译报文内容,把报文业务内容展现到平台界面,用户可以通过界面实时查看舱单报文的集装箱信息和货物信息等业务数据
3、格式转换服务:平台提供报文之间的格式转换服务,实现用户的报文转换需求(如舱单报文的交通部格式转edifact格式)
4、报文电子快递服务:实现用户对报文的通讯需求,我们支持ftp、email、sftp、ftps、jms、webservice等多种通讯协议标准,可以实现不同客户间,不同协议的报文传递服务。
Ⅸ EDI标准是什么
除 EDI W3C之外 还有
SOAP WSDL UDDI 标准
Ⅹ 什么是EDI报关
EDI(Electric Data Interchange,电子数据交换)是一种利用计算机进行商务处理的新方法,它是将贸易、运输、保险、银行和海关等行业的信息,用一种国际公认的标准格式,通过计算机通信网络,使各有关部门、公司和企业之间进行数据交换和处理,并完成以贸易为中心的全部业务过程。
由于EDI的使用可以完全取代传统的纸张文件的交换,因此也有人称它为“无纸贸易”或“电子贸易”。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各种贸易量逐渐增大。
为了适应这种形势,我国将陆续实行“三金”工程,即金卡、金桥、金关工程,这其中的金关工程就是为了适应贸易的发展,加快报关过程而设立的。
(10)edi代码表扩展阅读:
由于 EDI 具有高速、精确、远程和巨量的技术性能,因此 EDI 的兴起标志着一场全新的、全球性的商业革命的开始。
国外专家深刻地指出:“能否开发和推动 EDI 计划,将决定对外贸易方面的兴衰和存亡。如果跟随世界贸易潮流,积极推行 EDI 就会成为巨龙而腾飞,否则就会成为恐龙而绝种”。
20 世纪 60 年代末,欧洲和美国几乎同时提出了 EDI 的概念。早期的 EDI 只是在两个商业伙伴之间,依靠计算机与计算机直接通信完成。
20 世纪 70 年代,数字通信技术的发展大大加快了 EDI 技术的成熟和应用范围的扩大,也带动了跨行业 EDI 系统的出现。80 年代 EDI 标准的国际化又使 EDI 的应用跃入了一个新的里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