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建设用地预审办法哪位了解注意事项是什么谁知道
建设用地预审办法及注意事项如下:
一、建设用地预审办法
符合规划要求: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必须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市建设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年度计划。用地单位需向相关部门咨询,确保所选农用地符合各项规划要求。
编制可行性论证:确认农用地可用于建设后,用地单位需根据建设部门要求,进行建设项目可行性论证,并向建设部门提交用地申请。建设部门审查通过后,颁发《选址意见书》。
提交预审申请:用地单位持《选址意见书》向同级国土资源局提出用地预审申请。国土资源局在受理申请后,完成审查工作并出具预审意见。预审文件有效期为两年。
准备相关材料:申请预审时,需提交建设项目用地预审申请表、预审的申请报告(包括拟建设项目基本情况、拟选址情况、拟用地总规模和拟用地类型、补充耕地初步方案等)、项目建议书批复文件和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等材料。
二、注意事项
有效期管理:农用地转用和批准文件、建设项目用地预审文件均设有有效期,过期需重新申请。
重大调整需重新申请:已经预审的项目,如需对土地用途、建设项目选址等进行重大调整的,应当重新申请预审。
审批流程严格:建设用地预审及后续审批流程严格,需按照法律法规和规定程序逐步进行,不得擅自跳过或简化环节。
保密要求:如建设项目涉密军事项目或是国务院批准的特殊建设项目用地的,建设用地单位可直接向国土资源部提出预审申请,并遵守相关保密规定。
费用缴纳:在申请过程中,用地单位需按规定缴纳选址规费、各项审批费用等。
② 建设项目用地预审文件有效期
建设项目用地预审文件有效期一般为两年,但具体有效期根据不同省、市、县规定可能会有所不同。如果预审文件有效期内无法取得土地,需要重新进行预审文件的申请。
建设项目用地预审文件是指建设用地预审机构依照法律法规规定和城市总体规划等要求,对建设项目的用地条件、空间布局、环境影响等因素进行初步评价,并出具书面意见的文件。预审文件的有效期一般为两年,具体时间根据不同地区而有所不同。如果预审文件的有效期内,批准单位未批复项目用地或实际用地情况发生变化,建设单位需重新申请用地预审,并重新取得预审文件。同时,如果预审文件过期或者被取消,在重新申请预审文件时,需要对相关信息和资料进行更新,并重新提交申请。需要注意的是,预审文件只是用于初步评价,不是项目用地审批的替代证明,也不能代替征地程序。建设单位在拿到预审文件后,仍然需要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和程序进行申请用地、征收土地等程序。
如果预审文件有效期内,建设单位因为某些原因一直不能取得土地用于建设项目,预审文件是否会失效?预审文件的有效期内,如果由于特殊原因确实无法取得土地用于建设项目,可以向用地预审机构申请延长预审文件有效期。但是,如果在预审文件有效期内,已经发生土地出让、征收、划拨或者拍卖等情况,使得项目用地条件发生了变化,预审文件则会失效。
建设项目用地预审文件作为建设项目用地准备工作中的重要一环,需要建设单位在规定时间内获取预审文件并按照规定程序进行后续工作。建设单位在申请预审文件时,需要仔细查看本地区相关规定,以免因为不同地区规定不同而产生误区。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第七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积极推进政府信息公开工作,逐步增加政府信息公开的内容。第八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政府信息资源的规范化、标准化、信息化管理,加强互联网政府信息公开平台建设,推进政府信息公开平台与政务服务平台融合,提高政府信息公开在线办理水平。第九条 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有权对行政机关的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进行监督,并提出批评和建议。
③ 建设用地批准文件是哪些部门出具有没有人了解
建设用地批准文件主要由国土资源局(或其上级部门)出具。以下是关于建设用地批准文件出具部门的详细解答:
初步咨询与规划符合性确认:
建设项目选址与用地申请:
用地预审:
办理其他审批手续:
正式用地申请与审批:
综上所述,建设用地批准文件的出具部门主要包括国土资源局(或其上级部门)以及涉及的其他相关部门(如建设部门、规划部门、环保局等),但最终的批准权通常掌握在国土资源局或更高级别的政府机构手中。
④ 建设项目用地预审文件有效期为( )年,自批准之日起计算。
【答案】:C
P77
本题考查的是项目用地预审。建设项目用地预审文件有效期为三年,自批准之日起计算。已经预审的项目,如需对土地用途、建设项目选址等进行重大调整的、应当重新申请预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