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何为农业大数据如何利用大数据
农民在实际的生产过程中每天都要做很多选择:播什么种、施什么肥、如何管理农田、病虫害如何防治等等。实际上,一套农事任务,从生产规划、种植前准备、种植期管理,到采收、销售等每一步都会极大的影响农民的生产和收益,而且它们大多数环环相扣,如果选错一步,那后果可能就是减产。所谓的农业大数据即与农民实际生产操作相对应的所有数据,从“天时、地利、人和”三方面理解:“天时”可以指实时的气象数据,降水、温度、风力、湿度等;“地利”可以指动静态的土壤数据,如土壤水分、土壤温度,作物品种信息、作物病虫害信息等;“人和”则是从人力资源给出信息,农资产品使用、农产品加工和流通渠道、农产品市场价格等等。
如何利用农业大数据?
目前,农业生产模式正在从机械化向信息化转变,以精准为特征的农业,正在让种植变得更加容易。在我国从传统农业迈向现代农业的关键时期,如何利用农业大数据呢?
首先,我们不妨先看看世界最发达的农业大国-美国,是如何利用农业大数据的?在美国,一些种业巨头公司已经意识到,面对大数据时代的来临,传统行业模式也亟待转型。如美国农用机械制造商John Deere在所有的拖拉机上都安装了传感器,将机械状况及土壤和农作物的生长情况传到MyJohnDeere.com和Farmsight服务。农户可以订阅分析结果,了解诸如何时订购备件、何时播种之类的信息。
另一位美国种业巨头杜邦先锋公司依托其优质种质资源与研发技术,也已先行结合农业大数据推进精准农业技术。其种子部门与农场机械制造商约翰迪尔联手,给农民提供种子和化肥方面的指导。目前,无论是迪尔(Deer)公司的FramSight、孟山都(Monsanto)公司的ClimatePro或Field Scripts、先锋(Pioneer)公司的Field360,都已经是广泛使用的农业大数据系统,这些系统都与气候云(Climate Cloud)相结合,整合农民机械化农场设备的种植和产量数据,以及气象、种植区划等多样数据,可以得到较为详尽的种植决策,精准化农事生产,帮助农民提高产量和利润。
B. 论述现代作物育种的特点和发展趋势
现代作物育种的特点主要包括育种目标要求的提高、种质资源研究的加强、广泛采用先进仪器和现代技术,以及大力开拓育种的新途径和技术。在发展趋势上,现代作物育种正朝着更加科技化、精准化和高效化的方向迈进。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人口增长等问题的日益严峻,现代作物育种的目标已经不再仅仅是提高产量,还包括提高作物的抗逆性、品质、营养价值和减少环境污染等多个方面。这就要求育种工作者在制定育种目标时,要综合考虑多个因素,确保育出的新品种能够满足现代社会对农业生产的多样化需求。
为了实现这些目标,现代作物育种在种质资源的研究上也下足了功夫。通过搜集、保存、研究、评价和利用各类种质资源,育种工作者能够从中挖掘出更多具有优良性状的基因,为新品种的培育提供有力的遗传基础。此外,随着生物技术的飞速发展,基因编辑、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等先进技术也被广泛应用于作物育种中,大大提高了育种的精准度和效率。
在育种技术上,现代作物育种正不断开拓新的途径和方法。例如,通过利用远缘杂交、细胞工程、基因工程等手段,育种工作者能够突破传统育种的局限,创造出更多具有突破性的新品种。同时,借助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育种工作者还能够对育种过程进行更加精细化的管理和优化,进一步提高育种的成功率和效益。
综上所述,现代作物育种在特点和发展趋势上均展现出了鲜明的时代特征。通过不断提高育种目标、加强种质资源研究、采用先进技术和开拓新途径,现代作物育种将为全球农业生产的持续发展和粮食安全作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