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編程語言 > Java面向對象程序設計與應用

Java面向對象程序設計與應用

發布時間:2024-03-14 23:13:15

㈠ 在JAVA中什麼是面向對象的程序設計方法有哪些主要特徵

答:Java是面向對象的程序設計語言,從面向對象這個角度看,體現了如下三個特點:

①封裝性

面向對象的程序設計語言都是把數據和處理數據的操作結合在一起而構成一個整體,這就是對象。對象的使用者只能看到對象的外部特性,比如,其主要功能、如何調用等,而看不到內部如何實現這些功能。作為面向對象的程序設計語言,程序中的數據就是變數,程序對數據作處理則稱為方法。變數和方法都被封裝在對象中。所以,一個對象就是變數和方法的集合,其中變數表明這個對象的狀態,方法實現這個對象所具有的行為,而且在程序中將這些變數和方法進行封裝,使它們成為一個模塊,再用一個名字來代表這個模塊。這樣,以後的更高層的程序設計中,就不必關心某個對象的行為到底是怎樣實現的。可見,將對象封裝就是為了使模塊盡可能少地展現其內部細節,而只是以一種界面來面向外部。

對象的封裝性減少了程序各部分之間的依賴,使程序的復雜性降低,而可靠性提高,並便於修改。
②繼承性

面向對象的程序設計中,對象是從類創建出來的,這一點即將在下面的解答中說明。在
Java中,許多類組成層次化結構。一個類的上一層稱為父類,而下一層稱為子類。一個類可以繼承其父類的變數和方法,而且這種繼承具有傳遞性。就是說,一個類可以繼承其上一層和其再上一層的變數和方法。這種可傳遞的繼承性使得下層多個相似的對象可以共享上層類的數據和程序代碼,而子類又可以在繼承父類的基礎上增添新的內容和功能。這種代碼共享和代碼可增添的繼承特性使Java既靈活方便又提高效率。
③通信相關性

一個對象往往涉及多個行為。體現在程序設計中,一個對象往往包含多個方法,每一個方法對應一個行為。所以,一個對象完成某個動作也就是程序執行相應的方法。於是,就涉及對象之間通過交互來實現復雜的行為,這叫對象之間的通信。

利用通信可以實現一個對象往另一個對象的信息傳遞。信息傳遞涉及三個要素;一是信息接收對象;二是接收對象中用哪個方法完成指定的動作;三是此方法需要的參數。由於信息傳遞的要素非常清晰,所以用在編程中也將很方便。

這種通信相關性使許多復雜功能得以實現,卻又能避免編程的錯綜復雜。

閱讀全文

與Java面向對象程序設計與應用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若有以下程序void 瀏覽:432
大數據主體有哪些 瀏覽:961
如何學習編程的優點 瀏覽:906
最新版本手機qq 瀏覽:463
簡述在word 瀏覽:528
qq怎麼清楚歷史記錄防止被盜 瀏覽:263
發送手機里的錄音文件在哪裡 瀏覽:866
js獲取下一個兄弟元素 瀏覽:293
js模板引擎原理 瀏覽:72
linuxo文件運行 瀏覽:713
什麼免費備份數據 瀏覽:342
測量大師導入底圖找不到文件 瀏覽:313
小紅傘安裝程序要求版本6 瀏覽:799
全民k歌pcm文件夾 瀏覽:224
c圖片寫入資料庫 瀏覽:466
c串口程序 瀏覽:500
中農金融注冊app有哪些 瀏覽:629
回收站文件清理不在電腦上有痕跡 瀏覽:886
dx版本更新 瀏覽:738
主機集群教程 瀏覽:939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