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TCP/IP有哪幾層,各層的功能是什麼
TCP/IP是有共網路介面層,網路層,運輸層和應用層共四層協議系統。
第一層是應用層,功能是服務於應用進程的,就是向用戶提供數據加上編碼和對話對的控制。
第二層是運輸層,功能是能夠解決諸如端到端可靠性和保證數據按照正確的順序到達。包括所給數據應該送給哪個應用程序。
第三層是網路層,功能是進行網路連接的建立,和終止及IP地址的尋找最佳途徑等功能。
第四層是網路介面層,功能是傳輸數據的物理媒介,是數據包從一個設備的網路層傳輸到另外一個設備的網路層的方法。還有控制組成網路的硬體設備。
(1)網路連接層擴展閱讀:
TCP/IP協議不僅僅指的是TCP和IP兩個協議,而是指一個由FTP、SMTP、TCP、UDP、IP等協議構成的協議簇, 只是因為在TCP/IP協議中TCP協議和IP協議最具代表性,所以被稱為TCP/IP協議。
TCP/IP協議產生過程為:
(1)1973年,卡恩與瑟夫開發出了TCP/IP協議中最核心的兩個協議:TCP協議和IP協議。
(2)1974年12月,卡恩與瑟夫正式發表了TCP/IP協議並對其進行了詳細的說明。同時,為了驗證TCP/IP協議的可用性,使一個數據包由一端發出,在經過近10萬km的旅程後到達服務端。
在這次傳輸中,數據包沒有丟失一個位元組,這成分說明了TCP/IP協議的成功。
(3)1983年元旦,TCP/IP協議正式替代NCP,從此以後TCP/IP成為大部分網際網路共同遵守的一種網路規則。
(4)1984年,TCP/IP協議得到美國國防部的肯定,成為多數計算機共同遵守的一個標准。
(5)2005年9月9日卡恩和瑟夫由於他們對於美國文化做出的卓越貢獻被授予總統自由勛章。
TCP/IP協議能夠迅速發展起來並成為事實上的標准,是它恰好適應了世界范圍內數據通信的需要。它有以下特點:
(1)協議標準是完全開放的,可以供用戶免費使用,並且獨立於特定的計算機硬體與操作系統。
(2)獨立於網路硬體系統,可以運行在廣域網,更適合於互聯網。
(3)網路地址統一分配,網路中每一設備和終端都具有一個唯一地址。
(4)高層協議標准化,可以提供多種多樣可靠網路服務。
參考資料:網路——TCP/IP協議
『貳』 RDP協議網路層次的作用
1、網路連接層:在RDP協議網路實現連接中,本層的數據格式是固定的。 2、ISO數據層:在RDP功能數據網路傳輸中,本層的數據格式是固定的。 3、虛擬通道層:虛擬通道層用於在正常的網路連接數據之上,中個虛擬通道的功能數據。此層次的連接另見初始連接模塊與通道申請模塊,在此只說明正常數據連接時的層次結構。 1) 結構信息:內容 類型 虛擬通道個數 虛擬通道號 標志 位元組數 1 2 2 1 值 0x64/0x68 0x0001 0x03eb至0x03ee 0x70/0xf0 2) 類型說明:0x64:客戶端發送數據 0x68:客戶端接收數據。 3) 用戶號說明:本次連接的用戶號,伺服器發送的是0x0001;客戶端所發送的值是初始連接時請示通道後伺服器同意開通的虛擬個數。 4) 虛擬通道號說明:虛擬通道號是本層次以上所發送的功能數據所在的虛擬通道號,其由初始連接通道申請建立時確定。 5) 標志說明:客戶端發送的標志為0x70;伺服器端發送的標志,當功能數據是圖像是(由通道號識別),其值為0x70,當功能數據是其它數據時,其值為0xf0。 4、加密解密層:加密解密層用於對網路連接中所發送、接收的數據進行加密、解密。為保證數據和系統的安全性,對網路數據進行加密傳輸是比較常用且必然的,RDP協議在此層對實際的功能數據進行加密。 1) 結構信息:內容 單層及層上數據總長度 加密標志 未知標志數字簽名 位元組數 1-2 2 2 8 值 從下位元組開始計算 0x0800 0x1000/0x0203 順序取得 2) 總長度說明:若長度大於0x7f,則長度以兩位元組表示,並按位與0x8000。這是由於版本升級贊成的格式不統一,長度不定,當前版本認為長度值不大於0x0fff(4095)因此只用長度值並按位與0x8000實現版本兼容,在版本升級後會以0x8x表示長度值的位元組數,其中8表示非1位元組,x表示具體的位元組個數。 3) 加密標志說明:RDP協議要求在正常的功能連接實現之前,首先licence認證,其標志為0x8xxx,且其後數據不同於正常功能數據傳輸式的加密層格式,可以視licence認證為加密解密層的建立連接過程。另外功能數據的加密、解密的密鑰是在初始連接時獲得的,而加密解密功能的實現由加密、解密模塊闡述。 4) 未知標志說明:伺服器端發送過來的未知數據有兩種,目前不知其意,客戶端在發送數據時將其置為0x0000值。 5) 數字簽名說明:對所有的加密數據在此放置8位元組數字簽名。其值由RC4會話鍵值和功能數據經過SHA運算和MD5運算得到。 5、功能數據層:功能數據是客戶端與伺服器進行交互的真正數據。他們都有各自固定格式,連接、控制方式,具體情況見各功能模塊的說明。 根據當前我們所掌握的信息,RDP協議將圖像信息、聲音信息、設備信息、剪貼板內容都各自以單一的虛擬通道進行傳送,而列印機映射,磁碟映射,埠映射都做為設備信息的內容進行處理。限於當前左上角工作和項目工作的限度,設備信息中只考慮了列印機映射的部分,對於列印機信息與其他的設備相關的信息沒有進行有效隔離區分,而本協議說明中相關的連接信息、數據傳送都只認為是列印機映射的內容。
『叄』 網路協議概述:物理層、連接層、網路層、傳輸層、應用層詳解
網路協議是指導信號傳輸的規則,就像郵差與郵局之間的約定。以「狼煙」和「摩爾斯碼」為例,它們分別是簡單的物理信號協議和更復雜的組合信號協議。協議的復雜度增加時,需要在不同層次上進行通信。我們用「郵差與郵局」這個比喻,來解析網路協議的層次結構。
物理層是網路通信的基礎,涉及傳輸介質,如光纖、電纜或電磁波。它負責物理信號的傳遞,如電壓和振幅,將二進制數據轉換為可傳輸的物理信號。
連接層負責幀的傳輸,幀是數據的包裝,包含源地址、目的地址、校驗序列和數據。它在不同網路之間建立連接,類似於社區內的郵差,負責在多個網路間傳遞數據。
網路層是跨網路通信的關鍵,路由器作為「中間人」,連接不同的網路,並通過IP協議實現地址轉換和數據傳輸。它將信息從一個網路路由到另一個網路,確保數據能夠到達正確目的地。
傳輸層提供端到端的通信服務,通過埠號識別接收者,確保數據正確交付。TCP和UDP協議分別提供了可靠的和不可靠的數據傳輸服務,適應不同應用場景。
應用層為網路通信提供具體應用,包括Web瀏覽、文件傳輸和電子郵件等服務。它定義了數據格式和交互規則,確保不同應用之間的兼容性。
網路協議通過將通信過程抽象為一系列層次,從本地地址、郵編、收信人到行業規范,構建了互聯網的通信框架。協議保證了數據在不同層間的封裝與解封裝,確保了信息的完整性和正確傳遞。
了解網路協議的層次結構和功能,有助於我們深入理解互聯網如何實現高效、可靠的通信。本文旨在從分層角度解釋各層次的功能,為網路通信提供一個清晰的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