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TCP/IP有哪几层,各层的功能是什么
TCP/IP是有共网络接口层,网络层,运输层和应用层共四层协议系统。
第一层是应用层,功能是服务于应用进程的,就是向用户提供数据加上编码和对话对的控制。
第二层是运输层,功能是能够解决诸如端到端可靠性和保证数据按照正确的顺序到达。包括所给数据应该送给哪个应用程序。
第三层是网络层,功能是进行网络连接的建立,和终止及IP地址的寻找最佳途径等功能。
第四层是网络接口层,功能是传输数据的物理媒介,是数据包从一个设备的网络层传输到另外一个设备的网络层的方法。还有控制组成网络的硬件设备。
(1)网络连接层扩展阅读:
TCP/IP协议不仅仅指的是TCP和IP两个协议,而是指一个由FTP、SMTP、TCP、UDP、IP等协议构成的协议簇, 只是因为在TCP/IP协议中TCP协议和IP协议最具代表性,所以被称为TCP/IP协议。
TCP/IP协议产生过程为:
(1)1973年,卡恩与瑟夫开发出了TCP/IP协议中最核心的两个协议:TCP协议和IP协议。
(2)1974年12月,卡恩与瑟夫正式发表了TCP/IP协议并对其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同时,为了验证TCP/IP协议的可用性,使一个数据包由一端发出,在经过近10万km的旅程后到达服务端。
在这次传输中,数据包没有丢失一个字节,这成分说明了TCP/IP协议的成功。
(3)1983年元旦,TCP/IP协议正式替代NCP,从此以后TCP/IP成为大部分因特网共同遵守的一种网络规则。
(4)1984年,TCP/IP协议得到美国国防部的肯定,成为多数计算机共同遵守的一个标准。
(5)2005年9月9日卡恩和瑟夫由于他们对于美国文化做出的卓越贡献被授予总统自由勋章。
TCP/IP协议能够迅速发展起来并成为事实上的标准,是它恰好适应了世界范围内数据通信的需要。它有以下特点:
(1)协议标准是完全开放的,可以供用户免费使用,并且独立于特定的计算机硬件与操作系统。
(2)独立于网络硬件系统,可以运行在广域网,更适合于互联网。
(3)网络地址统一分配,网络中每一设备和终端都具有一个唯一地址。
(4)高层协议标准化,可以提供多种多样可靠网络服务。
参考资料:网络——TCP/IP协议
『贰』 RDP协议网络层次的作用
1、网络连接层:在RDP协议网络实现连接中,本层的数据格式是固定的。 2、ISO数据层:在RDP功能数据网络传输中,本层的数据格式是固定的。 3、虚拟通道层:虚拟通道层用于在正常的网络连接数据之上,中个虚拟通道的功能数据。此层次的连接另见初始连接模块与通道申请模块,在此只说明正常数据连接时的层次结构。 1) 结构信息:内容 类型 虚拟通道个数 虚拟通道号 标志 字节数 1 2 2 1 值 0x64/0x68 0x0001 0x03eb至0x03ee 0x70/0xf0 2) 类型说明:0x64:客户端发送数据 0x68:客户端接收数据。 3) 用户号说明:本次连接的用户号,服务器发送的是0x0001;客户端所发送的值是初始连接时请示通道后服务器同意开通的虚拟个数。 4) 虚拟通道号说明:虚拟通道号是本层次以上所发送的功能数据所在的虚拟通道号,其由初始连接通道申请建立时确定。 5) 标志说明:客户端发送的标志为0x70;服务器端发送的标志,当功能数据是图像是(由通道号识别),其值为0x70,当功能数据是其它数据时,其值为0xf0。 4、加密解密层:加密解密层用于对网络连接中所发送、接收的数据进行加密、解密。为保证数据和系统的安全性,对网络数据进行加密传输是比较常用且必然的,RDP协议在此层对实际的功能数据进行加密。 1) 结构信息:内容 单层及层上数据总长度 加密标志 未知标志数字签名 字节数 1-2 2 2 8 值 从下字节开始计算 0x0800 0x1000/0x0203 顺序取得 2) 总长度说明:若长度大于0x7f,则长度以两字节表示,并按位与0x8000。这是由于版本升级赞成的格式不统一,长度不定,当前版本认为长度值不大于0x0fff(4095)因此只用长度值并按位与0x8000实现版本兼容,在版本升级后会以0x8x表示长度值的字节数,其中8表示非1字节,x表示具体的字节个数。 3) 加密标志说明:RDP协议要求在正常的功能连接实现之前,首先licence认证,其标志为0x8xxx,且其后数据不同于正常功能数据传输式的加密层格式,可以视licence认证为加密解密层的建立连接过程。另外功能数据的加密、解密的密钥是在初始连接时获得的,而加密解密功能的实现由加密、解密模块阐述。 4) 未知标志说明:服务器端发送过来的未知数据有两种,目前不知其意,客户端在发送数据时将其置为0x0000值。 5) 数字签名说明:对所有的加密数据在此放置8字节数字签名。其值由RC4会话键值和功能数据经过SHA运算和MD5运算得到。 5、功能数据层:功能数据是客户端与服务器进行交互的真正数据。他们都有各自固定格式,连接、控制方式,具体情况见各功能模块的说明。 根据当前我们所掌握的信息,RDP协议将图像信息、声音信息、设备信息、剪贴板内容都各自以单一的虚拟通道进行传送,而打印机映射,磁盘映射,端口映射都做为设备信息的内容进行处理。限于当前左上角工作和项目工作的限度,设备信息中只考虑了打印机映射的部分,对于打印机信息与其他的设备相关的信息没有进行有效隔离区分,而本协议说明中相关的连接信息、数据传送都只认为是打印机映射的内容。
『叁』 网络协议概述:物理层、连接层、网络层、传输层、应用层详解
网络协议是指导信号传输的规则,就像邮差与邮局之间的约定。以“狼烟”和“摩尔斯码”为例,它们分别是简单的物理信号协议和更复杂的组合信号协议。协议的复杂度增加时,需要在不同层次上进行通信。我们用“邮差与邮局”这个比喻,来解析网络协议的层次结构。
物理层是网络通信的基础,涉及传输介质,如光纤、电缆或电磁波。它负责物理信号的传递,如电压和振幅,将二进制数据转换为可传输的物理信号。
连接层负责帧的传输,帧是数据的包装,包含源地址、目的地址、校验序列和数据。它在不同网络之间建立连接,类似于社区内的邮差,负责在多个网络间传递数据。
网络层是跨网络通信的关键,路由器作为“中间人”,连接不同的网络,并通过IP协议实现地址转换和数据传输。它将信息从一个网络路由到另一个网络,确保数据能够到达正确目的地。
传输层提供端到端的通信服务,通过端口号识别接收者,确保数据正确交付。TCP和UDP协议分别提供了可靠的和不可靠的数据传输服务,适应不同应用场景。
应用层为网络通信提供具体应用,包括Web浏览、文件传输和电子邮件等服务。它定义了数据格式和交互规则,确保不同应用之间的兼容性。
网络协议通过将通信过程抽象为一系列层次,从本地地址、邮编、收信人到行业规范,构建了互联网的通信框架。协议保证了数据在不同层间的封装与解封装,确保了信息的完整性和正确传递。
了解网络协议的层次结构和功能,有助于我们深入理解互联网如何实现高效、可靠的通信。本文旨在从分层角度解释各层次的功能,为网络通信提供一个清晰的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