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拓扑结构是指网上计算机或设备与传输媒介形成的结点与线的物理构成模式。
局域网中常用的拓扑结构主要有以下几种:
总线型拓扑:
星型拓扑:
总结来说,局域网中常见的拓扑结构为总线型和星型。这两种结构各有优缺点,选择哪种结构取决于具体的应用场景和需求。
㈡ 按照网络的拓扑结构,计算机网络可以划分为哪几类
按照网络的拓扑结构,计算机网络可以划分为总线型拓扑、星型拓扑、环型拓扑、树型拓扑、网状拓扑和混合型拓扑。
1、星型拓扑
星型拓扑结构的优点
(1)结构简单,连接方便,管理和维护都相对容易,而且扩展性强。
(2)网络延迟时间较小,传输误差低。
(3)在同一网段内支持多种传输介质,除非中央节点故障,否则网络不会轻易瘫痪。
(4)每个节点直接连到中央节点,故障容易检测和隔离,可以很方便地排除有故障的节点。
2、总线拓扑
总线拓扑结构的优点
(1)总线结构所需要的电缆数量少,线缆长度短,易于布线和维护。
(2)总线结构简单,又是元源工作,有较高的可靠性。传输速率高,可达1~100Mbps。
(3)易于扩充,增加或减少用户比较方便,结构简单,组网容易,网络扩展方便
(4)多个节点共用一条传输信道,信道利用率高。
3、环型拓扑
环型拓扑的优点
(1)电缆长度短。
(2)增加或减少工作站时,仅需简单的连接操作。
(3)可使用光纤。
4、树型拓扑
树型拓扑的优点
(1)易于扩展。
(2)故障隔离较容易。
5、混合型拓扑
混合型拓扑的优点
(1)故障诊断和隔离较为方便。
(2)易于扩展。
(3)安装方便。
6、网型拓扑
网型拓扑的优点
(1)节点间路径多,碰撞和阻塞减少。
(2)局部故障不影响整个网络,可靠性高。
7、开关电源拓扑
树型拓扑的缺点:
各个节点对根的依赖性太大。
(2)网络拓扑模式有哪些扩展阅读
发展历程
1、诞生阶段
20世纪60年代中期之前的第一代计算机网络是以单个计算机为中心的远程联机系统,典型应用是由一台计算机和全美范围内2000多个终端组成的飞机订票系统,终端是一台计算机的外围设备,包括显示器和键盘,无CPU和内存
2、形成阶段
20世纪60年代中期至70年代的第二代计算机网络是以多个主机通过通信线路互联起来,为用户提供服务,兴起于60年代后期,典型代表是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协助开发的ARPANET。
3、互联互通阶段
20世纪70年代末至90年代的第三代计算机网络是具有统一的网络体系结构并遵守国际标准的开放式和标准化的网络。ARPANET兴起后,计算机网络发展迅猛,各大计算机公司相继推出自己的网络体系结构及实现这些结构的软硬件产品。
4、高速网络技术阶段
20世纪90年代至今的第四代计算机网络,由于局域网技术发展成熟,出现光纤及高速网络技术,整个网络就像一个对用户透明的大的计算机系统,发展为以因特网( Internet)为代表的互联网。
㈢ 拓扑结构分类、含义、优缺点
计算机网络的拓扑结构,主要是指网络中的计算机和通信设备通过抽象的点和线形成的几何图形,包括总线型、环型、树型、星型、混合型和网状拓扑结构。
总线型拓扑结构是一种基于多点连接的拓扑结构,所有设备通过硬件接口连接在共同的传输介质上,结点间采用广播通信方式,一个结点发出的信息可被总线上的其他结点接收。以太网是著名的总线拓扑结构例子。总线形网络结构广泛应用于信息管理系统、办公自动化等领域。
环型拓扑结构中,结点通过环路接口连接在闭合环路中,数据沿着环依次传输。信息在每个结点上的延迟时间固定,特别适用于实时控制的局域网系统。令牌环网是最著名的环形拓扑结构。
树型拓扑结构从总线拓扑演变而来,形状像倒置的树,具有分层结构,适合在总线上加上分支形成,具有一定的容错能力。信息在树状结构中可以快速传播。
星型拓扑结构是一种以中央结点为中心的辐射式互联结构,各结点与中心结点通过点与点方式连接。这种结构适用于局域网,如文件服务器/工作站局域网模式,通常采用集线器作为中心点。
网状拓扑结构是一种无规则结构,结点之间的连接是任意的,适用于将多个子网或局域网连接起来。根据组网硬件的不同,主要有网状网、主干网和星状相连网三种结构。
混合型拓扑结构结合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拓扑结构。蜂窝拓扑结构是无线局域网中常用的结构,适用于城市网、校园网、企业网等。卫星通信拓扑结构适用于城市网、校园网、企业网等场景。
总线拓扑结构具有结构简单、布线容易、可靠性高等优点,但总线成为网络瓶颈,故障诊断困难。星型拓扑结构结构简单、便于管理,但中心结点成为网络瓶颈。环型拓扑结构结构简单、传输距离远,但故障检测困难。树型拓扑结构连结简单、易于扩展,但资源共享能力较低。网状拓扑结构系统可靠性高,易于扩展,但结构复杂。混合型拓扑结构可以取长补短,但配置难度大。蜂窝拓扑结构无需物理连接介质,适用范围较小。
在实际应用中,为了符合不同需求,拓扑结构往往不是单一的,而是结合使用多种结构。计算机网络拓扑结构的选择应根据具体应用环境和需求进行综合考虑。
计算机网络拓扑结构是指网络中各个站点相互连接的形式,在局域网中明确一点讲就是文件服务器、工作站和电缆等的连接形式。现在最主要的拓扑结构有总线型拓扑、星型拓扑、环型拓扑以及它们的混合型。顾名思义,总线型其实就是将文件服务器和工作站都连在称为总线的一条公共电缆上,且总线两端必须有终结器;星型拓扑则是以一台设备作为中央连接点,各工作站都与它直接相连形成星型;而环型拓扑就是将所有站点彼此串行连接,像链子一样构成一个环形回路;把这三种最基本的拓扑结构混合起来运用自然就是混合型了。
㈣ 局域网的三种拓扑结构
局域网通常是分布在一个有限地理范围内的网络系统,一般所涉及的地理范围只有几公里。局域网专用性非常强,具有比较稳定和规范的拓扑结构。常见的局域网拓朴结构如下:
一、树形
树形结构网络是天然的分级结构,又被称为分级的集中式网络。其特点是网络成本低,结构比较简单。在网络中,任意两个节点之间不产生回路,每个链路都支持双向传输,并且,网络中节点扩充方便、灵活,寻查链路路径比较简单。
二、星形
这种结构的网络是各工作站以星形方式连接起来的,网中的每一个节点设备都以中心节为中心,通过连接线与中心节点相连,如果一个工作站需要传输数据,它首先必须通过中心节点。由于在这种结构的网络系统中,中心节点是控制中心,任意两个节点间的通信最多只需两步。
三、环形
环形结构是网络中各节点通过一条首尾相连的通信链路连接起来的一个闭合环形结构网。环形结构网络的结构也比较简单,系统中各工作站地位相等。系统中通信设备和线路比较节省。在网中信息设有固定方向单向流动,两个工作站节点之间仅有一条通路,系统中无信道选择问题;某个结点的故障将导致物理瘫痪。环网中,由于环路是封闭的,所以不便于扩充,系统响应延时长,且信息传输效率相对较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