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短短几年涌入数十亿美元,马来西亚成为亚洲数据中心投资高地
马来西亚在短短几年内,凭借云计算和AI需求的飙升,已经成为亚洲数据中心投资的热点区域,有望成为东南亚乃至亚洲的数据中心强国。大量的资金涌入,如谷歌、英伟达和微软等科技巨头纷纷在此布局,其中新山市尤其引人注目,其数据中心投资与容量增长迅猛,超越了新加坡,成为东南亚最大的市场。根据DC Byte的报告,新山市的数据中心供应总量已达到1.6GW,且在2024年全球数据中心指数中被评为增长最快地区。
尽管传统上数据中心投资主要集中在成熟市场如日本、新加坡和香港,但马来西亚等新兴市场因疫情加速的数字化转型和云服务需求激增,如EdgeConneX的研究所示。AI服务的崛起对专门的数据中心提出了更高要求,而马来西亚由于能源和土地价格相对低廉,更具吸引力。新加坡的限制政策也促使投资流向新山,如新加坡的“绿色路线图”鼓励更多符合环保标准的项目。
然而,数据中心的繁荣也带来了资源紧张的问题,特别是电力和水资源。据估计,马来西亚数据中心的潜在电力需求在未来几年内将大幅增长,这与现有发电设施的供应形成挑战。新加坡的资源限制问题促使马来西亚更加重视绿色能源的使用,政府和相关机构正采取措施应对可能的资源短缺问题。
⑵ 什么是数据中心
当前,作为经济发展中创新最活跃、增长速度最快、影响最广泛的产业领域,数字经济正引领新一轮经济周期发展。各地区正加速发展数字经济,以期实现以数字技术为基础的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升级演进,推动经济持续平稳发展。
这一过程中,担负着数据存储、处理等功能的数据中心可谓起着基石作用,是发展数字经济的重要前提和基础。但数据中心存在着高耗能、高碳排放的问题,在“双碳”目标下,如何对数据中心进行合理布局和规划,以在扩大数据中心产业的同时推动数据中心节能低碳成为相关各方必须进行的思考,且需要不断进行完善。所以,2022年数据中心产业发展将呈现三大新趋势:清洁能源使用比例持续提升;高算力支撑将成为数据中心发展重要目;为数字化转型赋能。
资产管理可视化
传统资产管理形式能用性较差、效率低下,不适用于资产量庞大或种类繁多的数据中心。采用Hightopo 3D 数据可视化技术,即使面对再繁杂的资产,也可通过检索功能快速查找资源设备,对其进行定位及信息详情展示。在3D场景中可任意查询资产对象,如设备型号规格或CPU负载状况。支持运维人员在线远程调取支配该资产对象的检修记录、履历信息和当前运行状态等任意信息。如下:
监测蓄冷罐:在机房发生故障时是否正常启动的放冷模式、充冷模式和保冷模式;
监测膨胀罐:是否正常运作,确保水压平衡,机房正常运作;
监测冷却塔:是否正常进行循环水冷却等。
将虚拟资产与现实资产一一对应,让资产管理变得更为简洁直观,能实现多个机房资产集中监控,提升资产设备的实用性和使用率。
管线可视化
在 3D 可视化环境中能清楚看到管线分布的全景视图,运维人员可点击查询单设备的所有链路信息或展示链路中包含的全部设备,呈现数据中心从高压市电引入至列头柜(智能母线、PDU)输出的变配电系统设备和线路。
管线可视化能有效梳理数据中心密集的电气管道和网络线路,让运维人员更直观地掌握数据中心的管线分布及走线情况,从而快速排查及修复管线类故障。主动预警及时告知电力网线布局或输、发、变电环节的不合规情况,打破当前数据分散的局面,提高管线管理水平和故障解决效率。
动环监控可视化
一、预警告警 智能巡检
动环监控系统中的设备监控信息,是通过智能数据接口或传感器采集多方面监控数据(如供配电、UPS、消防系统等),实现设备运行的正常状态监测、异常状态预测、告警阀值设定、功率参数、应急预案的智能监控功能。当设备数据超过预设阀值时,系统将进行预警提示。在 3D 可视化环境内结合 2D 面板展示出来,确保机房内始终保持合适的动力供应。
系统支持对该可视化场景提供智能巡检方案,运维人员自定义规划巡检路径,对各个巡检节点进行安全管理。辅助运维人员做出科学决策,一改往日“关门看报告、拍脑袋定方案”的现象。
二、3D温度云图
数据中心“喜冷怕热”,随着计算规模的逐步增大,热量也会逐渐升高。通过装设温湿度监测模块,进而呈现出该环境内所有的热源分布,及时发现快速定位异常温度区域并提醒管理人员。鼠标点选设备可查看子设备实时温度数据,数据由2D面板呈现。
采用3D温度云图,实时感知机房内部温湿度情况,较大程度上缓解机房温度过高问题,杜绝被动“热处理”。
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且在春节期间运维人员较少的情况下,为保障各大科研医疗机构正常运转,全力做好数据中心运作平稳,3D可视化集装箱数据中心无疑是最好的选择。利用车辆快速运输,可根据需求及场地状况分散或集中叠放部署,做到快速调度布局。即使运维人员再少,也能做到24小时实时监控,第一时间发现机房安全隐患,保证机房运维和医疗机构业务的连续性。
随着数字化、智能化、电子商务和互联网流量的爆炸式增长,数据中心已成为全球增长最快的电力消费设备之一。据估算,2020 年全国数据中心耗电量约 760 亿千瓦时。如果折算为二氧化碳排放量,2020 年全国数据中心二氧化碳排放量近 4000 万吨。整体看,数据中心耗电及碳排放量规模占全社会比重虽不及电力、化工、交通等高排放行业,但仍不失为一个排放大户。未来数据中心能耗和碳排放还将稳定增长,因此节能减排是数据中心行业长远发展必须锚定的一个关键方向。
⑶ 北京成立人民数据金融数据中心
【导读】11月19日,“人民启信”正式上线暨人民数据金融数据中心成立新闻发布会在人民日报社新媒体大厦举行,相关领域专业人士分别为大会致辞,对人民数据金融数据中心的建设发展提出了殷切希望,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具体内容。
人民数据金融数据中心将发挥金融大数据的集聚和增值作用,促进普惠金融发展、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推动并构建金融业数据融合应用的新格局。同时,“人民启信”APP也正式上线。
疫情影响下,数字技术的应用价值更加凸显,社会数字化进程明显加速,金融科技的力量已引起了各方重视,在未来全球的经济复苏中,金融科技将发挥关键性作用。
专家表示,希望人民金融数据中心可以建立生态服务体系,以自身优势能力和资源,与监管机构、数据拥有方、场景拥有方开放合作,在数据联合治理和价值共享机制、产品研发和场景服务合作机制、市场合作机制方面一起探索,共同推动行业标准建立,更好服务实体经济。
作为新时代大数据领域中的“国家队”,人民数据以承建国家大数据灾备中心、中国卫星安全数据中心和国家离岸大数据中心等国家大数据项目为契机,以构建全方位的大数据运营生态为目标,打造安全、高效、开放、共享的国家级大数据平台,并致力于做好各级党政机关、央国企、民企等大数据的“存、管、用”工作,提供大数据存储、管理、交易、场景化解决方案。
据了解,本次新闻发布会主办方人民网·人民数据(国家大数据灾备中心)是人民日报、人民网旗下“党管数据”理论和实践的平台,可见,未来国家或更加关注金融数据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