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计算机中数据是指
问题一:计算机的数据是指() d
问题二:计算机中的数据是指什么 在电脑中,数据是指所有能输入到计算机并被计算机程序处理的符号的介质的总称,是用于输入电子计算机进行处理,具有一定意义的数字、字母、符号和模拟量等的通称。是组成地理信息系统的最基本要素,种类很多。
数据(data)是事实或观察的结果,是对客观事物的逻辑归纳,是用于表示客观事物的未经加工的的原始素材。
数据是信息的表现形式和载体,可以是符号、文字、数字、语音、图像、视频等。数据和信息是不可分离的,数据是信息的表达,信息是数据的内涵。数据本身没有意义,数据只有对实体行为产生影响时才成为信息。
数据可以是连续的值,比如声音、图像,称为模拟数据。也可以是离散的,如符号、文字,称为数字数据。
问题三:计算机中数据是指() 偷懒啊?
答案如下自己去分析,不准用于作弊:
1.C 2.AC 4.A 5.D 6.C 7.D 8.D 9.A 10C
问题四:计算机中数据合并指的是什么 数据合并:
数据整合的概念在业界比较混乱,比如系统整合、应用整合、主机整合、存储整合、数据库整合、数据大集中等等。这些不同的概念是在不同的层次、不同的角度阐述计算机系统整合的内涵和外延,是在计算机系统整合这一大的概念范畴下,存在着多种整合形式和技术手段,例如国内大型银行和电信业已经开展的全国性数据大集镇瞎中,应属于数据整合的一种技术方式。 其实,整合是一个外来词汇,整合的英文单词是Consolidation,有合并、巩固、加强之意。它本义是指在原来的基础上加以综合建设,并不意味着推倒重来或完庆旅辩全更新。
问题五:什么是计算机中数据的表示方法 这个说起来很复杂 我在别的地方找了一个简洁的答案你看看吧:
计算机中数据的表示方法是:“二进制”。
二进制是计算技术中广泛采用的一种数制。二进制数据是用0和1两个数码来表示的数。它的基数为2,进位规则是“逢二进一”,借位规则是“借一当二”,由18世纪德国数理哲学大师莱布尼兹发现。当前的计算机系统使用的基本上是二进制系统。
二进制数据的表示法
二进制数据也是采用位置计数法,其位权是以2为底的幂。例如二进制数据110.11,其权的大小顺序为2^2、2^1、2^0、2^-1、2^-2。对于有n位整数,m位小数的二进制数据用加权系数展开式表示,可写为:
(a(n-1)a(n-2)…a(-m))2=a(n-1)×2^(n-1)+a(n-2)×2^(n-2)+……+a(1)×2^1+a(0)×2^0+a(-1)×2^(-1)+a(-2)×2^(-2)+……+a(-m)×2^(-m)
二誉缺进制数据一般可写为:(a(n-1)a(n-2)…a(1)a(0).a(-1)a(-2)…a(-m))2。
注意:
1.式中aj表示第j位的系数,它为0和1中的某一个数。
2.a(n-1)中的(n-1)为下标,输入法无法打出所以用括号括住,避免混淆。
3.2^2表示2的平方,以此类推。
【例1102】将二进制数据111.01写成加权系数的形式。
解:(111.01)2=(1×2^2)+(1×2^1)+(1×2^0)+(0×2^-1)+(1×2^-2)
二进制和十六进制,八进制一样,都以二的幂来进位的。
问题六:什么是计算机中数据的表示方法 计算机数据及指令都是以0或1的二进制形式保存在存储体中,同时为了方便记忆采用了十六进制的表示形式,为了在计算机内描述和识别一件客观事物,采用编码将身边事物转换为二进制/十六进制或两者之间的相互转换存储在计算机中让其处理,如desk的"d,e,s,k分别用十六进制数“64”,“65“,“73”,”6B“表示,这就是ASCll编码,也就是计算机数据的表示方法
问题七:计算机里数据包括什么 在计算机中,一般以电容存贮数据-----高/低电压(1/0或者0/1);所以在计算机中大部分数据都是以二进制形式表示的。整数的二进制表示:。。。。8421,向上进一位,倍数乘2,向下反之,例如:10=1010(二进制表示)=1*8+0*4+1*2+0*1键盘字符一般是采用Ascall码表示,总线是将信息以一个或多个源部件传送到一个或多个目的部件的一组传输线。通俗的说,就是多个部件间的公共连线,用于在各个部件之间传输信息。人们常常以MHz表示的速度来描述总线频率。总线的种类很多,前端总线的英文名字是Front Side Bus,通常用FSB表示,是将CPU连接到北桥芯片的总线。
问题八:计算机中数据和指令的表示采用什么进制? 计算机中数据最终都是以二进制表示的,因为在计算机中只能识别两种状态 既这是有现行的冯.诺依曼体系的计算机结构所决定.
问题九:计算机中采用什么来表示数值? (1)技术上容易实现。用双稳态电路表示二进制数字0和1是很容易的事情。
(2)可靠性高。二进制中只使用0和1两个数字,传输和处理时不易出错,因而可以保障计算机具有很高的可靠性。
(3)运算规则简单。与十进制数相比,二进制数的运算规则要简单得多,这不仅可以使运算器的结构得到简化,而且有利于提高运算速度。
(4)与逻辑量相吻合。二进制数0和1正好与逻辑量“真”和“假”相对应,因此用二进制数表示二值逻辑显得十分自然。
(5)二进制数与十进制数之间的转换相当容易。人们使用计算机时可以仍然使用自己所习惯的十进制数,而计算机将其自动转换成二进制数存储和处理,输出处理结果时又将二进制数自动转换成十进制数,这给工作带来极大的方便。
B. 如何理解信息与数据的区别
信息与数据的区别具体如下:
一、概念不同
1、数据是信息的表现形式和载体,可以是符号、文字、数字、语音、图像、视频等。
2、信息是数据的内涵,信息是加载于数据之上,对数据作具有含义的解释。
二、特点不同
1、信息
(1)消息x发生的概率P(x)越大,信息量越小;反之,发生的概率越小,信息量就越大。可见,信息量(我们用I来表示)和消息发生的概率是相反的关系。
(2)当概率为1时,百分百发生的事,信息量为0。
2、数据
数据可以是连续的值,比如声音、图像,称为模拟数据。也可以是离散的,如符号、文字,称为数字数据。
三、分类不同
1、数据
按性质分为
(1)定位的,如各种坐标数据。
(2)定性的,如表示事物属性的数据(居民地、河流、道路等)。
(3)定量的,反映事物数量特征的数据,如长度、面积、体积等几何量或重量、速度等物理量。
(4)定时的,反映事物时间特性的数据,如年、月、日、时、分、秒等。
2、信息
(1)信息的表示、传播、储存必须依附于某种载体,载体就是承载信息的事物。
(2)信息是可以加工和处理的。信息也可以从一种形态转换成另一种形态。
(3)信息可以脱离它所反映的事物被存储和保留和传播。
(4)信息是可以传递和共享的。信息可以被重复使用而不会像物质和能源那样产生损耗。
(5)信息具有时效性。
(2)什么数据是信息的连续表示扩展阅读:
数据和信息之间是相互联系的。数据是反映客观事物属性的记录,是信息的具体表现形式。数据经过加工处理之后,就成为信息;而信息需要经过数字化转变成数据才能存储和传输。
C. 什么是随时间变化的连续信息
数据库。连续信息源是老唯帆侍雹指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连续不断地发出信息的源头,其规律性强,有序度高,每条信息所含的信息量相对较小的数据库山灶。
D. 数据与信息有什么关系
联系:数据和信息之间是相互联系的。数据是反映客观事物属性迹清友的记录,是信息的具体表现形式。数据经过加工处理之后,就成为信息;而信息需要经过数字化转变成数据才能存储和传输。
知识也是人类在实践中认识客观世界(包括人类自身)的成果,它包括事实、信息的描述或在教育和实践中获得的技能。知识是人类从各个途径中获得的经过提升总结与凝练的系统的认识。
区别:
一、概念不同
1、数据是信息的表现形式和载体,可以是符号、文字、数字、语音、图像、视频等。
2、信息是数据的内涵,信息是加载于数据之上,对数据作具有含义的解释。
3、知识是符合文明方向的,人类对物质世界以及精神世界探索的结果总和。
二、特点不同
1、信息
1)消息x发生的概率P(x)越大,信息量越小;反之,发生的概率越小,信息量就越大。可见,信息量(我们用I来表示)和消息发生的概率是相反的关系。
2)当概率为1时,百分百发生的事,地球人都知道,所以信息量为0。
2、数据
数据可以是连姿槐续的值,比如声音、图像,称为模拟数据。也可以是离散的,如符号、文字,称为数字数据。
3、知识
1)隐性特征
说明:知识具备较强的隐蔽性,需要进行归纳、总结、提炼。
2)行动导向特征
说明:知识能够直接推动人的决策和行为,加速行动过程。
三、分类不同
1、数据
按性质分为
①定位的,如各种坐标数据。
②定性的,如表示事物属性的数据(居民地、河流、道路等)。
③定量的,反映事物数量特征的数据,如长度、面积、体积等几何量或重量、速度等物理量。
④定时的,反映事物时间特性的数据,如年、月、日、时、分、秒等。
2、信息
①信息的表示、传播、储存必须依附于某种载体,载体就是承载信息的事物。
②信息是可以加工和处理的。信息也可以从一种形态转换成另一种形态。
③信息可以脱离它所反映的事物被存储和保留和传播。
④信息是可以传递和共享的。信息可以被重复使用而不会像物质和能源那样产生损耗。
⑤信息具有时效性。
3、知识
①知道是什么的知识( Know - what) ,主要是叙述事实方面的知识。
②知道为什么的知识(Know - why) ,主要是自正答然原理和规律方面的知识。
③知道怎么做的知识(Know - how) ,主要是指对某些事物的技能和能力。
④知道是谁的知识(Know - who) ,涉及谁知道和谁知道如何做某些事的知识。
E. 计算机中的数据是指什么
在计算机科学中,数据是指所有能输入到计算机并被计算机程序处理的符号的介质的总称,是用于输入电子计算机进行处理,具有一定意义的数字、字母、符号和模拟量等的通称。现在计算机存储和处理的对象十分广泛,表示这些对象的数据也随之变得越来越复杂。
数据是信息的表现形式和载体,可以是符号、文字、数字、语音、图像、视频等。数据和信息是不可分离的,数据是信息的表达,信息是数据的内涵。数据本身没有意义,数据只有对实体行为产生影响时才成为信息。
数据可以是连续的值,比如声音、图像,称为模拟数据。也可以是离散的,如符号、文字,称为数字数据。在计算机系统中,数据以二进制信息单元0,1的形式表示。
(5)什么数据是信息的连续表示扩展阅读:
数据的分类
1、按性质分为
(1)定位的,如各种坐标数据;
(2)定性的,如表示事物属性的数据(居民地、河流、道路等);
(3)定量的,反映事物数量特征的数据,如长度、面积、体积等几何量或重量、速度等物理量;
(4)定时的,反映事物时间特性的数据,如年、月、日、时、分、秒等。
2、按表现形式分为
(1)数字数据,如各种统计或量测数据。数字数据在某个区间内是离散的值 [3] ;
(2)模拟数据,由连续函数组成,是指在某个区间连续变化的物理量,又可以分为图形数据(如点、线、面)、符号数据、文字数据和图像数据等,如声音的大小和温度的变化等。
3、按记录方式分为
地图、表格、影像、磁带、纸带。按数字化方式分为矢量数据、格网数据等。在地理信息系统中,数据的选择、类型、数量、采集方法、详细程度、可信度等,取决于系统应用目标、功能、结构和数据处理、管理与分析的要求。
F. 什么是连续性数据什么是离散型数据二这有什么区别
连续型数据和离散型数据
连续型数据:与某种标准比较所得到的数据。又称为度量数据。
离散型数据:由记录不同类别个体的数目所得到的数据。又称为计数数据。
G. 什么是连续型数据请给我一个准确的定义,谢谢!!!
连续数据是在一大岩定区间内可以任意取值的数据,其数值是连续不枣粗断的,相邻两个数值可作无限分割后仍然有意义,即可取无限滚岩御个数值.
H. 什么是信息数据
信息是指有新内容、新知识的消息,是经过加工以后、对客观世界产生影响的数据。具有事实性、时效性、不相关性、等级性。
信息与数据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主要表现在:
信息是加工后的数据。
信息是一种经过选摘、分析、综合的数据,它使用户可以更清楚地了角正在发生什么事。所以,数据是原材料,信息是产品,信息是数据的含义,数据和信息是相对的。表现在一些数据对某些人来说是信息,而对另外神慧灶一些人而言则可能只是数据。
信息是观念上的,因为信息是加工了的数据,所以采用什么模型(或公式)、多长的信息间隔时间来加工数据,以获得信息,是受人对客观事物变化规律的认识制约,由人确定的。因此,信息是揭示数据内在的含义,是观念上的。
信息指含有一定含义的数据,或者说我们人类可以直接理解的内容。
数据则常指信息的载体,把信息进行转化以便于保存和处理。
信游扮息,指音讯、消息、通讯系统传输和处理的对象,泛指人类社会传播的一切内容。人通过获得、识别自然界和社会的不同信息来区别不同事物,得以认识和改造世界。在一切通讯和控制系统中,信息是一种普遍联系的形式。1948年,数学家香农在题为“通讯的数学理论”的论文中指出:“信息是用来消除随机不定性的东西”。创建一切宇宙万物的最基本万能单位是信息。
数据(data)是事实或观察的碧伍结果,是对客观事物的逻辑归纳,是用于表示客观事物的未经加工的的原始素材。
数据可以是连续的值,比如声音、图像,称为模拟数据。也可以是离散的,如符号、文字,称为数字数据。
在计算机系统中,数据以二进制信息单元0,1的形式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