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网络数据 > 保定大数据产业政策

保定大数据产业政策

发布时间:2024-03-30 18:42:09

㈠ 盘点政府推动大数据应用及发展的举措

盘点政府推动大数据应用及发展的举措
一、政府:推动大数据应用的最关键力量
(一)政府掌握大量最具应用价值的核心数据,是推动大数据应用的最关键力量
根据麦肯锡大数据研究报告指出, 各个行业利用大数据价值的难易度以及发展潜力 对比下,政府利用大数据难度最低而潜力最大。
大数据
另一方面政府开放大数据运用已经是大势所趋:
1、 政府掌握了大量最具应用价值的核心数据。 过去十多年来政府投资进行了大量电子政务或者称为政府信息化的工作,后台积累了大量的数据,而这些数据和公众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有研究表明政府所掌握的数据使政府成为了一个国家最重要的信息保有者,有百分之七十到八十的核心数据存在于政府的后台 。
2、 开放数据本身就是政府在大数据时代提供的一项公共服务。 政府数据本质上是国家机关在履行职责时所获取的数据,采集这些数据的经费来自于公共财政,因而这些数据是公共产品,归全社会所有,应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3、 政府开放数据供社会进行增值开放和创新应用,推动经济增长乃至整个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型。 数据是互联网创新的重要基础,如果政府不开放这一部分数据,很多创新应用没有数据作为支持,数据开发者能利用政府开放的数据,提供更好的服务,创造更多的价值, 这个过程能够提高整个国家在大数据时代的竞争力。
4、 政府开放数据推动经济增长获得的税收高于单纯卖数据获得的收入。 201 年世界经合组织在关于开放政府数据的报告中提到政府通过开放数据推动经济增长,从而获得的税收收入远高于单卖数据所能获得收入。开放数据激发经济活力从而得到税收提升,这是一个良 性循环,更是一个能创造巨大公共价值的全局性的战略。
(二) 国内外政府开放数据的情况
在 2009 年奥巴马签署开放政府数据的行政命令后,这些年来开放政府数据已成为了世界性的一个趋势。美国联邦数据平台 Data.gov 上线后,在美洲、欧洲、亚洲等地,开放政府数据已成为了政府的一项重要工作。美国联邦政府的开放政府数据平台开放了来自多个领 域的 13 万个数据集的数据。这些领域包括图中所列的农业、商业、气候、生态、教育、能源、金融、卫生、科研等十多个主题。这些主题下的数据都是美国联邦政府的各个部委所开放的。英国、加拿大、新西兰等国在 2009 年之后都建立起了政府数据开放平台,成为 了国际信息化和大数据领域的一个重要趋势。
大数据
在我国, 2011 年香港特区政府上线了 data.gov.hk,称为香港政府资料一线通。上海在 2012年 6 月推出了中国大陆第一个数据开放平台。之后,北京、武汉、无锡、佛山南海等城市也都上线了自己的数据平台。
大数据
(三)、 大数据对于政府治理具有极大的价值
大数据其实对政府的治理带来了全新的价值,无论是对宏观经济的决策能力、产业聚集能力、协同治理能力、社会管理能力、公众服务能力、快速响应能力的提升,大数据都可以在有很大层面上帮助政府治理。
大数据大数据
(四)、大数据上升至国家战略成为共识。
大数据时代,对大数据的开发、利用与保护的争夺日趋激烈,制信权成为继制陆权、制海权、制空权之后的新制权,大数据处理能力成为强国弱国区分的又一重要指标。国际上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纷纷布局大数据产业,相继推出大数据相关政策,大力支持大数据产 业在本国的发展。以美国为例,美国从开展关键技术研究、推动大数据应用和开放政府数据三方面布局大数据产业,尤其在开放政府数据方面非常积极,通过 Data.gov开放 37 万个数据集,并开放网站的 API 和源代码,提供上千个数据应用。我们认为,大数据未来将 引发新一轮大国竞争,大数据对整个世界的影响力会呈现爆发性增长趋势,因此包括我国在内的国家会在政策支持力度上不断提升,大数据战略将上升至国家战略已毋庸臵疑。
大数据
(五)、 我国 高度重视大数据未来发展
自去年 3 月“大数据”首次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以来,国务院常务会议一年内 6次提及大数据运用。近期在 6 月 17 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李克强总理再次强调“我们正在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而大数据手段的运用十分重要。” 7 月 1 日,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运用大数据加强对市场主体服务和监管的若干意见》。
大数据
大数据大数据
(六). 各部委行动时间表已经确,我国大数据发展面临历史性机遇
值得注意的是,近期国务院出台文件对各个部委推进大数据任务制定了明确的时间表,很多推进工作任务要求在 2015 年 12 月底前出台政策并实施,近期将是我国大数据发展政策出台的密集期。

表 3: 各部委推进大数据应用时间表
序号工作任务负责单位时间进度1加快建立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制度。发展改革委、中央编办、公安部、民政部、人民银行、税务总局、工商总局、质检总局2015 年 12 月底前出台并实施2全面实行工商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和税务登记证“三证合一”、 “一照一码”登记制度改革。工商总局、中央编办、发展改革委、质检总局、税务总局2015 年 12 月底前实施3建立多部门网上项目并联审批平台,实现跨部门、跨层级项目审批、核准、备案的“统一受理、同步审查、信息共享、透明公开”。发展改革委会同有关部门2015 年 12 月底前完成4推动政府部门整合相关信息,紧密结合企业需求,利用网站和微博、微信等新兴媒体为企业提供服务。网信办、工业和信息化部持续实施5研究制定在财政资金补助、政府采购、政府购买服务、政府投资工程建设招投标过程中使用信用信息和信用报告的政策措施。财政部、发展改革委2015 年 12 月底前出台并实施6充分运用大数据技术,改进经济运行监测预测和风险预警,并及时向社会发布相关信息,合理引导市场预期。发展改革委、统计局持续实施7支持银行、证券、信托、融资租赁、担保、保险等专业服务机构和行业协会、商会运用大数据为企业提供服务。人民银行、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民政部持续实施8健全事中事后监管机制,汇总整合和关联分析有关数据,构建大数据监管模型,提升政府科学决策和风险预判能力。各市场监管部门2015 年 12 月底前取得阶段性成果9在办理行政许可等环节全面建立市场主体准入前信用承诺制度。 信用承诺向社会公开,并纳入市场主体信用记录。各行业主管部门2015 年广泛开展试点, 2017 年 12 月底前完成10加快建设地方信用信息共享交换平台、部门和行业信用信息系统,通过国家统一的信用信息共享交换平台实现互联共享。各省级人民政府,各有关部门2016 年 12 月底前完成11建立健全失信联合惩戒机制,将使用信用信息和信用报告嵌入行政管理和公共服务的各领域、各环节,作为必要条件或重要参考依据。在各领域建立跨部门联动响应和失信约束机制。建立各行业“黑名单”制度和市场退出机制。推动将申请人良好的信用状况作为各类行政许可的必备条件。各有关部门,各省级人民政府2015 年 12 月底前取得阶段性成果12建立产品信息溯源制度,加强对食品、药品、农产品、日用消费品、特种设备、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等重要产品的监督管理,利用物联网、射频识别等信息技术,建立产品质量追溯体系,形成来源可查、去向可追、责任可究的信息链条。商务部、网信办会同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农业部、质检总局、工业和信息化部2015 年 12 月底前出台并实施13加强对电子商务平台的监督管理,加强电子商务信息采集和分析,指导开展电子商务网站可信认证服务,推广应用网站可信标识,推进电子商务可信交易环境建设。健全权益保护和争议调处机制。工商总局、商务部、网信办、工业和信息化部持续实施14进一步加大政府信息公开和数据开放力度。除法律法规另有规定外,将行政许可、行政处罚等信息自作出行政决定之日起 7 个工作日内上网公开。各有关部门,各省级人民政府持续实施15加快实施经营异常名录制度和严重违法失信企业名单制度。建设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依法对企业注册登记、行政许可、行政处罚等基本信用信息以及企业年度报告、经营异常名录和严重违法失信企业名单进行公示,并与国家统一的信用信息共享交换平台实现有机对接和信息共享。工商总局、其他有关部门,各省级人民政府持续实施16支持探索开展社会化的信用信息公示服务。建设“信用中国 ”网站,归集整合各地区、各部门掌握的应向社会公开的信用信息,实现信用信息一站式查询,方便社会了解市场主体信用状况。各级政府及其部门网站要与 “信用中国 ”网站连接,并将本单位政务公开信息和相关市场主体违法违规信息在“信用中国 ”网站公开。发展改革委、人民银行、其他有关部门,地方各级人民政府2015 年 12 月底前完成17推动各地区、各部门已建、在建信息系统互联互通和信息交换共享。在部门信息系统项目审批和验收环节,进一步强化对信息共享的要求。发展改革委、其他有关部门持续实施18健全国家电子政务网络,加快推进国家政务信息化工程建设,统筹建立人口、法人单位、自然资源和空间地理、宏观经济等国家信息资源库,加快建设完善国家重要信息系统。发展改革委、其他有关部门分年度推进实施, 2020 年前基本建成19加强对市场主体相关信息的记录,形成信用档案。对严重违法失信的市场主体,按照有关规定列入“黑名单”,并将相关信息纳入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和国家统一的信用信息共享交换平台。各有关部门2015 年 12 月底前实施20探索建立政府信息资源目录。各有关部门2016 年 12 月底前出台目录编制指南21引导征信机构根据市场需求,大力加强信用服务产品创新,进一步扩大信用报告在行政管理和公共服务及银行、证券、保险等领域的应用。发展改革委、人民银行、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2017 年 12 月底前取得阶段性成果22落实和完善支持大数据产业发展的财税、金融、产业、人才等政策,推动大数据产业加快发展。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人民银行、网信办、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2017 年 12 月底前取得阶段性成果23加快研究完善规范电子政务,监管信息跨境流动,保护国家经济安全、信息安全,以及保护企业商业秘密、个人隐私方面的管理制度,加快制定出台相关法律法规。网信办、公安部、工商总局、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展改革委等部门会同法制办2017 年 12 月底前出台(涉及法律、行政法规的,按照立法程序推进)24推动出台相关法规,对政府部门在行政管理、公共服务中使用信用信息和信用报告作出规定,为联合惩戒市场主体违法失信行为提供依据。发展改革委、人民银行、法制办2017 年 12 月底前出台(涉及法律、行政法规的,按照立法程序推进)25建立大数据标准体系,研究制定有关大数据的基础标准、技术标准、应用标准和管理标准等。加快建立政府信息采集、存储、公开、共享、使用、质量保障和安全管理的技术标准。引导建立企业间信息共享交换的标准规范。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标准委、发展改革委、质检总局、网信办、统计局2020 年前分步出台并实施26推动实施大数据示范应用工程,在工商登记、统计调查、质量监管、竞争执法、消费维权等领域率先开展示范应用工程,实现大数据汇聚整合。在宏观管理、税收征缴、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食品药品安全、安全生产、信用体系建设、健康医疗、劳动保障、教育文化、交通旅游、金融服务、中小企业服务、工业制造、现代农业、商贸物流、社会综合治理、收入分配调节等领域实施大数据示范应用工程。

㈡ 大数据应用获政策力挺 步入快速发展期

大数据应用获政策力挺 步入快速发展期

随着互联网基础设施的完善和相关分析技术的成熟,大数据产业正步入快速发展期,并获得政策力挺。7月1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运用大数据加强对市场主体服务和监管的若干意见,要求在政府层面推动大数据应用。政府部门作为大数据资源的重要拥有者,其对本身数据资源的开发利用,无疑为行业发展起到积极引领和推动作用。另外,5月底召开的贵阳国际大数据产业峰会上透露,国家正在制定大数据国家战略及行动计划。

机构预计,在企业和政府部门需求的共同推动下,大数据产业将迎来年均逾100%的增长率,到2016年市场规模有望达到百亿元规模。从事大数据采集、提供应用解决方案、征信服务等细分领域,将获得市场扩张机遇。

此次国办发文要求以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和政府信息公开、数据开放为抓手,充分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提高政府服务水平。在服务方面,通过大数据创新政府服务方式,提高注册登记和行政审批效率,以及政府服务水平等;在监管方面,要求利用大数据健全事中事后监管机制,建立产品信息溯源制度和电子商务监管等。政府作为数据资源的主要拥有者之一,其对大数据应用的积极态度,为市场带来巨大的需求空间,并给其他行业的应用起到示范作用。

从企业层面来看,大数据应用广泛,包括对海量数据处理、挖掘的应用等,而这些应用又将带动数据存储设备和提供解决方案,大数据的分析、挖掘和加工类企业等环节的爆发性发展。虽然目前国内数据库、服务器、存储设备等领域,仍是国际巨头占绝对领先优势,但在去IOE和国产化浪潮的推动下,发展前景值得期待。

总体来看,随着移动互联网、智能终端的普及,不论是政府部门,还是企业层面,都将产生海量数据,为进行大数据分析提供了基础支撑。同时,大数据国家战略的制定,将为行业进一步发展提供政策保障,有利于产业链相关公司做大做强。

以上是小编为大家分享的关于大数据应用获政策力挺 步入快速发展期的相关内容,更多信息可以关注环球青藤分享更多干货

㈢ 2022年河北省重点科技任务确定

1月26日,河北省召开全省 科技 工作会议,紧紧围绕国家战略需求和河北省经济 社会 发展需要,为全年 科技 创新发展谋篇布局。

会上提出,2022年,全 社会 研发投入增长10%, 科技 资源配置更加精准,产学研用融合创新更加高效, 科技 创新支撑产业转型更加有力, 科技 治理体系更加完善,高新区发展能级进一步提升。

在新一轮 科技 革命与产业变革的发展中,河北如何在挑战中抢抓 科技 创新机遇,下好“先手棋”?这场汇聚全省 科技 系统“治力”的会议给了我们答案。

抓政策落实,营造良好创新生态

把宏伟蓝图变成美好现实,关键要靠落实, 科技 创新尤其如此。正如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 科技 政策要扎实落地”。

“我们把今年确定为 科技 政策落实年,把推动 科技 政策扎实落地作为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省 科技 厅党组书记、厅长龙奋杰说。

制定和实施 科技 体制改革行动方案。强化资源统筹配置,落实科研项目和经费管理“放管服”改革,深化“揭榜挂帅”等新型项目组织方式,持续推动项目经费使用“包干制”。在 科技 项目评估和成果评价方面开展先行先试。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河北省将首次推行企业研发投入后补助制度,对 科技 型企业的实际研发投入新增部分予以10%、最高1000万元的补助。建立国有企业研发投入刚性增长机制,实现国有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机构全覆盖。加大对高校院所 科技 经费支持力度, 探索 建立省属重点高校院所研发投入通报制度。

此外,河北省还将加大政策宣传推动力度。加强省 科技 政策培训服务中心建设,在各市培育一批专业、规范、高效的“ 科技 服务驿站”,形成覆盖全省的 科技 政策培训服务体系。

抓 科技 项目,推进“卡脖子”环节攻关

切实抓好装备制造、新材料、电子信息等22个 科技 创新专项实施;稳定支持20个高水平种业创新团队;17项技术成果获国家 科技 奖励,262项 科技 成果和个人获省级 科技 奖励……过去一年,面对突破“卡脖子”瓶颈的迫切需求,河北取得较明显成效。

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今年河北省 科技 创新怎么干?原始创新、关键技术、实施重点项目“揭榜挂帅”……这些成为今年全省 科技 工作“计划表”中的高频词。

打好核心技术攻关的攻坚仗,河北省采取“谁被卡谁出题、谁出题谁出资、谁能干谁来干”新型项目组织方式,由 科技 领军企业、产业龙头企业研究提出制约产业发展的“卡脖子”技术,形成“榜单”, 科技 部门进行“发榜”,吸引国内外优势创新资源“揭榜”攻关,集中解决一批河北省重点领域关键核心技术难题。

基础研究是 科技 创新的源头。河北省将着力在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上有更大突破。一方面鼓励自由 探索 ,强化对冷门学科、基础学科和交叉学科的长期稳定支持;另一方面强化需求导向,加强应用基础研究,从制约河北省重点产业创新和经济 社会 发展中凝练基础科学问题,弄通“卡脖子”技术的基础理论和底层技术,提升原始创新和自主创新能力。

落脚在产业, 科技 创新才能“掷地有声”。河北省将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聚焦全省12个主导产业和107个县域特色产业,精准实施重大 科技 专项。

抓重大平台,优化 科技 资源配置效率

重大 科技 创新平台是集聚高端创新资源、提升综合竞争力的关键支撑。

2021年,河北省聚焦优势创新资源,着力建设高水平创新平台载体:5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获批国家级;省级以上重点实验室、技术创新中心等研发平台总数达到1451家;衡水高新区列入 科技 部以升促建名单……

2022年伊始,河北省 科技 园区建设再迎喜讯:河北滦平、辛集2家国家农业 科技 园区获评优秀。

接下来,河北省平台建设还将大手笔不断——

谋划组建省实验室。各地牵头组织、联合高校、科研院所、企业协同共建,在钢铁、新能源与智能电网等领域谋划布局河北省实验室。

加快推进京津冀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建设。围绕河北产业高质量发展需求,吸引高端创新资源来冀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 科技 成果转移转化,打造京津冀 科技 创新协同发展新样板。

整合基础学科领域 科技 教育资源。依托重点高校,在数学、物理等领域组建一批河北省基础学科研究中心,培养一批高层次基础研究人才,打造前沿科学领域创新高地。

推动省级 科技 平台赋能重点产业发展。建设创新资源集聚、组织运行开放、治理结构多元化的高能级省技术创新中心和新型研发机构,打造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

龙奋杰透露,河北省将全力抓好重大平台建设,今年预计年度新增省级以上 科技 研发平台80家。

抓创新主体,夯实高质量赶超发展根基

一组数据揭示了河北省 科技 工作喜讯连连的缘由:2021年,全省 科技 型中小企业新增5300家,总数达9.2万家,高新技术企业超过1.1万家, 科技 领军企业达44家。

亮眼的数据背后是不懈的努力。去年,省委、省政府高度关心 科技 企业培育,多次调研 科技 企业,主持召开专题座谈会,省 科技 厅分类培育、综合施策,石家庄、唐山、保定等市大力实施 科技 企业倍增行动。

“前不久,河北省印发《关于支持服务企业 科技 创新工作方案(2021-2025年)》,明确提出为企业提供多项‘赋能’服务,我们深感责任重大。”龙奋杰表示。

今年,河北省将支持 科技 领军企业联合行业上下游力量,组建创新联合体,承担重大 科技 项目,建设全产业链创新平台,推动产学研用深度融合。此外,建设 科技 企业大数据服务平台,强化政策服务。

“去年,河北省还建立了以绩效为导向的众创空间、孵化器管理体系,着力建设一批公共技术服务平台。目前,省级以上众创空间、孵化器共有483家。”龙奋杰说,接下来,河北省将实施“孵化器建设提升工程”,畅通“众创空间—孵化器—专业园区”孵化链条,积极吸纳各类 科技 服务机构,为在孵企业进行“全面赋能”和“全程加速”。

抓高新区建设,加快抢占创新高地

高新区是加快体制机制创新的高地,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力军。

2021年,河北省开展创新型园区建设试点,吸引各类创新要素向高新区集聚。新认定保定莲池高新区为省级高新区,省级以上高新区达32家。

成绩的取得,得益于河北省“闯”的干劲、“创”的韧性。

抓大项目、好项目,壮大高新区新动能。今年,全省高新区要大力实施项目带动战略,建立重点项目台账,实行项目清单管理。省市县 科技 部门组建工作专班,形成三级包联帮扶省重点建设项目制度,开展精准对接帮扶,解决协调项目建设中的困难和问题。

为保障重点项目落得快、留得住,省 科技 厅将会同相关部门在土地、资金、技术等方面,加强对高新区的服务和指导。实行重点项目建设月调度制度,协调解决项目建设中的重大问题,推动项目早落地、早开工、早达产。

此外,河北省还将大力推进优化整合,指导高新区通过扩区或托管,将省级开发区外的工业企业聚集区中产业结构匹配度较高的,纳入省级高新区管理。争取 科技 部支持国家高新区扩区和托管,促进国家高新区争先进位。积极推动沧州、衡水、邯郸创建国家高新区。

抓成果转化,以 科技 创新支撑产业转型升级

聚焦成果供给,大力推进转化和产业化,河北省已经迅速行动起来。

据介绍,去年,河北省举办 科技 部第六届中国创新挑战赛(河北)、 科技 成果直通车(河北)等各类 科技 成果对接活动10余次。持续加大贷款风险补偿力度,与建设银行河北省分行等6家银行签署合作协议,建立1.1亿元的风险补偿资金池。

迈上新征程,河北省“干劲”满满。

扎实开展京津研发河北转化行动,实施重大 科技 成果转化专项,建设一批技术集成与工程化服务的 科技 成果中试熟化基地。启动应用场景驱动行动,建设10项左右应用场景,加速新技术新产品转化应用。

此外,河北省还将与行业龙头企业、 科技 领军企业、知名投资机构共建 科技 投资子基金,加大前沿 科技 投资力度。借助上交所等国内大型资本平台,建立科创板上市培育库,吸引省内外资本市场支持 科技 企业发展。

抓 科技 人才,激发全 社会 创新活力

千军易得,一将难求。擘画河北省 科技 创新向上向深发展的蓝图,离不开 科技 人才的高瞻远瞩。

据统计,去年,河北省大力集聚“高精尖缺”人才,新增院士工作站9家、院士合作重点单位43家,引进培育40个高水平人才团队。组织实施外专五大引智计划,10名高端外国专家入选“外专百人计划”,新增引智示范基地50家、引智工作站73家。

但龙奋杰同时表示,目前,人才“第一资源”作用未有效发挥,在培育引进用好高水平 科技 人才上还有差距。

大力培育使用 科技 人才已提上日程。在计划中,河北要强化院士智力引进工作,规范院士工作站、院士合作单位建设和管理,对在科研一线开展科研活动的驻冀院士及其团队给予稳定支持。实施高水平人才团队建设专项,支持企业与院士及其团队合作科研攻关、搭建平台、转化成果、培养人才。

实施系列外国人才智力引进计划。 探索 建立海外人才创新创业离岸机制,实施“海外工程师”引进计划和“外专百人计划”,加强“外国院士(诺奖)工作站”建设。

深化省院省校 科技 合作。组织实施河北省-中科院 科技 成果转化合作行动,着力促进中科院 科技 力量和 科技 成果向河北集聚与转化。实施国际 科技 合作基地建设专项,布局建设一批国际创新园、国际联合研究中心和国际 科技 合作示范企业。

抓评估评价,促进产学研用深度融合

全省 科技 工作会议上,“分类制定以 科技 创新质量、贡献为导向的评价指标体系”“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试行‘负面清单+包干制’”等 科技 改革成果格外引人注意。

近年来,省 科技 厅以刀刃向内的勇气,全面落实 科技 评价和奖励制度改革举措,取得积极成效。但当前,河北省 科技 创新体系整体效能不高,还需出台务实举措努力破解。

今年,省 科技 厅把建立项目评估成果评价平台、破解科研融资难作为头等大事来抓。“当前,我们正搭建项目评估和成果评价系统。”龙奋杰介绍,该系统从河北省产业高质量发展需求和高校院所技术供给出发,在“评什么”“谁来评”“怎么评”“怎么用”四个方面明确思路和措施,加快 科技 成果转化产业化。

围绕“评什么”,依托省成果展示交易中心,通过梳理企业的技术需求,并通过“揭榜挂帅”、联合攻关、从省内外高校院所引进等形式进行技术供给匹配,形成用于开展评估评价的项目库。

围绕“谁来评”,依托省产业研究院成立专业化试点评估机构,在试点基础上,引导河北省骨干高校技术转移机构开展评估评价。同时,建设一批市场化运营的第三方评价机构。

围绕“怎么评”,将从“实验室”到“生产线”的研发活动划分为13级,通过评估评价,为项目和成果开展技术交易、成果转化、技术融资、政府扶持等 社会 经济行为提供价值参考。

㈣ 雄安新区主要发展哪些产业

1、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

围绕建设数字城市,重点发展下一代通信网络、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网络安全等信息技术产业。近期依托5G率先大规模商用、IPv6率先布局,培育带动相关产业快速发展。发展物联网产业,推进智能感知芯片、智能传感器和感知终端研发及产业化。

搭建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重点实现无人系统智能技术的突破,建设开放式智能网联车示范区,支撑无人系统应用和产业发展。打造国际领先的工业互联网网络基础设施和平台,形成国际先进的技术与产业体系。推动信息安全技术研发应用,发展规模化自主可控的网络空间安全产业。超前布局区块链、太赫兹、认知计算等技术研发及试验。

2、现代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产业

率先发展脑科学、细胞治疗、基因工程、分子育种、组织工程等前沿技术,培育生物医药和高性能医疗器械产业,加强重大疾病新药创制。实施生物技术药物产业化示范工程、医疗器械创新发展工程、健康大数据与健康服务推广工程,建设世界一流的生物技术与生命科学创新示范中心、高端医疗和健康服务中心、生物产业基地。

3、新材料产业

聚焦人工智能、宽带通信、新型显示、高端医疗、高效储能等产业发展对新材料的重大需求,在新型能源材料、高技术信息材料、生物医学材料、生物基材料等领域开展应用基础研究和产业化,突破产业化制备瓶颈,培育新区产业发展新增长点。

4、高端现代服务业

接轨国际,发展金融服务、科创服务、商务服务、智慧物流、现代供应链、数字规划、数字创意、智慧教育、智慧医疗等现代服务业,促进制造业和服务业深度融合。集聚银行、证券、信托、保险、租赁等金融业态,依法合规推进金融创新,推广应用先进金融科技。

围绕创新链构建服务链,发展创业孵化、技术转移转化、科技咨询、知识产权、检验检测认证等科技服务业,建设国家质量基础设施研究基地。发展设计、咨询、会展、电子商务等商务服务业,建设具有国际水准的总部商务基地。发展创意设计、高端影视等文化产业,打造国际文化交流重要基地。发展国际仲裁、律师事务所等法律服务业。

5、绿色生态农业

建设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中心,发展以生物育种为主体的现代生物科技农业,推动苗木、花卉的育种和栽培研发,建设现代农业设施园区。融入科技、人文等元素,发展创意农业、认养农业、观光农业、都市农业等新业态,建设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

以上内容参考中国雄安官网-雄安新区明确产业发展重点

㈤ 我国大数据产业发展中有效政府治理的作为

我国大数据产业发展中,政府的经济职能不可或缺。
1.通过制定国家经济发展战略和规划,设陆尺定大数据产业发展目标;
2.通过实施宏观经济政策,保持大数据产业高质枯悉磨量稳定发展;
3.通过实施大数据产业政策,促进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增强大数据产业的竞争力;
4.通过实施区域政策和环境政策,推动东数西算,区域联动发展;
5.通过加强市场监管,规范市场秩序,保障公平竞争,弥补市场缺陷;
6.通过加强和优化公共服务,完善大数没斗据产业人才培育、教育提升,完善基础设施和法律规范。

㈥ 2021年河北省工业和信息化工作目标任务

2021年 河北省工业和信息化工作目标任务

2021年,河北省工业和信息化系统将 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精神,认真落实省“两会”、全国工业和信息化会议精神, 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全面做好“六稳”“六保”工作,深入开展“三重四创五优化”活动和“三基”建设年活动, 围绕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突出抓好 “ 十二 大工程”,力争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5%以上、 新 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 10 00家 , 以优异成绩庆祝建党100周年,确保“十四五”迈好第一步、呈现新气象。

重点做好以下十个方面的工作:

(一)加大技术创新力度,着力增强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扮辩薯控能力。 实施制造业设计能力提升 计划 。 推进工业设计与制造业深度融合,服务制造业企业3000家以上 。 聚焦设计助力产品创新,推进400项设计服务项目尽快转化为商品上市 。 加强设计产业载体建设, 新增工业设计企业 1 00家 。培育省级 工业设计中心 20家 。高水平举办 第 四届 河北国际工业设计周和 第二届 金芦苇工业设计奖。 实施工业企业研发机构提档升级 行动 。 加快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对标培育, 深入推进 “百校千企”产学研用 合作 对接活动,引导企业研发机构逐步升级,新增省级技术创新示范企业20家。开展制造业质量品牌 “ 双提升 ” 活动 ,争创国家工业企业知识产权运用试点 10家 ,培树省工业企业质量标杆10家以上。 充分发挥“工业诊所”服务功能。 依托中科院资源,利用“河北省企业转型升级互联网平台”, 创建 工业诊所 40 家 以上, 对企业开展分行业分领域“问诊”“巡诊”活动, 开展诊断服务 2000次以上 。加强重大技术装备首台(套)攻关和认定,落实保险补偿机制,实现进口替代。

(二)统筹推进锻长板和补短板,着力提升产业链现代化水平。 实施“千项技改”和“百项示范”工程 。 持续推进新一轮技术改造 , 发布《河北省 制造业 技术改造 投资导向目录 ( 2021-2022年 )》, 围绕产业链、供应链优化升级 和绿色制造 ,滚动实施1000项 省级 重点技改 项目 ,支持 100 个产业链优化升级、产品结构调整重点项目。 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 。聚焦关键基础材料、基础零部件(元器件)、先进基础工艺、产业基础技术及工业基础软件等 方面的 瓶颈和短板,以钢铁、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等优势领域为重点,支持一批产业基础再造项目,提升产业基础高级化水平。 稳定优化产业链供应链。 聚焦12大主导产业, 依托 24条产业链, 培育 100家 产业生态龙头企业和核心零部件企业; 开展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培育行动,培育100家省级以上单项冠军企业 ( 产品 )灶碰 ,争创 一批 国家级单项冠军 。 实施工业低碳行动和绿色制造工程 。 推进工业绿色制造体系建设 ,创建 省级以上 绿色工厂50家、绿色园区5个,培育5个以上绿色制造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开展100家以上企业节能监察和公益厅者性节能诊断服务 。创建节水型企业 100家。 举办京津冀工业固废综合利用产业对接活动 。推动 高端再制造产业发展。 扎实推进工业企业进园入区 。 制定工业园区建设指南,“ 一企一策 ” 启动实施淘汰关停、搬迁 进园入区 、就地改造提升、做优做强等“四个一批”工作,推进工业企业集聚集约发展。

(三)巩固壮大实体经济根基,着力 调整 优化产业结构。 实施优势传统产业升级工程 。 加快唐山、邯郸钢铁产业集群及河钢乐亭基地等重大项目建设,进一步扶优扶强、推进兼并重组,提升骨干企业管理和创新水平,全面优化品种质量,打造万亿级钢铁产业集群。组织开展化工园区认定,规范园区建设和管理,壮大渤海新区和曹妃甸沿海石化产业基地,协调推进旭阳石化1500万吨炼化一体化、渤海东方化工丙烯酸酯等项目。 以 食品 工业 强县 为引领 ,推进君昌乳业婴幼儿配方奶粉 、 廊坊益海嘉里中央厨房、今麦郎面品非油炸蒸煮面等一批 重大 项目建设 。坚持创意设计提升和品牌引领,加快清河众多双面呢大衣及服饰、行唐京津冀服装产业园等项目建设,推动纺织服装产业向“设计、制造、品牌”三位一体转型发展。 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振兴工程 。 巩固提升SUV、皮卡等传统优势 汽车 整车产品地位,打造2个整车、3个关键零部件、3个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链集群 。 加大高速动车和城轨列车整机产品开发力度 ,推动 东风世景模板 、 宇航机械 等亿元以上 轨道交通装备 项目建设。大力发展海洋工程装备产业,推进涿州海洋装备产业园海洋工程装备重点项目建设 。加快石家庄生物医药、安国现代中药、沧州 渤海新区 3 大生物医药产业基地及药明康德等 重大 项目建设, 发挥国家级小品种药(短缺药)集中生产基地作用, 创仿结合, 中西并重, 提升药品供给能力。 实施未来产业培育工程 。 推动 组建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行业协会,制发技术和产品导向目录, 支持保定等 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 产业集群发展, 加快 奥润顺达国家建筑节能技术国际创新园一期工程等项目 建设 ,大力发展高性能门窗、结构保温一体化、装配式构件、环境一体机等核心产品,着力打造千亿级产业链。 围绕 构建“2620” 应急 产业格局, 加快 张家口怀安、唐山开平 和邢台应急产业基地建设 , 打造8-10个 具有区域特色和应急保障能力的省级应急物资生产能力储备基地(集群) ,实施 百 个重点项目。加快培育康复辅助器具产业,抓好石家庄、秦皇岛、衡水基地建设,培育形成一批省级产业集聚发展示范园区和一批智能化高端产品 , 主营业务收入增长10%以上 。加快推动张家口国家冰雪装备产业基地建设,引进培育一批冰场和雪场设施、个人运动器材、冰雪休闲产品等项目。 实施特色产业提质工程 。 聚焦 100个龙头企业 、 100个重点项目 和 100个特色产品,集中整合资源,开展精准服务, 一业一策,逐个产业集群明确发展目标、路径、载体, 不断提升特色产业集群核心竞争力。组织开展县域特色产业集群“以特制胜”、骨干企业“制胜有道”和特色产品“燕赵精品”等 三个 层次推介活动,叫响“冀有特色”产业名片。扎实落实省市县政府领导包联机制,加大督导考核力度,新增超50亿元、超100亿元产业集群6个和4个。

(四) 推动制造业 数字化转型 , 着力 培育壮大数字经济 。 实施电子信息产业重点攻坚行动 。 加快推动张北云计算、怀来大数据 、正定数字经济产业园 等产业基地建设,全省数据中心在线运营服务器模突破300万台 。 加快推进第6代AMOLED面板模组升级改造、碳化硅单晶衬底及外延片产业化等 一批 数字产业化重点项目 。 培育10家省级信息消费体验中心,争创1-2个国家信息消费示范城市 。 电子信息产业营收同比增长10%以上 。 实施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工程 。 加快工业互联网体系建设,培育“制造业+互联网”新模式新业态新应用,打造50个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试点示范项目。新增上云企业1万家。 壮大 工业电子商务,继续做好“总裁带货”网上直卖活动。 提升工业互联网安全保障能力,建设完善省级工业信息安全通报平台,构建工控系统信息安全应急预案体系,在15家重点企业开展工控安全试点。 培育智能制造集成商,发展智能制造系统集成业务,提升企业智能制造水平。

(五)加大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着力构建中小企业“321”工作体系。 狠抓 政策 落实 、环境 和 服务 优化 。发挥省民营办综合协调作用,推动国家和我省各项惠企政策落地落实,提高政策“直达性” 。 召开全省民营经济发展大会,营造浓厚发展氛围 。 强化 中小企业公共 服务 ,培育小型微型企 业 双 创 基地 10家 , 开展“百场万家”公益服务活动和中小企业志愿服务活动 。 持续抓好 职业经理人培育 , 培训 中小企业经营管理者 1万人以上 。 加强 融资 服务和 权益保护 。持续推进产融合作,支持中小微企业融 资超万亿, 加强 中小企业上市培育。落实保障中小企业款项支付条例,防范新增拖欠。 实施中小企业专业化 能力 提升 工程 。 建立完善 入库培育一批、组织认定一批、选拔示范一批、推荐入选一批 国家“小巨人”企业 等“四个一批”工作体系 。 新增“专精特新”中小企业500家 ,争创一批国家“小巨人”企业 。

(六)主动服务“三件大事”,着力加快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 打造京津冀产业转移协同发展新格局 。 联合京津 经( 工 ) 信部门共同编制《京津冀区域产业协同发展规划(2021 - 2025年)》,配合工业和信息化部制定《国家推动制造业产业转移指导意见》。落实《进一步加强产业协同发展备忘录》,完善京津冀三地 经( 工 ) 信 部门协同机制,充分发挥 曹妃甸协同发展示范区、渤海新区、北戴河生命健康产业创新示范区等 43个合作平台优势,一业一策、一园一策、一企一策,引导京津产业有序疏解、精准承接。积极争取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投资基金支持,优化省内基金投向,优先支持协同合作的重点项目。 加快推动智能雄安建设。 推动 雄安数字交易中心、雄安新区互联网产业园、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建设,引导京津高端高新产业 落户 雄安新区 创新 发展。 积极助力冬奥会筹办。 加强冬奥会和冬残奥会测试赛等重大活动无线电安全保障 及电磁环境清理整治 , 扎实 做好冬奥会无线电安全保障临战阶段各项工作。

(七)强化运行监测调度,着力 促进全省 工业经济 保持平稳较快增长 。 强化统筹调度。 继续发挥省工业经济发展协调组、工业生产服务组办公室协调职责,紧盯关键时间节点和全年目标,定期召开全省工业运行分析调度会,调度工作进展,分析存在问题,提出措施建议。全力组织开展首季“开门红”行动,一季度高质量、高标准完成工业经济主要目标任务,确保开好局、起好步。 上下协同联动。 落实工业和信息化部 工业大省数据信息共享、京津冀运行信息互联和全省工业经济运行联席会议 制度 , 凝聚工作合力 ,拓展运行分析的维度、深度、广度。围绕全年任务目标,发挥省工业经济监测平台信息化调度优势,加大预测预警工作力度,完善 日监测、周调度、月通报机制, 提高运行分析实效性、精准性,形成部门、市县、企业齐抓工业运行的“一盘棋”格局。 做好新增培育。 落实 《加快培育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十条措施》,及时分解目标 任务。 建立规模以上工业企业重点培育库,逐企建档立卡,实行靶向培育,强化跟踪服务,督促各市按时间节点指导拟入统企业做好申报工作,实现临规企业应统尽统。发挥财政资金对工业企业升规入统的激励作用,每月通报各市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量。 精准 包联 帮扶 。 健全企业特派员、县区联络员、包联责任人“三个机制”, 实现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包联服务全覆盖。建立企业问题台账,用好交办单制度,督导各地因地制宜、“一企一策”解决制约企业发展的瓶颈问题,零距离开展精准包联服务。 用好省政企服务直通信息化平台,提高问题办结率和企业满意度。 强化综合考核。 探索建立工业运行高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对各市、县年度主要工业经济运行工作及指标完成情况进行科学定量考评、打分、排名,引导地方政府切实推进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

(八)与时俱进深化改革开放,着力提升行业管理能力。 强化法治 工信 建设 。 加快《河北省中小企业促进条例(修订)》《河北省无线电管理条例》等工业和信息化领域立法进程。严格落实“ 谁执法谁 普法”普法责任制,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全面履行政府职能,动态调整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 。 深入推行三项制度,完善行政执法程序,加强行政执法人员管理。 扩大国际交流合作, 高标准办好 2021 中 国国际数字经济博览会、 第三届 中国 - 中东欧(沧州)中小企业合作论坛等活动,开展产业链精准招商,引进一批“大好高优”项目。以“一带一路”国家为重点,深化国际产能和第三方市场合作,加快钢铁、建材等优势产能和装备走出去,增强全球资源配置能力。 巩固去产能成果 。推动总量去产能向结构性优产能转变,严格落实新修订的钢铁、水泥、玻璃产能置换办法,严禁违规新增产能,严格行业规范条件管理,落实国家钢铁控产量政策。 筑牢首都空中“护城河” 。 统筹无线电频率资源,保障 5G、车联网等新技术、新业态 用频需求, 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维护空中电波秩序。 加强安全生产管理 。 实施“工业互联网+安全生产”行动 ,开展全省民爆行业安全生产专项整治,确保安全生产“零事故”。履行《禁止化学武器公约》义务,扎实做好禁化武履约各项工作。 保障食盐供应安全 。 贯彻落实国务院《盐业体制改革方案》有关精神, 修订《食盐供应应急预案》,完善食盐储备制度,加强食盐应急机制建设 ,确保食盐供应安全稳定,维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 。

(九)高质量编制“十四五”规划,着力 描绘 制造业发展蓝图。 加快编制专项规划 。认真落实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及省委九届十一次全会精神, 突出抓好 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 特色产业、制造业设计能力提升等 3个 专项 规划 的编制 ,力争上半年 报审 。 加快重大课题研究 。认真抓好先进制造产业集群培育、 数字化转型升级 、 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 京津冀产业协同布局 、 服务型制造 等 16项“十四五” 重大 课题研究, 切实提高研究成果的针对性、可操作性。 加强政策协同 。 加强与工业和信息化部相关司局 及 省 发展改革 委对接,争取制造业 重点工作更多 纳入国家和省相关规划 ,加强与国土空间规划等专项规划和各市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规划对接,确保规划内容衔接协同 。 坚持开门 编制 规划。 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开门问策、集思广益,把加强顶层设计和坚持问计于民统一起来”的重要指示,创新规划工作方法和机制,深入开展线上 线下 建言献策活动, 广泛征集专家学者、行业协会、重点企业的意见建议, 提高规划编制的透明度和社会参与度 。

(十)坚持全面从严治党,着力加强“五型机关”建设。 切实加强 党的政治建设 。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向深 入 , 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 。 认真组织 开展 党史 学习教育 活动, 高标准高质量完成学习教育各项任务 。 积极培树“五好红旗党支部”,开展争做“新时代优秀共产党员”活动,夯实基层党建基础。 全面提升干部队伍专业化能力 。 认 真落实省委省直工委《关于带头践行“三个表率”建设模范机关的实施方案》, 持续办好“工信早读会”, 强化专业思维、提高专业素养、用好专业方法, 全面提升“七种能力” 。 持之以恒正风肃纪 。 切实转变工作作风, 主动 走出去、沉下去、贴上去,用心用力服务企业。 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监督责任,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始终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确保政令畅通、令行禁止。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持续纠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加强重点领域、重点环节监督执纪,营造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良好政治生态。

㈦ 大数据产业被纳入“十四五”规划,百观科技用另类数据驱动商业决策

疫情发生以来,全球经济发展都进入了数字经济的新阶段,“数据要素”的概念逐渐深入人心。

作为数字经济深化发展的核心引擎,“数据要素”已成为最具时代特征的生产要素。 数据显示,“十三五”时期,大数据产业规模年均复合增长率超过30%,2020年超过1万亿元。去年年底,《“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和《“十四五”大数据产业发展规划》的连续发布,更是进一步规范并推动了数据要素市场的培育、数据产业链的形成,以及整个数据产业生态的构建。

伴随着互联网和移动终端的普及,以及信息通信技术的蓬勃发展,在传统的金融数据之外,诞生了另类数据,并成为当前数据市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成立于2016年,百观 科技 主要面向一、二级投资市场的金融机构以及消费、零售、文化 娱乐 及地产等行业的企业客户,帮助其以另类数据驱动的模式,更系统性地制定商业决策。 百观推出的百观 科技 新一代智能研究操作系统 ROS(Research Operating System),以产品化的方式颠覆了数据的采集、存储、分析到最后分发的全过程。

成立以来,公司已完成了来自华创资本、真格基金、Palm Drive Capital及标普全球(S&P Global)的多轮融资,融资金额高达数千万美元。

数字经济需数据先行,数据作为数字经济的血液与养分,其规范的加工、交易流程及安全合规的运转模式将是产业 健康 发展的前提。

“十四五”规划对数字经济和大数据产业提出了具体的规范和指导,并强调要培育壮大数据服务产业,培育数据服务商。这对于百观 科技 这样的另类数据服务商来说,意味着一个全新的时代已经到来。在这样的背景下,百观 科技 将持续专注信息的采集、聚合、降噪,为各行各业客户提供另类数据驱动的系统性商业决策解决方案。

随着大数据在各行各业的渗透和发展,继农业经济、工业经济之后,数字经济成为新的经济形态。 作为数字经济的核心引擎,数据要素已经成为与土地、劳动力、资本和技术并列的五大生产要素之一。

2021年,国务院和工信部分别针对数字经济和大数据产业的发展出台了《“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和《“十四五”大数据产业发展规划》,在政策层面明确了数据是新时代重要的生产要素,是国家基础性战略资源,同时提出以数据流引领技术流、物质流、资金流、人才流,打通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环节,促进资源要素的优化配置。

另类数据,是相对于传统金融数据而言的新类型数据。传统的金融数据一般指股票、债券等的交易数据、上市公司年报和财务数据,而另类数据一般分为三类,1)个体生产的数据,包括社交网络上个人所生产的文章、评论一类的数据;2)商业过程中生产的数据,像人流量数据等;3)来自传感器的数据,如卡车的物联网数据、卫星图像数据等。

另类数据的爆发离不开互联网、移动终端以及信息通信技术的普及。随着积累数据的基础设施不断加强,以前无法留存的数据得以大规模的存储和积累,并得到有效利用。而伴随着另类数据在宏观、中观和微观层面的应用,另类数据与传统数据相互补充,共同组成了数字经济时代的生产要素, 对另类数据的分析和研判也成为了经济形势研判和商业决策中不可缺少的一环。

“百观 科技 在另类数据领域深耕多年,在技术、产品、合规、行业理解以及人才培养上都有突出的表现,正符合“十四五规划”中提到的应该被重点培育的数据服务商。” 百观 科技 的创始人兼CEO陈沐表示。

在他看来,数据服务产业目前正处在黄金发展期,政策的落地使得产业在数据加工、交易和应用等各个阶段均有规可循,同时各地数据交易所的成立,也将使得数据资源得以更高效地流通,“数据产业链上游的不断完善将利好处于产业链下游应用端的数据服务商,这其中就包括百观 科技 ”。

创立百观 科技 之前,陈沐曾在两家百亿级的国际对冲基金工作,同时也是美国第一批数据产品经理,成功打造了多个百万美元收入的数据产品,数据产品经理的主要工作即将数据和数据工具用技术封装成产品,再使其应用于商业分析和洞察。

2016年,陈沐注意到,国内不少投资机构和企业在做投资、商业研究时,仍然使用数十年前陈旧的技术和方法。彼时,他开始思考将先进的云计算等技术与另类数据相结合,开拓出全新的数据研究方式,百观 科技 应运而生。

相较于传统的数据研究,百观 科技 用产品化的方式来提供数据分析服务,其产品定位为“基于新的数据和新的技术形成的体系化、底层的操作系统”,涵盖了数据采集、数据挖掘、数据整理,直至应用数据产品的全过程。

基于这样的产品架构,百观能够帮助客户从海量信息中高效提取有价值的内容,最终实现更系统化、更数据驱动的商业决策。

在持续的 探索 和尝试后,百观推出了百观 科技 新一代智能研究操作系统ROS(Research Operating System),为客户提供针对10+个行业、200,000+家公司的可靠分析与深度数据指标。

陈沐介绍,ROS平台由三大部分组成,底层模块负责多源异构的原始数据的采集,中台运用先进的数据湖等技术对数据进行存储加工,最上层则是直接向客户展示的数据产品及数据洞察。客户不仅能够通过ROS平台随时随地接触高价值、精准且即时的数据,也可使用SaaS内集成的各类交互式分析工具定制分析维度,满足其研究需求。

在底层的数据源上,百观已经开发了包括线上/线下消费数据、遥感数据、app流量数据、舆情数据等在内的多种数据源。针对客户的特定需求,百观还能帮助投资机构追踪制造业企业货物的数据、消费者支付行为的数据、人流量数据等。

成熟的产品与服务离不开持续的技术投入。百观 科技 在大数据工程、算法、数据产品化等方面积累深厚。正是基于先进的多模态识别、大数据、AI以及云计算等技术,公司搭建了业界成熟的湖仓一体解决方案。

今年年初,经国家 科技 部、财政部、税务总局联合认证,百观 科技 被认定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这意味着百观 科技 在核心自主知识产权、 科技 成果转化能力以及成长性指标等方面得到了国家级认可。

在产品与技术实力的加持下,百观 科技 形成了两大主要的应用场景,一个是投资研究,另一个是商业分析。 投资研究场景的客户包括一、二级投资机构,服务内容既有对上市公司关键指标、趋势的跟踪挖掘,也包括对一级市场新趋势、新品牌的跟踪和数据挖掘。

商业分析则主要针对品牌等企业客户。陈沐表示,对于企业而言,对外部数据的采集和分析正渗透进越来越多的部门。除了战略部门,企业在市场、产品研发等各个环节都需要外部数据的参与,而百观能够帮助企业进行全方位的数字化转型,实现其内部数据与外部数据的打通与融合。

目前公司已经服务包括国内外大型对冲基金、主权基金、PE/VC及国内外知名企业在内的上百家客户。此外,据陈沐透露,公司的头部客户留存率为100%,合约金额续约率也高达140%。

另一方面,对于数据服务企业来说,数据安全是绕不开的话题。

去年9月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数据安全法》对数据服务中的数据来源的合法性、正当性提出了明确的要求。陈沐表示,百观 科技 一向重视数据的安全合规,公司有专门的数据源团队与法务合规团队,在数据合规、安全以及数据传输的加密上,团队也会做详细的尽职调查。

今年,百观 科技 成功入选信通院数据安全推进计划(DSI)成员单位,对此,陈沐表示:“本次入选DSI参与单位,是中国信通院对百观的企业实力和数据安全保障能力的认可,我们也将与其他入选单位一同为推进国家《数据安全法》、《个人信息保护法》等法律法规的实施贡献力量。”

自2016年成立,百观 科技 从零开始,目前的员工规模已经超过百人。其中,产品研发人员占比达80%,团队中近一半拥有海外求学或工作的经历,在行业研究、数据科学、产品研发领域经验丰厚,并在顶级金融机构与新经济企业有多年从业经验。

与此同时,另类数据仍属于新兴市场,作为业内头部企业,百观正逐步完善其内部人才培养体系。陈沐介绍,百观内部为员工提供了清晰的培训机制和晋升路径,合伙人团队也正在以mentor制来培养数据产品经理。 同时,在由清华大学金融 科技 研究院发起的金融 科技 创业大赛中,百观 科技 也是“最受投资人欢迎”企业的得主,并持续支持学院在另类数据领域的研究和培训。

对百观 科技 来说,其现阶段的目标是打造一个企业外部数据聚合及分析的平台,不断完善数据要素产品化的系统。 市场层面,百观 科技 一方面会继续提高在投资机构类客户的渗透率,同时也会扩大在消费品市场的客户群。另外,公司还将面向新经济产业,包括新能源 汽车 、商业地产以及文化艺术等领域,积极开发新客户。

政策和市场的双重驱动下,我国数据要素市场正加速走向成熟,而这对于数据服务企业来说,也意味着不可估量的商业机会。

接下来,百观 科技 将持续引入战略资本,加大对更多原始数据的产品化投入,加强多模态识别、认知AI、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模块的研发投入,深入数据驱动决策场景的SaaS化开发,完成数据驱动决策平台的愿景,成为中国新一代数据产品行业的巨头。

㈧ 大数据未来的发展前景怎么样

行业主要上市公司:易华录(300212)、美亚柏科(300188)、海量数据(603138)、同有科技(300302)、海康威视(002415)、依米康(300249)、常山北明(000158)、思特奇(300608)、科创信息(300730)、神州泰岳(300002)、蓝色光标(300058)等

本文核心数据:大数据产业链、产业规模、应用市场结构、竞争格局、发展前景预测等

产业概况

1、定义:大数据产业覆盖范围广

根据中国信通院发布的《大数据白皮书》,大数据产业是以数据及数据所蕴含的信息价值为核心生产要素,通过数据技术、数据产品、数据服务等形式,使数据与信息价值在各行业经济活动中得到充分释放的赋能型产业。不同机构对大数据的定义也有所不同,具体如下:

2、产业链剖析:大数据产业链庞大

大数据产业链覆盖范围广,上游是基础支撑层,主要包括网络设备、计算机设备、存储设备等硬件供应,此外,相关云计算资源管理平台、大数据平台建设也属于产业链上游;

大数据产业中游立足海量数据资源,围绕各类应用和市场需求,提供辅助性的服务,包括数据交易、数据资产管理、数据采集、数据加工分析、数据安全,以及基于数据的IT运维等;

大数据产业下游则是大数据应用市场,随着我国大数据研究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目前,我国大数据已广泛应用于政务、工业、金融、交通、电信和空间地理等行业。

大数据产业上游基础设施具体包括IT设备、电源设备、基础运营商及其他设备,相关代表企业华为、中兴通讯、艾默生、三大运营商等。

中游大数据领域可以细分为数据中心、大数据分析、大数据交易与大数据安全等子行业,相关代表企业包括宝信软件、数据港、久其软件、拓尔思、上海数据交易中心、贵阳大数据交易所与华云数据等。

在下游应用市场,我国大数据应用范围正在快速向各行各业延伸,除发展较早的政务大数据、交通大数据外,在工业、金融、健康医疗等众多领域大数据应用均初见成效。

产业发展历程:十年来大数据产业高速增长,信息智能化程度得到显著提升

我国大数据产业布局相对较早,2011年,工信部就把信息处理技术作为四项关键技术创新工程之一,为大数据产业发展奠定了一定的政策基础。自2014年起,“大数据”首次被写进我国政府工作报告,大数据产业上升至国家战略层面,此后,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逐渐建立起来,相关政策与标准体系不断被完善,到2020年,我国大数据解决方案已经发展成熟,信息社会智能化程度得到显著提升。

产业政策背景:优化升级数字基础设施,鼓励大数据产业发展

2014年,大数据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大数据逐渐成为各级政府关注的热点,政府数据开放共享、数据流通与交易、利用大数据保障和改善民生等概念深入人心。此后国家相关部门出台了一系列政策,鼓励大数据产业发展。

当前,随着5G、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快速发展,信息技术与传统产业加速融合,数字经济蓬勃发展,数据中心作为各个行业信息系统运行的物理载体,已成为经济社会运行不可或缺的关键基础设施,在数字经济发展中扮演至关重要的角色。数据中心作为大数据产业重要的基础设施,其快速发展极大程度地推动了大数据产业的进步。在2021年3月发布的“十四五”规划中,大数据标准体系的完善成为发展重点。

产业发展现状

1、行业整体情况:大数据产业规模维持高速增长 主要应用于金融和政府领域

——大数据产业规模:2021年超过800亿元

近年来我国大数据行业取得快速发展,赛迪CCID统计,我国大数据市场规模由2019年的619.7亿元增长至2021年的863.1亿元,复合年增长率达到18.0%,大数据市场规模包含了大数据相关硬件、软件、服务市场收入。

——大数据市场结构:产业整体以大数据服务为主,应用领域以金融和政府领域为主

从产业结构来看,目前,我国的大数据产业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大数据软件和大数据服务的需求开始不断提升,大数据硬件占比有所下降但仍占据主导地位,

CCID统计,2021年我国大数据市场结构中,大数据硬件、大数据软件和大数据服务的市场占比分别为40.5%、25.7%和33.8%。近几年大数据硬件的占比在逐渐下降,大数据软件和大数据服务的占比在逐步提高。未来我国大数据软件和服务市场相比硬件市场将呈现更好的发展态势。

从应用领域来看,大数据分析产品及服务已经从最早的为电信领域客户提供经营分析、为银行领域客户提供风控管理等辅助性经营决策,发展到目前的为金融、电信、政府、互联网、工业、健康医疗、电力等多个行业领域客户提供预测性分析、自主与持续性分析等,以实现企业决策与行动最优化。大数据分析产品及服务应用已经十分广泛,但由于各下游领域业务特点的不同,决定了其对大数据分析产品及服务的具体需求存在一定差异。

CCID统计,2021年我国大数据分析市场下游行业中,金融、政府、电信和互联网位居应用领域前四名,市场占比分别为19.1%、16.5%、15.2%和13.9%,合计超过60%;其他重点应用领域主要包括健康医疗、交通运输、工业、电力等。

2、细分市场一:金融大数据

——金融大数据需求:金融业务规模不断扩大,带动大数据需求提升

从金融领域需求来看,近年来,中国金融领域业务规模不断扩大,其中中国银行业金融机构不断积极拥抱金融科技,推动数字化转型,整体行业规模扩大;保险业和证券业的收入也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而提升。

近年来,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加速突破应用,以移动金融、互联网金融、智能金融等为代表的金融新业态、新应用、新模式正蓬勃兴起,我国金融业开始步入一个与信息社会和数字经济相对应的数字化新时代,金融数字化转型成为金融行业转型发展的焦点。2019年,人民银行印发《金融科技发展规划(2019-2021年)》,构建起金融科技“四梁八柱”的顶层设计,明确了金融科技发展方向和任务、路径和边界。2022年1月,人民银行再次发布《金融科技发展规划(2022-2025年)》明确提出,从战略、组织、管理、目标、路径以及考评等方面将金融数字化打造成金融机构的“第二发展曲线”。随着金融业务规模不断扩大,加之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大数据在金融领域的需求将不断提升。

——金融大数据应用场景

过去几年,金融大数据带来了重大的技术创新,为行业提供了便捷、个性化和安全的解决方案。目前,中国金融大数据典型的应用场景包括股票洞察、欺诈检测和预防、风险分析与金融服务领域。

3、细分市场二:政府大数据

——政府大数据需求:互联网政务服务用户规模不断提升

从政府领域需求来看,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4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数据显示,互联网政务服务发展展现出了巨大潜能。截至2021年12月,我国互联网政务服务用户规模达9.21亿,较2020年12月增长9.2%,占网民整体的89.2%。“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要“推进网络强国建设,加快建设数字经济、数字社会、数字政府,以数字化转型整体驱动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治理方式变革”。2021年,我国各省市积极探索、持续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建设发展,努力提升公共服务、社会治理等数字化、智能化水平。截至2021年11月,全国已有20多个省(区、市)相继出台数字政府建设的有关规划,为我国互联网政务服务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政府大数据应用场景

中国政府大数据主要应用于信息共享、政务数据管理、城市网络管理与社会管理几大领域。加强电子政务建设,管理好政府的数据资产,完善政府决策流程,将是未来数年大数据在公共管理领域发展的重要方向。大数据将对政府部门的精细化管理和科学决策发挥重要作用,从而提高政府的服务水平。舆情监测、交通安防、医疗服务等将是公共管理领域重点应用领域。

4、细分市场三:互联网大数据

——互联网大数据需求:互联网行业规模不断提升

在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等信息技术和资本力量的助推和国家各项政策的扶持下,2021年,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业发展态势平稳向好。企业业务收入和营业利润保持较快增长;互联网平台服务和数据业务实现快速发展,信息服务收入较快增长;多省份保持增长态势。2021年我国规模以上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企业完成业务收入15500亿元,同比增长21.2%。

2022年上半年,我国规模以上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企业完成互联网业务收入7170亿元,同比增长0.1%。

注:2021年及以前年份,规模以上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企业,指获得《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在中国大陆境内经营全国或区域性增值电信业务、上年度互联网业务收入500万元及以上的企业。2022年,规模以上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企业口径由互联网和相关服务收入500万元以上调整为2000万元及以上。

——互联网大数据应用场景

在互联网行业,除了社交、B2C业务之外,像在线音视频业务、广告监测、精准营销等等,也是未来潜在应用场景。

产业竞争格局

1、区域竞争:中国大数据企业主要分布在华南和华东沿海地区

根据企查猫数据,截止2022年9月23日,全国大数据产业中“存续”及“在业”的企业多集中分布在华南和华东沿海地区。其中,广东省的大数据企业最多。

2、企业竞争:技术领域创新和经验是关键,融合应用领域行业龙头更能获得青睐

根据大数据产业联盟调研和发布的2022大数据企业投资价值百强榜单来看,榜单共选取了10个细分领域,涉及大数据基础软件、数据治理与分析、数据安全、商业智能、营销大数据5个通用领域,以及政府大数据、金融大数据、工业大数据、健康医疗大数据、空间地理信息大数据5个融合应用领域。

大数据基础软件、数据治理与分析、数据安全、数据可视化等,是所有细分行业应用场景的基础支撑,体现了大数据技术价值和作用。在这些细分领域提供技术解决方案的企业中,技术创新能力较强、在各自的细分领域有较长时间技术积累的厂商是投资机构的关注重点。

政府大数据、金融大数据发展相对成熟,落地实践案例多和品牌知名度高的企业受市场关注程度较高。工业大数据、健康医疗大数据、空间地理信息大数据等市场仍处于待爆发阶段,在各自细分领域建立竞争优势的企业容易获得投资机构的青睐。

注:2022年大数据企业投资价值百强榜是从企业估值/市值、营收状况、创新投入、产品竞争力、细分市场潜力、领导层能力等多个维度进行综合评比,同时结合行业专家打分,评选出2022年度大数据领域最具投资价值的100家企业。

产业发展前景:大数据将继续保持高速增长

大数据作为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重要标志,对生产制造、流通、分配、消费活动以及经济运行机制、社会生活方式和国家治理能力均产生重要影响。伴随国家快速推动数字经济、数字中国、智慧城市等发展建设,未来大数据行业对经济社会的数字化创新驱动、融合带动作用将进一步增强,应用范围将得到进一步拓宽,大数据市场也将保持持续快速的增长态势。预计2027年我国大数据市场规模将达到2930.9亿元,未来六年复合年增长率为22.6%。

更多本行业研究分析详见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大数据产业发展前景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㈨ 大数据产业迎来大发展时代

大数据产业迎来大发展时代

日前,国务院印发《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提出将全面推进我国大数据发展和应用,加快建设数据强国,2017年底前形成跨部门数据资源共享共用格局;2018年底前建成国家政府数据统一开放平台。

业内专家分析认为,此次发布的《纲要》与7月初国务院发布的《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构成规范发展中国互联网新经济发展和社会转型升级的“姊妹篇”,其发布和实施对于促进中国大数据产业和互联网新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上升至国家战略高度

从《纲要》内容分析,大数据建设已经被上升到了“推动经济转型发展的新动力”高度。从政策落实的角度看,此次《纲要》既给出了时间表,又给出了路线图。其明确提出“2017年底前形成跨部门数据资源共享共用格局”,“2018年底前建成国家政府数据统一开放平台”,这些都让开放的政府大数据变得触手可及。

贵阳大数据交易所总裁王叁寿是《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的起草人之一。在他看来,《纲要》的作用是要激活中国大数据的资产价值,未来我国大数据的市场规模将达到上万亿元。

北京赛智时代信息技术咨询有限公司总经理、合伙人赵刚认为,《纲要》的发布标志着大数据发展上升到了强国战略的高度。《纲要》明确提出,数据已成为国家基础性战略资源,中国将致力于建设数据强国,网络空间数据主权保护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个高度的提法是首次提出,彰显和强化了大数据发展和应用在国家战略中的地位。”

易观智库分析师任伟巍也表示:“《纲要》的发布标志着国家从顶层开始重视大数据的建设与应用,对大数据的发展方向起到了非常明确的引导作用,否则完全凭市场需求逆向推动,进程会比较缓慢。”不过他同时也提出建议,那就是应避免口号化,要注重最终能否对各行业产生天然吸引力,并充分为各行业所用,避免建的人多、用的人少。

行业分析人士姜伟超认为,近年来,业界一直在提倡大数据,此次《纲要》的发布将会使大数据在更大的领域内开放共享,将在多个方面产生重大影响。

“《纲要》的发布,一是有助于提高整个社会的效率,为政府决策、经济发展提供重要、科学的参考依据。二是从宏观经济层面对优化产业结构起到推动作用。三是在当前提倡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环境下,有利于推动大数据产业向前发展,增加更多的创新机会。四是在全球化的大环境下,我国以更大的力度、更高的视角推动大数据建设,对我国未来在全球化竞争中抢占先机有着重要意义。”姜伟超说。

企业抓住机遇谋求发展

《纲要》提出,促进大数据发展应以企业为主体,深化大数据在各行业的创新应用。对此,DCCI互联网研究院院长刘兴亮认为,《纲要》强调企业在大数据发展中的主体地位,一方面是因为大数据的相关技术大多掌握在企业手中,而且企业掌握着更庞大的数据库;另一方面是因为促进大数据发展能够推动产业和企业的创新发展,提供客观且科学的决策参考。

阿里巴巴研究院高级专家孟晔认为,大数据的发展更重要的价值在于将数据资源向中小企业开放。“如果能让中小企业和大企业站在同一个起跑线上,就能够更大地发挥它们的创新能力,以后也将会形成‘大数据平台+中小企业/个人’的创新模式。”但他也提醒,大数据最大的效力体现在各行各业的交叉、融合中,并且需要相互共享和开放。“不光是政府数据的共享和开放,企业和企业之间、行业和行业之间的数据也需要共享和开放”。

尽管《纲要》的发布对行业和企业发展有不小的推动作用,但任伟巍建议,要给企业发展创造足够宽松的竞争环境。现在的大数据厂商都不是靠政策优势做起来的,仅凭政策不能打造优秀的厂商,一定要靠竞争、靠技术研发。

姜伟超认为,《纲要》的发布再一次明确彰显了政府对于推动大数据建设的决心和目标,这对相关企业来说也是一个很好的机会。

大数据建设实际上涉及诸多相关领域。企业一方面需要借助大数据提升自身的竞争力,另一方面要积极寻找新的机会,参与大数据建设。“未来可能会有更多的领域,以及之前企业所难触碰到的领域向社会开放,这也从侧面展示了政府继续深化市场经济的决心,对企业来说也预示着更多的机会。”姜伟超表示,《纲要》将对我国未来经济发展产生重要影响,作为企业也应该及早适应这种变化。

十大工程引领行业发展

《纲要》规划了十大重点工程,包括政府数据资源共享开放工程、国家大数据资源统筹发展工程、公共服务大数据工程、万众创新大数据工程以及网络和大数据安全保障工程等。

赵刚认为,《纲要》提出十大工程,是推进大数据发展的抓手。围绕工程的推进,将建立起政府数据统一共享交换平台、政府数据统一开放平台、国家大数据平台、数据中心等一系列国家和地方大数据平台,并在经济社会各个领域推进大数据应用示范和试点,这将兴起大数据建设的热潮,政府和社会将投入大量资金发展大数据,并以大投资来带动大数据市场的繁荣。

姜伟超表示,《纲要》提出的十大工程涉及诸多领域,同时又是系统化的,体现了政府在我国大数据建设方面的力度和决心。十大工程有助于对我国整体的产业结构进行升级,有助于全面提升我国的信息化水平,有助于挖掘新的经济增长点。十大工程既关系宏观战略,又深入民生领域,无论是对国家政府,对行业发展,还是对普通民众都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未来社会必将是一个更加信息化的,同时又密切联系在一起的社会。大数据的共享与科学有效应用将起到重要作用。”他说。

此外,《纲要》还提出,立足我国国情和现实需要,推动大数据发展和应用在未来5年至10年内逐步实现以下目标:打造精准治理、多方协作的社会治理新模式;建立运行平稳、安全高效的经济运行新机制;构建以人为本、惠及全民的民生服务新体系;开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创新驱动新格局;培育高端智能、新兴繁荣的产业发展新生态。

任伟巍认为:“这些发展目标在细分行业是能实现的,比如金融、旅游等,毕竟还有至少5年时间。而现在的细分领域大数据厂商活跃起来都还没有5年,时间还是有的。”

赵刚认为,《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将引领我国进入大数据的大发展时代。

以上是小编为大家分享的关于大数据产业迎来大发展时代的相关内容,更多信息可以关注环球青藤分享更多干货

阅读全文

与保定大数据产业政策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女生去找在北京送快递的男朋友的电影 浏览:67
子非鱼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浏览:119
适合二人看的爱情片怦然心动 浏览:830
Linux安装软件还是文件啊 浏览:322
如何在线找网络主播 浏览:493
趣味编程如何下载 浏览:26
测绘大数据处理 浏览:739
appstore禁用银行卡 浏览:369
ios支持文件夹导入的看书软件 浏览:657
微信转账5000元图片 浏览:703
桂林万象城电影院今日影讯 浏览:58
note4文件管理移植 浏览:682
那种在线观看网址链 浏览:321
数据库中性别用什么字符 浏览:672
易捷文件加密软件注册码 浏览:312
一部关于侦探下马和绣花鞋的老电影 浏览:19
山茶花之恋演员 浏览:750
周星驰全部电影在线免费观看 浏览:613
vk网络中是什么意思 浏览:489
win10UWP文件加密软件 浏览:187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