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三次元怎么跑编程
编程简略步骤:
1,分析图纸,给图纸尺寸及形位公差编号,准备并清洁工件与夹具。
2,选用合适的探针或根据需要组装新的探针(Stylus System)并校准测针。
3,根据基准建立基本坐标系(Base Alignment)(若主坐标系过于复杂,可考虑建立初定位坐标系Start Alignment)。
4,建立安全平面(Clearance Plane)。
5,按照编号顺序提取元素(Features)及构建(Construction)—输出特性Size &
Form and Location--修改名义值(Nominal),修改公差(Tolerance),修改名称(Name),根据需要在评定(Evaluation)—勾选滤波(Filter)与去除粗大误差(Outlier elimination)。
6,修改策略(Strategy)(一,单点变轨迹,根据需要给平面加多义线(polyline),
网格(grid),给圆加自动圆轨迹(Circle auto path),给圆柱加两圆(2 Circle auto path)或者螺旋线轨迹(Helix)。二,修改速度(Speed),修改点数
(Number of points),修改起始角度(Start angle),角度范围(Angle range),修改截面高度(Height)。
7,检查五项参数:程序元素编辑(Measurement Plan Editor Features) 安全平面组(Clearance Group)[1-1], 安全距离(Clearance Distance)[1-2] 回退距离(Retract Distance)[1-3] 探针(Stylus System)[3-1] 测针(Stylus)[3-2]
8,运行程序,第一次慢速运行,工件完全没有移动过可选择当前坐标系
(Current alignment),工件仅轻微移动过可自动运行基本坐标系,工件移动量偏大则需选择手动运行坐标系(Manual alignment)。
㈡ 三次元编程是什么
三次元是一种测量软件 基本操作很简单,可以这么说,没读过书的人我能在三天内教会他基本操作 你可以
一、学习检测理论知识
二、学习形位公差
三、把ASME Y14.5看一下
四、把GDT看一下
对于编程这一环,需要理解每个测量要素的定义和计算功能的定义,再是掌握形位公差和尺寸公差的定义,最后就是要多操作了,正所谓熟能生巧,菜鸟也能变高手。
㈢ 三次元测量平面度的指令是什么
编程指令为:ALIGN-TO。
三次元测量仪评价平面度误差的方法:1.三元点法:这种方法是以通过实际被测表面上相距最远的三点所组成的平面定为评定基准面,以平行于此基准面,且具有最小距离的两包容平面间的距离作为平面度误差值。2.最小二乘法:这种方法是以实际被测表面的最小二乘平面定为评定基准面,以平行于最小二乘平面,且具有最小距离的两包容平面的距离作为平面度误差值。使三次元测量仪被测物体表面上各点与该平面的距离的平分和为最小的平面。由于此种方法计算比较复杂,一般采用计算机处理。3.最小区域法:这种方法是以包容实际被测表面的最小包容区域的宽度作为平面度误差值和平面度误差定义的评定方法。4.对角线法:这种方法是以通过实际被侧表面上的一条对角线,且平行于另一条对角线。
㈣ 三次元测量仪编程方法
三次元测量仪编程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 了解测量需求:在编程前,需要明确测量任务和目标,例如测量对象的类型、尺寸范围、精度要求等。这有助于选择合适的测量方法和程序编写方式。
2. 确定测量程序框架:根据测量需求,设计测量程序的框架,包括程序结构、测量流程、界面布局等。这可以确保程序的合理性和易用性。
3. 编写测量程序:根据程序框架,使用编程语言编写测量程序。具体实现过程包括定义测量参数、设计测量算法、编写界面代码等。
4. 调试和测试:完成程序编写后,进行调试和测试,确保程序的稳定性和准确性。这包括对程序进行单元测试、集成测试以及实际测量验证等。
以下是一个具体的例子,说明如何对三次元测量仪进行编程:
假设我们需要编写一个测量立方体尺寸的程序。首先,我们需要了解测量需求,包括立方体的尺寸范围、精度要求等。然后,我们设计程序框架,包括输入界面、测量算法、输出结果等部分。接着,我们使用编程语言(如C++或Python)编写程序,实现输入立方体参数、计算尺寸、输出结果等功能。最后,我们对程序进行调试和测试,确保程序的正确性和稳定性。
在编程过程中,需要注意一些细节问题。例如,需要考虑测量精度和误差的处理,避免测量结果出现偏差。同时,也需要优化程序算法,提高程序的运行效率和稳定性。
总之,三次元测量仪编程方法需要根据具体需求和情况来确定,需要注意测量精度、程序易用性、稳定性等方面的问题。通过合理的编程方法和技巧,可以实现准确、高效的三次元测量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