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蓝桥杯、PAT、CCF CSP、团体程序设计天梯赛、传智杯、计算机能力挑战赛、软考等大学生编程比赛/考试介绍
适合普通大学生参加的编程比赛/考试有以下七种,每种比赛/考试都有其特定的报名时间、举办时间、报名费用、可选语言、参赛要求、分组说明、比赛时长、比赛地点、比赛题型、比赛赛制、获奖详情,以下是详细介绍:
1. **蓝桥杯**:报名时间一般为每年9月至12月,举办时间通常在次年3月进行省赛,6月进行决赛。比赛时长为4小时,包含5道填空题和5道编程题,满分150分。比赛为OI赛制,报名费用300元,可选语言包括C/C++、Java、Python。比赛分为研究生组、大学A、B、C组,研究生只能参加研究生组,985、211本科生只能参加大学A组及以上,其余本科生可自行选择大学B组及以上,高职高专院校可自行选择组别。往年真题和官方练习系统可在线查询。获奖证书由工业和信息化部人才交流中心及大赛组委会颁发。
2. **PAT(计算机程序设计能力考试)**:每年举办3次,一般在3月、9月和12月。报名时间紧随上一次考试结束,报名费用为256元。可选语言有C/C++、Java、Python等。比赛分为顶级、甲级、乙级三个等级,满分100分,各组时长为3小时,均为编程题。比赛地点线下,考点遍布全国26省/直辖市的51个城市。比赛赛制为IOI赛制,允许无限次提交,仅以最后一次提交为准。获奖证书由浙江大学计算机学院与软件学院颁发,部分企业对PAT成绩优异者提供免机试、优先录取等优惠政策。
3. **CCF CSP(CCF计算机软件能力认证)**:每年举办3次,一般在3月、9月和12月,报名时间前一两个月开始。报名费用非会员400元,会员200元,会员需支付50元开通会员服务(最近暂停)。可选语言为C/C++、Java和Python,时长为4小时,包含5道编程题。比赛地点线下,在全国有80多个认证点。比赛赛制为OI赛制。获奖证书由CCF颁发,部分高校和企业将CSP成绩作为招生或录取条件。
4. **GPLT 团体程序设计天梯赛**:比赛时间通常安排在每年3月至5月,报名时间通常在比赛开始前10天截止。报名费用为竞赛注册费500元/队,会务费150元/人。可选语言有C、C++和Java。比赛分为珠峰争鼎(本科组)、华山论剑(本科组)、沧海竞舟(专科组)三个组别。比赛时长3小时,包含基础级、进阶级和登顶级三部分题目。比赛地点线下,在全国有三四十个赛点。比赛赛制为IOI赛制,获奖证书由组织方颁发。
5. **传智杯**:每年举办一次,一般在3月或4月,2020年为第二届。报名时间在前一年11月开始,免费报名。可选语言为C/C++、Java和Python。比赛时长为3小时,包含4题。比赛地点线上或北京线下(2020年改为线上)。比赛赛制为ACM-ICPC赛制,获奖证书由组织方颁发。
6. **全国高校计算机能力挑战赛**:2019年举办过一届,初赛、决赛均在11月份。报名时间9月至11月,报名费用60元。可选语言为C/C++、Java和Python。比赛分为区域赛和决赛,包含选择题、程序阅读和程序设计题型。比赛地点线上。比赛赛制为OI赛制,获奖证书由组织方颁发。
7. **软考(计算机技术与软件专业技术资格(水平)考试)**:每年5月和11月举办两次,报名时间各省不同,一般上半年2-3月,下半年8-9月。报名费用各省不同,几十元至一百多元。比赛时长上午和下午各2.5小时,包含选择题和填空题。可选语言下午场必考C语言,选做C++或Java。命题范围覆盖计算机专业知识,考试地点线下,获奖证书由组织方颁发。
『贰』 ACM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大赛(ICPC)
需要跟自己学校联系,一般都是通过指导老师网上报名
一、ACM/ICPC竞赛介绍
(一)有关ACM
美国计算机协会(Association of Computing Machinery, 简称ACM) 创立于1947年, 是一个世界性的计算机从业人员专业组织,也是世界上第一个科学性及教育性计算机学会,同时它也是全球历史最悠久和最大的计算机教育和科研机构。目前ACM提供的服务遍及100余国家,会员人数达80,000多位专业人士,涵盖工商业,学术界及政府单位,并有近1000个机构会员。 ACM致力于发展信息技术教育、科研和应用。全球计算机领域的专业人士将ACM 的出版物和会议记录视做最具权威和前瞻的领导者。
(二)有关ACM/ICPC
ACM/ICPC(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是由ACM组织的年度性竞赛,始于1970年,是全球大学生计算机程序能力竞赛活动中最有影响的一项赛事,素来被冠以“程序设计的奥林匹克”的尊称,可以说是大学级别最高的脑力竞赛。它为参赛选手展示计算机才华提供了广阔的舞台,是著名大学计算机教育成果的直接体现,是信息企业与世界顶尖计算机人才对话的最好机会。
大赛开始至今已有30年历史,其涵盖的范围很广,大致划分如下:Direct(简单题),Computational Geometry(计算几何),Number Theory(数论),Combinatorics(组合数学),Search Techniques(搜索技术),Dynamic Programming(动态规划),Graph Theory(图论),Other(其他)。
大赛的比赛形式是:经过校级和地区级选拔的参赛组,于指定的时间、地点参加世界级的决赛,由3个成员组成的小组应用一台计算机解决6到10个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参赛队员必须在5小时内编完程序并进行测试和调试。此种大赛对参赛学生的逻辑分析能力、策略制定和脑力方面具有极大的挑战性。大赛提倡在压力较大的情况下,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团队合作精神以解决竞赛的问题,从而挑选和发掘世界上最优秀的程序设计人才。每届ACM/ICPC竞赛都是精英荟萃、新才辈出,因而倍受全球著名信息企业的高度关注,在过去几年中,APPLE、MICROSOFT和IBM等知名企业分别担任过竞赛的赞助商。
(三)ACM/ICPC在中国的发展情况
我国大陆高校从1996年开始参加ACM/ICPC亚洲预赛,前六届ACM/ICPC亚洲区选拔赛在上海设有赛区,由上海大学主办。2002年,第七届ACM/ICPC亚洲预赛在我国设有2个赛区:北京赛区和西安赛区。北京赛区由清华大学主办,西安赛区由西安交通大学主办。随着各高校参赛积极性的不断提高,大陆地区赛站从02年有所增加。至今,中国大陆地区2008年共设置5个赛站北京、哈尔滨、合肥、成都、杭州。
2008年4月,我校将举办2008大连理工大学 ACM/ICPC程序设计大赛(暨第二届ACM/ICPC东北地区赛大连理工大学校内选拔赛),望广大同学积极踊跃参与。
二、主办单位 学生处 校团委 创新实验学院 软件学院 三、承办单位 软件学院创新实践中心 四、协办单位 冠名/赞助企业 五、参赛队员和参赛资格
1.各参赛队员须为在校研究生一年级、本科学生。 2.以个人为单位参加比赛。3.所有参赛同学必须服从赛事组委会的统一管理。
4.报名资料应具真实性。
六、报名
(一)报名时间 2008年3月19日至2008年3月31日
(二)报名方式 登录软件学院网站http://sst.dlut.e.cn或创新实验学院网站http://tianwei.dlut.e.cn
下载《ACM/ICPC大学生程序设计大赛报名表》ACM竞赛报名表.doc
打印纸档交至如下地点(视报名情况定在现场赛前是否举行网络预选赛): 软件学院报名地点:创新实践中心(教学楼110)报名;
校部报名地点:ACM/ICPC协会( 研教楼814房间)
(三)咨询电话 0411-87571518;
(四)比赛时间 2008年4月19日 下午 13:30-17:30
(五)比赛地点 软件学院实验中心微机实验室 校部同学将在4月19日中午12:00在主楼毛主席像前发车前往软件学院参加比赛。
比赛结束后校部同学17:40在软件学院信息中心楼下坐车回校部。为了方便各参赛队员与组委会的联系,我们建立了QQ群,群号码:56867105 。希望通过即时通讯来为大家提供更多的方便的服务与帮助。
七、竞赛相关内容
(一)竞赛准备
ACM竞赛不要求使用某一种特定的语言,所以各个队伍可以根据语言的特点和自己的特长选择,如果对语言的原理语法和特点均能做到成竹于胸、滥熟于心,在比赛的过程中就可以大大缩短调试的时间,从而获得优势。
然而编程之道就如武学之道,语言只是各门各派的武功招式,算法和数据结构则好比内功心法和武学原理。内力深厚,任何招式到了手上都能够化腐朽为神奇;掌握了武学原理,更能做到无招胜有招。选手在竞赛中最重要的素质,正体现于对算法和数据结构的掌握和理解上,通过对经典问题的分析,掌握各种算法的应用范围和数据结构的作用与具体实现,是每个选手在平时学习中的重点所在。
(二)竞赛策略
临近比赛,在实力上已经难有质的提高,这时我们不妨将注意力转移到竞赛技巧方面,做不成武学道师也学个韦小宝。在ACM竞赛中,一般来说能成功解决半数或以上题目的队伍已经是相当优秀的,解决所有问题近乎天方夜潭,也就是说无论你的实力如何,都还有很大的改进余地,这其中比较重要的就是竞赛的策略。
(1)分工的问题:团队的配合十分重要,三个队员之间的合理分工可以大大改进解题的效率,根据队员的不同特点,不同的队伍可以采用不同的分配方式,其间一些细节的处理需要三个人有很好的默契。
(2)算法的选择:
在所有可行的算法当中,我们选择的应该是最可行的方法,而不是最高明的方法,这是竞赛与解决问题的一个重要区别,按照熟悉的程度由高到低选择一个算法,通过计算算法的时间和空间复杂度(在必要的情况下)和特殊的测试数据找出一切使该算法不成立的理由,如果找不到就确定该算法并选用相应的数据结构。在确定思路的时候注意比较常见的思维方式分析,比如逆向的分析,对称的分析等等。
(3)程序的编写:
最好首先编写输入和输出的部分,然后逐步细化,一个部分一个部分地填充调试,其间通过适量的注释来刻画程序的逻辑结构和特殊的技巧。在完成全部代码后用一般的测试数据验证代码的正确性,然后处理特殊的情况和边界问题,试图尽可能地找出错误的情况并加以改正。关于程序的优化主要考虑的是最坏情况下所用的时间是否满足要求,优化的程度以题目要求为准,足够即可,尽量避免使用指针和动态分配,在空间允许的情况下一律采用静态分配。
(4)调试中的问题:
调试中会遇到的许多问题需要在事前有所准备并定出总体设计,当然具体的情况还要临场分析,考虑的方面包括程序中的BUG,算法的正确性和数据结构的合理性,什么时候该放弃这个问题,什么时候该返回到先前放弃的问题,是否需要做到或已经做到足够的优化等等。所有关于调试的输入输出都不要删除,将它们注释起来即可。
(5)竞赛中的杂题处理
在竞赛中有时会出现一些新颖的题型,解决它们的算法很难归到经典的算法中去,每个这类的题都有自己鲜明的特点,对于它们根本没有一般的解法。对于这样的挑战,一个新颖的数据结构或一套特殊的循环或判断常常是必须的。解决这种问题的关键在于仔细地阅读题目的叙述,灵感经常来自于将叙述的逻辑条理整理得十分清楚之后,同样,对这类题的优化也是需要的,至少需要避免过多的循环嵌套。
(三)编程与竞赛
学习编程并不是为了参加竞赛,竞赛对于多数选手的意义还是在于参与,以及在备战过程中对自己的锻炼和提高。在这一点上,ACM竞赛和其它一系列竞赛是一样的,只是它的影响力和规模大些罢了,所以笔者希望对编程有兴趣的同学都能够关注竞赛,即使不参加,通过了解竞赛中涉及的编程知识达到课内很难达到的高度,这对每个人都是有益无害的。
ACM主页:http://www.acm.org/
『叁』 黄淮学院计算机大赛是怎么回事,有谁知道
各系(院):
根据我院提出的“英语精、电脑通、素质高、能力强”的人才培养目标,结合《黄淮学院第二课堂实践教学实施方案》,为加强计算机教学,提高全校学生的计算机实际操作能力,营造良好的计算机学习氛围,经研究决定举行黄淮学院第三届计算机大赛。现将有关事宜安排如下:
一、大赛宗旨
选拔尖子,带动一般;重在平时,营造氛围;人人参与,基层选起;以系组队,团体排名;以赛促学,学以致用;点面结合,整体提高。
二、参赛对象及大赛规程
1、参赛对象:所有全日制在校本科、专科生。
2、比赛程序:分选拔赛、复赛、决赛和总决赛四个阶段进行。各系(院)面向本系学生组织选拔赛和复赛,学院组织决赛和总决赛。
3、决赛选手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由各系(院)认真选拔,按照学生人数1%的比例推荐人选参加全校决赛。第二部分由学校按照各系(院)学生人数1%的比例随机抽取选手参加全校决赛。
4、决赛、总决赛分专业组(计算机科学系、信息工程系)和非专业组进行。
5、非专业组按照决赛成绩排名选拔出120名选手,前40名选手进入总决赛,其余80名选手为二等奖获得者。非专业组总决赛按文理分组形式进行,每组前30%为特等奖,其余为一等奖。
6、专业组按照决赛成绩排名选拔出20名选手,前6名选手进入总决赛,其余14名选手为二等奖获得者。总决赛产生特等奖2名,一等奖4名。
7、优秀团体奖根据系(院)参加决赛选手的平均成绩,由高到低依次排序评选优秀团体奖(计算机科学系、信息工程系不参与优秀团体奖的评选)。
三、时间安排
1、班级选拔赛:2007年10月10日-11月9日
2、系(院)复赛:2007年11月10日-11月23日
3、学校决赛:2007年11月25日-12月10日
4、学校总决赛:2007年12月12日-12月25日
四、比赛内容、参赛规定和评分细则
1、决赛内容为《大学计算机基础Ⅰ》中的主要内容,采用无纸化上机考试形式。
2、总决赛非专业组分文科组与理科组。非专业文科组竞赛内容为网页设计;非专业理科组竞赛内容为可视化程序设计;专业组竞赛内容为高级语言程序设计。
3、决赛阶段采用随机抽取试题的上机考试方式,系统自动现场评分。总决赛采用上机考试方式,非专业文科组由评委集体评分,非专业理科组和专业组采用上机调试,评委集体评分。每位选手的答题答案将在网上公布。
4、参赛选手必须按规定的时间参赛,不按时到场参赛者视为自动弃权。
5、评分标准:
非专业文科组总决赛评分标准:参赛者可以任意挑选网页设计工具,要求页面美观大方、色彩搭配合理、网页主题鲜明、内容健康向上、生动。页面至少有二级链接,并附作品简介。
非专业理科组和专业组总决赛评分标准:运行、调试、结合程序源代码按步骤给分。
五、奖项设置
1、个人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分别奖励500元、200元、100元。
2、设优秀团体奖8个。
第一名奖励3000元,第二名奖励2000元,第三名奖励1000元,第四名至第八名分别奖励900元,800元,700元,600元,500元。
六、大赛要求
1、各系(院)要高度重视,大力宣传,精心组织,切实把大赛作为加强第二课堂计算机实践教学,提高学生计算机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做好大赛组织工作。
2、保证学生人人参与,以班为单位,逐层选拔,狠抓学生赛前训练和选拔,努力提升学生的计算机应用水平。
3、各系(院)需根据《第二课堂实践教学创新学分评分细则》对参赛的2006、2007级本科学生进行学分认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