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RISC-V MCU CSM32RV20開發(一):環境搭建
CSM32RV20開發環境搭建的步驟,參考了客戶分享的經驗。在此,我們對分享者表示衷心的感謝。
在進行MCU開發時,從STM32F030平台切換到RISC-V CSM32RV20,我們需要一個完善的開發環境。CSM32RV20是一款基於RISC-V架構的超低功耗MCU,內置了RISC-V RV32IMAC Core,性能為2.6 CoreMark/MHz。
在搭建IDE環境時,我們選用CSMStudio,這是一款由南京中科微為嵌入式項目RISC-V系列MCU開發設計的跨平台集成開發環境,包括編輯器、C編譯器、宏匯編、鏈接器、庫管理、模擬調試器和下載器等工具,高度集成。
該IDE支持中英文,默認使用英語界面,且支持Jlink和Cjlink調試器,內置函數封裝庫。
安裝IDE後,用戶可從菜單欄中選擇「幫助」選項,進入CSMStudio的幫助文檔頁面,以了解如何創建項目、編譯項目、調試項目以及解決常見問題。
在項目調試階段,首先需要創建項目,選擇CSM32RV20作為MCU,並在晶元列表中選擇RV1或RV4作為SOC晶元。項目工程通常包含在工作空間的「Sources」文件夾中,其中「drivers」文件夾包含庫函數,「src」文件夾包含主函數。
為了更好地進行開發,我們需要CSM32RV20的開發板,提供QFN32封裝,尺寸為4*4。還有一種TSSOP20封裝的版本,雖然引腳數量較少,但資源相對較少。
進行調試時,通過CJTAG介面,可以使用JLink或南京中科微的CJLink調試器。JLink V10或更高版本即可實現調試功能。創建中斷斷點是調試過程中的一項關鍵操作。
最後,我們使用CSM-ISP軟體進行串口燒錄。在多台串口設備的情況下,需要手動選擇CH340的串口號。ISP工具還自帶串口列印功能,便於實時查看調試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