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用java如何創建一個單鏈表和雙鏈表
單向鏈表
單向鏈表就是通過每個結點的指針指向下一個結點從而鏈接起來的結構。
單向鏈表的初始化:這里我所講的鏈表都是頭結點不參與計算的,也就是說第一個結點都是頭結點後面的第一個結點。所以我要先申明一點,這里我把鏈表的初始化放在了構造函數部分,然後析構函數負責釋放頭結點的內存。
單向鏈表的創建過程:鏈表的創建就是添加結點到鏈表的最後,開始是添加一個結點到head結點後面,然後添加一個結點到上次添加的結點後面,每次新建的結點的指針總是指向NULL指針。從上面的示意圖可以看出,我們需要一個輔助指針一直指向最後一個結點,這個輔助結點就是為了讓每次添加的結點都放置在最後一個位置。
單向鏈表插入結點過程:源代碼中的的插入結點函數我設置了一個指定位置,就是在指定位置插入結點。首先,通過位置變數position讓ptemp結點移動到要插入位置的前一個位置,然後接下來的過程就是和創建鏈表的過程是一樣的,把新建的結點添加到ptemp的後面。這里變數position可以從1到鏈表長度加1,意思就是如果不算頭結點的話有3個結點,那你的position變數就可以從1到4,這是因為ptemp指針可以到第3個結點的位置,所以新建結點的位置就可以到4了。
單向鏈表刪除結點過程:源代碼中的刪除結點函數也有一個指定位置變數,為了刪除指定位置的結點。和插入結點一樣通過變數position把ptemp移動到要刪除結點的前一個位置,然後讓ptemp結點中的指針指向要刪除結點後面的一個結點,也就是ptemp結點的下一個的下一個結點,雖然這個結點可能為空,但是程序還是正常運行。但是這里和插入結點不同的是變數position只能從1到鏈表的長度,是因為ptemp移動到最後一個結點的時候,它的下一個結點為空,所以不不需要參與刪除了。
雙向鏈表
1.聽名字可能就能猜到雙向鏈表就是鏈表結點包含兩個指針,一個指針是指向下一個結點的,另一個指針當然就是指向上一個結點的。
2.雙向鏈表的初始化:由於這里的鏈表頭結點不參與計算,所以頭結點的pPre指針是一直指向NULL指針的。
3.雙向鏈表的創建過程:由於雙向鏈表的每個結點包含兩個指針那麼這個時候我們就要小心處理好每一個指針的指向,要不然會有很多意想不到的錯誤。同樣的,和單向鏈表的創建過程一樣,需要一個輔助指針來指向最後一個結點,然後每新建一個結點,這個結點的pNext指針都是指向NULL指針的,pPre指針指向上一個結點(這是和單向鏈表不同的地方),然後讓上一個指針的pNext指向新建的結點,這樣整個鏈表就連接起來了。
4.雙向鏈表插入結點過程:知道了雙向鏈表的創建過程,那麼插入結點的過程就大同小異 了,有一點需要特別注意的就是這里的變數position范圍也是從1到鏈表長度加1,但是如果待插入的位置是最後一個位置的話,情況就不同了,看到下面的圖我們可以很好的理解,因為沒新建一個結點的時候都需要處理兩個指針,而且新建結點的下一個結點的pPre指針就需要指向這個新建的結點,但是有可能這個新建的結點可能就已經是最後一個結點了,那麼這個時候再執行
ptemp->pNext->pPre=pnew;
這條指令的時候就會報錯了,因為ptemp->pNext已經是個NULL指針了,那空指針哪裡還有pPre呢。因此在程序中要進行一次判斷,看看結點是否是最後一個結點。
5.雙向鏈表刪除結點的過程:要注意的問題和插入結點一樣,看看這個結點是否為NULL。這里就不重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