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java Socket開發 關於報文傳遞和接收
看 Oracle 官方教程,同步式的 Socket 就是傳統的一問一答方式,它就是你需要的。
客戶端先 socket.getOutputStream().write(...); 之後到 socket.getInputStream().read(byte[]) 在循環中讀取直到 read 方法返回 -1 或你期望的位元組數已經全部收到了就停下來,如果不嘗試停下來,後面的 read 將會阻塞等待。
http://docs.oracle.com/javase/tutorial/networking/sockets/index.html
基於性能改進,一般我們需要使用 NIO 非同步的 socket,只需要一個線程負責通信,每個線程都有自己的出站消息隊列和入站消息隊列,以線程為 key 區分開,通信線程只負責把各自的消息從出站隊列中發送去並把收到的消息放入入站隊列中,應用程序線程就去各自的消息隊列中取消息就可以了。因為每個應用線程有各自的消息隊列,我們把消息放入出站隊列之後就到入站隊列上用同步鎖等待的方法阻塞到有消息回答時為止。
關於 NIO non-blocking 非阻塞式 socket,下面有一個 NBTimeServer 例子,它講的是服務端。客戶端與此類似,
http://docs.oracle.com/javase/7/docs/technotes/guides/io/example/index.html
NIO 通信線程樣例。
publicvoidrun()
{
inttip=0;
try
{
selector=Selector.open();
SelectionKeyk=channel.register(selector,getInterestOptions());
k.attach(thread);//把當前線程綁定到附件中。
this.running=true;
statusChanged(Status.CONNECTED);
while(this.isRunning())
{
//select()isablockingoperation.
inteventCount=selector.select();
debug("[MC.Debug]PollingTCPevents..."+eventCount);
if(eventCount>0&&channel.isOpen()&&this.isRunning())
{
Setkeys=selector.selectedKeys();
for(Iteratoriter=keys.iterator();iter.hasNext();iter.remove())
{
SelectionKeykey=(SelectionKey)iter.next();
Threadthread=(Thread)key.attachment();
if(!key.isValid())
{//channelisclosing.
break;
}
process(key);//處理讀取消息並把消息放入thread對應的隊列。//寫出消息類似的,不過在register時需要注冊寫出允許的事件,
}
}
}
}
Ⅱ android或java 用jnetpcap可以發送icmp報文嗎
你可以用socket編程,java socket是封裝了TCP協議的,不需要你去設置裡面的一些參數了。 你還可以用java jpcap編寫,這個可以發送接收arp,tcp,udp,icmp等各種報文
Ⅲ java socket如何實現一次傳送多個文件
很簡單,復就是把多制個文件「變成」一個文件傳送就可以了,每個文件都是一個流,把這些流輸入到一個流中合並流傳輸即可,這個是基本思路。實現差不多以下兩個方法
1、直接流拼接,循環要傳輸的文件列表,多個InputStream,然後輸出到一個OutputStream,這個out就是發送數據的埠,為了接收端能夠識別每個文件從而分割流,需要每個流中結尾添加分隔符。其實這就是HTTP文件上傳的做法。
2、就比較簡單了,職業使用ZIP工具包吧需要傳輸的多文件壓縮成一個文件傳輸,接收端直接解壓縮就完事。
需要注意的是,發送多文件上傳你需要提取計算好總傳輸量位元組大小放在傳輸報文頭部告訴接收端你要發送的數據有多大,不然接收端可能無法完整接收數據。
Ⅳ java中get請求和post請求分別請求的對象類型是什麼,什麼不一樣
1. get 是從伺服器上獲取數據,post 是向伺服器傳送數據。 get 請求返回 request - URI 所指出的任意信息。
Post 請求用來發送電子郵件、新聞或發送能由交互用戶填寫的表格。這是唯一需要在請求中發送body的請求。使用Post請求時需要在報文首部 Content - Length 欄位中指出body的長度。
2. get 是把參數數據隊列加到提交表單的ACTION屬性所指的URL中,值和表單內各個欄位一一對應,在URL中可以看到。post是通過HTTP post機制,將表單內各個欄位與其內容放置在HTML HEADER內一起傳送到ACTION屬性所指的URL地址,用戶看不到這個過程。
3. 對於 get 方式,伺服器端用Request.QueryString獲取變數的值,對於 post 方式,伺服器端用Request.Form獲取提交的數據。
4. get 傳送的數據量較小,不能大於2KB。post 傳送的數據量較大,一般被默認為不受限制。但理論上,IIS4中最大量為80KB,IIS5中為100KB。 用IIS過濾器的只接受get參數,所以一般大型搜索引擎都是用get方式。
5. get 安全性非常低,post 安全性相對較高。如果這些數據是中文數據而且是非敏感數據,那麼使用 get;如果用戶輸入的數據不是中文字元而且包含敏感數據,那麼還是使用 post 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