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如何在學習java過程中實現線程之間的通信
在java中,每個對象都有兩個池,鎖池(monitor)和等待池(waitset),每個對象又都有wait、notify、notifyAll方法,使用它們可以實現線程之間的通信,只是平時用的較少.
wait(): 使當前線程處於等待狀態,直到另外的線程調用notify或notifyAll將它喚醒
notify(): 喚醒該對象監聽的其中一個線程(規則取決於JVM廠商,FILO,FIFO,隨機…)
notifyAll(): 喚醒該對象監聽的所有線程
鎖池: 假設T1線程已經擁有了某個對象(注意:不是類)的鎖,而其它的線程想要調用該對象的synchronized方法(或者synchronized塊),由於這些線程在進入對象的synchronized方法之前都需要先獲得該對象的鎖的擁有權,但是該對象的鎖目前正被T1線程擁有,所以這些線程就進入了該對象的鎖池中.
等待池: 假設T1線程調用了某個對象的wait()方法,T1線程就會釋放該對象的鎖(因為wait()方法必須出現在synchronized中,這樣自然在執行wait()方法之前T1線程就已經擁有了該對象的鎖),同時T1線程進入到了該對象的等待池中.如果有其它線程調用了相同對象的notifyAll()方法,那麼處於該對象的等待池中的線程就會全部進入該對象的鎖池中,從新爭奪鎖的擁有權.如果另外的一個線程調用了相同對象的notify()方法,那麼僅僅有一個處於該對象的等待池中的線程(隨機)會進入該對象的鎖池.
java實現線程間通信的四種方式
1、synchronized同步:這種方式,本質上就是「共享內存」式的通信。多個線程需要訪問同一個共享變數,誰拿到了鎖(獲得了訪問許可權),誰就可以執行。
2、while輪詢:其實就是多線程同時執行,會犧牲部分CPU性能。
3、wait/notify機制
4、管道通信:管道流主要用來實現兩個線程之間的二進制數據的傳播
Ⅱ Java向線程傳遞數據的三種方法
在傳統的同步開發模式下 當我們調用一個函數時 通過這個函數的參數將數據傳入 並通過這個函數的返回值來返回最終的計算結果 但在多線程的非同步開發模式下 數據的傳遞和返回和同步開發模式有很大的區別 由於線程的運行和結束是不可預蘆遲料的 因此 在傳遞和返回數據時就無法象函數一樣通過函數參數和return語句來返回數據 本文就以上原因介紹了幾種用於向線程傳遞數據的方法 在下一篇文章中將介紹從線程中返回數據的方法
欲先取之 必先予之 一般在使用線程時都需要有一些初始化數據 然後線程利用這些數據進行加工處理 並返回結果 在這個過程中最先要做的就是向線程中傳遞數據
一 通過構造方法傳遞數據
在創建線程時 必須要建立一個Thread類的或其子類的實例 因此 我們不難想到在調用start方法之前通過線程類的構造方法將數據傳入線程 並將傳入的數據使用類變數保存起來 以便線程使用(其實就是在run方法中使用) 下面的代碼演示了如何通過構造方法來傳遞數據
package mythread;
public class MyThread extends Thread
{
private String name;
public MyThread (String name)
{
this name = name;
}
public void run()
{
System out println( hello + name);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Thread thread = new MyThread ( world );
thread start();
}
}
由於這種方法是在創建線程對象的同時傳遞數據的 因此 在線程運行之前這些數據就就已經到位了 這樣就不會造成數據在線程運行後才傳入的現象 如果要傳遞更復雜的數據 可以使用集合 類等數據結構 使用構造方法來傳遞數據雖然比較安全 但如果要傳遞的數據比較多時 就會造成很多不便 由於Java沒有默認參數 要想實現類似默認參數的效果 就得使用重載 這樣不但使構造方法本身過於復雜 又會使構造方法在數量上大增 因此 要想避免這種情況 就得通過類方法或類變數來傳遞數據
二 通過變數和方法傳遞數據
向對象中傳入數據一般有兩次機會 第一次機會是在建立對象時通過構造方法將數據傳入 另外一次機會就是在類中定義一系列的public的方法或變數(也可稱之譽裂為欄位) 然後在建立完對象後 通過對象實例逐個賦值 下面的代碼是對MyThread 類的改版 使用了一個setName方法來設置name變數
package mythread;
public class MyThread implements Runnable
{
private String name;
public void setName(String name)
{
this name = name;
}
public void run()
{
System out println( hello + name);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MyThread myThread = new MyThread ();
myThread setName( world );
Thread thread = new Thread(myThread);
thread start();
}
}
三 通過回調函數傳遞數據
上面討論的兩種向慶嘩閉線程中傳遞數據的方法是最常用的 但這兩種方法都是main方法中主動將數據傳入線程類的 這對於線程來說 是被動接收這些數據的 然而 在有些應用中需要在線程運行的過程中動態地獲取數據 如在下面代碼的run方法中產生了 個隨機數 然後通過Work類的process方法求這三個隨機數的和 並通過Data類的value將結果返回 從這個例子可以看出 在返回value之前 必須要得到三個隨機數 也就是說 這個value是無法事先就傳入線程類的
package mythread;
class Data
{
public int value = ;
}
class Work
{
public void process(Data data Integer numbers)
{
for (int n : numbers)
{
data value += n;
}
}
}
public class MyThread extends Thread
{
private Work work;
public MyThread (Work work)
{
this work = work;
}
public void run()
{
java util Random random = new java util Random();
Data data = new Data();
int n = random nextInt( );
int n = random nextInt( );
int n = random nextInt( );
work process(data n n n ); // 使用回調函數
System out println(String valueOf(n ) + + + String valueOf(n ) + +
+ String valueOf(n ) + = + data value);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Thread thread = new MyThread (new Work());
thread start();
}
}
lishixin/Article/program/Java/hx/201311/26623
Ⅲ java中的線程是做什麼用的
Java中的線程主要用於以下用途:
並行處理:
提高響應性:
資源共享:
簡化設計:
非同步執行:
具體應用場景:
總結:Java中的線程是Java並發編程的核心,它們為Java程序提供了強大的並發能力,使得程序能夠更高效地執行多個任務,提高響應性和資源管理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