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視頻解析度要想達到1080p,碼率至少要達到多少謝謝!
1080P碼率多少合適
1、碼率與畫面清晰度和文件容量都有關系,一般建議在4000碼率左右即可;
2、以B站為例,目前上傳720P上限為2000Kbps,而1080P如果是大會員可以放寬至6000Kbps,如果更高碼率會對寬頻網速和運營商伺服器空間成本方面造成較大的負擔;
3、如果是想要1080P解析度的接近原本畫質的輸出,2萬Kbps只能確保10幀左右清晰畫面,如果想要穩定60幀至少需要6萬Kbps的碼率;
以上就是關於1080P合適碼率的介紹,希望能幫助到你!
現在最低建議720p視頻的比特率以上,h.264編碼,2M比特率合適;1080p就4M足夠
可以自己拿個高清視頻,分別用不同碼率轉換,再對比畫質。
最普遍使用的是:h.264編碼,1080P,2.5M比特率以上。
總結:【h.264編碼,比特率2.5M(最大要到4M就行了),最大比特率4M(在目標上加2M就行),大多平台都以是藍光了。】
1、比特率高過原視頻不會有一點高過原視頻的。一搬都會選低點把文件壓小點。
2、1080P比特率1M有失真感電腦端觀看,用2M看不出失真,可把比特率制調到4M最佳。
以下是某平台比特率上傳要求:
***240p普通,320p標清,480p高清,720p超清,1080p全高清(藍光),2K,4k極清***
普通240P(標准320×240解析度,3GP時代,這個現在基本沒有人再用了)
標清270P<0.8M(標准360×270解析度,3GP時代,這個很少用了)【422素材時存140M】
高清480P(360P)>=0.8M(標准640×480解析度,最低480*360,3GP時代)【480再廣告用語叫高清,但規范的說法只能算標清】
超清720P>=1.5M(標准1280×720解析度,最低960*540,這個與更高解析度都是MP4時代)[有的網站上傳有這個最低要求]
藍光1080P>=2.5M(標准1920×1080解析度)【最優4-8M】【素材時存220M】[有的網站上傳有這個最高要求](做視頻時最好是用720P與1080P做)
2K=(2048×1080解析度)
4K=(4096×2160解析度)【最優8-12M】
比較規范的說法是:
達到 720p 解析度,是高清信號源的准入門檻,720p被稱為 HD(高清)標准;
達到 1080p 解析度,被稱為 Full HD(全高清)藍游標准。
2K是指 2048×1080, Quad HD(四倍高清,2K 可以叫「四倍超高清」)實際解析度有多種規格,上面列舉的只是常見規格。;
4K是指 3840×2160, Quad Full HD(四倍全高清,4K叫「四倍超全高清」)實際解析度有多種規格,上面列舉的只是常見規格。。
藍光最清晰,標清最差,如果網速帶不起1080p那麼至少720P肉眼才感覺不到模糊。
P指的是水平掃描線的數量,數量越多說明畫面解析度越高。字母P是逐行掃描的意思。
『貳』 求教專業人士,視頻的碼率多少合適是不是和解析度、幀率有關
幀率:指的的視頻每秒鍾播放的圖片數目,電影基本的幀率為24幀每秒(大於這個數時肉眼就看到的是流暢的視頻了),二維動畫的幀率為15幀每秒。幀率越小,那麼你看到的視頻就會越卡。動作就不連貫。
碼率:這個跟單幀圖片的信息量有關 ,越大圖片儲存的信息量越大,圖片就越清晰。還原的畫質就越好。當然不是越大越好。這樣只會增加數據量,浪費內存。(碼率越高許多的細節就會越完整,但是肉眼的辨別能力有限,許多細節的東西是分辨不出的)。
解析度:就是視頻的尺寸大小,如標準的720P視頻就是每一橫排有1280個像素,每一列有720個像素,總的像素就是1280x720個,這個乘積即是視頻的解析度。一般情況下,解析度越大,視頻就越清晰。但是關鍵要看你的視頻的來源(碼率高不高,拍攝設備的成像質量好不好)。
如果視頻是有高解析度轉換為低解析度的話,建議碼率也要相應的降低。至於幀率不建議修改。
至於:視頻的幀率和碼率變了,但幀率和碼率的比例沒變
1.幀率和碼率變大對視頻應影響不大,但對播放器的要求就變高了(有可能導致播放不流暢,聲畫不同步),而且增加沒有意義的數據量,使其佔用內存變大,浪費內存。
2.幀率變大碼率變小,這里幀率對視頻無影響,碼率變小了,視頻的清晰度就變小了(針對已經壓縮過的視頻而言)。
3.二者都變小,視頻變的不清晰畫質受損而且播放時動作不連貫。
注意:視頻的轉換是不可逆的,只能由高畫質到低畫質,高音質到低音質。
——來自技術支持
如有不足或是說錯的歡迎指正。
『叄』 錄像帶的記錄格式
不同錄像格式的記錄格式
廣播專業用數字錄像機DIGITAL-S(數字S):
DIGITAL-S錄像機格式是1995年4月JaPaNJVC公司推出的一種新型的廣播專業級數字錄像機。它是以S-VHS技術為基礎開發的具有高效編碼數字技術S格式的錄像機,它重放S-VHS的圖像信號,錄像帶寬度為1/2英寸,完全按COIR601標准設計,採用4:2:2取樣,以50Mb/s的數字取樣速度對之進行內部幀編碼(M-JPEG)壓縮比為3.3:1 ,其主要參數見下表。
規格 數字-S
錄像機方式 分量錄像機方式
圖像取樣方式 4:2:2分量方式
取樣頻率 Y:13.5MHz,R-Y/B-Y:6.75MHz
量化比特數 8bit
1行的記錄取樣數 720
1幀的記錄行數 578行(625/50),482行(525/60)
圖像的壓縮 幀內壓縮的DCT方式,1/3.3
方式/壓縮率
記錄碼率 50Mbps
聲音的取樣與量化 非壓縮48KHz 16bit
聲道數 2ch(格式規定可4ch)
總記錄碼率 99Mbps
糾錯方式 Rs編碼
圖像 內碼(85,77),外碼(149,138)
聲音 內碼(85,77),外碼(14,9)
調制方式 SI-NRZI方式,24-25轉換
跟蹤方式 控制脈沖方式
磁鼓直徑/轉速 62mm/75rps
磁跡數/幀 12條(625/50),10條(525/60)
磁帶速度 57.795mm/s(625/50),
57.737mm/s(525/60)
相對速度 14.5m/s
磁跡節距(寬度) 20μm
最短記錄波長 0.58μm
使用磁帶 金屬塗敷帶,帶寬12.65mm
使用盒帶 與W-VHS帶盒同(188mm×104mm×25mm)
記錄時間 104min(124min正在開發中)
走帶機構以成熟可靠的S-VHS走帶機構為基礎,磁鼓尺寸為62mm分三層,上、下鼓固定,中間鼓旋轉帶有旋轉磁頭。這種形式可以減小磁帶張力,編輯錄像機的錄、放磁頭分開且重放磁頭超前90度,因此使該機具備先進的圖像預讀功能:即錄像機記錄一個新信號之前,可在同一點事先放磁帶上的數字信號。利用這種功能再不需要第三台機器的情況下即可完成二對一編輯系統之劃變和疊畫等功能。
1、磁帶與磁盒
數字S所使用的磁帶是能記錄與重放高清晰度電視廣播的W-VHS帶,它是金屬塗敷帶,磁阻率為1800奧斯特,具有同等類型磁帶的最高性能。高頻時能獲得高的信雜比,在走帶性能方面加強了帶盒的防塵結構,在記錄時間上使用W-VHS帶為104分鍾。
2、磁帶記錄格式
記錄與重放磁頭是各用4個視頻磁頭以15度的方位角成對配置,2條磁跡同時記錄。1幀的視頻數據在625/50系統中用12條磁跡予以記錄。
音頻信號在一幀圖像內可以記錄四種聲音數據,這些聲音數據以每兩條磁跡為一組被分離記錄下來。數字S的聲音通道在格式上可有四條聲道,但目前市場上只有二條聲道機型。
數字S裝有四個重放磁頭,即使發生一個或二個磁頭被堵住,由於圖像是每二幀更換一次,故可用前幀的圖像進行掩錯。
3、數字S的視音頻處理
首先,模擬Y、CR、CB要按4:2:2格式數字化,亮度取樣頻率13.5MHz是與水平同步信號同步。按4:2:2標准,625/50格式每幀有效行數為576行,即從23到310,335到622行。DIGITAL-S增加逆程2行,主要是為了保存逆程的原有數據,圖像信號的取樣規格見下表。
fg 525/60系統 620/50系統
取樣頻率Y
CR/CB 13.5MHz與水平同步信號同步
6.75MHz
總取樣數/行 Y
CR/CB 858像素 429像素 864像素 432像素
有效取樣數/行 Y
CR/CB 720像素 360像素
有效行數/幀 480行 576行
V-AUX非壓縮行數 2行 2行
有效行的號數:奇數場
偶數場 23……262
285……524
23……262
285……524
量化形式 Y,CR/CB均為8bit線性量化
量化級 1~254
量化電平 YCR/CB 白電平235/黑電平16
灰電平128
數字通道接品(DCI)中能包括產生數字錄像機的各種識別數據以及為了在磁帶上高效地記錄與重放數字數據所必須進行的通道編碼與調制處理等。
數字S為了確保磁帶的互換性,使用了在數字磁跡上三個ITI信號(見圖4中的ITI0、ITI1、ITI2)來進行跟蹤伺服。以±15度方位角進行記錄磁跡寬度為20μm,重放磁頭的寬度為磁跡的1.4倍,但由於採用了方位角記錄,所以不易受相鄰磁跡雜訊的影響,從而能獲得良好的重放圖像。
在進行插入編輯時,由於殘留有上一次相同方位角信號的噪波,其影響較相鄰磁跡噪波更為嚴重。為了解決這一問題,數字S在編輯時是採用旋轉消磁頭抹去大於2條磁跡寬度的信號,再用與磁跡寬度一致的記錄磁頭加以記錄。可在入點與出點處各形成一定的保護帶,從而防止了編輯切換點處的圖像質量的劣化。
4、磁跡的結構
數字以後的數字信號再進行分塊和排序。分塊和排序的方法見圖3所示,CR、CB按空間8×8像素組成DCT像塊(DCT像素是將每一幀的圖像變換成許多8×8像素的塊),然後由圖像畫面上處於相同位置的亮度信號與色度信號共4個像塊(二個Y像塊和CR、CB各一個像塊)組成一個宏塊。宏塊與同步塊一樣,都是誤碼校正時的掩錯單位。相接近的54個宏塊構成一個超塊,相鄰磁跡採用不同方位角進行記錄,以增加讀取時有用信號的信噪比。因此超塊又分成兩組,各個27個宏塊,分別用正、負方位角記錄。每幀共有720×576×2=829440個像素(625/50),共有829440÷64÷4÷54=60個超塊。同理,對於525/60每幀有50個超塊。60個超塊分成12行,每行5個超塊,記錄在12條磁跡上,12條磁跡分成6對,再順序記錄在磁帶上,各條磁跡上的分區如圖4所示。
每根磁跡從磁帶下端開始,共分為內插與磁跡信息段0(ITIO:Insert and Track Info rmation- O)、視頻段i(Video-i)、內插與磁跡信息段I(ITI-1)、子碼段(SVBCOE)、音頻段i(Audio-i)、音頻段j(Audio-j)、視頻段j分別是G0到G8。每個區域都有段前碼和段後碼。此外,在磁帶運動方向上還有二條提示磁跡與控制磁跡,用它可獲得良好的編輯操作性。
j(Video-j)和內插與磁跡信息段2(ITI-2)8個區域。在起始和結束區域間都有編碼間隙,分別是G0到G8。每個區域都有段前碼和段後碼。此外,在磁帶運動方向上還有二條提示磁跡與控制磁跡,用它可獲得良好的編輯操作性。
Betacam-SX:
B etacam-SX是SONY公司盤帶結合型數字錄像機,它採用了MPEG-2 MP@ML的擴展4:2:2P@ML標准。因此,該錄像機在保證高圖像質量的同時有較 高的壓縮比(10:1),配合硬碟的機型可現場作非線性編輯,配備SDDI(Serial DIGITAL Data Interfare)介面的錄像機可用同軸電纜以四倍重放速度傳送記錄的數據。
4:2:2P@ML壓縮方案的內涵是以MPEG-2標准中主類主級MP@ML(Main profile at main Level~主類主級)的圖像質量和傳輸碼率為參考標准,同時考慮傳送素材和製作的需求,將主類、主級中的4:2:0取樣改為4:2:2標准取樣,相對提高了傳送素材的質量。再施以MPEG-2壓縮,其中兼顧編輯要求,採用由I-B幀構成的GOP(GROUP OF PICTVRES)圖像組序列,使數據流的編輯系統與兩幀四場的GOP邊界同步,切換點始終選在I-B幀的I幀上,實現高精度編輯,保證了入點畫面的製作質量。
1、磁帶記錄格式
Betacam-SX磁跡格式如圖5。使用磁帶為1/2英寸的金屬塗布帶。磁跡的組織與其他錄像機不同,不是按照幀來組織,而是按GOP組織的(相當於兩幀,即I幀,B幀)。對於525/60制式,每個GOP加糾錯碼後組織成10條斜磁跡;而對於625/50制式,使用12條斜磁跡,在磁跡的安排上,視頻磁跡放在兩側,中間安排8段音頻數據和兩段系統數據。另外還有三條縱向磁跡,一條輔助磁跡,一條時碼磁跡和一條控制磁跡。
SX的主要參數如下:
視頻處理:525/60 625/50,
4:2:2處理 4:2:2處理,
8比特/樣值 8比特/樣值,
507行/幀 608行/幀,
視頻輔助數據:1行/場,
磁跡數: 10根/GOP 12根/GOP,
帶速: 59.515mm/s 59.575mm/s,
磁跡間距:32μm,
磁鼓直徑:81.4mm
磁鼓轉速:75Hz
記錄碼率:約40Mbps
視頻壓縮:10:1壓縮,輸出碼率約18Mbps
視頻質量:Y:25Hz~5.5MHz,金屬帶
R-Y,B-Y:25Hz~2.0MHZ,金屬帶
S/N>48dB
音頻: 4聲道線性PCM,
16比特/樣值
48kHz抽樣
硬碟容量:90分鍾 DNW-A100P
硬碟編輯:最小編輯段0.5秒
EDL表編輯及輸出
磁帶到硬碟:4倍速裝載
視頻輸入輸出介面:SD1,SDD1,模擬分量,
模擬復合
音頻輸入輸出介面:AES/EBU數字,模擬。
Sx的磁跡寬度為32mm,比其他兩種機型都寬,通常信號磁跡越寬,則s/n比越高,數字信號的碼率就越小。
2、數字視頻處理
在硬碟編輯時,先向硬碟拷貝磁帶的任意視音頻數據,然後根據文件索引可按任何順序進行編輯。這一過程並非真的改變磁碟內容的順序,而是改變編輯決定表(EDL)。圖6中可看到SDDI編解碼介面,使錄在磁帶上的數據可以四倍重放速度向硬碟拷貝。Betacam-SX糾錯能力較強,即使一個GOP中有兩根磁跡丟失,誤碼校正仍可正常進行。
Betacam-SX的另一個特點是重放磁頭增加了一倍。一般情況下,有某個磁頭正常讀取數據即可,這樣降低了對磁跡精度的要求。使用該技術可使±1倍速范圍內重放得到無雜波的圖像。
DVCPRO:
DVC(DIGITAL VIDEO Cassette)是松下等世界上50多家公司聯合制定的家用DV數字分量錄像機。DVCPRO是一種充分挖掘和拓展了家用DV數字錄像機格式,其最大的特點是小盒帶和長重放時間。由於使用1/4英寸的磁帶,使得磁帶傳送機構也相應縮小了。它的壓縮方案對所有可能的參數如壓縮的損傷、運動碼率、圖像主觀質量、耐用程度、多代復制性等進行了綜合考慮,從而產生了一種從普通數字電視到高清晰度電視,包括各種級別的綜合系統。對普通電視信號採用4:2:2、4:1:1或4:2:0數字分量,由於保持了亮度分量的全部樣值,解析度是很高的(與D1、D5一樣),4:2:2使用的壓縮比為3.3:1,碼率為50Mbps;4:1:和4:2:0使用的壓縮比為5:1,碼率為25Mb/s。絕對數碼率的減少使DVCPRO可使壓縮系統工作在幀內,因此可進行幀精度的控制和編輯。壓縮方案雖然不一致,但是對機械結構、帶盒、記錄格式和數據結構進行了精確的描述和定義。並使大部分電路能包裝到兩片集成電路中(即晶元組相同),使它們之間具有兼容性。
1、磁帶記錄格式
磁帶採用高可靠的金屬粒子帶(MP),磁帶總厚度為9μm。因為金屬粒子帶適於進行縱向記錄(與金屬塗布帶不同),這樣可以提供模擬音頻提示磁跡(在上邊緣)和控制磁跡(在下邊緣)。使用控制磁跡可使快速伺服系統在機器從停止到重放的轉換過程中快速鎖定,這是縮短預卷編輯時間和幀精度編輯的關鍵。提示磁跡不僅提供用戶第三個音頻通道,它在音頻搜索時,當數字音頻得不到的情況下,提供另一種獲得音頻的方法。
DVCPRO的磁跡格式採用了21.7mm直接磁鼓與通常的1/2英寸盒式錄像機相比,DVCPRO錄像機的磁鼓直徑小3.5倍,這不僅減小錄像機總的機械體積和重量,而且同時也減小了錄像機的功率損耗和磁鼓旋轉的雜訊。錄像機磁鼓的轉速為150轉/S,螺旋掃描記錄磁跡的寬度為18μm,磁跡指數(記錄磁跡的寬度與長度之比)比D3格式大3倍,且與模擬格式差不多。磁鼓上安裝有六個磁頭,即兩個記錄磁頭,兩個即時重放磁頭和兩個旋轉消磁頭。旋轉消磁頭用以輔助完成插入編輯功能,即時重放磁頭可用於記錄的同時重放圖像以便即時檢查記錄質量,也可與錄放磁頭一起共同完成正、反方向的慢動作重放。聲音通道以48kHz取樣,16bit量化,同時記錄兩個通道的非壓縮數字音頻信號。
磁跡起始部分的ITI(插入與跟蹤信息:Insert and Tracking information )碼,主要用於插入編碼時提供插入和跟蹤信息,新數據將記錄在ITI碼後面,除了重新記錄,ITI碼不重寫。在隨後的音頻數據段和視頻數據段左右都加有編輯間隙共3段:G1、G2、G3。在G3後有子碼(Subcode)記錄有縱向時間碼或逆程時間碼數據。再後面還留有一定餘量。每幀12條磁跡(625/50系統),±20度方位角記錄。磁帶速度為33.813mm/s,音頻是二通道PCM,1通道縱向提示磁跡,抽樣頻率48kHz。另外有兩路獨立的LTC/UITC時間碼。兩種時間碼可在任意磁帶速度時被讀出。
磁跡傾角θ為9.1784度,控制磁跡寬度0.4mm,提示磁跡寬度0.35mm,螺旋掃描磁跡總長度32.842mm,視頻記錄長度27.548mm。
2、視頻處理
DVCPRO有DVCPRO50和DVCPRO25,它可以在4:2:2、4:1:1、和4:2:0三種取樣格式之間進行切換,壓縮率也有所不同並可切換。它們的信號結構之間是兼容的,也可在525行和625行電視制式間轉換,可以25Mb/s和50Mb/s兩種格式記錄和重放素材。DVCPRO是通過使用兩組DVCPRO晶元組並行來實現4:2:2的記錄。DVCPRO50的壓縮比降到3.3:1,而DVCPRO25的壓縮比為5:1。在此以4:1:1為例說明視頻信號的處理過程。視頻亮度信號的取樣頻率為13.5MHz,色差信號為3.375MHz和3.375MHz,亮度解析度與D1、D5一樣,色度帶寬為1.5MHz,與Betacam-SP相同。視頻數據壓縮主要採用DCT和可變字長編碼。
首先4:2:2數字信號經過4:1:1變換由216Mbps變到162Mbps。經變換後輸入到圖像壓縮編碼單元,再從162Mbps壓縮到24.948Mbps,然後到糾錯編碼並經擾碼輸出到記錄符號化處理單元,通過旋轉磁頭記錄在磁帶上。
碼率壓縮的具體流程如圖9。每幀625行有526個有效行,奇數場從23行到310行,偶數場從335到622行,每場288行。亮度信號的量化級從1~254,白電平為235/黑電平16,色差零電平(灰電平)128共255量化級與S一樣,亮度和色差樣值都按8×8分成像塊,像塊按(X、Y)定位,水平為X,垂直為Y。Y、CR、CB分別按照幀組成像塊,為此亮度有72×90=6480個DCT像塊,CR、CB各有(18×2)×45=1620個像塊,然後四個亮度像塊和CR、CB各一個像塊組成一個宏塊。對於625/50來說形成1620個宏塊,然後27個宏塊組成一個超塊,可得到60個超塊。60個超塊分成12行,每行5個超塊記錄在12條磁跡上,這和S是相同的,即每幀記錄12條磁跡。
總之DVCPRO50不僅在重放和記錄與DVCPRO25兼容,它同樣在數據流層次上也完全兼容,可實現無縫切換。這使得DVCPRO可以存儲25Mb/s和50Mb/s文件的伺服器中切換和創建系列節目。
「格式之戰」由來已久,對於用戶來講有喜也有憂:喜的是因眾多的格式競爭,使各種機器的性能及價格有了選擇的餘地;憂的是選型不當會給工作帶來很多不便,甚至造成積壓和浪費。因此,在選購數字錄像機時,應根據具體情況及使用場合選購,要注意資源使用配置的合理性、設備的系統化、開放性、兼容性和運行成本等,並應適當考慮瞻前性,盡量做到物盡其有,以最少的投資,得到最大的效益。
從圖像質來看,數字Betacam格式是4:2:2取樣,10bit量化,幀內2:1壓縮是當今壓縮數字設備中的最高檔次。Betacam-SX是幀間10:1壓縮,碼率18Mbps是現代幾種錄像機中碼率最低者,因此降低了運行成本,其圖像質量稍遜於數字Betacam但可達B水平。SONY在家用DV格式上開發的DVCAM格式4:2:2取樣,8bit量化,幀內5:1壓縮,圖像質量接近PVW水平。松下的DVCPRO50是DVCPRO的升級產品,幀內3.3:1壓縮,碼率為50Mbps,圖像質量接近DVW而DVCPRO25碼率25Mbps,圖像質量可達到PVW水平。JVC公司的DIGITAL-S,幀內3.3:1壓縮,碼率50Mbps圖像質量接近DVW水平。
總之,目前這幾種數字錄像機仍處於發展階段,某些技術問題尚待進一步改進。相信不久的將來這種數字錄像機設備會越來越完善,價格會越來越便宜,圖像質量也會越來越高。
規格格式 DIGITAL-S Betacam-SX VCPRO
圖像編碼標准 4:2:2分量方式 4:2:2分量方式 4:1:1(4:2:2)分量方式
圖像壓縮方式 幀內壓縮的DCT方式 基於MPEG-2的P@ML方式 幀內壓縮的DCT方式
壓縮比 3.3:1 10:1 5:1(3.3:1)
碼率(約) 50Mbps 18Mbps 25Mbps(50Mbps)
音頻標准 16bit/48KHz不壓縮 16bit/48KHz不壓縮 16bit/48KHz不壓縮
4通道 4通道 2通道
磁帶 1/2英寸金屬塗敷帶 1/2英寸金屬帶 1/4英寸金屬粒子帶
記錄時間 最長104分鍾 180分鍾(大型帶) 60分鍾(小) 123分鍾
磁鼓直徑/轉速 62mm/75rps 81.4mm/75rps 21.7mm/150rps
磁跡數/幀 12條(625/50) 10條(525/60) 12條/GOP(625)
10條/GOP(525) 12條(625)
10條(525)
磁帶速度 57.8mm/s(625) 57.7mm/s(525) 59.575mm/s(625) 33.813mm/s(625)
磁跡寬度 20μm 32μm 18μm
記錄方位角 ±15度 ±15度 ±20度
磁跡傾角(度) 5.57 4.621 9.1784
重放的兼容性 具有S-VHS重放功能 可重放現有的Betacam
氧化帶和金屬帶上的素材 DVCPRO-25.50可兼容
圖像質量 接近DVW水平 相當BVW水平 PVW(接近DVW)
磁鼓壽命 ≥800h 是PVW的3倍,約2400h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