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人類網路:社會位置決定命運
人類網路:社會位置決定命運
我們一出生的時候,我們的命早就決定。我們所說的命,不是迷信所說的命,而是說我們身體的物質、能量和信息,由我們的父母和環境確定。但我們可以改變我們的運,這才是我們真正的命運,命運掌控在我們自己手裡邊。我們的情緒、心態和習慣,也完全可以改變我們的身體。這是老天賦予我們的能力,就是我們所說的天賦。關鍵我們不管知道還是不知道,不管是主動的,還是被動的使用我們的天賦,只要我們在用,就能改變自己。想要改變更多,想要改變的更快,我們必須主動,進攻型使用。強化我們的習慣,完全活化我們的身心靈,我們完全可以活的,更自在,更幸福。在和諧的世界,我們可以進退自如。一一痴道散人
內容簡介
一本全新、重磅而有趣的權威之作,講述社會網路的特點和人們在其中的位置如何塑造我們的觀念和行為,並影響我們的人生。
人類網路的結構和位置,決定著每個人在交友、擇校、就業、理財、養育子女、休閑娛樂等所有方面的選擇,決定著人們的圈子和「三觀」,決定著哪些人更有權勢和影響力、更容易成功。沒有人能逃脫生活編織的大網。
人類網路還與許多重大社會問題密不可分:傳染病、不平等、社會固化、金融危機、貿易摩擦、戰爭與和平……對這些頑固的「社會癌症」,網路思維或許能幫我們找到根治之策。
馬修•傑克遜對人類網路的觀察與分析,結合了心理學、社會學、歷史學、生物學、計算機科學、行為經濟學等多個學科的成果,通過精彩紛呈的案例、邏輯、游戲與圖示,給我們講述人類社會網路的精彩故事。
編輯推薦
人類網路如何決定我們的思維、生活、工作和財富?
作者簡介
馬修•傑克遜(MatthewO.Jackson)
斯坦福大學經濟學WilliamEberle講席教授,美國科學院院士,研究經濟與社會網路的領軍人物,從事該領域研究二十餘年。他的在線課程「經濟與社會網路」和「博弈論」聽眾人數超過100萬。曾出版《經濟與社會網路》等著作。
目錄
引言
第1章 引言:網路與人類行為 更多的事情在改變
億萬人構成的網路
第2章 權勢和影響力:網路中的核心位置 人氣度:中心度
對比
關鍵是你認識誰——大海撈針
小額信貸的擴散
傳播中心度
美第奇家族的崛起:人際網路的早期案例
「教父效應」:中心度帶來中心度
網路中的影響力和權勢的分類
第3章 擴散和傳染 傳染與網路結構
相變與基本再生數
外部效應與疫苗接種
連通卻稀疏的聯系
我們不斷縮小的世界
中心度與傳染:人氣度的不利一面
人類網路的變動與傳導性
收集思想
第4章 密而不能倒:金融網路 對一場全球金融危機的解剖
金融傳染的特殊之處何在?
自由市場與外部效應
監管
爆米花還是多米諾?
告別沒有駕駛儀的飛機
第5章 同質性:人以群分 種姓制度
同質性
位置,位置,位置
謝林的洞見
導致同質性的更多理由
同質性的某些啟示
同質性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
第6章 社會固化與不平等:網路反饋和貧困陷阱 社會固化
固化,不平等,「了不起的蓋茨比曲線」
不平等
教育
通常的嫌疑人:機構和資本
工作網路與社會資本
反饋與行為模式的持續差異:社會中的拔河現象
擺脫:網路分隔、社會固化與不平等現象
第7章 集體的智慧及愚蠢 集體的智慧
改變中的新聞版圖
極端化:同質性的後果
人類面臨的挑戰
第8章 我們的朋友與局部網路結構的影響 螞蟻與旅鼠
羊群效應、銀行擠兌與集體迷失
博弈論與互補性
聚集現象與復雜傳染和擴散
信任與加持
關系
社會嵌入性
要了解自己,得看清朋友
第9章 全球化:變化中的人類網路 網路的形成
貿易網路:要貿易,不要開戰
連線:同質性與極端化的加劇
破壞性
更多的變化
參考文獻
致謝
版權頁
㈡ 如何看待建設網路強國構建網路空間命運共同體800字
2015年在第二屆世界互聯網大會上系統闡述了「網路空間命運共同體」理念,強調互聯網是人類的共同家園,各國應該共同構建網路空間命運共同體,推動網路空間互聯互通、共享共治,為開創人類發展更加美好的未來助力,提出共同構建網路空間命運共同體的五點主張。
經過不懈努力,我國網路強國建設取得一系列重要成就,網信制度初步完備,網路空間日漸清朗,數字經濟蓬勃發展,網安產業快速發展,積極參與並推動全球網路空間治理發展。
通過五年來這些重大外交活動和重要國際交往,習近平主席倡導的構建命運共同體,促進網路空間治理體系變革已見成效,我國在構建全球網路空間命運共同體的國際合作中作出了突出貢獻,我國的國際影響力、感召力、塑造力已有很大提高。
美國單極主導網路空間治理格局的時代已經結束,以美國、中國、俄羅斯及歐盟等為主的網路空間多極治理體系正在逐步形成,中國倡議逐步變成全球共識,有效推動了全球網路空間的繁榮與安全。
10月20日-22日,以「智能互聯 開放合作——攜手共建網路空間命運共同體」為主題的第六屆世界互聯網大會在浙江烏鎮召開。一年一度的世界互聯網大會,是網路空間治理互聯互通、共享共治的國際平台,通過這個平台,各國可以在爭議中求共識、在共識中謀合作、在合作中創共贏。
回望世界互聯網大會走過的6個春秋,始終聚焦「構建網路空間命運共同體」這一時代主題。我國提出「構建網路空間命運共同體」,不僅要造福13億中國人民,更是與世界各國攜手,共同構築和維護全球75億人的網路空間家園。
2018年的第五屆世界互聯網大會的主題為「創造互信共治的數字世界——攜手共建網路空間命運共同體」。大會發布了《世界互聯網發展報告2018》藍皮書,從信息基礎設施、網路信息技術、數字經濟、政府數據開放、互聯網媒體、網路安全、互聯網法治建設、網路空間國際治理等方面,全面展現2018年國內外互聯網領域的最新進展、突出成果和發展趨勢。
事實上,中國經過這幾年的跨越式發展,「數字經濟」已經不僅是一個經濟概念,而是滲透在社會生活與發展的每一個環節中。數字化、網路化、智能化的信息通信技術使現代經濟活動更加靈活、敏捷、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