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三次元怎麼跑編程
編程簡略步驟:
1,分析圖紙,給圖紙尺寸及形位公差編號,准備並清潔工件與夾具。
2,選用合適的探針或根據需要組裝新的探針(Stylus System)並校準測針。
3,根據基準建立基本坐標系(Base Alignment)(若主坐標系過於復雜,可考慮建立初定位坐標系Start Alignment)。
4,建立安全平面(Clearance Plane)。
5,按照編號順序提取元素(Features)及構建(Construction)—輸出特性Size &
Form and Location--修改名義值(Nominal),修改公差(Tolerance),修改名稱(Name),根據需要在評定(Evaluation)—勾選濾波(Filter)與去除粗大誤差(Outlier elimination)。
6,修改策略(Strategy)(一,單點變軌跡,根據需要給平面加多義線(polyline),
網格(grid),給圓加自動圓軌跡(Circle auto path),給圓柱加兩圓(2 Circle auto path)或者螺旋線軌跡(Helix)。二,修改速度(Speed),修改點數
(Number of points),修改起始角度(Start angle),角度范圍(Angle range),修改截面高度(Height)。
7,檢查五項參數:程序元素編輯(Measurement Plan Editor Features) 安全平面組(Clearance Group)[1-1], 安全距離(Clearance Distance)[1-2] 回退距離(Retract Distance)[1-3] 探針(Stylus System)[3-1] 測針(Stylus)[3-2]
8,運行程序,第一次慢速運行,工件完全沒有移動過可選擇當前坐標系
(Current alignment),工件僅輕微移動過可自動運行基本坐標系,工件移動量偏大則需選擇手動運行坐標系(Manual alignment)。
㈡ 三次元編程是什麼
三次元是一種測量軟體 基本操作很簡單,可以這么說,沒讀過書的人我能在三天內教會他基本操作 你可以
一、學習檢測理論知識
二、學習形位公差
三、把ASME Y14.5看一下
四、把GDT看一下
對於編程這一環,需要理解每個測量要素的定義和計算功能的定義,再是掌握形位公差和尺寸公差的定義,最後就是要多操作了,正所謂熟能生巧,菜鳥也能變高手。
㈢ 三次元測量平面度的指令是什麼
編程指令為:ALIGN-TO。
三次元測量儀評價平面度誤差的方法:1.三元點法:這種方法是以通過實際被測表面上相距最遠的三點所組成的平面定為評定基準面,以平行於此基準面,且具有最小距離的兩包容平面間的距離作為平面度誤差值。2.最小二乘法:這種方法是以實際被測表面的最小二乘平面定為評定基準面,以平行於最小二乘平面,且具有最小距離的兩包容平面的距離作為平面度誤差值。使三次元測量儀被測物體表面上各點與該平面的距離的平分和為最小的平面。由於此種方法計算比較復雜,一般採用計算機處理。3.最小區域法:這種方法是以包容實際被測表面的最小包容區域的寬度作為平面度誤差值和平面度誤差定義的評定方法。4.對角線法:這種方法是以通過實際被側表面上的一條對角線,且平行於另一條對角線。
㈣ 三次元測量儀編程方法
三次元測量儀編程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步驟:
1. 了解測量需求:在編程前,需要明確測量任務和目標,例如測量對象的類型、尺寸范圍、精度要求等。這有助於選擇合適的測量方法和程序編寫方式。
2. 確定測量程序框架:根據測量需求,設計測量程序的框架,包括程序結構、測量流程、界面布局等。這可以確保程序的合理性和易用性。
3. 編寫測量程序:根據程序框架,使用編程語言編寫測量程序。具體實現過程包括定義測量參數、設計測量演算法、編寫界面代碼等。
4. 調試和測試:完成程序編寫後,進行調試和測試,確保程序的穩定性和准確性。這包括對程序進行單元測試、集成測試以及實際測量驗證等。
以下是一個具體的例子,說明如何對三次元測量儀進行編程:
假設我們需要編寫一個測量立方體尺寸的程序。首先,我們需要了解測量需求,包括立方體的尺寸范圍、精度要求等。然後,我們設計程序框架,包括輸入界面、測量演算法、輸出結果等部分。接著,我們使用編程語言(如C++或Python)編寫程序,實現輸入立方體參數、計算尺寸、輸出結果等功能。最後,我們對程序進行調試和測試,確保程序的正確性和穩定性。
在編程過程中,需要注意一些細節問題。例如,需要考慮測量精度和誤差的處理,避免測量結果出現偏差。同時,也需要優化程序演算法,提高程序的運行效率和穩定性。
總之,三次元測量儀編程方法需要根據具體需求和情況來確定,需要注意測量精度、程序易用性、穩定性等方面的問題。通過合理的編程方法和技巧,可以實現准確、高效的三次元測量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