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藍橋杯、PAT、CCF CSP、團體程序設計天梯賽、傳智杯、計算機能力挑戰賽、軟考等大學生編程比賽/考試介紹
適合普通大學生參加的編程比賽/考試有以下七種,每種比賽/考試都有其特定的報名時間、舉辦時間、報名費用、可選語言、參賽要求、分組說明、比賽時長、比賽地點、比賽題型、比賽賽制、獲獎詳情,以下是詳細介紹:
1. **藍橋杯**:報名時間一般為每年9月至12月,舉辦時間通常在次年3月進行省賽,6月進行決賽。比賽時長為4小時,包含5道填空題和5道編程題,滿分150分。比賽為OI賽制,報名費用300元,可選語言包括C/C++、Java、Python。比賽分為研究生組、大學A、B、C組,研究生只能參加研究生組,985、211本科生只能參加大學A組及以上,其餘本科生可自行選擇大學B組及以上,高職高專院校可自行選擇組別。往年真題和官方練習系統可在線查詢。獲獎證書由工業和信息化部人才交流中心及大賽組委會頒發。
2. **PAT(計算機程序設計能力考試)**:每年舉辦3次,一般在3月、9月和12月。報名時間緊隨上一次考試結束,報名費用為256元。可選語言有C/C++、Java、Python等。比賽分為頂級、甲級、乙級三個等級,滿分100分,各組時長為3小時,均為編程題。比賽地點線下,考點遍布全國26省/直轄市的51個城市。比賽賽制為IOI賽制,允許無限次提交,僅以最後一次提交為准。獲獎證書由浙江大學計算機學院與軟體學院頒發,部分企業對PAT成績優異者提供免機試、優先錄取等優惠政策。
3. **CCF CSP(CCF計算機軟體能力認證)**:每年舉辦3次,一般在3月、9月和12月,報名時間前一兩個月開始。報名費用非會員400元,會員200元,會員需支付50元開通會員服務(最近暫停)。可選語言為C/C++、Java和Python,時長為4小時,包含5道編程題。比賽地點線下,在全國有80多個認證點。比賽賽制為OI賽制。獲獎證書由CCF頒發,部分高校和企業將CSP成績作為招生或錄取條件。
4. **GPLT 團體程序設計天梯賽**:比賽時間通常安排在每年3月至5月,報名時間通常在比賽開始前10天截止。報名費用為競賽注冊費500元/隊,會務費150元/人。可選語言有C、C++和Java。比賽分為珠峰爭鼎(本科組)、華山論劍(本科組)、滄海競舟(專科組)三個組別。比賽時長3小時,包含基礎級、進階級和登頂級三部分題目。比賽地點線下,在全國有三四十個賽點。比賽賽制為IOI賽制,獲獎證書由組織方頒發。
5. **傳智杯**:每年舉辦一次,一般在3月或4月,2020年為第二屆。報名時間在前一年11月開始,免費報名。可選語言為C/C++、Java和Python。比賽時長為3小時,包含4題。比賽地點線上或北京線下(2020年改為線上)。比賽賽制為ACM-ICPC賽制,獲獎證書由組織方頒發。
6. **全國高校計算機能力挑戰賽**:2019年舉辦過一屆,初賽、決賽均在11月份。報名時間9月至11月,報名費用60元。可選語言為C/C++、Java和Python。比賽分為區域賽和決賽,包含選擇題、程序閱讀和程序設計題型。比賽地點線上。比賽賽制為OI賽制,獲獎證書由組織方頒發。
7. **軟考(計算機技術與軟體專業技術資格(水平)考試)**:每年5月和11月舉辦兩次,報名時間各省不同,一般上半年2-3月,下半年8-9月。報名費用各省不同,幾十元至一百多元。比賽時長上午和下午各2.5小時,包含選擇題和填空題。可選語言下午場必考C語言,選做C++或Java。命題范圍覆蓋計算機專業知識,考試地點線下,獲獎證書由組織方頒發。
『貳』 ACM國際大學生程序設計大賽(ICPC)
需要跟自己學校聯系,一般都是通過指導老師網上報名
一、ACM/ICPC競賽介紹
(一)有關ACM
美國計算機協會(Association of Computing Machinery, 簡稱ACM) 創立於1947年, 是一個世界性的計算機從業人員專業組織,也是世界上第一個科學性及教育性計算機學會,同時它也是全球歷史最悠久和最大的計算機教育和科研機構。目前ACM提供的服務遍及100餘國家,會員人數達80,000多位專業人士,涵蓋工商業,學術界及政府單位,並有近1000個機構會員。 ACM致力於發展信息技術教育、科研和應用。全球計算機領域的專業人士將ACM 的出版物和會議記錄視做最具權威和前瞻的領導者。
(二)有關ACM/ICPC
ACM/ICPC(國際大學生程序設計競賽)是由ACM組織的年度性競賽,始於1970年,是全球大學生計算機程序能力競賽活動中最有影響的一項賽事,素來被冠以「程序設計的奧林匹克」的尊稱,可以說是大學級別最高的腦力競賽。它為參賽選手展示計算機才華提供了廣闊的舞台,是著名大學計算機教育成果的直接體現,是信息企業與世界頂尖計算機人才對話的最好機會。
大賽開始至今已有30年歷史,其涵蓋的范圍很廣,大致劃分如下:Direct(簡單題),Computational Geometry(計算幾何),Number Theory(數論),Combinatorics(組合數學),Search Techniques(搜索技術),Dynamic Programming(動態規劃),Graph Theory(圖論),Other(其他)。
大賽的比賽形式是:經過校級和地區級選拔的參賽組,於指定的時間、地點參加世界級的決賽,由3個成員組成的小組應用一台計算機解決6到10個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參賽隊員必須在5小時內編完程序並進行測試和調試。此種大賽對參賽學生的邏輯分析能力、策略制定和腦力方面具有極大的挑戰性。大賽提倡在壓力較大的情況下,培養學生的創造力、團隊合作精神以解決競賽的問題,從而挑選和發掘世界上最優秀的程序設計人才。每屆ACM/ICPC競賽都是精英薈萃、新才輩出,因而倍受全球著名信息企業的高度關注,在過去幾年中,APPLE、MICROSOFT和IBM等知名企業分別擔任過競賽的贊助商。
(三)ACM/ICPC在中國的發展情況
我國大陸高校從1996年開始參加ACM/ICPC亞洲預賽,前六屆ACM/ICPC亞洲區選拔賽在上海設有賽區,由上海大學主辦。2002年,第七屆ACM/ICPC亞洲預賽在我國設有2個賽區:北京賽區和西安賽區。北京賽區由清華大學主辦,西安賽區由西安交通大學主辦。隨著各高校參賽積極性的不斷提高,大陸地區賽站從02年有所增加。至今,中國大陸地區2008年共設置5個賽站北京、哈爾濱、合肥、成都、杭州。
2008年4月,我校將舉辦2008大連理工大學 ACM/ICPC程序設計大賽(暨第二屆ACM/ICPC東北地區賽大連理工大學校內選拔賽),望廣大同學積極踴躍參與。
二、主辦單位 學生處 校團委 創新實驗學院 軟體學院 三、承辦單位 軟體學院創新實踐中心 四、協辦單位 冠名/贊助企業 五、參賽隊員和參賽資格
1.各參賽隊員須為在校研究生一年級、本科學生。 2.以個人為單位參加比賽。3.所有參賽同學必須服從賽事組委會的統一管理。
4.報名資料應具真實性。
六、報名
(一)報名時間 2008年3月19日至2008年3月31日
(二)報名方式 登錄軟體學院網站http://sst.dlut.e.cn或創新實驗學院網站http://tianwei.dlut.e.cn
下載《ACM/ICPC大學生程序設計大賽報名表》ACM競賽報名表.doc
列印紙檔交至如下地點(視報名情況定在現場賽前是否舉行網路預選賽): 軟體學院報名地點:創新實踐中心(教學樓110)報名;
校部報名地點:ACM/ICPC協會( 研教樓814房間)
(三)咨詢電話 0411-87571518;
(四)比賽時間 2008年4月19日 下午 13:30-17:30
(五)比賽地點 軟體學院實驗中心微機實驗室 校部同學將在4月19日中午12:00在主樓毛主席像前發車前往軟體學院參加比賽。
比賽結束後校部同學17:40在軟體學院信息中心樓下坐車回校部。為了方便各參賽隊員與組委會的聯系,我們建立了QQ群,群號碼:56867105 。希望通過即時通訊來為大家提供更多的方便的服務與幫助。
七、競賽相關內容
(一)競賽准備
ACM競賽不要求使用某一種特定的語言,所以各個隊伍可以根據語言的特點和自己的特長選擇,如果對語言的原理語法和特點均能做到成竹於胸、濫熟於心,在比賽的過程中就可以大大縮短調試的時間,從而獲得優勢。
然而編程之道就如武學之道,語言只是各門各派的武功招式,演算法和數據結構則好比內功心法和武學原理。內力深厚,任何招式到了手上都能夠化腐朽為神奇;掌握了武學原理,更能做到無招勝有招。選手在競賽中最重要的素質,正體現於對演算法和數據結構的掌握和理解上,通過對經典問題的分析,掌握各種演算法的應用范圍和數據結構的作用與具體實現,是每個選手在平時學習中的重點所在。
(二)競賽策略
臨近比賽,在實力上已經難有質的提高,這時我們不妨將注意力轉移到競賽技巧方面,做不成武學道師也學個韋小寶。在ACM競賽中,一般來說能成功解決半數或以上題目的隊伍已經是相當優秀的,解決所有問題近乎天方夜潭,也就是說無論你的實力如何,都還有很大的改進餘地,這其中比較重要的就是競賽的策略。
(1)分工的問題:團隊的配合十分重要,三個隊員之間的合理分工可以大大改進解題的效率,根據隊員的不同特點,不同的隊伍可以採用不同的分配方式,其間一些細節的處理需要三個人有很好的默契。
(2)演算法的選擇:
在所有可行的演算法當中,我們選擇的應該是最可行的方法,而不是最高明的方法,這是競賽與解決問題的一個重要區別,按照熟悉的程度由高到低選擇一個演算法,通過計算演算法的時間和空間復雜度(在必要的情況下)和特殊的測試數據找出一切使該演算法不成立的理由,如果找不到就確定該演算法並選用相應的數據結構。在確定思路的時候注意比較常見的思維方式分析,比如逆向的分析,對稱的分析等等。
(3)程序的編寫:
最好首先編寫輸入和輸出的部分,然後逐步細化,一個部分一個部分地填充調試,其間通過適量的注釋來刻畫程序的邏輯結構和特殊的技巧。在完成全部代碼後用一般的測試數據驗證代碼的正確性,然後處理特殊的情況和邊界問題,試圖盡可能地找出錯誤的情況並加以改正。關於程序的優化主要考慮的是最壞情況下所用的時間是否滿足要求,優化的程度以題目要求為准,足夠即可,盡量避免使用指針和動態分配,在空間允許的情況下一律採用靜態分配。
(4)調試中的問題:
調試中會遇到的許多問題需要在事前有所准備並定出總體設計,當然具體的情況還要臨場分析,考慮的方麵包括程序中的BUG,演算法的正確性和數據結構的合理性,什麼時候該放棄這個問題,什麼時候該返回到先前放棄的問題,是否需要做到或已經做到足夠的優化等等。所有關於調試的輸入輸出都不要刪除,將它們注釋起來即可。
(5)競賽中的雜題處理
在競賽中有時會出現一些新穎的題型,解決它們的演算法很難歸到經典的演算法中去,每個這類的題都有自己鮮明的特點,對於它們根本沒有一般的解法。對於這樣的挑戰,一個新穎的數據結構或一套特殊的循環或判斷常常是必須的。解決這種問題的關鍵在於仔細地閱讀題目的敘述,靈感經常來自於將敘述的邏輯條理整理得十分清楚之後,同樣,對這類題的優化也是需要的,至少需要避免過多的循環嵌套。
(三)編程與競賽
學習編程並不是為了參加競賽,競賽對於多數選手的意義還是在於參與,以及在備戰過程中對自己的鍛煉和提高。在這一點上,ACM競賽和其它一系列競賽是一樣的,只是它的影響力和規模大些罷了,所以筆者希望對編程有興趣的同學都能夠關注競賽,即使不參加,通過了解競賽中涉及的編程知識達到課內很難達到的高度,這對每個人都是有益無害的。
ACM主頁:http://www.acm.org/
『叄』 黃淮學院計算機大賽是怎麼回事,有誰知道
各系(院):
根據我院提出的「英語精、電腦通、素質高、能力強」的人才培養目標,結合《黃淮學院第二課堂實踐教學實施方案》,為加強計算機教學,提高全校學生的計算機實際操作能力,營造良好的計算機學習氛圍,經研究決定舉行黃淮學院第三屆計算機大賽。現將有關事宜安排如下:
一、大賽宗旨
選拔尖子,帶動一般;重在平時,營造氛圍;人人參與,基層選起;以系組隊,團體排名;以賽促學,學以致用;點面結合,整體提高。
二、參賽對象及大賽規程
1、參賽對象:所有全日制在校本科、專科生。
2、比賽程序:分選拔賽、復賽、決賽和總決賽四個階段進行。各系(院)面向本系學生組織選拔賽和復賽,學院組織決賽和總決賽。
3、決賽選手由兩部分組成。第一部分由各系(院)認真選拔,按照學生人數1%的比例推薦人選參加全校決賽。第二部分由學校按照各系(院)學生人數1%的比例隨機抽取選手參加全校決賽。
4、決賽、總決賽分專業組(計算機科學系、信息工程系)和非專業組進行。
5、非專業組按照決賽成績排名選拔出120名選手,前40名選手進入總決賽,其餘80名選手為二等獎獲得者。非專業組總決賽按文理分組形式進行,每組前30%為特等獎,其餘為一等獎。
6、專業組按照決賽成績排名選拔出20名選手,前6名選手進入總決賽,其餘14名選手為二等獎獲得者。總決賽產生特等獎2名,一等獎4名。
7、優秀團體獎根據系(院)參加決賽選手的平均成績,由高到低依次排序評選優秀團體獎(計算機科學系、信息工程系不參與優秀團體獎的評選)。
三、時間安排
1、班級選拔賽:2007年10月10日-11月9日
2、系(院)復賽:2007年11月10日-11月23日
3、學校決賽:2007年11月25日-12月10日
4、學校總決賽:2007年12月12日-12月25日
四、比賽內容、參賽規定和評分細則
1、決賽內容為《大學計算機基礎Ⅰ》中的主要內容,採用無紙化上機考試形式。
2、總決賽非專業組分文科組與理科組。非專業文科組競賽內容為網頁設計;非專業理科組競賽內容為可視化程序設計;專業組競賽內容為高級語言程序設計。
3、決賽階段採用隨機抽取試題的上機考試方式,系統自動現場評分。總決賽採用上機考試方式,非專業文科組由評委集體評分,非專業理科組和專業組採用上機調試,評委集體評分。每位選手的答題答案將在網上公布。
4、參賽選手必須按規定的時間參賽,不按時到場參賽者視為自動棄權。
5、評分標准:
非專業文科組總決賽評分標准:參賽者可以任意挑選網頁設計工具,要求頁面美觀大方、色彩搭配合理、網頁主題鮮明、內容健康向上、生動。頁面至少有二級鏈接,並附作品簡介。
非專業理科組和專業組總決賽評分標准:運行、調試、結合程序源代碼按步驟給分。
五、獎項設置
1、個人特等獎、一等獎、二等獎分別獎勵500元、200元、100元。
2、設優秀團體獎8個。
第一名獎勵3000元,第二名獎勵2000元,第三名獎勵1000元,第四名至第八名分別獎勵900元,800元,700元,600元,500元。
六、大賽要求
1、各系(院)要高度重視,大力宣傳,精心組織,切實把大賽作為加強第二課堂計算機實踐教學,提高學生計算機實踐能力的有效途徑,做好大賽組織工作。
2、保證學生人人參與,以班為單位,逐層選拔,狠抓學生賽前訓練和選拔,努力提升學生的計算機應用水平。
3、各系(院)需根據《第二課堂實踐教學創新學分評分細則》對參賽的2006、2007級本科學生進行學分認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