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編程大全 > 資料庫應用技術答案

資料庫應用技術答案

發布時間:2025-10-13 03:29:19

❶ mysql資料庫技術答案在哪看

直接網路搜索。資料庫技術經歷了人工管理階段、文件系統階段和資料庫系統三個階段。

1)人工管臘旁理階段純局含

這個時期數據管理的特點是:

數據由計算或處理它的程序自行攜帶,數據和應用程序一一對應,應用程序依賴於

數據的物理組織,因此數據的獨立性差,數據不能被長期保存,數據的冗餘度大等給數

據的維護帶來許多問題。

2)文件系統階段

在此階段,數據以文件的形式進行組織,並能長期保留在外存儲器上,用戶能對

數據文件進行查詢、修改、插入和刪除等操作。程序與數據有做笑了一定的獨立性,程序和

數據分開存儲,然而依舊存在數據的冗餘度大及數據的不一致性等缺點。

3)資料庫系統階段

資料庫系統的特點如下:

(1)數據結構化

(2)較高的數據共享性

(3)較高的數據獨立性



(4)數據由DBMS 統一管理和控制

2.簡述數據、資料庫、資料庫管理系統、資料庫應用系統的概念。

答:數據是描述事物的符號記錄,是信息的載體,是信息的具體表現形式。

資料庫就是存放數據的倉庫,是將數據按一定的數據模型組織、描述和存儲,能夠自動

進行查詢和修改的數據集合。

資料庫管理系統是資料庫系統的核心,是為資料庫的建立、使用和維護而配置的軟體。

它建立在操作系統的基礎上,位於用戶與操作系統之間的一層數據管理軟體,它為用戶

或應用程序提供訪問資料庫的方法,包括資料庫的創建、查詢、更新及各種數據控制等。

資料庫應用系統:凡使用資料庫技術管理其數據的系統都稱為資料庫應用系統。

3.簡述資料庫管理系統的功能。

❷ 簡述資料庫技術當前的主要研究熱點有哪些 試題急求答案,比較標准點的答案·

1、信息集成
2、移動數據
3、網路數據管理
4、感測器資料庫技術
5、DBMS的自適應管理

❸ 這個怎麼讀2000%

第1章習題參考答案

1.1 答案
(1)信息是現實世界事物的存在方式和運動狀態的反映,是對事物之間相互聯系、相互作用的描述。
(2)數據是描述現實世界事物的符號記錄,是用物理符號記錄下來的可以識別的信息。
(3)數據處理是指對數據進行分類、收集、組織、存儲,進而從已有數據出發,抽取或推導出表示新的信息的數據。
(4)數據管理是指對數據的分類、收集、組織、編碼、存儲、檢索和維護過程,是數據處理業務的重要環節。
(5)數據模型是資料庫系統的形式框架,是用來描述數據的一組概念和定義,包括描述數據、數據聯系、數據操作、數據語義以及數據一致性的概念工具
(6)概念數據模型是按用戶的觀點對現實世界數據和信息進行建模的工具,常用的概念數據模型是實體-聯系模型。
(7)數據結構模型是機器世界中與具體DBMS相關的數據模型,其典型代表是關系模型。
(8)物理數據模型描述數據在資料庫系統中的實際存儲組織方式。
(9)模式是對資料庫中全體數據的邏輯結構和特徵的描述,是所有用戶的公共數據視圖,也稱為邏輯模式或概念模式。
(10)外模式是對資料庫用戶能夠看見和使用的局部數據的邏輯結構和特徵的描述,是與某一應用有關的數據的邏輯表示,也稱為子模式、用戶模式或用戶視圖。
(12)內模式是對資料庫中數據的物理結構和存儲方式的描述,也稱為物理模式或存儲模式。
(13)外模式/模式映像是對資料庫中不同用戶的外模式與資料庫邏輯模式之間對應關系的描述。
(14)模式/內模式映像是對資料庫中數據全局邏輯結構與數據的物理存儲組織結構之間對應關系的描述。
1.2 答案
資料庫是存儲在計算機內的共享數據集合,資料庫管理系統是一種數據管理系統軟體。資料庫系統則是在計算機系統中引入資料庫後的軟硬體系統構成,包括了資料庫和資料庫管理系統。
1.3 答案
數據模型的組成要素有數據結構、數據操作和完整性約束。
1.4 答案
當資料庫模式發生變化時,通過調整外模式/模式間的映像關系,使得應用程序不必隨之修改,從而保證數據與應用程序間的邏輯獨立性,簡稱數據的邏輯獨立性。
當資料庫數據的物理存儲結構改變時,通過調整模式/內模式映像關系,保持資料庫模式不變,使資料庫系統的外模式和應用程序不隨之改變,保證數據與應用程序間的物理獨立性,簡稱數據的物理獨立性。
1.5 答案

DBMS的主要功能有數據定義、數據操縱、資料庫運行管理與控制、資料庫建立與維護。
1.6 答案
DBMS包括查詢處理器和存儲管理器兩部分。查詢處理器實現面向用戶的查詢分析處理和優化功能。存儲管理器為用戶和應用程序提供了訪問存儲在資料庫文件中的應用數據的介面。
1.7 答案
近年來出現的資料庫新技術有工程資料庫、演繹資料庫、知識資料庫、模糊資料庫、時態資料庫、統計資料庫、空間資料庫、多媒體資料庫、對象資料庫、並行資料庫、移動資料庫、基於網格的數據管理技術等。

第2章習題參考答案

2.1 答案
(1)軟體生命周期是指軟體產品從考慮其概念開始,到該產品不再使用的整個時期。一般包括概念階段、需求階段、設計階段、實現階段、測試階段、安裝部署及交付階段、運行階段與維護階段。
(2)資料庫應用系統需求是指用戶對資料庫應用系統在功能、性能、行為、設計約束等方面的期望和要求。
2.2 答案
資料庫應用系統中的軟體包括操作系統、資料庫管理系統、中間件和開發工具、與數據訪問與處理有關的應用軟體、與數據訪問與處理無關的應用軟體。
2.3 答案
(1)參照軟體開發瀑布模型原理,DBAS的生命周期由項目規劃、需求分析、系統設計、實現與部署、運行管理與維護等5個基本活動組成。
(2)將快速原型模型和增量模型的開發思路引入DBAS生命周期模型,允許漸進、迭代地開發DBAS。
(3)根據DBAS的軟體組成和各自功能,細化DBAS需求分析和設計階段,引入了數據組織與存儲設計、數據訪問與處理設計、應用設計三條設計主線,分別用於設計DBAS中的資料庫、資料庫事務和應用程序。
(4)將DBAS設計階段細分為概念設計、邏輯設計、物理設計三個步驟,每一步的設計內容又涵蓋了三條設計主線。
2.4 答案
DBAS規劃與分析的主要工作內容分為系統規劃與定義、可行性分析、項目規劃三個方面。
其中,系統規劃與定義是通過了解用戶實際需求,明確資料庫應用系統需要實現的目標和任務,並從數據管理和數據處理的角度,確定系統中資料庫軟體的功能、性能范圍;可行性分析則包括項目的技術可行性分析、經濟可行性分析、操作可行性分析和開發方案選擇;項目規劃則是對項目資源、成本和進度做出合理估算,並據此制定DBAS項目開發計劃。
2.5 答案
DBAS需求分析包括數據需求分析、數據處理需求分析、業務需求分析等方面,此外還包括對系統在性能、存儲、安全、備份與恢復等方面的要求進行分析。
2.6 答案
資料庫應用系統的概念設計包括資料庫概念模型設計和系統總體設計。資料庫概念模型設計是依據數據需求分析結果,分析需要存儲在資料庫中的各類數據對象的特徵及其相互間關聯關系,並表示為概念數據模型;系統總體設計則是依據系統規劃與分析結果和系統需求分析結果,確定系統軟硬體總體框架。
2.7 答案
資料庫應用系統的邏輯設計包括資料庫邏輯結構設計、資料庫事務概要設計、應用程序概要設計三方面。
資料庫邏輯結構設計的主要步驟為:將E-R圖轉換為初始關系模式、對初始關系模式進行優化、檢查關系表對資料庫事務的支持性、確定關系模式完整性約束、設計基於關系模式的用戶視圖。
2.8 答案
資料庫應用系統物理設計包括資料庫物理結構設計、資料庫事務詳細設計和應用程序詳細設計。
資料庫事務詳細設計是根據事務處理流程,面向具體DBMS平台和開發環境,利用SQL語句、資料庫訪問介面,採用高級程序設計語言或DBMS提供的事務實現機制,設計資料庫事務。
2.9 答案
資料庫應用系統的系統實現和部署包括建立資料庫結構、數據載入、事務和應用程序的編碼及測試、系統集成測試與試運行、系統部署等工作內容。
2.10 答案
資料庫應用系統的運行與維護包括日常維護、系統監控與分析、系統性能優化調整、系統升級進化。

閱讀全文

與資料庫應用技術答案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ld怎麼去除頁面頂端及底端的數據 瀏覽:659
java接入安卓qq協議 瀏覽:786
構造器跟構造代碼塊區別 瀏覽:769
網站如何設置變灰色 瀏覽:359
創維卡機需要升級嗎 瀏覽:306
怎麼通過手機壓縮文件 瀏覽:811
蘋果6的通話背景功能 瀏覽:798
wifi密碼被分享怎麼辦 瀏覽:206
遠程桌面把在對方電腦文件拷過來 瀏覽:913
vfp如何連接資料庫 瀏覽:881
linux文件綠色 瀏覽:547
word一打開就有頁眉頁腳 瀏覽:535
資料庫應用技術答案 瀏覽:986
桌面文件後綴名字 瀏覽:673
安卓3d程序鎖 瀏覽:203
蘋果系統自動更新app怎麼關閉 瀏覽:685
win10文件大小是40g 瀏覽:445
ipad應用程序等待中 瀏覽:150
如何分清楚是官網還是個人網站 瀏覽:851
巨盾lpkusp10感染病毒專殺工具 瀏覽:613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