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編程大全 > 資料庫系統第一代

資料庫系統第一代

發布時間:2025-10-06 13:39:36

㈠ GIS空間資料庫的發展經歷了哪些階段

如果你問的是GIS的空間資料庫的話:空間資料庫的發展經歷三個階段——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s (1980s)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cience (1990s)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ervices (2000s)
第一個階段GIS主要的使用者是一些專業人員,例如地圖制圖人員等,比如ESRI Arc/Info,GIS廠商所定位的客戶群體是那些只關注於空間數據分析的用戶。這塊特定的市場相對較小,其中包括科學界和政府部門的專家。與其他信息技術的用戶相比,GIS用戶更多是在封閉的環境中工作,使用特別為他們設計的專用資料庫;
第二個階段GIS則進行了一系列的規范化,比如提出了較為完善的理論、框架等,出現了數據模型、數據操作等。
第三個階段隨著Internet時代的到來,出現了另一批使用空間數據的用戶群,他們更喜歡在一個非常高級的、用戶界面非常友好的層次上使用空間數據。比如網路地圖,google earth 支持空間查詢,能夠迅速定位,選擇路徑等。

如果你只是單純問資料庫的話:
總體說來,資料庫技術從開始到現在一共經歷了三個發展階段:第一代是網狀、層次資料庫系統,第二代是關系資料庫系統,第三代是以面向對象數據模型為主要特徵的資料庫系統。
第一代包括網狀和層次資料庫系統,是因為它們的數據模型雖然分別為層次和網狀模型,但實質上層次模型只是網狀模型的特例而已。這二者都是格式化數據模型,都是在60年代後期研究和開發的,不論是體系結構、資料庫語言,還是數據的存儲管理,都具有共同特徵,所以它們應該劃分為一代。
第二代資料庫系統支持關系數據模型。關系模型不僅具有簡單、清晰的優點,而且有關系代數作為語言模型,有關系數據理論作為理論基礎。因此關系資料庫具有形式基礎好、數據獨立性強、資料庫語言非過程化等特點,這些特點是資料庫技術發展到了第二代的顯著標志。雖然關系數據模型描述了現實世界數據的結構和一些重要的相互聯系,但是仍然不足以抓住和表達數據對象所具有的豐富而重要的語義,因而它屬於語法模型。
第三代資料庫系統的特徵是數據模型更加豐富,數據管理功能更為強大,能夠支持傳統資料庫難以支持的新的應用需求。
不過你提到了GIS那應該是問空間資料庫吧?就是在普通關系資料庫上加入了對空間數據的處理操作,應該是關系資料庫的進一步發展,GIS就是空間資料庫的一個應用~

呵呵,我的專業就是GIS,今天剛結束空間資料庫原理專業課考試,希望能夠幫到你。

㈡ 資料庫技術的發展歷史

數據模型是資料庫技術的核心和基礎,因此,對資料庫系統發展階段的劃分應該以數據模型的發展演變作為主要依據和標志。按照數據模型的發展演變過程,資料庫技術從開始到如今短短的30年中,主要經歷了三個發展階段:第一代是網狀和層次資料庫系統,第二代是關系資料庫系統,第三代是以面向對象數據模型為主要特徵的資料庫系統。資料庫技術與網路通信技術、人工智慧技術、面向對象程序設計技術、並行計算技術等相互滲透、有機結合,成為當代資料庫技術發展的重要特徵。 第一代資料庫系統是20世紀70年代研製的層次和網狀資料庫系統。層次資料庫系統的典型代表是1969年IBM公司研製出的層次模型的資料庫管理系統IMS。20世紀60年代末70年代初,美國資料庫系統語言協會CODASYL(Conference on Data System Language)下屬的資料庫任務組DBTG(Data Base Task Group)提出了若干報告,被稱為DBTG報告。DBTG報告確定並建立了網狀資料庫系統的許多概念、方法和技術,是網狀資料庫的典型代表。在DBTG思想和方法的指引下資料庫系統的實現技術不斷成熟,開發了許多商品化的資料庫系統,它們都是基於層次模型和網狀模型的。
可以說,層次資料庫是資料庫系統的先驅,而網狀資料庫則是資料庫概念、方法、技術的奠基者。 第二代資料庫系統是關系資料庫系統。1970年IBM公司的San Jose研究試驗室的研究員Edgar F. Codd發表了題為《大型共享資料庫數據的關系模型》的論文,提出了關系數據模型,開創了關系資料庫方法和關系資料庫理論,為關系資料庫技術奠定了理論基礎。Edgar F. Codd於1981年被授予ACM圖靈獎,以表彰他在關系資料庫研究方面的傑出貢獻。
20世紀70年代是關系資料庫理論研究和原型開發的時代,其中以IBM公司的San Jose研究試驗室開發的System R和Berkeley大學研製的Ingres為典型代表。大量的理論成果和實踐經驗終於使關系資料庫從實驗室走向了社會,因此,人們把20世紀70年代稱為資料庫時代。20世紀80年代幾乎所有新開發的系統均是關系型的,其中涌現出了許多性能優良的商品化關系資料庫管理系統,如DB2、Ingres、Oracle、Informix、Sybase等。這些商用資料庫系統的應用使資料庫技術日益廣泛地應用到企業管理、情報檢索、輔助決策等方面,成為實現和優化信息系統的基本技術。 從20世紀80年代以來,資料庫技術在商業上的巨大成功刺激了其他領域對資料庫技術需求的迅速增長。這些新的領域為資料庫應用開辟了新的天地,並在應用中提出了一些新的數據管理的需求,推動了資料庫技術的研究與發展。
1990年高級DBMS功能委員會發表了《第三代資料庫系統宣言》,提出了第三代資料庫管理系統應具有的三個基本特徵:
應支持數據管理、對象管理和知識管理。必須保持或繼承第二代資料庫系統的技術。必須對其他系統開放。

閱讀全文

與資料庫系統第一代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迷失版本服務端 瀏覽:936
安卓對話框源代碼 瀏覽:550
什麼是數據校驗常見的有哪些 瀏覽:932
軟體下載文件太大怎麼辦 瀏覽:863
word怎樣打開ass文件 瀏覽:365
軟銀盛大網路 瀏覽:879
資料庫系統第一代 瀏覽:606
免費學成語的app有哪些 瀏覽:670
怎麼搜數控編程 瀏覽:440
怎麼自製簡單蘋果面膜 瀏覽:247
西安一碼通數據哪個部門管理 瀏覽:277
iso標准文件類型包括哪些 瀏覽:539
微信朋友圈收到最多贊 瀏覽:954
誤刪除文件怎麼找回 瀏覽:529
網路拼音怎麼寫的 瀏覽:377
盤中自帶的文件有哪些 瀏覽:615
wordpress導航網站模板 瀏覽:151
組策略網路 瀏覽:189
win10桌面文件後綴名 瀏覽:419
桌面里的文件夾沒了 瀏覽:638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