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建立BP神经网络地面沉降预测模型
基坑降水引起地面沉降的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建模过程如下:
(1)样本选择
因基坑降水引起的地面沉降量和距离基坑的距离关系密切,因此建模选用“基坑降水引起沉降工程数据(第二类)”(见表4.1)中的相关数据作为样本进行学习训练和检验。
(2)BP神经网络结构设计
对于BP网络,对于任何在闭区间内的一个连续函数都可以用单隐层的BP网络逼近,因而一个三层BP网络就可以完成任意的n维到m维的映射。根据网络结构简单化的原则,确定采用三层BP网络结构,即输入层为沉降点距基坑的距离L(m)、等效压缩模量E(MPa)、水位降深H(m)和支护刚度n四个参数,输出层为地面累积沉降量(mm),隐层层数为1层。隐层的神经元数目选择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往往需要根据设计者的经验和多次实验来确定,因而不存在一个理想的解析式来表示。隐单元的数目与问题的要求,与输入、输出单元的数目有直接的关系。隐单元数目太多会导致学习时间过长,误差不一定最佳,也会导致容错性差、不能识别以前没有看到的样本,因此一定存在一个最佳的隐单元数。研究通过一次编程比较了隐层神经元个数分别为5、10、15、20、25、30、40时训练速度及检验精度。
图4.2 BP神经网络程序框图
(3)网络训练及检验
BP网络采用梯度下降法来降低网络的训练误差,考虑到基坑降水地面沉降范围内沉降量变化幅度较小的特点,训练时以训练目标取0.001为控制条件,考虑到网络的结构比较复杂,神经元个数比较多,需要适当增加训练次数和学习速率,因此初始训练次数设为10000次,学习速率取0.1,中间层的神经元传递函数采用S型正切函数tansig,传输函数采用logsig,训练函数采用trainlm,选用38组数据中的33组作为训练样本,5组作为检验样本。
(4)网络实现及检验效果
使用MATLAB6.0编程建立基于BP神经网络的基坑降水地面沉降预测模型(程序代码见附件1),其训练误差及检验效果如下:
图4.3 训练误差曲线
图4.4 预测误差曲线
由图4.3、图4.4可见:样本数据收敛,训练误差较小,中间层神经单元个数为10时预测精度较好,误差小于20%,误差满足工程需求。
B. 求一个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的MATLAB程序
BP神经网络预测的步骤:
1、输入和输出数据。
2、创建网络。fitnet()
3、划分训练,测试和验证数据的比例。net.divideParam.trainRatio;net.divideParam.valRatio;net.divideParam.testRatio
4、训练网络。train()
5、根据图表判断拟合好坏。ploterrcorr();parcorr();plotresponse()
6、预测往后数据。net()
7、画出预测图。plot()
执行下列命令
BP_prediction
得到结果:
[ 2016, 14749.003045557066798210144042969]
[ 2017, 15092.847215188667178153991699219]
[ 2018, 15382.150005970150232315063476562]
[ 2019, 15398.85769711434841156005859375]
[ 2020, 15491.935150090605020523071289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