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数据库原理应用》简答题(数据库原理与应用试题及答案)
1.数据库:是以某种文件结构存储的一系列信息表,这种文件结构使您能够访问这些表、选择表中的列、对表进行排序以及根据各种标准选择行。数据库通常有多个索引与这些表中的许多列相关联,所以我们能尽可能快地访问这些表。数据库管理系统:随着计算机在信息处理、情报检索及各种管理系统的不断发展,使用计算机时需要处理大量的数据、建立和检索大量的表格,将这些数据和表格按一定的规律组织起来,以便处理更有效、检索更迅速、用户使用更方便,于是就出现了数据库管理系统。数据库和数据库软件就组成了数据库管理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有各种类型,目前许多计算机包括微型机都配有数据库管理系统,如FoxPro、Oracle、sqlserver等。
2.数据库系统由数据库(DB),数据管理系统(DBMS),应用程序,用户和硬件组成,其中最关键的部分是数据库.3.主关键字(Primarykey):用来唯一辨别表格里记录的备选关键字。外来关键字(Foreignkey):表格内匹配同一表格或者另一表格里备选关键字的一个列或者一组列。外来键允许你将一个表格里的记录和另一个表格里的数据相关联。有主外键关系,进行两个表或多个表的关联。
Ⅱ 数据库应用基础(第三版)周察金习题答案习题6
1、试述数据、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数据库系统的概念。(3、4、5页) 答:描述事物的符号记录称为数据;数据库是长期储存在计算机内的、有组织的、可共享的数据集合;数据库管理系统是位于用户与操作系统之间的一层数据管理软件; 数据库系统是指在计算机系统中引入数据库后的系统,一般由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及其开发工具)、应用系统、数据库管理员和用户构成。 2.使用数据库系统有什么好处?(12页) 答:数据库系统使信息系统从以加工数据的程序为中心转向围绕共享的数据库为中心的阶段,这样既便于数据的集中管理,又有利于应用程序的研制和维护,提高了数据的利用率和相容性,提高了决策的可靠性。
3.试述文件系统与数据库系统的区别和联系。(8、9、10页) 答:1)数据结构化是数据库与文件系统的根本区别。 在文件系统中,相互独立的文件的记录内部是有结构的,管其记录内部已有了某些结构,但记录之间没有联系。数据库系统实现整体数据的结构化,是数据库的主要特征之一。 2)在文件系统中,数据的最小存取单位是记录,粒度不能细到数据项。而在数据库系统中,存取数据的方式也很灵活,可以存取数据库中的某一个数据项、一组数据项一个记录或或一组记录。 3)文件系统中的文件是为某一特定应用服务的,文件的逻辑结构对该应用程序来说是优化的,因此要想对现有的数据再增加一些新的应用会很困难,系统不容易扩充。而在数据库系统中数据不再针对某一应用,而是面向全组织,具有整体的结构化。 5.试述数据库系统的特点。(9、10、11页) 答:数据结构化;数据的共享性高、冗余度低、易扩充;数据独立性高;数据由dbms统一管理和控制。
Ⅲ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求答案答案
实体之间的关系以及属性间的关系式产生规范化的源头
对数据库的元素(实体和属性)的规则即是约束。
Ⅳ 求数据库题目答案
81. 对于分布式数据库,可以简单归纳为 ( A )
.数据逻辑上分散,物理上统一 B.数据物理上分散,逻辑上统一
C.数据在逻辑上、物理上都是分散的 D.数据在逻辑上、物理上都是统一的
82. 子模式DDL用来描述 ( A )
A. 数据库的总体逻辑结构B. 数据库的局部逻辑结构
C. 数据库的物理存储结构D. 数据库的概念结构
83. 在DBS中,DBMS和OS之间的关系是 ( B )
A. 相互调用 B. DBMS调用OS
C. OS调用DBMS D. 并发运行
84.在关系R与关系S进行自然连接时,只把R中原该舍弃的元组保存到新关系中,这种操作称为 ( C )
A.外连接 B.内连接 C.左外连接 D.右外连接
85.在SQL中使用FOREIGN KEY 时,与之配合的语句是 ( D )
A.EXISTS B.EXCEPT C.TABLE D.REFERENCES
86. 在数据库设计中,将ER图转换成关系数据模型的过程属于 ( C )
A. 需求分析阶段 B. 逻辑设计阶段 C. 概念设计阶段 D. 物理设计阶段
87.定义片段以及全局关系与片段之间映像的模式是 ( D )
A.外模式 B. 概念模式 C.分片模式 D.分配模式
88.在数据库技术中,未提交的随后又被撤消的数据称为( D )
A.错误数据 B.冗余数据 C.过期数据 D.脏数据
89.下述各项中,属于数据库系统的特点的是 ( C )
A.存储量大 B.存取速度快 C.数据独立性 D.操作方便
91. SQL的全局约束是指基于元组的检查子句和 (B )
A. 非空值约束 B. 域约束子句
C. 断言 D. 外键子句
92. 分布式数据库系统中分片模式和分配模式均是 ( C )
A. 全局的 B. 局部的
C. 分布的 D. 集中的
93.在数据库系统中,视图可以提供数据的(A)
A.完整性 B.并发性 C.安全性 D.可恢复性
94.在分布式数据库中,数据的垂直分片是对全局关系的(B)
A.选择操作 B.投影操作
C.自然联接操作 D.半联接操作
95. 在关系数据库中,表与表之间的联系是通过( D )实现的。
A.实体完整性规则B.参照完整性规则
C.用户自定义的完整性规则D.主键
96. 以下操作中,不能用DML实现的是 ( B )
A.数据查询B.定义数据库的三级结构
C.数据插入D.数据删除
97. 如果关系R和S进行自然连接时,只把S中原该舍弃的元组保存到新关系中,这种操作称为 ( D )
A.外连接B.内联接 C.左连接D.右外连接
98. 在关系中,能唯一标识组的属性集称为关系模式的 ( B )
A.候选键 B.主键 C.外键 D.超键
99. 能够消除多值依赖引起的冗余的范式是 ( C )
A.2NF B.3NF C.4NF D.BCNF
100.在面向对象的模型中,表示实体中的每个属性时,使用 ( A )
A.两个变量,一个消息 B.两个变量,两个消息
C.一个变量,两个消息 D.一个变量,一个消息
老长时间不看了 不干保证全队…………
Ⅳ 数据库题目求答案!!!急急急!!!
1、概念设计和逻辑设计
2、数据库安全和数据库完整
3、一项是数据的载入,另一项是应用程序的编码和调试
4、一个实体
5、正确性
6、超时法和等待图法
7、数据项、数据结构
8、模式
DBMS :数据库管理系统(database management system)是一种操纵和管理数据库的大型软件,用于建立、使用和维护数据库,简称dbms。它对数据库进行统一的管理和控制,以保证数据库的安全性和完整性
传递依赖: 在关系模式R(U)中,设X,Y,Z是U的不同的属性子集,如果X确定Y、Y确定Z,且有X不包含Y,Y不确定X,(X∪Y)∩Z=空集合,则称Z传递函数依赖(transitive functional dependency) 于X。
两段锁协议:所谓两段锁协议是指所有事务必须分两个阶段对数据项加锁和解锁: 1. 在对任何数据进行读、写操作之前,首先要申请并获得对该数据的封锁,而且 2. 在释放一个封锁之后,事务不再申请和获得任何其他封锁。 所谓“两段”锁的含义是,事务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获得封锁,也称为扩展阶段。在这阶段,事务可以申请获得任何数据项上的任何类型的锁,但是不能释放任何锁。第二阶段是释放封锁,也称为收缩阶段。在这阶段,事务可以释放任何数据项上的任何类型的锁,但是不能再申请任何锁。
介质故障恢复步骤:① 装入最新的数据库后备副本(离故障发生时刻最近的转储副本),使数据库恢复到最近一次转储时的一致性状态。对于动态转储的数据库副本,还须同时装入转储开始时刻的日志文件副本,利用恢复系统故障的方法(即 REDO+UNDO ),才能将数据库恢复到一致性状态;
② 装入相应的日志文件副本(转储结束时刻的日志文件副本),重做已完成的事务。即:首先扫描日志文件,找出故障发生时已提交的事务的标识,将其记入重做队列;然后正向扫描日志文件,对重做队列中的所有事务进行重做处理。即将日志记录中 “ 更新后的值 ” 写入数据库;
Ⅵ 求两道有关数据库问题的答案,最好有讲解~!
13. 选D A 概念模式改变,数据库管理员对各个外模式/模式的映像作相应的改变,使外模式和应用程序保持不变,这是数据的逻辑独立性;概念模式改变,数据库管理员对各个模式/内模式的映像作相应的改变,外模式和应用程序不变。
14.选C 这次上一题的A的解释就是了~概念模式改变,数据库管理员对各个外模式/模式的映像作相应的改变,使外模式和应用程序保持不变,这是数据的逻辑独立性
这是数据库二级映像功能与数据独立性的知识,看一下书本这一节能更清楚了解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