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小心“饮茶”!美国NSA专用网络武器浮出水面,还有哪些信息值得关注
经技术分析,在此次针对西北工业大学攻击的41种网络武器中, 名为“饮茶”的嗅探窃密类网络武器是导致大量敏感数据遭窃的最直接“罪魁祸首”之一。该网络武器主要针对Unix/Linux平台,其主要功能是对目标主机上的远程访问账号密码进行窃取。
NSA下属特定入侵行动办公室(TAO)使用“饮茶”作为嗅探窃密工具, 将其植入西北工业大学内部网络服务器,窃取了SSH、TELNET、FTP、SCP等远程管理和远程文件传输服务的登录密码,从而获得内网中其他服务器的访问权限,实现内网横向移动,并向其他高价值服务器投送其他嗅探窃密类、持久化控制类和隐蔽消痕类网络武器,造成大规模、持续性敏感数据失窃。
除西工大外其他机构也有被网络攻击痕迹。随着调查的逐步深入, 技术团队还在西北工业大学之外的其他机构网络中发现了“饮茶”的攻击痕迹,很可能是TAO利用“饮茶”对中国发动了大规模的网络攻击活动。
㈡ 使用EternalBlue达到攻击目的使用的三个漏洞是什么
Wannacry病毒的攻击方式利用的是SMB漏洞,该漏洞最初是由美国国家安全局(NSA)发现的。NSA利用该漏洞开发了EternalBlue工具,该工具可以在Windows系统中植入恶意软件,利用系统内置的MS17-010漏洞进行攻击。
病毒连接时使用的是“永恒之蓝”(EternalBlue)漏洞,这个漏洞在之前的WannaCry勒索病毒中也被使用过,是造成WannaCry全球快速爆发的重要原因之一,此次Petya勒索病毒也是借助了此漏洞达到了快速传播的目的。
在NSA泄漏的文件中,WannaCry传播方式的漏洞利用代码被称为“EternalBlue”。MS17-010漏洞指的是,攻击者利用该漏洞,向用户机器的445端口发送精心设计的网络数据包文,实现远程代码执行。
㈢ 浅谈Wannacry蠕虫比特币勒索病毒软件
Wannacry蠕虫比特币勒索病毒软件是一场全球性的网络危机,造成了巨大损失。以下是关于Wannacry蠕虫比特币勒索病毒软件的详细解答:
一、病毒特性
二、爆发影响
三、应对措施
四、事件背景
五、未来展望与专家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