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福建省福州市在唐朝叫什么
福州最早秦汉时期称为冶,越国灭亡后,其国内贵族逃亡,与福州的古闽族融合,常称闽越、闽州、百越,唐开元年间,就改名叫福州了。
2. 唐朝沿海的造船基地主要有哪三个地方
一、福州
唐朝沿海的造船基地之一是福州。在这里设有专门的造船工厂,能够建造包括海船和战舰在内的各种大小船只。福州的造船业在唐太宗贞观十八年(公元644年)达到了一个高峰,当时太宗为了对高丽采取军事行动,命令洪、饶、江三州建造了400艘船只,以运送军粮。
二、泉州
泉州是唐朝另一个重要的造船基地。这里的造船厂同样具备制造各类船舶的能力,从大型海船到战舰等。在唐代肃宗和代宗时期,理财家刘晏在扬子(今江苏仪征)设立了10个造船工场,专门负责建造大型的千石船只,这显示了唐朝强大的造船技术。
三、广州
广州也是唐朝的主要造船基地之一。每年这里建造的船只数量不断增加,例如明州(今浙江宁波市南)和温州每年就能建造600艘各类船只。唐朝的造船工艺水平不仅数量上有所提升,而且在技术上也日益先进。
唐朝的造船工艺在当时全球范围内都处于领先地位。特别是广泛应用的榫接钉合技术,这种木工艺比传统的不用铁钉的造船法更为优越和坚固。在江苏省扬州市施桥镇和如皋县分别出土的唐代木船,都证明了这一点。这些船只采用了榫接钉合技术,其中扬州出土的船还使用了斜穿铁钉的平接技术,而如皋出土的木船则采用了垂穿铁钉的搭接技术,这些技术都体现了唐代造船工艺的先进性。
此外,唐代大海船还配备了水密隔舱,如皋出土的唐代木船就设有九个这样的水密隔舱,这大大增强了船的抗沉能力。水密隔舱由底部、两舷肋骨以及甲板下的横梁环围而成,这种设计可以防止舱壁移动,使船舷与舱壁板紧密结合,加固了船体的横向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