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公文 文件编号问题
公文编号一般包括机关代字、年号、顺序号。如:“国发〔1997〕5号”,代表的是国务院一九九七年第五号发文。“国发”是国务院的代字,“〔1997〕”是年号,(年号要使用方括号“〔〕”),“5号”是发文顺序号。几个机关联合发文的,只注明主办机关的发文编号。编号的位置:凡有文件版头的,放在标题的上方红线与文头下面的正中位置;无文件版头的,放在标题下的右侧方。
公文编号的作用:在于统计发文数量,便于公文的管理和查找;在引用公文时,可以作为公文的代号使用。
② 关于公文写作:编号规则比如编号:1.2.1.1的下一级编码是
公文写作在正文中数字序号使用的级别顺序为:“一”“二”“三”——“ 一”“二”“三”——“1” “2”“ 3”——“ ⑴”“⑵”“⑶”——“①”“②”“③”。
带括号的序号和带圆圈的数字序号,后面不再加顿号、逗号之类; 如:⑴ 而不是 ⑴、特别要注意的是:“ 一 ⑴”输入的正确方法是“插入”—“特殊符号”—“数字符号”,而不能用键盘输入括号然后加汉字或数字。
一般的标点符号要在中文输入法下输入。只有平时注意数字序号的使用规范,才能使文章层次清楚有理。
(2)文件编号在文件什么位置扩展阅读
公文必须注明发文日期,以表明公文从何时开始生效。发文日期位于公文的末尾、发文机关的下面并稍向右错开。发文日期必须写明发文日期的全称,以免日后考察时间发生困难。
发文日期一般以领导人签发的日期为准。 一般以领导人最后签发的日期为准,经会议讨论通过的决议、决定等以会议通过的日期为准。应用阿拉伯数字编写成文日期,如2013年7月9日,成文日期在正文之下一般空2行、右边空4个字,用3号仿宋体排印,发文单位署名在成文日期上一行和日期居中对齐。
公文编号一般包括机关代字、年号、顺序号。如:“国发〔1997〕5号”,代表的是国务院一九九七年第五号发文。“国发”是国务院的代字,“〔1997〕”是年号,(年号要使用方括号“〔〕”),“5号”是发文顺序号。
几个机关联合发文的,只注明主办机关的发文编号。编号的位置:凡有文件版头的,放在标题的上方红线与文头下面的正中位置;无文件版头的,放在标题下的右侧方。编号的作用:在于统计发文数量,便于公文的管理和查找;在引用公文时,可以作为公文的代号使用。
③ 公司内部下发文件要有编号,编号具体放在什么位置是页眉那里吗
红头文件发文编号应该在红线上面居中位置。
一、文件格式:
(一)公文的结构:题目、一级标题、二级标题.....、正文、落款、日期等。
(二)公文常用字体、字号:
1、字体常用宋体和仿宋,段落间距可以选固定值25-28,也可以选1.0-3.0.整篇文章的排版要整齐、美观。
2、字号:题目(二号或小二),正文(一般用四号或三号),标题(可加粗,突出主题),文中需要嵌入表格时(一般用小四号)。
3、题目(居中),题目与正文间空一至二行;标题前空两格;正文每一段落第一行空二格。4、标点符号:根据文件内容,使用不同的标点符号,避免“一逗到底”。
拓展资料
一、公文文种的种类
按照国务院印发的《国家机关公文处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行政机关的公文种类有13种:
命令(令)、决定、公告、通告、通知、通报、议案、报告、请示、批复、意见、函、会议纪要。
如果按行文的不同方向来划分,公文可分为上行文、平行文和下行文。以上13种公文中,请示和报告、议案是上行文,函是平行文,意见是通用文,其他的8种都是下行文。
二、简单了解一下不常用的3种文种
(一)命令(令):
依照有关法律公布行政法规和规章;宣布实行重大强制性行政措施;嘉奖有关单位及人员。一般为国家权力机关、国家行政机关使用。
(二)公告:
适用于向国内外宣布重要事项或法定事项。通常由权力机关、监督机关使用。
(三)议案:
适用于各级人民政府按照法律程序向同级人民代表大会或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提请审议事项。属于提请审议的上行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