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java怎么引用c
在Java中调用C语言编写的程序通常是为了利用C语言在底层操作上的优势,例如处理操作系统事件或执行硬件操作。Java本身不直接支持与C语言的交互,因此需要借助Java Native Interface(JNI)来实现这种交互。以下是使用Java调用C语言接口的步骤:
1. 首先,创建一个Java类文件,例如HelloJni.java,并在其中定义native方法,这些方法将会在C语言中实现。
2. 接着,使用javac命令编译Java文件,生成对应的.class文件,同时也会生成Java头文件,这些文件包含了native方法的声明。
3. 创建一个C语言文件,例如HelloWorld.c,在这个文件中实现Java中定义的native方法。
4. 使用gcc或其他C编译器编译C语言文件,并生成动态链接库文件,通常在Linux系统上是.so文件。
5. 设置Java虚拟机(JVM)的系统属性,指向动态链接库文件所在的目录。
6. 将生成的.so文件拷贝到指定的目录(例如/home/lib),然后运行Java类文件,JVM将会加载并调用动态链接库中的方法。
通过以上步骤,Java应用程序就可以调用C语言编写的函数库,实现两种语言之间的互操作性。
⑵ java可以实现c语言的模板功能吗
1、java是纯面向对象的语言(main都是写到类里的),所以没有原生的模板功能。
2、使用“模板模式”可以实现类似的效果,这也是java里最常用的模式之一。
以下是一篇教程:
模板方法模式的结构
模板方法模式是所有模式中最为常见的几个模式之一,是基于继承的代码复用的基本技术。
模板方法模式需要开发抽象类和具体子类的设计师之间的协作。一个设计师负责给出一个算法的轮廓和骨架,另一些设计师则负责给出这个算法的各个逻辑步骤。代表这些具体逻辑步骤的方法称做基本方法(primitive method);而将这些基本方法汇总起来的方法叫做模板方法(template method),这个设计模式的名字就是从此而来。
模板方法所代表的行为称为顶级行为,其逻辑称为顶级逻辑。模板方法模式的静态结构图如下所示:
这里涉及到两个角色:
抽象模板(Abstract Template)角色有如下责任:
■定义了一个或多个抽象操作,以便让子类实现。这些抽象操作叫做基本操作,它们是一个顶级逻辑的组成步骤。
■定义并实现了一个模板方法。这个模板方法一般是一个具体方法,它给出了一个顶级逻辑的骨架,而逻辑的组成步骤在相应的抽象操作中,推迟到子类实现。顶级逻辑也有可能调用一些具体方法。
具体模板(Concrete Template)角色又如下责任:
■实现父类所定义的一个或多个抽象方法,它们是一个顶级逻辑的组成步骤。
■每一个抽象模板角色都可以有任意多个具体模板角色与之对应,而每一个具体模板角色都可以给出这些抽象方法(也就是顶级逻辑的组成步骤)的不同实现,从而使得顶级逻辑的实现各不相同。
源代码
抽象模板角色类,abstractMethod()、hookMethod()等基本方法是顶级逻辑的组成步骤,这个顶级逻辑由templateMethod()方法代表。
{
/**
*模板方法
*/
publicvoidtemplateMethod(){
//调用基本方法
abstractMethod();
hookMethod();
concreteMethod();
}
/**
*基本方法的声明(由子类实现)
*/
();
/**
*基本方法(空方法)
*/
protectedvoidhookMethod(){}
/**
*基本方法(已经实现)
*/
(){
//业务相关的代码
}
}
具体模板角色类,实现了父类所声明的基本方法,abstractMethod()方法所代表的就是强制子类实现的剩余逻辑,而hookMethod()方法是可选择实现的逻辑,不是必须实现的。
{
//基本方法的实现
@Override
publicvoidabstractMethod(){
//业务相关的代码
}
//重写父类的方法
@Override
publicvoidhookMethod(){
//业务相关的代码
}
}
模板模式的关键是:子类可以置换掉父类的可变部分,但是子类却不可以改变模板方法所代表的顶级逻辑。
每当定义一个新的子类时,不要按照控制流程的思路去想,而应当按照“责任”的思路去想。换言之,应当考虑哪些操作是必须置换掉的,哪些操作是可以置换掉的,以及哪些操作是不可以置换掉的。使用模板模式可以使这些责任变得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