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tp交换机配置教程
1:看看路由器后面的接口。电源口连接电源用,LAN口可连接电脑,交换机,AP等。WAN口是连接外网用的,例如接“宽带猫”。
2:反过来路由器的背面有设置相关内容,产品序列号等信息。路由器的默认地址是192.168.1.1,这个地址在进入设置时需要用到,要在浏览器的地址栏输入的,还有用户名以及密码需要在登录时填写。
3:好了,我们就可以进入设置了。路由器插入电源,把电脑的有线网卡插口与路由器的LAN口用网线连接起来。以Windwos XP系统为例(WIN7系统也差不多,此处就不多说了),进入控制面板-网络连接,然后选中该网卡,按右键,去到属性选项。
4:进入属性页面,选中TPC/IP选项,然后按属性
5:进入以下页面,IP和DNS地址都选择自动获得就可以了,然后按确定。
6:现在,可以打开浏览器(IE或其它浏览器都可以),在地址栏输入路由器的默认地址“192.168.1.1”(见路由器背面)
7:现在提示要输入用户名和密码,默认用户名为admin,密码也为admin(见路由器背面资料)。
这个密码以后可以根据需要进入设置页面修改,如果忘记密码,则需要用到复位键,用尖物,例如牙签扎一下,路由器全部灯灭掉,然后全亮,证明路由器已经复位成功,全部有关路由器的设定都要从新开始。
TP-LINK无线路由器怎么设置
8:进入路由器设置页面是这样的
9:建议新手或电脑小白直接按下一步,进入默认的是指向导。可以看到有3种宽带接入方式,PPPoE为ADSL拨号方式上网,例如中国电信的。以深圳地区为例,“天威有线宽带”则需选择“动态IP”选项。具体宽带接入方式可以咨询宽带服务提供商。以中国电信ADSL上网方式为例,选择“PPPoE”然后按下一步。
10:需要填写申请宽带时候中国电信提供的上网帐号和上网口令(密码)
12:设定好SSID后,到了密码设定了,无线网强烈建议用家设定密码,以防止被蹭网哦!不要把自家的无线网络成为服务大家公共网络(像麦当劳,星巴克那些一样),这样对于自己的信息也是有安全隐患的。在这也呼吁一下喜欢去上免费WIFI的朋友,最好只浏览下网页,涉及到个人资料密码等的操作,还是不要在没有加密的无线网络下使用为好。
13:默认是WPA-PSK的加密方式,填写完自己设定的密码后,就到了完成界面了。
例外的是,如果你是10M宽带上网用户,网线——交换机——其他电脑方式就可以实现多机共享上网了。
交换机因不具备路由功能,因此本身无需设置,只需将与其连接的电脑的IP地址进行设置即可,即互联机器的工作组设置为同一名称,IP地址分别设置为192.168.0.1--192.168.0.255
交换机接路由器,两种方法设置:
第一种方法:动态IP方式
1、路由器插上电,先不要接交换机,把路由器复位(恢复出厂);
2、电脑连接路由器任一LAN 口, 进入设置页面;
3、按照动态I P方式设置;
4、然后再设置一下SSID、加密方式和密码;
5、保存、重启;
6、设置好以后,把交换机接出来的网线接在路由器的WAN口上。
第二种方法:无线AP方式
1、先将电脑连接路由器的LAN端口,把路由器的IP地址改了。例如多数的路由器地址都是192.168.1.1,我们只要将路由器IP地址改为192.168.1.10即可;
2、再在设置里将路由器的DHCP功能关闭;
3、最后将交换机接出来的网线接在路由器的LAN端口上(随便哪一个都行),注意不能是WAN端口。
Ⅱ h3c交换机直接插网线能上网吗
h3c交换机直接插网线不能上网,要连接路由器才行。
一是华三交换机使用在接入层,那么在交换机所有电口上都通过网线连接到电脑网口。关口使用光模块连接光纤跳线。连接到汇聚交换机上。二是交换机用在汇聚层。汇聚层的交换机都提供全部是光口,这些光口通过光模块与光纤连接。最终将数据汇聚到核心层。
相关资料
交叉布线方案就是采用了上述网络配线架连接方式的另一种方式,在水平链路中添加两个网络配线架,利用网线将水平链路中两个网络配线架的一端连接起来,然后水平链路中两个网络配线架的另一端分别通过网线与工作间的网络配线架和配线间的网络配线架连接。
由于采用的是直通型网络配线架,因此可直接使用网线将网络配线架和交换机连接起来,注意网线是插在交换机的端口上。不管是现在还是未来数据中心的网络综合布线都需要可扩展且可管理线缆的基础设施。
其中网络配线架可依靠自身可扩展和管理功能满足网络综合布线的高密度/高效率布线需求。深圳市爱德泰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07年,是集研发、生产、经营、服务为一体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公司专注于为全球客户提供光纤和铜电缆连接产品。
为国内外运营商、电信主设备商、系统集成商提供一站式的光纤布线系统和网线综合布线解决方案。主要产品涵盖高密度数据中心、5G前传、OBO板载连接及光纤到户等领域。公司以“质量就是生命”为宗旨。
产品通过了CE、ROHS、UL、FCC等认证,确保每一个产品的可靠性、稳定性,为广大客户提供卓越的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