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2025土地延包政策
2025年相关政策围绕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延包30年试点展开,以下是具体内容:

- 政策要求: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稳定和完善农村土地承包关系,坚持“大稳定、小调整”原则,有序推进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试点,扩大整省试点范围,妥善化解延包中的矛盾纠纷,确保绝大多数农户承包地总体顺延、保持稳定。开展延包必须坚持两个原则,一是以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成果为基础,以承包合同到期为起点再延长30年,不能推倒重来、打乱重分,不能收回集体或者借机违法调整;二是“小调整”应在“大稳定”的前提下,仅限少数存在承包地因自然灾害毁损等特殊情形且群众普遍要求调地的村组。
- 新出生子女权益:2025年5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规定,新出生子女可依法被认定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享有土地承包经营权。承包地确权登记以“户”为单位,新出生子女可在承包经营权证书上加名,但不能因此多分地。
- 无地农户措施:若村组集体有预留机动地、依法开垦增加的土地或其他农户交回的土地,无地农户有权申请承包;也可在村组成员内部通过有偿转让方式获得承包地。村集体经济组织可为家庭富裕程度不高的无地农户提供村内优先就业照顾;有经营性收入的村集体,可从提留公益金中按比例分配给他们。县乡政府为愿意就地就近务工的无地少地农户提供公益性岗位,对不具备土地经营能力的无地农户,安排纳入社会保障。
- 消亡农户处理:家庭成员全部死亡导致承包方消亡的,发包方依法收回承包地;户内无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其承包地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收回处理,纳入村集体机动地管理。若承包户生前已流转土地经营权,出现“整户消亡”时,村委会可收回土地或允许受让方继续耕种并收取费用,具体需根据实际情况分析处理。
㈡ 中央一号文件是什么
中央一号文件是中央每年发布的第一份文件,通常在年初发布。
1949年10月1日,中央开始发布《第一号文件》,现在已成为中央重视农村问题的专有名词。中央在1982年至1986年连拦尘续五年发布以农业、农村和农民为主题的中央一困做号文件,对农村和农业发展作出具体部署。
2004年至2022年又连续十九年发布以“三农”(农业、农村、农民)为主题的中央一号文件,强调了“三农”问题在中国社会现代化时期“重中之重”的地位。2023年2月13日,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汪衡衡意见》发布。

发布背景
“三农”问题在中国的开放初期曾是“重中之重”,中央连续五年发布以农村为主题的中央一号文件,这五个“一号文件”,在中国农村发展史上成为专有名词—“五个一号文件”。时隔18年,中央于2003年12月30日签署《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中央一号文件再次回归农业。
2005年1月30日,《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工作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若干政策的意见》,即第七个一号文件公布。2006年2月21日,公布了以“建设社会新农村”为主题的2006年中央“一号文件”。对于这个文件,社会反响强烈,这个文件给农民松了绑、指了路、开了心。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中央一号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