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网络数据 > 网络诈骗大数据报告老年人

网络诈骗大数据报告老年人

发布时间:2021-12-03 02:44:23

❶ 为什么老年人更容易被电信诈骗

1、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中老年人面临健康问题增加、收入来源逐渐减少等现状,养生保健和拓展收入渠道需求明显,加之触网时间相对较短、相关专业知识不足等原因,在遭遇关于金融投资、养生保健、网络技术等方面的诈骗时容易被诈骗分子利用和控制,投入大笔资金,劝导难度也较大。
2、中老年人虽然阅历丰富,但随着年龄增大,老年人的认知活动能力不断衰退,部分老人会变得固执刻板,根据过去的经验来做出判断。
3、一些老年人对新技术和新事物缺乏了解和理解,容易导致他们慌乱和缺乏安全感,这就给骗子创造了可乘之机。
来源:腾讯《电信网络诈骗治理研究报告(2019上半年)》

❷ 网络诈骗方式总结

九大套路
套路一:“你的账户有资金异常变动”
骗子首先窃取了受害者网银登陆账号和密码,通过购买贵金属、活期转定期等操作制造银行卡上有资金流出的假象。然后假冒客服打电话确认交易是否为本人操作,并同意给用户退款骗取用户信任。骗子会再次通过账户内部的资金交易,制造用户账户有资金退回的假象,但由于存在交易手续费的问题,所以退款额一般比之前的账户内部交易金额要小。接下来,骗子会使用受害者网银进行转账操作,或开通快捷支付操作,并选择短信验证码的方式进行验证,这样一来,受害者的手机上就会收到一条验证码短信。最后,骗子再以限时退款为由,要求受害者立即提供自己手机收到的验证码,受害者一旦把短信验证码提供给了对方,对方就得手了。
怎么破:
几乎天衣无缝。最简单有效的办法是,立即直接拨打银行的官方客服电话进行核实,别相信任何主动呼入的、自称是客服的电话。

套路二:“你涉嫌违法了”
“你涉嫌洗钱”、“你涉嫌非法集资”、“你信用透支需负刑事责任”,这些都是冒充公检法实施诈骗的由头。这种手法并不新鲜,但由于其极具恐吓性,不了解此类诈骗的人还是很容易上当。现在很多骗子通过改号软件伪装成官方客服电话,但如果受害者真的反拨回去,一般就能识破骗局。甚至还出现了“升级版”:骗子以赠送免费物品为由,引导用户通过电话下单,以货到付款的形式邮寄,若用户拒绝签收快递或者退货,诈骗者便以公检法的口吻对用户进行威胁恐吓,进行诈骗。
怎么破:
不要轻易相信陌生人打来的电话,如果有人说自己涉嫌犯罪,应当首先拨打110询问。或向身边的亲友询问一下,一般都能很快识破骗局。

套路三:“您乘坐的××航班取消了”
手机订机票成了网络诈骗的风口。骗子谎称改签退票等理由,引导民众进入钓鱼网站,虚假号码,进行到汇款的陷阱。有数据报告显示,这一诈骗类型高达44%,成为网络诈骗主流。骗子能够准确说出受害者的姓名、航班信息,多以可以获得改签补偿金的名义进行诈骗。
怎么破:
机票退改签业务,通过航空公司、票务代理商等正规渠道的网站、电话、服务厅办理,别相信任何电话、短信,即使与本人信息完全相符。

套路四:“你购买的商品断货,可以申请退款”
骗子首先完全掌握了受害者的网购信息,并通过准确的描述受害者购物信息来取得受害者的信任,进而套取受害者的银行卡号、密码和短信验证码。骗子们有的时候是直接用电话套取相关信息,有时也会让受害者打开钓鱼网站并手动填写相关信息。银行卡号、密码、验证码同时泄露,骗子就顺利地将受害者网银账户中的钱转走了。
怎么破:
遇到商品交易出现异常、断货等情况,应当首先向购物网站的官方客服电话进行咨询,不要轻易相信主动呼入的、自称是客服的人。网购账号、支付账号应当单独设置密码,并且密码要足够复杂,定期更换。

套路五:“向您推荐十大牛股”
此类骗术通常以学习股票知识、推荐股票为名,向用户收取押金或保证金,对那些急于求成的新股民尤为有效。事实上,正规的证券公司一般是不会向股民提供付费荐股服务的,更不会以此为名向用户收取押金或保证金。他们通常发来所谓公司的营业执照、工商证明或组织机构代码等的照片或图片,只要拨打证券公司的官方客服进行询问也就能清楚了。
怎么破:
不要相信任何荐股、选股信息,不论这些信息是来自网站、QQ、短信还是电话。可通过回拨官方客服电话的方式求证。

套路六:“699元免费赠送苹果6S”
最近湖南警方通告的一起新型诈骗案,某诈骗团伙以“收取699元个人所得税,免费赠送苹果6S手机和700元电话卡”名义,向被害人寄送假冒、损坏手机或手机模具进行诈骗,两个月里先后诈骗受害群众数百人,诈骗金额数十万元。
怎么破:
以貌似合法促销的名义进行诈骗,不能存侥幸心理,哪有天上掉馅饼的好事。
套路七:“请您及时领取新生儿补贴”
犯罪分子以领取新生儿补贴为由行骗,由于他们能说出受害人的详细信息,让受骗人信以为真。骗子在获取受害人银行账号之后,通常会要求受害人到ATM自动取款机操作,按照对方的“引导”进入英文操作界面。由于受害者看不懂ATM机上的英文提示,往往把转账程序当成输入验证码,最终上当。
怎么破:
此类电话或短信,切勿轻信,更不要到ATM操作。

套路八:补换手机卡
最近出现的这种诈骗,其套路通常是先用几百条垃圾短信和骚扰电话轰炸手机,以掩盖由10086客服发送到手机号码上的补卡业务提醒短信;然后,拿着一张有受害者信息的临时身份证,去营业厅现场补办手机卡,使得机主本人的手机卡被动失效;最后就是更改手机客服密码和银行卡密码,并通过短信验证码把绑定在手机APP上的银行卡的钱盗走。
怎么破:
常用网站密码、客服密码与银行密码和其他关键业务登录密码最好不相同,而且要定期修改;对于各类号码发送的链接,不要随意点击。如果接收到大量骚扰电话或短信,切勿关机,应使用手机安全软件屏蔽骚扰号码,并立刻解除银行卡绑定;在使用公共WiFi的场合下,尽量不要登录手机中的银行类APP或者使用手机转账。

套路九:“小三怀孕了急需钱做流产”
这是长期活跃的一种诈骗类型,但是最近一个“小三怀孕了急需钱做流产”的骗子电话蒙了80多位老人。骗子充分利用老年人心疼儿子的特点,诱惑受害者转账,这是比较新的手段,是骗子在骗术上的不断翻新与改进。
怎么破:
不要轻易相信陌生人打来的电话,尤其是急事急

❸ 网络诈骗老年人是“高危人群”,老年人怎么才能走出诈骗的“圈套”

这些人能够把目标瞄向老年人,是因为很多老年人的子女都不在身边的陪伴老年人自己独立生活。而老年人跟外界的接触也比较少,他们很多都不知道社会上的发展是怎么样的,所以就容易被一些人的关怀所骗。有一些人就利用老年人独居的一种状态,他们就会刻意的去关心老年人,给老年人买一些东西,嘘寒问暖,获得老年人的信任。然后老年人之后下一步他们就会给老年人检查身体,或者给老年人赚钱等各种方式来吸引老年人的注意力。

真正能让老年人避免这些圈套的,只能说是作为子女多多的对父母的关心以及多为父母的生活和思想精神等各方面做考虑,这样父母的那些完全会觉得幸福和圆满。父母不再相信别人,只相信自己的子女,这时候就不会被外人所骗。

大数据时代越来越多老年人开始触网,那么长辈沉迷直播间购物该劝阻吗

在迈入大数据时代后,越来越多老年人开始接触网络,对网络的使用也越来越娴熟。但相应的也涌现出了一些问题,例如长辈沉迷直播间购物就让不少人感到头疼。在我看来,在长辈沉迷直播间购物时,是需要对其进行劝阻的,因为沉迷直播间购物从本质上来说与沉迷电视购物是一样的,而且沉迷直播间购物是一种不好的消费观念。

所以,在我看来,如果长辈沉迷直播间购物,确实需要对其进行劝阻。

❺ 电信诈骗主要针对哪些人群

最新的《中国电信网络诈骗分析报告》指出,目前电信网络诈骗的受骗人群主要包括四大类:大学生、大专生,城市外来务工人员,老年人以及农村地区人群。

❻ 为什么长辈认为网络是骗人的

随着科技发展,老年人接触互联网的机会越来越多,相应的风险也越来越大。不久前发布的《中老年互联网生活研究报告》显示,如果将受骗广泛定义为诈取钱财、欺骗感情、传播谣言、虚假宣传等多方面,表示在互联网上当受骗过(或者疑似上当受骗过)的中老年人比例高达67.3%。被骗的主要渠道是朋友圈(69.1%)、微信群(58.5%)以及微信好友(45.6%)。受骗的信息类型主要是免费领红包(60.3%)、赠送手机流量(52.3%)和优惠打折团购商品(48.6%)。(《法制日报》5月30日)
由于年龄和经验关系,老人确实对于互联网中的骗局相对缺乏防骗意识和免疫力。一些骗术,本身瞄准的就是占小便宜的心理,像免费领红包赠流量购物还打折,就属于这类典型。而相对来说,一般老人更容易陷入“小便宜”的陷阱之中。如此一来,老人在互联网上的被骗几率,自然就更高了。
放在互联网语境下来审视老人的被骗,有几点需要特别指出。
一,社会老龄化加速推进,老年网民数量越来越多,不能因为老人容易在互联网上受骗,就认为老人应该少上网。恰恰相反,避免老人上网被骗,一个很重要的方法,就是子女和相关组织应该给予老人上网更多的指导,帮助他们提升防骗意识。
二,此前有调查显示,近一半的被骗老人,没有和子女住在一起,这一方面令缺乏陪伴的他们对网络有了更强烈的依赖,这和一些老人沉浸于买保健品,有着原因上的同构;另一方面,子女不在身边,上网就更缺乏“指导”,也就更易受骗了。
总而言之,避免互联网“坑”老,首先还是一个“线下”问题。或者说,老人在互联网上被骗,很大程度上是一些线下问题的表征。
除了帮助老人增加上网经验,也要警惕一些传统的骗老活动转战到网上。像一些保健品推销就打着网络购物的幌子骗老,在网上更具隐蔽性,维权和查处也更难。此前,有媒体盘点了三类专盯中老年人的网络诈骗,比如,骗子诈称是电信公司或银行机构的工作人员,要为老人解决上网的技术问题,对方在电话里说要在远程为老人的电脑安装防毒软件,并巧舌如簧让老人在电脑前配合。如果老人将伪装成杀毒软件的间谍软件下载到自己电脑里并安装,银行账户里的钱就会被转走。这就警示一些防骗治理也得跟着上网。
不过,在正视互联网“坑”老这一新现象的同时,也不可忽视更大的现实背景,即当前在整体上,人们受骗的风险依然较高。此前有媒体披露,2016年前11个月浙江省电信网络诈骗受害人年龄分析结果显示,21岁~50岁被骗的比例达81%。其中21岁到30岁被骗的比例为47.8%,属于最易受骗的群体。而此前电信诈骗很多也专门瞄准的是涉世未深的大学生。由此可见,易受骗其实并非老年人的“专利”。
因此,对于老人在互联网上的受骗,还应辩证看待。老人作为一个信息接收的“弱势群体”,其实在多数时期,可能都属于易受骗群体,那么,身处网络社会,在技术门槛提升和诈骗信息接收门槛降低的双重作用下,从家人到社会,确有必要警惕老人的受骗风险因互联网而放大。但同时,更得思考如何从整体上降低社会的受骗风险,筑牢社会的防骗底线。只有在一个普遍的低受骗风险社会,老人的被骗几率,才可能真正被降低。

❼ “见10天给160万”58岁大爷网恋不成,亏了88万,老人网恋靠谱吗

真的有人相信网恋吗?或许的确有奔现成功的人,但是网络相对于现实而言,总是显得虚无缥缈。说他靠谱吧,又有那么多人受骗;说他不靠谱吧,又有人奔现成功!但是根据大数据显示,成功比例仅仅只占一小部分。反而更多图谋不轨的人是利用网络恋爱名义从事非法犯罪行为。网恋真的是需要谨慎,更别说涉及到大额转账了!

1、大爷豪掷百万

58岁的北京大爷詹某在婚恋网站邂逅了46岁的广州女子陈某,开始是以结婚为目的进行交流,没想到两人在见面了十天时间里面大爷就给比他小12岁的女子连续转账160多万。没想到最后两人闹翻了,对方返还了72万多元,剩余的钱迟迟未还,所以说大爷就将其起诉到了法庭,通过两次开庭审理,剩余的钱均是以“赠予”名义进行的打款,所以说最终大爷是老伴也没找好,最终还白白损失近百万元,这让他很是苦恼!11月初两人就开始有了各种不同程度的争执,大爷指责陈某是贪图钱财、光是嘴上说着漂亮话,实际行动没有;陈某指责大爷是欺骗感情、不负责任、玩弄自己!在这之后,两人关系急剧恶化,这才有了大爷后续的连续追款要求的出现。准确的来说,当时陈某分四次转还给了詹某72.5万元,还有95.5万元没有归还,结合法院的判决可知,剩余部分被判为“赠予”!也就没有归还的可能了。

因为十万租金和八万生活费是两人共同居住过的,不属于不得当利益,还有150万的是大爷要求陈某“辞去工作”为条件进行转账的,这属于有条件的赠与行为,所以剩余部分是不予支持。


❽ 骗子利用大数据进行电信诈骗的“九大套路”

骗子利用大数据进行电信诈骗的“九大套路”
如今的电信诈骗,已经不只是发个短信通知中奖,或者“领导”打电话让你去办公室那么简单的伎俩了。通过大数据分析盘点电信诈骗的“九大套路”,帮助消费者擦亮双眼,看穿骗局。最重要的是,在个人信息泄露泛滥的今天,心中一定要有根弦——没有免费的午餐。

套路一
“你的账户有资金异常变动
骗子首先窃取了受害者网银登陆账号和密码,通过购买贵金属、活期转定期等操作制造银行卡上有资金流出的假象。然后假冒客服打电话确认交易是否为本人操作,并同意给用户退款骗取用户信任。骗子会再次通过账户内部的资金交易,制造用户账户有资金退回的假象,但由于存在交易手续费的问题,所以退款额一般比之前的账户内部交易金额要小。接下来,骗子会使用受害者网银进行转账操作,或开通快捷支付操作,并选择短信验证码的方式进行验证,这样一来,受害者的手机上就会收到一条验证码短信。最后,骗子再以限时退款为由,要求受害者立即提供自己手机收到的验证码,受害者一旦把短信验证码提供给了对方,对方就得手了。
怎么破:几乎天衣无缝。最简单有效的办法是,立即直接拨打银行的官方客服电话进行核实,别相信任何主动呼入的、自称是客服的电话。
电信诈骗九大套路
套路二
“你涉嫌违法了”
“你涉嫌洗钱”、“你涉嫌非法集资”、“你信用透支需负刑事责任”,这些都是冒充公检法实施诈骗的由头。这种手法并不新鲜,但由于其极具恐吓性,不了解此类诈骗的人还是很容易上当。现在很多骗子通过改号软件伪装成官方客服电话,但如果受害者真的反拨回去,一般就能识破骗局。甚至还出现了“升级版”:骗子以赠送免费物品为由,引导用户通过电话下单,以货到付款的形式邮寄,若用户拒绝签收快递或者退货,诈骗者便以公检法的口吻对用户进行威胁恐吓,进行诈骗。
怎么破:不要轻易相信陌生人打来的电话,如果有人说自己涉嫌犯罪,应当首先拨打110询问。或向身边的亲友询问一下,一般都能很快识破骗局。
套路三
“您乘坐的××航班取消了”
手机订机票成了网络诈骗的风口。骗子谎称改签退票等理由,引导民众进入钓鱼网站,虚假号码,进行到汇款的陷阱。《腾讯2016年第二季度反电信网络诈骗大数据报告》显示,这一诈骗类型高达44%,成为网络诈骗主流。骗子能够准确说出受害者的姓名、航班信息,多以可以获得改签补偿金的名义进行诈骗。
怎么破:机票退改签业务,通过航空公司、票务代理商等正规渠道的网站、电话、服务厅办理,别相信任何电话、短信,即使与本人信息完全相符。
套路四
“你购买的商品断货,可以申请退款”
骗子首先完全掌握了受害者的网购信息,并通过准确的描述受害者购物信息来取得受害者的信任,进而套取受害者的银行卡号、密码和短信验证码。骗子们有的时候是直接用电话套取相关信息,有时也会让受害者打开钓鱼网站并手动填写相关信息。银行卡号、密码、验证码同时泄露,骗子就顺利地将受害者网银账户中的钱转走了。
怎么破:遇到商品交易出现异常、断货等情况,应当首先向购物网站的官方客服电话进行咨询,不要轻易相信主动呼入的、自称是客服的人。网购账号、支付账号应当单独设置密码,并且密码要足够复杂,定期更换。
套路五:“向您推荐十大牛股”
此类骗术通常以学习股票知识、推荐股票为名,向用户收取押金或保证金,对那些急于求成的新股民尤为有效。事实上,正规的证券公司一般是不会向股民提供付费荐股服务的,更不会以此为名向用户收取押金或保证金。他们通常发来所谓公司的营业执照、工商证明或组织机构代码等的照片或图片,只要拨打证券公司的官方客服进行询问也就能清楚了。
怎么破:不要相信任何荐股、选股信息,不论这些信息是来自网站、QQ、短信还是电话。可通过回拨官方客服电话的方式求证。
套路六:“699元免费赠送苹果6S”
最近湖南警方通告的一起新型诈骗案,某诈骗团伙以“收取699元个人所得税,免费赠送苹果6S手机和700元电话卡”名义,向被害人寄送假冒、损坏手机或手机模具进行诈骗,两个月里先后诈骗受害群众数百人,诈骗金额数十万元。
怎么破:以貌似合法促 销的名义进行诈骗,不能存侥幸心理,哪有天上掉馅饼的好事。
套路七:“请您及时领取新生儿补贴”
犯罪分子以领取新生儿补贴为由行骗,由于他们能说出受害人的详细信息,让受骗人信以为真。骗子在获取受害人银行账号之后,通常会要求受害人到 ATM自动取款机操作,按照对方的“引导”进入英文操作界面。由于受害者看不懂ATM机上的英文提示,往往把转账程序当成输入验证码,最终上当。
怎么破:此类电话或短信,切勿轻信,更不要到ATM操作。
套路八:补换手机卡
最近出现的这种诈骗,其套路通常是先用几百条垃圾短信和骚扰电话轰炸手机,以掩盖由10086客服发送到手机号码上的补卡业务提醒短信;然后,拿着一张有受害者信息的临时身份证,去营业厅现场补办手机卡,使得机主本人的手机卡被动失效;最后就是更改手机客服密码和银行卡密码,并通过短信验证码把绑定在手机APP上的银行卡的钱盗走。
怎么破:常用网站密码、客服密码与银行密码和其他关键业务登录密码最好不相同,而且要定期修改;对于各类号码发送的链接,不要随意点击。如果接收到大量骚扰电话或短信,切勿关机,应使用手机安全软件屏蔽骚扰号码,并立刻解除银行卡绑定;在使用公共WiFi的场合下,尽量不要登录手机中的银行类 APP或者使用手机转账。
套路九:“小三怀孕了急需钱做流产”
这是长期活跃的一种诈骗类型,但是最近一个“小三怀孕了急需钱做流产”的骗子电话蒙了80多位老人。骗子充分利用老年人心疼儿子的特点,诱惑受害者转账,这是比较新的手段,是骗子在骗术上的不断翻新与改进。
怎么破:不要轻易相信陌生人打来的电话,尤其是急事急需打款。电信诈骗九大套路
160万人分布在黑色产业链
几十个工种环环相扣
电信诈骗的戏码每天都在上演,诈骗者的剧本也在不断翻新。某网站首席反诈骗专家裴智勇表示,如今电信诈骗已形成从上游的个人信息攫取、兜售到实施诈骗、分赃的黑色产业链。令人瞠目结舌的是,这个链条越来越产业化、专业化,分工越来越细,新的角色不断冒出,二三十个“工种”环环相扣。
根据某网站猎网平台的数据,中国信息诈骗产业规模超过1152亿元,诈骗从业者超过160万人。电信诈骗屡屡成功,究其原因,安全专家认为,电信诈骗数量巨大、信息泄露现象普遍、产业链完善、从业人员经过体系化的培训等都成为关键因素。
据了解,诈骗产业链上至少分为四大环节:上游的信息获取、中间的批发销售、面向公众实施诈骗、最后的分赃销赃。在这四大环节上,又有钓鱼编辑、木马开发、盗库黑客、钓鱼零售商、域名贩子、个信批发商、银行卡贩子、电话卡贩子、身份证贩子、电话诈骗经理、短信群发代理、在线推广技师、财务会计师、 ATM小马仔、分赃中间人等多个工种环环相扣,将受害人一步步引入陷阱。

❾ 遇到网络诈骗怎么办,而且已经把钱转过去了,能不能要回来

遇到网络诈骗可以报警,基本上这个钱是拿不回来的。

不法分子还经常用恶意二维码伪装成活动福利,在公共场所引导用户扫描。其实,这些二维码背后很可能就是手机木马,一扫描手机就可能被植入木马病毒。各种网银账户密码、短信验证码将会被木马盗取,后果不堪设想。

“高知”人群成大额诈骗重灾区

而在此前腾讯安全发布的《2015反信息诈骗大数据报告》,首次对诈骗产业链进行了深度解剖,并对诈骗人群及被骗人群进行了画像分析。腾讯安全云部副总经理李旭阳介绍,数据显示,信息诈骗越来越精准,“高知”人群已成为大额诈骗的重灾区。

“智商低才被骗”是一部分人对信息诈骗的认知误区。《2015反信息诈骗大数据报告》显示,2015年全国接到诈骗信息的人数高达4.38亿,占总人口32%,相当于每3人中就有1人接到过诈骗信息。除影响广泛外,2015年信息诈骗大案、要案增多,整体呈高发态势。

通过数据分析,发现40岁以上中老年人最容易上当受骗,占受骗总人数的62%,他们人数最多且不愿声张,职业多为事业单位职工、无业和离退休人员是高发人群,文化水平往往较高。

以上内容参考:人民网——遇到网络诈骗该怎么应对?

❿ 老年人如何预防互联网骗局

不久前,中国社会科学院国情调查与大数据研究中心联合腾讯社会研究中心共同完成的《中老年互联网生活研究报告》在北京发布。报告显示,如果将受骗广泛定义为诈取钱财、欺骗感情、传播谣言、虚假宣传等多方面,表示在互联网上当受骗过(或者疑似上当受骗过)的中老年人比例高达67.3%。被骗的主要渠道是朋友圈(69.1%)、微信群(58.5%)以及微信好友(45.6%)。受骗的信息类型主要是免费领红包(60.3%)、赠送手机流量(52.3%)和优惠打折团购商品(48.6%)。

领流量后银行卡被盗刷

2017年12月25日下午,孙晴的父亲在微信家庭群里转发了自己银行卡的支出短信,短信显示两次支出累计600余元。孙晴的父亲今年59岁,在北京市昌平区经营一家小超市。

孙晴说,父亲当天并没有使用那张银行卡进行任何消费,家人判断这很有可能与父亲当天早晨在朋友圈领取的“免费流量”有关。

据孙晴的父亲回忆,他在朋友圈看到有人转发赠送流量的链接,声称只要点击、分享链接就可免费领取500兆流量。他点进去后发现,页面中提示流量需要实名领取,还需要提供银行卡账号和密码才能获得领取资格,于是他便按照要求输入了自己的银行卡信息。

网络购物遭遇退款陷阱

李芳今年67岁,以前是西安一家食品公司的员工,今年1月,她在某网购平台的一家旗舰店购买了一件衣服,不久却收到了一名自称客服的女性打来的电话。对方称,公司发现李芳所购买衣物的批次存在甲醛超标问题,有可能导致皮肤过敏。公司会安排快递员上门取货,退回后由公司统一销毁。

这名“客服”说,货款已经退回到李芳的支付宝账号,李芳打开支付宝查看并没有发现退款,反馈之后对方将电话转交给一名自称是经理的男子。

“经理”建议李芳添加客服微信,通过微信把当天的支付宝账单截图发给客服,以核实李芳确实没有收到货款,然后才能继续安排退款。李芳照做后,收到了客服发来的支付宝二维码,客服对李芳说,扫描二维码后再告诉她下一步操作流程。李芳扫描了对方提供的二维码后,出现了支付宝的支付页面,并要求她输入账号和密码。

“那个时候我就觉得很奇怪,虽然我平常很少用手机付款,但是我知道在超市付款时微信和支付宝是两个不同的二维码,所以用微信肯定不能扫支付宝的二维码。然后我就打电话问了我女儿,我女儿立马告诉我这是骗子,我就没有再继续,转头把那个客服给拉黑了。”李芳说。

周叶家住北京市朝阳区,她母亲今年65岁,退休在家将近10年,已经成为微信用户两年了。前些日子,周叶的妈妈在朋友圈微商处购买了5斤芒果。

“微商发朋友圈自称是泰国进口芒果,打5折出售,结果我妈收到货后发现,芒果都特别小,而且有好多都烂了,根本没办法吃,白花了40多块钱。”对于母亲的行为,周叶又生气又好笑,对记者说,“以后真的不希望她乱买这些看似打折的东西,便宜没好货,结果十有八九都是被坑。”

与网络诈骗大数据报告老年人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大上海电影国语版免费 浏览:564
日本大胸电视剧 浏览:310
电影抢先看网站有哪些 浏览:15
大数据专业和消防专业哪个好学 浏览:23
ebay的app叫什么 浏览:814
unfold3d展uv教程 浏览:293
长城涉密机怎么u盘导入文件 浏览:703
昌都设计师怎么创建一个人的网站 浏览:349
360检测网站漏洞 浏览:839
打印机文件在哪里打 浏览:508
初创公司开发app需要请哪些程序员 浏览:635
win10照片打开到文件夹位置吗 浏览:425
zipfilejava压缩文件 浏览:973
韩国理伦片中文 浏览:919
午夜影院最新网址 浏览:610
高教教学视频数据库是哪个 浏览:956
word脱壳 浏览:207
寻医问药好的app有哪些 浏览:588
现代家主训诫文 浏览:491
徐雅精彩合集韩国电影 浏览:673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