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編程系統 > linux路由追蹤命令

linux路由追蹤命令

發布時間:2024-01-03 08:15:57

linux系統下查看網關命令。

1、如果是固定IP上網

使用cat /etc/sysconfig/network命令,裡面項就是網關。

2、如果是dhcp上網

使用route命令,default那一行就是網關。

/etc/sysconfig/network文件是伺服器網路配置,因此直接用cat命令即可查看網關。

route命令在數據包沒有有效傳遞的情況下,可以利用查看路由表。如果traceroute命令揭示出一條異常或低效的傳輸路徑,則可以用route命令來確認為何選擇該路徑,而且可以配置一個更有效的路由。

(1)linux路由追蹤命令擴展閱讀:

linux系統下route命令常用參數:

1、-f

清除所有不是主路由(網掩碼為 255.255.255.255 的路由)、環回網路路由(目標為 127.0.0.0,網掩碼為 255.255.255.0 的路由)或多播路由(目標為 224.0.0.0,網掩碼為 240.0.0.0 的路由)的條目的路由表。

如果它與命令之一(例如 add、change 或 delete)結合使用,表會在運行命令之前清除。

2、-p

與 add 命令共同使用時,指定路由被添加到注冊表並在啟動 TCP/IP 協議的時候初始化 IP 路由表。默認情況下,啟動 TCP/IP 協議時不會保存添加的路由。與 print 命令一起使用時,則顯示永久路由列表。

⑵ 如何使用route命令查看 Linux內核路由表

使用下面的 route 命令可以查看 Linux 內核路由表。
# route
Destination Gateway Genmask Flags Metric Ref Use Iface
192.168.0.0 * 255.255.255.0 U 0 0 0 eth0
169.254.0.0 * 255.255.0.0 U 0 0 0 eth0
default 192.168.0.1 0.0.0.0 UG 0 0 0 eth0
route 命令的輸出項說明
輸出項
說明
Destination
目標網段或者主機
Gateway
網關地址,」*」 表示目標是本主機所屬的網路,不需要路由
Genmask
網路掩碼
Flags
標記。一些可能的標記如下:

U — 路由是活動的

H — 目標是一個主機

G — 路由指向網關

R — 恢復動態路由產生的表項

D — 由路由的後台程序動態地安裝

M — 由路由的後台程序修改

! — 拒絕路由
Metric
路由距離,到達指定網路所需的中轉數(linux 內核中沒有使用)
Ref
路由項引用次數(linux 內核中沒有使用)
Use
此路由項被路由軟體查找的次數
Iface
該路由表項對應的輸出介面
3 種路由類型
主機路由
主機路由是路由選擇表中指向單個IP地址或主機名的路由記錄。主機路由的Flags欄位為H。例如,在下面的示例中,本地主機通過IP地址192.168.1.1的路由器到達IP地址為10.0.0.10的主機。
Destination Gateway Genmask Flags Metric Ref Use Iface----------- ------- ------- ----- ------ --- --- -----10.0.0.10 192.168.1.1 255.255.255.255 UH 0 0 0 eth0 網路路由
網路路由是代表主機可以到達的網路。網路路由的Flags欄位為N。例如,在下面的示例中,本地主機將發送到網路192.19.12的數據包轉發到IP地址為192.168.1.1的路由器。
Destination Gateway Genmask Flags Metric Ref Use Iface----------- ------- ------- ----- ----- --- --- -----192.19.12 192.168.1.1 255.255.255.0 UN 0 0 0 eth0 默認路由
當主機不能在路由表中查找到目標主機的IP地址或網路路由時,數據包就被發送到默認路由(默認網關)上。默認路由的Flags欄位為G。例如,在下面的示例中,默認路由是IP地址為192.168.1.1的路由器。
Destination Gateway Genmask Flags Metric Ref Use Iface----------- ------- ------- ----- ------ --- --- -----default 192.168.1.1 0.0.0.0 UG 0 0 0 eth0
配置靜態路由
route 命令
設置和查看路由表都可以用 route 命令,設置內核路由表的命令格式是:
# route [add|del] [-net|-host] target [netmask Nm] [gw Gw] [[dev] If] 其中:
add : 添加一條路由規則
del : 刪除一條路由規則
-net : 目的地址是一個網路
-host : 目的地址是一個主機
target : 目的網路或主機
netmask : 目的地址的網路掩碼
gw : 路由數據包通過的網關
dev : 為路由指定的網路介面
route 命令使用舉例
添加到主機的路由
# route add -host 192.168.1.2 dev eth0:0# route add -host 10.20.30.148 gw 10.20.30.40
添加到網路的路由
# route add -net 10.20.30.40 netmask 255.255.255.248 eth0
# route add -net 10.20.30.48 netmask 255.255.255.248 gw 10.20.30.41# route add -net 192.168.1.0/24 eth1 添加默認路由
# route add default gw 192.168.1.1
刪除路由
# route del -host 192.168.1.2 dev eth0:0
# route del -host 10.20.30.148 gw 10.20.30.40
# route del -net 10.20.30.40 netmask 255.255.255.248 eth0
# route del -net 10.20.30.48 netmask 255.255.255.248 gw 10.20.30.41
# route del -net 192.168.1.0/24 eth1# route del default gw 192.168.1.1
設置包轉發
在 CentOS 中默認的內核配置已經包含了路由功能,但默認並沒有在系統啟動時啟用此功能。開啟 Linux 的路由功能可以通過調整內核的網路參數來實現。要配置和調整內核參數可以使用 sysctl 命令。例如:要開啟 Linux 內核的數據包轉發功能可以使用如下的命令。
# sysctl -w net.ipv4.ip_forward=1 這樣設置之後,當前系統就能實現包轉發,但下次啟動計算機時將失效。為了使在下次啟動計算機時仍然有效,需要將下面的行寫入配置文件/etc/sysctl.conf。
# vi /etc/sysctl.confnet.ipv4.ip_forward = 1 用戶還可以使用如下的命令查看當前系統是否支持包轉發。
# sysctl net.ipv4.ip_forward

閱讀全文

與linux路由追蹤命令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國外孩子學編程有什麼絕招 瀏覽:817
java如何從資料庫里取圖片 瀏覽:149
哪些好的網站可以查詢錄取 瀏覽:270
以人民為中心在哪些文件中有體現 瀏覽:371
弱工具變數是什麼 瀏覽:20
數據開發沒經驗怎麼入行 瀏覽:398
冰封王座代碼 瀏覽:851
基礎教育有哪些重大政策文件 瀏覽:606
數據到底美在哪裡 瀏覽:244
測出的數據值多少屬於酒駕 瀏覽:736
js怎麼動態刪除div 瀏覽:77
怎麼全選文件 瀏覽:53
c語音陷阱程序 瀏覽:404
微信火車票撿漏有用嗎 瀏覽:161
如何查看有沒有出現網路故障 瀏覽:147
web共享文件夾 瀏覽:447
下列關於ps打開文件的操作 瀏覽:909
為什麼會有街電app 瀏覽:56
U盤修復了還是亂碼文件打不開 瀏覽:75
湘潭編程培訓哪裡有 瀏覽:989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