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編程系統 > linuxtaskscheduler

linuxtaskscheduler

發布時間:2022-09-17 13:48:34

linux內核怎麼調度系統

1.調度器的概述

多任務操作系統分為非搶占式多任務和搶占式多任務。與大多數現代操作系統一樣,Linux採用的是搶占式多任務模式。這表示對CPU的佔用時間由操作系統決定的,具體為操作系統中的調度器。調度器決定了什麼時候停止一個進程以便讓其他進程有機會運行,同時挑選出一個其他的進程開始運行。

2.調度策略

在Linux上調度策略決定了調度器是如何選擇一個新進程的時間。調度策略與進程的類型有關,內核現有的調度策略如下:

#define SCHED_NORMAL 0#define SCHED_FIFO 1#define SCHED_RR 2#define SCHED_BATCH 3/* SCHED_ISO: reserved but not implemented yet */#define SCHED_IDLE 5

0: 默認的調度策略,針對的是普通進程。
1:針對實時進程的先進先出調度。適合對時間性要求比較高但每次運行時間比較短的進程。
2:針對的是實時進程的時間片輪轉調度。適合每次運行時間比較長得進程。
3:針對批處理進程的調度,適合那些非交互性且對cpu使用密集的進程。
SCHED_ISO:是內核的一個預留欄位,目前還沒有使用
5:適用於優先順序較低的後台進程。
註:每個進程的調度策略保存在進程描述符task_struct中的policy欄位

3.調度器中的機制

內核引入調度類(struct sched_class)說明了調度器應該具有哪些功能。內核中每種調度策略都有該調度類的一個實例。(比如:基於公平調度類為:fair_sched_class,基於實時進程的調度類實例為:rt_sched_class),該實例也是針對每種調度策略的具體實現。調度類封裝了不同調度策略的具體實現,屏蔽了各種調度策略的細節實現。
調度器核心函數schele()只需要調用調度類中的介面,完成進程的調度,完全不需要考慮調度策略的具體實現。調度類連接了調度函數和具體的調度策略。

Ⅱ 如何分布式運行maprece程序

一、 首先要知道此前提 轉載
若在windows的Eclipse工程中直接啟動maprec程序,需要先把hadoop集群的配置目錄下的xml都拷貝到src目錄下,讓程序自動讀取集群的地址後去進行分布式運行(您也可以自己寫java代碼去設置job的configuration屬性)。
若不拷貝,工程中bin目錄沒有完整的xml配置文件,則windows執行的maprece程序全部通過本機的jvm執行,作業名也是帶有「local"字眼的作業,如 job_local2062122004_0001。 這不是真正的分布式運行maprece程序。
估計得研究org.apache.hadoop.conf.Configuration的源碼,反正xml配置文件會影響執行maprece使用的文件系統是本機的windows文件系統還是遠程的hdfs系統; 還有影響執行maprece的mapper和recer的是本機的jvm還是集群裡面機器的jvm
二、 本文的結論

第一點就是: windows上執行maprece,必須打jar包到所有slave節點才能正確分布式運行maprece程序。(我有個需求是要windows上觸發一個maprece分布式運行)
第二點就是: Linux上,只需拷貝jar文件到集群master上,執行命令hadoop jarPackage.jar MainClassName即可分布式運行maprece程序。
第三點就是: 推薦使用附一,實現了自動打jar包並上傳,分布式執行的maprece程序。
附一、 推薦使用此方法:實現了自動打jar包並上傳,分布式執行的maprece程序:
請先參考博文五篇:
Hadoop作業提交分析(一)~~(五)
引用博文的附件中EJob.java到你的工程中,然後main中添加如下方法和代碼。

public static File createPack() throws IOException {
File jarFile = EJob.createTempJar("bin");
ClassLoader classLoader = EJob.getClassLoader();
Thread.currentThread().setContextClassLoader(classLoader);
return jarFile;
}
在作業啟動代碼中使用打包:
Job job = Job.getInstance(conf, "testAnaAction");
添加:
String jarPath = createPack().getPath();
job.setJar(jarPath);
即可實現直接run as java application 在windows跑分布式的maprece程序,不用手工上傳jar文件。
附二、得出結論的測試過程
(未有空看書,只能通過愚笨的測試方法得出結論了)
一. 直接通過windows上Eclipse右擊main程序的java文件,然後"run as application"或選擇hadoop插件"run on hadoop"來觸發執行MapRece程序的測試。
1,如果不打jar包到進集群任意linux機器上,它報錯如下:
[work] 2012-06-25 15:42:47,360 - org.apache.hadoop.maprece.Job -10244 [main] INFO org.apache.hadoop.maprece.Job - map 0% rece 0%
[work] 2012-06-25 15:42:52,223 - org.apache.hadoop.maprece.Job -15107 [main] INFO org.apache.hadoop.maprece.Job - Task Id : attempt_1403517983686_0056_m_000000_0, Status : FAILED
Error: java.lang.RuntimeException: java.lang.ClassNotFoundException: Class bookCount.BookCount$BookCountMapper not found
at org.apache.hadoop.conf.Configuration.getClass(Configuration.java:1720)
at org.apache.hadoop.maprece.task.JobContextImpl.getMapperClass(JobContextImpl.java:186)
at org.apache.hadoop.mapred.MapTask.runNewMapper(MapTask.java:721)
at org.apache.hadoop.mapred.MapTask.run(MapTask.java:339)
at org.apache.hadoop.mapred.YarnChild$2.run(YarnChild.java:162)
at java.security.AccessController.doPrivileged(Native Method)
at javax.security.auth.Subject.doAs(Subject.java:415)
at org.apache.hadoop.security.UserGroupInformation.doAs(UserGroupInformation.java:1491)
at org.apache.hadoop.mapred.YarnChild.main(YarnChild.java:157)
Caused by: java.lang.ClassNotFoundException: Class bookCount.BookCount$BookCountMapper not found
at org.apache.hadoop.conf.Configuration.getClassByName(Configuration.java:1626)
at org.apache.hadoop.conf.Configuration.getClass(Configuration.java:1718)
... 8 more
# Error:後重復三次
2012-06-25 15:44:53,234 - org.apache.hadoop.maprece.Job -37813 [main] INFO org.apache.hadoop.maprece.Job - map 100% rece 100%
現象就是:報錯,無進度,無運行結果。

2,拷貝jar包到「只是」集群master的$HADOOP_HOME/share/hadoop/maprece/目錄上,直接通過windows的eclipse "run as application"和通過hadoop插件"run on hadoop"來觸發執行,它報錯同上。
現象就是:報錯,無進度,無運行結果。
3,拷貝jar包到集群某些slave的$HADOOP_HOME/share/hadoop/maprece/目錄上,直接通過windows的eclipse "run as application"和通過hadoop插件"run on hadoop"來觸發執行
和報錯:
Error: java.lang.RuntimeException: java.lang.ClassNotFoundException: Class bookCount.BookCount$BookCountMapper not found
at org.apache.hadoop.conf.Configuration.getClass(Configuration.java:1720)
at org.apache.hadoop.maprece.task.JobContextImpl.getMapperClass(JobContextImpl.java:186)
和報錯:
Error: java.lang.RuntimeException: java.lang.ClassNotFoundException: Class bookCount.BookCount$BookCountRecer not found

現象就是:有報錯,但仍然有進度,有運行結果。
4,拷貝jar包到集群所有slave的$HADOOP_HOME/share/hadoop/maprece/目錄上,直接通過windows的eclipse "run as application"和通過hadoop插件"run on hadoop"來觸發執行:
現象就是:無報錯,有進度,有運行結果。
第一點結論就是: windows上執行maprece,必須打jar包到所有slave節點才能正確分布式運行maprece程序。
二 在Linux上的通過以下命令觸發MapRece程序的測試。
hadoop jar $HADOOP_HOME/share/hadoop/maprece/bookCount.jar bookCount.BookCount

1,只拷貝到master,在master上執行。
現象就是:無報錯,有進度,有運行結果。
2,拷貝隨便一個slave節點,在slave上執行。
現象就是:無報錯,有進度,有運行結果。
但某些節點上運行會報錯如下,且運行結果。:
14/06/25 16:44:02 INFO maprece.JobSubmitter: Cleaning up the staging area /tmp/hadoop-yarn/staging/hser/.staging/job_1403517983686_0071
Exception in thread "main" java.lang.NoSuchFieldError: DEFAULT_MAPREDUCE_APPLICATION_CLASSPATH
at org.apache.hadoop.maprece.v2.util.MRApps.setMRFrameworkClasspath(MRApps.java:157)
at org.apache.hadoop.maprece.v2.util.MRApps.setClasspath(MRApps.java:198)
at org.apache.hadoop.mapred.YARNRunner.(YARNRunner.java:443)
at org.apache.hadoop.mapred.YARNRunner.submitJob(YARNRunner.java:283)
at org.apache.hadoop.maprece.JobSubmitter.submitJobInternal(JobSubmitter.java:415)
at org.apache.hadoop.maprece.Job$10.run(Job.java:1268)
at org.apache.hadoop.maprece.Job$10.run(Job.java:1265)
at java.security.AccessController.doPrivileged(Native Method)
at javax.security.auth.Subject.doAs(Subject.java:415)
at org.apache.hadoop.security.UserGroupInformation.doAs(UserGroupInformation.java:1491)
at org.apache.hadoop.maprece.Job.submit(Job.java:1265)
at org.apache.hadoop.maprece.Job.waitForCompletion(Job.java:1286)
at com.etrans.anaSpeed.AnaActionMr.run(AnaActionMr.java:207)
at org.apache.hadoop.util.ToolRunner.run(ToolRunner.java:70)
at com.etrans.anaSpeed.AnaActionMr.main(AnaActionMr.java:44)
at sun.reflect.NativeMethodAccessorImpl.invoke0(Native Method)
at sun.reflect.NativeMethodAccessorImpl.invoke(NativeMethodAccessorImpl.java:57)
at sun.reflect.DelegatingMethodAccessorImpl.invoke(DelegatingMethodAccessorImpl.java:43)
at java.lang.reflect.Method.invoke(Method.java:606)
at org.apache.hadoop.util.RunJar.main(RunJar.java:212)
第二點結論就是: Linux上,只需拷貝jar文件到集群master上,執行命令hadoop jarPackage.jar MainClassName即可分布式運行maprece程序。

Ⅲ 一定要幫這個忙呀!要不會死人的~~

注冊表建議設置最大40MB適合你現在的系統.
虛擬內存的初始大小和最大值添多少呀?
這個就要看你的內存了.請向下看第5條

////////////////////////以下是轉文////////
Win 2000中需要對硬碟和內存的調整比起Win 98來說要少得多,這主要
是因為微軟已經對這個最新的操作系統進行了優化,使得用戶安裝後就可以得到較
好的系統性能。不過這些優化主要是針對網路方面的,所以對於普通用戶有的可能
沒有多少用處,反而會影響系統的整體表現,這次筆者就帶領大家對Win 2000的硬
盤和內存性能進行一下調整,去除那些我們用不到的東東,然後再通過一些其他優
化操作來改善系統的性能。

1、調整硬碟的寫緩存

這個調整需要實施於系統中的所有硬碟,雖然它設置簡單,但效果卻比較
明顯,可以有效地增強磁碟和系統性能。

用右鍵點擊桌面上「我的電腦」圖標,選擇「屬性」,接著在彈出窗口中選擇
「硬體」選項卡的「設備管理器」,在其中找到你需要設置的硬碟項,然後雙擊進入其
屬性設置界面,在屬性選項卡中將「 Write chance enabled」選中。按照此方法設置
系統中的所有硬碟,確定後重啟系統使之生效。

2、調整硬碟DMA設置

用上面提到的方法進入設備管理器窗口,然後在查看菜單中選擇「
Devices by connection」,接著在下面的列表中找到「Standard PC」,將其子列
表全部擴展開,雙擊IDE controller項下的「Primary IDE channel」進入「屬性
」設置窗口,在高級設置選項卡中將每一個硬碟中的設備類型設置為:「Auto
Detection」,傳輸模式設置為:「DMA if available(CD-ROM驅動器同樣也可以
這樣設置)」。對於「Secondary IDE channel」也依照上面的方法進行設置,然
後重啟使之生效。

3、磁碟碎片整理

在Win 2000中微軟提供了磁碟碎片整理功能,筆者建議你經常使用它對硬
盤進行整理,最好每周一次。不過它令人遺憾地繼承了Win 98的「優良」傳統--速
度非常慢,所以筆者的第二個建議是:使用第三方程序來進行磁碟碎片整理工作,
比如:Diskeeper(它是一套完全支持Windows 2000的磁碟整理工具,整合有微軟的
Management Console(MMC),能夠整理Windows 2000加密文件和壓縮的文件,可自
動分析磁碟文件系統,無論磁碟文件系統是FAT16或NTFS格式均可進行安全、快速
地整理,而且可以選擇完整整理或僅整理可用空間,從而保持磁碟文件的連續,加
快文件存取效率。而且它不僅可以整理你的文件,而且還可以對它們進行重組,甚
至是系統的頁面文件也不在話下。另外,在注冊版本中具有計劃任務功能。(Win
2000雖然有磁碟整理功能,但是速度不能令人滿意)(雖然Diskeeper看上去和Win
2000中的磁碟整理差不多,但是功能要強大不少)

4、要NTFS,還是FAT32?

對於NTFS和FAT32兩種文件系統來說,它們各有所長,也各有所短。NTFS是
一個安全的文件系統,而且安裝於此文件系統下的Win 2000一般要快於FAT32文件
系統中的Win 2000。不過,FAT32可以很好兼容Win 9X操作系統,這又是NTFS所作
不到的。所以對於如何選擇文件系統,筆者的建議是:如果你的電腦中只運行
Win 2000,那麼最好選擇NTFS文件系統,如果你使用了雙啟動,在電腦中還安裝有
Win 9X或是Linux,那麼你至少要在一個分區中使用FAT32。如果你是一個追求速度
的狂人,筆者建議你將Win 2000的系統文件存放在NTFS格式的分區內,而其他個人
文件則放置在FAT32分區內。

5、頁面文件調整

在Win 2000中的頁面文件不像Win 9X中的臨時交換文件那樣是動態的,所
以對它進行調整來優化虛擬內存使得系統性能提高就更為重要了。 在
Win 9X中,你可以將頁面文件分割設置在幾個不同的硬碟中,而Win 2000則不建議
你這樣作。不過如果你有兩個速度相近的硬碟(請注意一定要速度相近才行,如果
你的兩個硬碟一個是5400轉,一個是7200轉,那麼最好不要這么作,因為它會導致
硬碟速度和系統性能大大降低),將頁面文件分割設置到兩個硬碟中則可以很大程
度地提高系統性能和速度。

頁面文件的大小應該大於物理內存,如果你的內存小於96MB,那麼筆者建
議將其設置為內存的1.5倍比較合適,當然2倍也未嘗不可。如果你的內存為
96-256MB,那麼微軟的建議是內存+30MB是最為適宜的選擇,不過如果你經常需要
進行大量多任務操作,那麼還是設置為內存的1.5倍為好。如果你有256MB內存,那
么將頁面文件設置為256MB吧,除非你選擇了當系統發生崩潰時記錄所有的DUMP(
DUMP的相關問題請參考全攻略相關文章)。

頁面文件的設置方法為:在桌面用右鍵點擊「我的電腦」圖標,選擇屬性,
在打開的屬性窗口中選擇「高級」選項卡,然後點擊「性能選項」按鈕,在彈出的
窗口中點擊下面的「更改」按鈕進入虛擬內存設置窗口,按照上面所說的,如果你
有兩個速度相近的硬碟可以將頁面文件分割設置於兩個硬碟,也就是說兩個硬碟都
設置頁面文件,數值相同。對於一般用戶則可按剛才提到的數值設置,比如你有
64MB內存,那麼可以將最小和最大數值都設為96MB或是128MB,按下旁邊的「設置
」按鈕後重啟系統即可。

6、其他調整

在上一步的「性能選項」窗口中還有一個設置叫:應用程序響應,這里提
供有:應用程序和後台服務兩個選項,如果你把Windows更多地作為工作站(單機
)來使用,則應選擇「應用程序」,這樣可以使那些在工作站上運行的應用程序運
行得更好,我們普通用戶就屬於這類。但當你把Win 2000更多地作為網路伺服器來
使用的話,則應選擇「後台服務」,這樣系統將為後台程序分配更多的資源,以使
伺服器的服務性能更加出色。

7、注冊表調整

在這步調整中將要涉及注冊表的修改,所以筆者再次提醒大家一定要事先
備份注冊表(相關操作請看這里),而那些初級用戶則最好不要輕易嘗試或是在高手
的幫助下進行。

筆者在這里提供了一些相關的注冊表文件(注意:筆者只在Win 2000英文版測
試通過),你只要下載並運行它就可以完成修改操作。如果你想知道具體的修改過
程,那麼可以在開始菜單的運行項鍵入:regedit,打開注冊表編輯器,然後找到
HKEY_LOCAL_MACHINE/System/CurrentControlSet/Control/Session
Manager/Memory Management:ClearPageFileAtShutdown --筆者無法找到該鍵的
相關信息,而且打開此設置後好象每次關機時並沒有清除頁面文件,不過當筆者將
其打開後系統性能還是有了輕微的提高。打開該設置可以下載、運行這個注冊表文
件、關閉此設置請下載、運行另一個注冊表文件。

DisablePagingExecutive -- 當該設置打開後,系統正在執行的文件被強制保留在
內存中而不是被移入虛擬內存,這樣可以提高程序運行速度,從而提高系統性能。
但是請注意這只對那些擁有128MB或更多內存的朋友而言的,因為它需要大量物理
內存作後盾。打開該設置請下載、運行這個注冊表文件,關閉則下載另一個注冊表
文件。

IOPageLockLimit -- 這個設置可以改善系統在輸入/輸出方面效能,從而明顯提高
系統性能,系統的默認值為:512KB或0.5MB。不過筆者個人的建議是:如果你沒有
128MB或更多的內存還是不要修改為好。對於擁有大內存的朋友,筆者在這里提供
了將數值設置為:1MB、2MB、4MB、8MB、16MB、24MB、32MB的注冊表文件。因為這
個設置的修改不會出現問題,所以你可以試一試,那些擁有128MB內存的朋友肯定
會發現設置為8MB和16MB時系統的性能會有很大改善,當你的內存越大且使用了較
高數值系統的性能改善也會越明顯。如果你想恢復默認數值可以下載、運行這個注
冊表文件。

LargeSystemCache -- 這個設置是讓Win 2000使用它的系統緩存(就像Win 9X中的
Vcache),不過它主要對Win 2000伺服器版或更高版本有效,因為打開這個設置後
磁碟輸入/輸出性能會有巨大的提高。不過對於專業版用戶而言,筆者個人建議如
果你有128MB或更多的內存可以將其打開,否則還是不要考慮它吧。(打開此項設
置的注冊表文件,關閉設置的注冊表文件。)

8、更改事件記錄目錄

如果你有兩個或兩個以上硬碟,而且硬碟之間的速度相近,那麼這個系統
優化將非常適合你。因為Win 2000中有一個功能叫:事件記錄(Event Log),它
會記錄系統活動信息,比如:安全、應用程序和系統事件,記錄文件的位置在C:
\WINNT\SYSTEM32\Config目錄中。

9、服務設置

在Win 2000中有許多默認的系統服務,它們主要是用來協調系統某項功
能或一些功能(比如:網路、列印機等)的,以便使系統更易用,好用。不過,關
掉一些你不太想要或是對你而言沒用的服務可以加快系統啟動速度、降低系統開銷
(這有點像關閉那些駐留程序)。當然這樣作的後果是限制了系統在某些方面的能
力。

對於每一個系統服務都有三種設置:自動,隨系統啟動開始運行;手動,當被
其他服務訪問或是相應程序運行時啟動;失效,將其關閉,不再起作用。所以筆者
建議可以一些服務設置為手動狀態,這樣既不會增加系統開支,也可以在需要時將
其打開。而且通過下面的設置你將會回收大約10MB的系統資源,真的!就是10MB!

好了,來到你的控制面板,打開「管理員工具」項,然後打開其中的「服務」
項,設置服務的方法是用右鍵點擊某個服務並選擇屬性,在常規選項卡中的開始類
型下拉菜單中選相應的設置,比如:手動、自動或失效。 下面是筆者測試過的
服務列表:

Alerter--這個服務是當系統發生故障時向管理員發送警報,除非你的電腦處
在區域網中,而且配有網路管理員,一般情況下可以將其設置為手動或失效。

Clipbook Server--這個服務是允許網路中的其他用戶查看你的剪貼板,即使
你的電腦在區域網中,為了安全起見筆者還是強烈建議你將其設置為手動,而對於
普通用戶來說完全可以將其設置為:失效。

Computer Browser--該服務控制的是網路鄰居和其他網路功能,如果普通用戶
可以將其設置為:失效,而區域網用戶則應設置為:自動。

Event Log--該服務主要是控制系統事件記錄,如果你不太關心系統出錯後的
記錄信息,那麼可以將其設置為手動,不過筆者的建議還是把設為自動吧,有備無
患呀。

Messenger--在網路中發送、接收信息,如果你將Alerter關閉,那麼這項可以
設置為手動。

Net Logon--主要是管理某些網路安全設置的,比如:登錄信息,你可以
將其設置為手動。

Network DDE和Network DDE DSDM -- 這兩個服務主要是管理DDE(動態數據交
換)的,如果你不需要在網路中與他們共同使用Office等軟體,那麼可以將其設置
為:手動。

NT LM Security Support--提供一些NT網路應用程序的安全保護,建議將其設
置為:手動。

Plug and Play--打開Win 2000的即插即用功能,建議將其設置為:自動,如
不然會導致注冊表混亂。

Protected Storage--該服務適合於那些像信息卡等的保密信息。建議設置為
:自動。當然你的系統中沒有存儲任何私人信息除外。 RPC Services--有兩項,
適用於遠程呼叫。不過筆者還不知道哪一個網路軟體
需要使用這兩項服務,但是不管你將它們設置為什麼,它們每次都會隨系統啟動,
所以就把它們設為:自動吧。

Server--它是用來管理網路中文件和列印伺服器的,對於普通用戶而言可以將
其設置為:手動,如果你是區域網用戶則需將其設置為:自動。

Print Spooler--這是用來管理你的列印機的,如果你沒有列印機可以將其設
置為:手動或失效。

Task Scheler--用來管理計劃任務的,比如每周按時整理磁碟等。如果你不
使用Windows的計劃任務,那麼可以將其設置為:手動。
Uninterruptible Power Supply --這個服務是用來管理你的UPS的,如果你沒
有UPS就將它設置為:手動或失效吧。

Workstation--它是用來管理其他網路功能的,如果你的電腦上網,那麼應該
選擇:自動。

除了上面提到的服務外,Win 2000中還有其他不少服務,待筆者了解到更多相
關信息時再來更新這個列表吧。

10、關閉無用的自啟動程序

同Win 98一樣,你可以通過刪除注冊表的
HKEY_LOCAL_MACHINE\SOFTWARE\MICROSOFT\WINDOWS\CURRENTVERSION\RUNRUN項中
的程序鍵值來使某個程序無法隨系統啟動而啟動。不過在刪除前建議你最好將這個
鍵值導出備份,因為有可能在你刪除後,會出現程序無法運行的情況。

11、整理內存碎片

不需要專門的程序你就可以簡單、方便、有效地整理內存碎片,這個方法
也可以應用到Win 9X中。它其實是兩個VBScript語句,新建一個文本文件,然後在
裡面鍵入:

Mystring = Space(16000000)

Mystring = Space(80000000)

上面一行適合於內存小於128MB,但大於32MB的電腦,下面一行就適合內存等
於或大於128MB的電腦,你可以根據自己的情況選擇,然後將其保存為:memory.
vbs。建議你將它放置在桌面,這樣在任何時間你可以雙擊它來整理內存碎片。如
果你在使用第二行時出現了問題,那麼可以改為第一行的語句。另外,在運行它之
前建議你關閉其他所有程序,這樣才能得到最好效果。

Ⅳ 為什麼windows越用越慢,而linux就不會

P越用越慢的問題
首先聲明這是轉貼來的。經本人試用,修改系統後運行速度確實有了提高,有興趣的朋友可以試一下。1、減少磁碟空間佔用
2、終止不常用的系統服務
3、安全問題
4、另外一些技巧

首先問一下,你是不是很想激活XP,不。。。准確的說你是不是想在ms的站上能夠升級。如果答案是肯定的話,那我們就先來探討一下安裝的問題,目前流行的V4、V5、V6版本我還是比較推薦的,尤其是V5和V6這兩個。安裝的過程中有個序列號的問題,我建議你先在機子上算好,然後用這個序列號安裝,通常這樣安裝的XP都可以到MS的站點自由更新。
如果你是已經安裝好的XP了,但用的序列號是里到處流傳人人都用的那些,也沒關系,我們後面會說用sysrep來重新封裝的時候會解決序列號更換的問題。

我假設你已經安裝完XP了,come on baby ~~

一、瘦身行動

1、在各種軟硬體安裝妥當之後,其實XP需要更新文件的時候就很少了。刪除系統備份文件吧:開始→運行→sfc.exe /purgecache 近3xxM。

2、刪除驅動備份: %windows%\driver cache\i386目錄下的driver.cab文件,通常這個文件是76M。

3、偶沒有看help的習慣,所以保留著%windows%\help目錄下的東西對我來說是一種傷害,呵呵。。。都幹掉,近4xM。

4、一會在升級完成後你還會發現%windows%\多了許多類似$NtUninstallQ311889$這些目錄,都幹掉吧,1x-3xM。

5、正好硬碟中還有win2000/server等,所以順便把pagefile.sys文件都指向一個地方:控制面板→系統→性能—高級→虛擬內存→更改,注意要點「設置」才會生效。

6、卸載不常用組件:用記事本修改\%windows%\inf\sysoc.inf,用查找/替換功能,在查找框中輸入,hide,全部替換為空。這樣,就把所有的,hide都去掉了,存檔退出後再運行「添加-刪除程序」,就會看見「添加/刪除 Windows 組件」中多出不少選項;刪除掉游戲啊,碼表啊等不用的東西。

7、刪除\windows\ime下不用的輸入法,8xM。我重新安裝了自己用的zrm輸入法,赫赫。

8、如果實在空間緊張,啟用NTFS的壓縮功能,這樣還會少用2x% 的空間,不過我沒作。

9、關了系統還原,這破功能對我這樣常下載、測試軟體的人來說簡直是災難,用滑鼠右健單擊桌面上的「我的電腦」,選擇「屬性」,找到「系統還原」,選擇「在所有驅動器上關閉系統還原」呵呵,又可以省空間了。

10、還有幾個文件,挺大的,也沒什麼用。。。。忘了名字 :( ,剛安裝的系統可以用查找功能查找大於50M的文件來看看,應該能找到的。

如果你能按照上面的過程做完,你的原本1.4G的XP,完全可以減少到800以下。

二、加速計劃

WinXP的啟動會有許多影響速度的功能,盡管ms說已經作最優化處理過,但對我們來說還是有許多可定製之處。我一般是這樣來做的。

1、修改注冊表的run鍵,取消那幾個不常用的東西,比如Windows Messenger 。啟用注冊表管理器:開始→運行→Regedit→找到「HKEY_CURRENT_USER\Software\Microsoft\Windows\CurrentVersion\Run\MSMSGS」 /BACKGROUND 這個鍵值,右鍵→刪除,世界清靜多了,順便把那幾個什麼cfmon的都幹掉吧。

2、修改注冊表來減少預讀取,減少進度條等待時間,效果是進度條跑一圈就進入登錄畫面了,開始→運行→regedit啟動注冊表編輯器,找HKEY_LOCAL_MACHINE\SYSTEM\CurrentControlSet\Control\Session Manager\Memory Management\PrefetchParameters, 有一個鍵EnablePrefetcher把它的數值改為「1」就可以了。另外不常更換硬體的朋友可以在系統屬性中把匯流排設備上面的設備類型設置為none(無)。

3、關閉系統屬性中的特效,這可是簡單有效的提速良方。點擊開始→控制面板→系統→高級→性能→設置→在視覺效果中,設置為調整為最佳性能→確定即可。這樣桌面就會和win2000很相似的,我還是挺喜歡XP的藍色窗口,所以在「在窗口和按鈕上使用視覺樣式」打上勾,這樣既能看到漂亮的藍色界面,又可以加快速度。

4、我用Windows commadner+Winrar來管理文件,Win XP的ZIP支持對我而言連雞肋也不如,因為不管我需不需要,開機系統就打開個zip支持,本來就閑少的系統資源又少了一分,點擊開始→運行,敲入:「regsvr32 /u zipfldr.dll」雙引號中間的,然後回車確認即可,成功的標志是出現個提示窗口,內容大致為:zipfldr.dll中的Dll UnrgisterServer成功。

5、據說XP的一個系統服務Qos,這個調度要佔用一定的網路帶寬,像我這樣的一毛不拔的人是無法忍受的,去掉方法是:開始菜單→運行→鍵入 gpedit.msc ,出現「組策略」窗口, 展開 "管理模板」→「網路」 , 展開 "QoS 數據包調度程序", 在右邊窗右鍵單擊「限制可保留帶寬" ,在屬性中的「設置」中有「限制可保留帶寬" ,選擇「已禁用」,確定即可。當上述修改完成並應用後,用戶在網路連接的屬性對話框內的一般屬性標簽欄中如果能夠看到"QoS Packet Scheler(QoS 數據包調度程序)"。說明修改成功,否則說明修改失敗,順便把網路屬性中的那個Qos 協議也一起幹掉(卸載)吧。

6、快速瀏覽區域網絡的共享
通常情況下,Windows XP在連接其它計算機時,會全面檢查對方機子上所有預定的任務,這個檢查會讓你等上30秒鍾或更多時間。去掉的方法是開始→運行→Regedit→在注冊表中找到HKEY_LOCAL_MACHINE\Software\Microsoft\Windows\Current Version\Explorer\RemoteComputer\NameSpace。在此鍵值下,會有個鍵,把它刪掉後,重新啟動計算機,Windows XP就不再檢查預定任務了,hoho~~~ ,速度明顯提高啦!

7、關掉調試器Dr. Watson
我好像從win95年代開始一次也沒用過這東西,可以這樣取消:打開冊表,找到HKEY_LOCAL_MACHINE\SOFTWARE\Microsoft\Windows NT\CurrentVersion\AeDebug子鍵分支,雙擊在它下面的Auto鍵值名稱,將其「數值數據」改為0,最後按F5刷新使設置生效,這樣就取消它的運行了。沿用這個思路,我們可以把所有具備調試功能的選項取消,比如藍屏時出現的memory.dmp,在「我的電腦→屬性→高級→設置→寫入調試信息→選擇無」等等。

8、被我終止的服務列表以及相關說明

1)alerter 錯誤警報
2)automatic updates windows 自動更新
3)background intelligent transfer service 微軟說使用空閑的網路帶寬傳數據
4)clipbook 與遠程電腦來共享剪貼板內容,我看還是免了吧
5)Computer browser 說什麼要維護網路更新列表
6)DHCP client 我不需要這東西
7)Distributed link tracking client 保持區域網連接更新等信息,偶很少用區域網,這東西佔用4M左右內存。
8)Distributed Transaction coordinator 協調***,和上面的差不多
9)DNS Client 我不需要這東西
10)Error reporting service 錯誤報告
11)Event Log 系統日誌紀錄
12)Fast user switching compatibility 用戶切換
13)help and support 幫助
14)Human interface device access 據說是智能設備。。。
15)IMAPI CD-burning COM service 偶不用這個刻碟
16)Indexing service 索引,索引什麼呢?
17)Internet Connection Firewall(ICF) ICF防火牆
18)IPSEC Services 這個我不懂,你想知道問Quack去
19)Logical Disk manager administrative service 配置磁碟
20)messenger 好像net send 等東西用的就是這個功能
21)MS software shadow provider 卷復制備份的
22)Net Logon 我可不想讓黑客遠程登錄進來,關!
23)Netmeeting remote desktop sharing 我不用netmeeting
24)Network DDE 動態數據交換傳輸
25)Network DDE DSDM 和上面差不多
26)Network Location Awareness 關,我的機子不作共享
27)NTLM Security support provider-telnet 呵呵,關!
28)Performance logs and alert 將系統狀態寫日誌或發警告
29)Portable media serial number 關!
30)Print Spooler 列印機,不幸的是我的機子不連接Print ~
31) QoS RSVP 關!
32)Remote desktop help session manager 遠程幫助服務
33)remote Procere Call LOCATOR 管理RPC
34)remote registry 遠程管理注冊表
35)removable storage
36)routing and remote access 我乾脆禁用了它
37)security accounts manager 我的系統只是一個客戶系統,不用iis。
38)smart card
39)smart card helper 關!!!
40)SSDP Discovery service 我用不到這個
41)system event notification 如果是伺服器肯定要記錄的
42)system restore service 系統還原服務
43)task scheler windows 計劃服務
44)Telephony 撥號服務,我不撥號還不行嗎?
45)telnet
46)terminal services 終端服務
47)uninterruptible power supply UPS,我沒有呀
48)universal plug and play device host 太先進了點,用不到
49)upload manager 關了也能傳輸文件的
50)volume shadow 又是備份,暈
51)webclient 沒用過
52)Windows Installer MSI服務,我一直關著。
53)windows image acquisition (WIA) 數碼設備用的
54)windows management instrumentation driver extensions 關了
55)windows time 時間服務
56)wireless zero configuration 無線網路,偶用不到的
57)WMI perfromance adapter 關!

這裡面的一些服務是剛開始就是關的,但我忘了,所以只好把現在系統中關閉的服務基本都列了出來。你根據自己的情況酌情處理吧。

三、我安全嗎

多了不談,基本的共享還是得關的:

修改注冊表為以下兩個樣式:
去除共享
——————————————————————
Windows Registry Editor Version 5.00
[HKEY_LOCAL_MACHINE\SYSTEM\CurrentControlSet\Services\lanmanserver\parameters]
"AutoShareServer"=dword:00000000
"AutoSharewks"=dword:00000000
——————————————————————
去除IPC$管理
——————————————————————
Windows Registry Editor Version 5.00

[HKEY_LOCAL_MACHINE\SYSTEM\CurrentControlSet\Control\Lsa]
"restrictanonymous"=dword:00000001
——————————————————————
或者將上面兩個保存成個.REG文件,然後雙擊導入就可以了。

順便把不要臉的的3721也屏蔽,在hosts文件中加入:

127.0.0.1 cnsmin.3721.com
127.0.0.1 ;

四、其他技巧

1、給滑鼠右鍵增加個復制到.../移動到...功能
—————————————————————
Windows Registry Editor Version 5.00

[HKEY_LOCAL_MACHINE\SOFTWARE\Classes\AllFilesystemObjects\shellex]

[HKEY_LOCAL_MACHINE\SOFTWARE\Classes\AllFilesystemObjects\shellex\ContextMenuHandlers]

[HKEY_LOCAL_MACHINE\SOFTWARE\Classes\AllFilesystemObjects\shellex\ContextMenuHandlers\Copy To]
@=""

[HKEY_LOCAL_MACHINE\SOFTWARE\Classes\AllFilesystemObjects\shellex\ContextMenuHandlers\Move To]
@=""
————————————————————————
將上面內容保存成add.reg文件,然後雙擊導入就可以了。

2、關了錯誤報告,*** !這東西搞得我像個微軟免費的測試員似的:點擊控制面板>系統>高級>右下角->錯誤報告>禁用錯誤匯報——>確定!
3、取消分組顯示:右鍵單擊任務欄的空白區域,在彈出的菜單中選擇「屬性」,在彈出的窗口中,取消「分組相似任務欄按鈕」前面的對鉤,確定就可以了。
4、找回經典的登錄窗口,WinXP默認的登錄界面雖然漂亮,但如果你想用一個列表中沒有的用戶登錄,你會發現無從下手,改回經典窗口的方法是:點擊「開始」→「控制面板」→「用戶賬戶」→「更改用戶登錄或注銷的方式」→把「使用歡迎屏幕」前面的對鉤取消,最後點「應用選項」就OK啦。
5、將自己最常用的輸入法設置一個快捷鍵:點擊「開始」→「控制面板」→「區域和語言選項」→在彈出的窗口中選擇「語言」→「詳細信息」→「鍵設置」在彈出的窗口中找到自己用的輸入法,點「更改按鍵順序」→在這里選一個快捷鍵就可以了。
6、關閉計算機時自動結束不響應的任務,注冊表:HKEY_CURRENT_USER\Control Panel\Desktop 中的「AugoEndTasks」的鍵值改為「1」
7、關閉自動更新:右鍵單擊「我的電腦」,點擊屬性,點擊「自動更新」,在「通知設置」一欄選擇「關閉自動更新。我將手動更新計算機」一項。
8、減少開機磁碟掃描等待時間,開始→運行,鍵入「chkntfs/t:0」

然後連接到ms站點順便升級一次就算優化基本完成,對於XP而言,可以採用許多內部命令來看看優化情況,比如tasklist.exe /svc 可以查看系統服務實際使用情況。
優化一個系統,挺麻煩的。所以我們把他保存起來,我們用Ghost生成.GHO文件,這樣就可以拿給別人炫耀一下啦,在Ghost之前先要作一個事情,清除系統硬體、注冊等信息,否則克隆到不同的機子上將無法啟動,在Winxp安裝盤上找Deploy.cab 中的sysprep.exe文件。
執行sysprep.exe,選擇「重新封裝」,下面的標記中可以選擇「已提前激活」,還可以選擇封裝完成後是關機還是重新啟動。封裝完成後,我們再用帶有Ghost的系統盤啟動,用Ghost來生成備份.GHO鏡像,備份完成!
在執行封裝後,重新開機,XP會讓我們輸入序列號,文中開頭所提到的換序列號的辦法就是這樣換

Ⅳ 兩台電腦如何共享文件 linux

加入同一個家庭網路
設置共享
1、啟用來賓帳戶。
開始-控制面版--管理工具--計算機管理-展開系統工具--本地用戶和組--用戶,在右邊會見到一個GUEST用戶,雙擊它,把帳號已停用前面的勾取消。如果大家想提高訪問別人機器的速度的話,還可以做一些相關操作:控制面版—管理工具—服務—Task Scheler—屬性—啟動方式改為手動,這樣就可以了。
2、用戶權利指派。
「控制面板-管理工具-本地安全策略」,在「本地安全策略」對話框中,依次選擇「本地策略-用戶權利指派」,在右邊的選項中依次對「從網路上訪問這台計算機」和「拒絕從網路上訪問這台計算機」這兩個選項進行設置。
「從網路上訪問這台計算機」選項需要將guest用戶和everyone添加進去;「拒絕從網路上訪問這台計算機」需要將被拒絕的所有用戶刪除掉,默認情況下guest是被拒絕訪問的。
3、安裝NetBEUI協議。
查看「網上鄰居」屬性—查看「本地連接」屬性—點擊「安裝」—查看 「協議」—看其中NetBEUI協議是否存在,在Winxp系統默認的情況下該協議是已經安裝好了的。某些區域網游戲和軟體須安裝NetBEUI協議。而且網上有文章說,在小型區域網中,微軟在WinXP中只支持的TCP/IP協議和NWLink IPX/SPX/NetBIOS兼容協議表現不盡如人意,在小型區域網(擁有200台左右電腦的網路)中NetBEUI是佔用內存最少、速度最快的一種協議。安裝方法:
(1)放入Windows XP安裝光碟,到「valueaddMsft et etbeui」目錄下將Netnbf.inf復制C:\Windows\INF中;
(2)將Nbf.sys復制到C:\Windows\System32\Drivers中;
(3)開始→控制面板→網上鄰居」→「網路連接」→「本地連接」(就是你目前使用中的區域網連接)上按右鍵→「屬性」→「常規」→「安裝」→「通訊協議」→「添加」,此時就可以看到「NetBEUI Protocol」這一項,此項原來是沒有的,選取NetBEUI之後,按確定。
4、建立工作組。
以XP為例,右擊「我的電腦」---「屬性」,在「計算機名」選項卡中,點「更改」按鈕,在下面的「工作組」文本框里輸入工作組的名字,隨便輸,只要保證兩台機器工作組一樣就行。
或,右鍵點擊「我的電腦」,選擇「屬性」,然後單擊「計算機名」選項卡,看看該選項卡中有沒有出現你的區域網工作組名稱,如「workgroup」等。然後單擊「網路 ID」按鈕,開始「網路標識向導」:單擊「下一步」,選擇「本機是商業網路的一部分,用它連接到其他工作著的計算機」;單擊「下一步」,選擇「公司使用沒有域的網路」;單擊「下一步」按鈕,然後輸入你的區域網的工作組名,這里我建議大家用「BROADVIEW」,再次單擊「下一步」按鈕,最後單擊「完成」按鈕完成設置。
5、設置共享文件夾。
(1)我的電腦→工具→文件夾選項→查看→去掉「使用簡單文件共享(推薦)」前的勾。
(2)把你要共享的文件全部放在一個文件夾里,右擊這個文件夾--共享和安全,在「共享」選項卡中選中「在網路上共享這個文件夾」復選框,這時「共享名」文本框和「允許其他用戶更改我的文件」復選框變為可用狀態。用戶可以在「共享名」文本框中更改該共享文件夾的名稱;若清除「允許其他用戶更改我的文件」復選框,則其他用戶只能看該共享文件夾中的內容,而不能對其進行修改。設置完畢後,單擊「應用」按鈕和「確定」按鈕即可。
6、關閉防火牆。
打開網上鄰里,可看到對方機子上的共享文件夾。

Ⅵ Hadoop常見問題解答

Hadoop常見問題解答
(1)Hadoop適不適用於電子政務?為什麼?
電子政務是利用互聯網技術實現政府組織結構和工作流程的重組優化,建成一個精簡、高效、廉潔、公平的政府運作信息服務平台。因此電子政務肯定會產生相關的大量數據以及相應的計算需求,而這兩種需求涉及的數據和計算達到一定規模時傳統的系統架構將不能滿足,就需要藉助海量數據處理平台,例如Hadoop技術,因此可以利用Hadoop技術來構建電子政務雲平台。

總結一下,任何系統沒有絕對的適合和不適合,只有當需求出現時才可以決定,在一個非常小的電子政務系統上如果沒有打數據處理以及計算分析需求時就不需要hadoop這樣的技術,而實際上,商用的電子政務平台往往涉及到大規模的數據和大量的計算分析處理需求,因此就需要Hadoop這樣的技術來解決。(2)hadoop對於實時在線處理有優勢嗎?
直接使用hadoop進行實時處理時沒有優勢的,因為Hadoop主要解決的是海量批處理作業計算問題,但是可以使用基於Hadoop的分布式NOSQL系統HBase系統以及相關實時處理系統:
1. 基於Hadoop的HBase可以做到實時處理以及相關需求的實時計算,主要解決海量<key,value>相關查詢計算等需求。
2. 可以考慮Spark計算,Spark是基於共現內存RDD的系統,比Hadoop更快,時候迭代式計算,例如數據挖掘,機器學習演算法等。
3. 還有Storm,Storm是一個免費開源、分布式、高容錯的實時計算系統,Storm經常用於在實時分析、在線機器學習、持續計算、分布式遠程調用和ETL等領域。
4. 考慮S4, S4是Yahoo!在2010年10月開源的一套通用、分布式、可擴展、部分容錯、具備可插拔功能的平台。這套平台主要是為了方便開發者開發處理流式數據(continuous unbounded streams of data)的應用。
你可以依據實際的需求來選擇合適的系統。
(3)Hadoop存儲海量數據沒有問題,但是如何能夠做到海量數據的實時檢索?
1,可以結合開源的搜索引擎Apache Lucene,Solr 或ElasticSearch
2,海量數據的實時檢索可以考慮HBase,建議可以使用hadoop將數據構建成以查詢key為鍵的數據集,然後將<key, value>集合寫入Hbase表中,Hbase會自動以key為鍵進行索引,在數十億甚至以上的級別下,查詢key的value響應時間也估計再10毫秒內。
如果檢索條件是多個組合的情況下,可以適當的設計多個hbase表格,這樣的檢索也是很快的,同時Hbase也是支持二級索引。在符合條件下查詢,Hbase也是支持MapRece的,如果對響應時間要求不高的情況下,可以考慮將hive和Hbase系統結合來使用。
如果數據量不是很大的情況下也可以考慮支持類似SQL的NOSLQ系統。
(4)能不能給點hadoop的學習方法以及學習規劃,hadoop系統有點龐大,感覺無從學起?
首先搞清楚什麼是hadoop以及hadoop可以用來做什麼?
然後,可以從最經典的詞頻統計程序開始,初步了解MapRece的基本思路和處理數據的方式。
接著,就可以正式學習hadoop的基本原理,包括HDFS和MapRece,先從整體,宏觀核心原理看,先別看源碼級別。
進一步,就可以深入HDFS和MapRece和模塊細節,這個時候可以結合源碼深入理解,以及實現機制。
最後就是需要實戰了,可以結合自己的項目或者相關需求來完成一些hadoop相關應用。
(5) 大的文件拆分成很多小的文件後,怎樣用Hadoop進行高效的處理這些小文件?以及怎樣讓各個節點盡可能的負載均衡?
1. 怎樣用Hadoop進行高效的處理這些小文件?
你這個問題提的很好,hadoop在處理大規模數據時是很高效的,但是處理大量的小文件時就會因為系統資源開銷過大而導致效率較低,針對這樣的問題,可以將小文件打包為大文件,例如使用SequcenFile文件格式,例如以文件簽名為key,文件內容本身為value寫成SequcenFile文件的一條記錄,這樣多個小文件就可以通過SequcenFile文件格式變為一個大文件,之前的每個小文件都會映射為SequcenFile文件的一條記錄。
2. 怎樣讓各個節點盡可能的負載均衡?
在hadoop集群中負載均衡是非常關鍵的,這種情況的導致往往是因為用戶的數據分布的並不均衡,而計算資源槽位數確實均衡分布在每個節點,這樣在作業運行時非本地任務會有大量的數據傳輸,從而導致集群負載不均衡,因此解決不均衡的要點就是將用戶的數據分布均衡,可以使用hadoop內置的balancer腳本命令。
對於因為資源調度導致的不均衡則需要考慮具體的調度演算法和作業分配機制。
(6)c/c++ 程序員如何入門Hadoop到深入了解,並在Linux伺服器上布置運用,有沒有方向性的指導?
針對C/C++用戶,Hadoop提供了hadoop streaming介面和pipes介面,hadoop streaming介面以標准輸入和標准輸出作為用戶程序和hadoop框架交互的中間件,pipes這是專門針對C/C++語言的介面,以socket作為同學中介。
從使用上建議從streaming入手,pipes相比streaming問題比較多,而且pipes調試不容易。
(7)現在企業中使用Hadoop版本主要是1.x還是2.x?
目前網路,騰訊,阿里為主的互聯網公司都是以hadoop 1.X為基準版本的,當然每個公司都會進行自定義的二次開發以滿足不同的集群需求。
2.X在網路內部還沒有正式使用,還是以1.X為主,不過網路針對1.X的問題開發了HCE系統(Hadoop C++ Expand系統)
補充,Hadoop2.x在其他公司應用的很多,比如京東
(8)以後想從事大數據方面工作,演算法要掌握到什麼程度,演算法佔主要部分嗎?
首先,如果要從事大數據相關領域的話,hadoop是作為工具來使用的,首先需要掌握使用方法。可以不用深入到hadoop源碼級別細節。
然後就是對演算法的理解,往往需要設計到數據挖掘演算法的分布式實現,而演算法本身你還是需要理解的,例如常用的k-means聚類等。
(9)現在spark,storm越來越火,谷歌也發布了Cloud Dataflow,是不是Hadoop以後主要應該學習hdfs和yarn,而且以後Hadoop程序員的主要做的就是把這些東西打包,只提供介面讓普通的程序員也能使用,就像Cloudera和Google一樣?
這位同學,你多慮了,hadoop和spark, strom是解決不同的問題,不存在哪個好那個壞,要學習Hadoop還是以主流的hadoop-1.X為版本,2.X最主要的就是多了yarn框架,很好理解的。
如果你是hadoop本身研發建議都看,如果你是hadoop應用相關研發,看主流的1.X就行,我的書《Hadoop核心技術》是以主流的1.X為版本講解的,有興趣可以看看。
(10)小白問一句,大數據處理都是伺服器上安裝相關軟體嗎,對程序有什麼影響呢,集群、大數據是屬於運維的工作內容還是攻城獅的呢?
傳統的程序只能運行在單機上,而大數據處理這往往使用分布式編程框架編寫,例如hadoop maprece,只能運行在hadoop集群平台上。
運維的責任:保證集群,機器的穩定性和可靠性
hadoop系統本身研發:提高Hadoop集群的性能,增加新功能。
大數據應用:把hadoop作為工具,去實現海量數據處理或者相關需求。
(11)學習hadoop該怎麼入手呢?應該做一些什麼樣的項目呢?
可以參考我上面的幾個回答,可以從最簡單詞頻統計程序入手,然後學習理解HDFS和MapRece的基本原理和核心機制,如果僅僅把Hadoop作為一個工具來使用的話這樣就可以了,最重要的就是實戰了,可以嘗試使用Hadoop處理一些數據,例如做日誌分析,數據統計,排序,倒排索引等典型應用。
(12)100個以上hadoop節點,一般怎麼開發,運維?任務很多的情況下任務資源怎麼分配,任務執行順序是定時腳本還是別的什麼方式控制?
1. 首先大數據的應用開發和hadoop集群的規模是沒有關系,你指的是集群的搭建和運維嗎,對於商用的hadoop系統來說涉及到很多東西,建議參考《hadoop核心技術》實戰篇 「第10章Hadoop集群搭建 」 章節。
2. 任務的分配是有hadoop的調度器的調度策略決定的,默認為FIFO調度,商業集群一般使用多隊列多用戶調度器,可以參考參考《hadoop核心技術》高級篇 「第9章Hadoop作業調度系統」 章節。
3. 任務的執行順序是有用戶控制的,你自然可以定時啟動,也可以手動啟動。
(13)基於Hadoop做開發,是否必須會使用Java,使用其他開發語言是否無法更好的融入整個Hadoop的開發體系?
基於Hadoop做開發可以使用任何語言,因為hadoop提高了streaming編程框架和pipes編程介面,streaming框架下用戶可以使用任何可以操作標准輸入輸出的計算機語言來開發hadoop應用。
(14)在rece階段老是卡在最後階段很長時間,在網上查的說是有可能是數據傾斜,我想問這個有啥解決方法嗎?
1,你這個就是數據傾斜啊 好多數據都集中在一個rece里 其他rece里分配的數據比較少 默認情況下決定哪些數據分配到哪個rece是由rece個數和partiiton分區決定的 默認是對key進行hash運算 一般情況下用mapreuce傾斜很少 除非你用的HIVE
2,rece分為3個子階段:shuffle、sort和rece,如果rece整個過程耗時較長,建議先看一下監控界面是卡在哪個階段,如果是卡在shuffle階段往往是網路阻塞問題,還有就是某rece數據量太大,也就是你所說的數據傾斜問題,這種問題往往因為某個key的value太多,解決方法是:第一,默認的partiiton可能不適合你的需求,你可以自定義partiiton;第二就是在map端截斷,盡量讓達到每個rece端的數據分布均勻。
(15)非大數據的項目能否用hadoop?
非大數據項目是否可以用Hadoop的關鍵問題在於是否有海量數據的存儲,計算,以及分析挖掘等需求,如果現有系統已經很好滿足當前需求那麼就沒有必要使用Hadoop,沒有必要使用並不意味這不能使用Hadoop,很多傳統系統能做的Hadoop也是可以做的,例如使用HDFS來代替LINUX NFS,使用MapRece來代替單伺服器的統計分析相關任務,使用Hbase代替Mysql等關系資料庫等,在數據量不大的情況下通常Hadoop集群肯定比傳統系統消耗更多的資源。
(16)hadoop maprece 和第三方資源管理調度系統如何集成?
Hadoop的調度器設計的一個原則就是可插拔式調度器框架,因此是很容易和第三方調度器集成的,例如公平調度器FairScheler和容量調度器CapacityScheler,並配置mapred-site.xml的maprece.jobtracker.taskscheler以及調度器本身的配置參數,例如公平調度器控制參數則需要編輯fair- scheler.xml進行配置,具體可以參考我的新書《Hadoop核心技術》實戰篇第十章節10.11的集群搭建實例中的10.10.9 配置第三方調度器,同時可以進一步深入學習第9章 Hadoop作業調度系統,在這一章中會詳細介紹各種第三方調度器以及使用配置方法。

Ⅶ 100分,高手請進,回答對啦再給100分!

無法找到動態鏈接庫SQLUNIRL.dll於指定的路徑: E:\\PROGRA~1\\MICROS~3\\80\\Tools\\Binn;.;E:\\WINNT\\system32;E:\\WINNT\\system; E:\\WINNT\\System;E:\\WINNT\\System32;E:\\WINNT;E:\\WINNT\\System32\\Wbem; E:\\PROGRA~1\\MICROS~3\\80\\Tools\\BINN上。 點擊確定後,出現如下提示: 標題:安裝 內容:安裝程序配置伺服器失敗,參考伺服器錯誤日誌和E:\\WINNT\\sqlstp.log了解更多信息。
解決方法:直接把安裝目錄含中文名字的改成E文就OK了。嘿嘿,簡單吧!
越來越多的朋友在硬碟中安裝了多個操作系統,要知道,這安裝容易,卸載難啊。其實卸載也不可怕,本期小編就給大家獻上一頓豐富的卸載大餐,趕快去享用吧。

卸載的共通點

1.釋放要卸載的操作系統對引導扇區的控制權,並將控制權交由其他操作系統管理。
2.在多操作系統引導菜單中的選項中去除要卸載的操作系統選項。
3.刪除系統,釋放剩餘空間。

卸載Windows多操作系統

卸載多系統中的Win2000/XP/2003

要將Win 2000/XP/2003從多系統中徹底刪除,留下Win9X/Me系統,可以根據具體情況按以下方法操作。

1.如果多操作系統所在的安裝分區都是FAT32分區,可以直接在Win9X/Me下刪除Win2000/XP/2003的Windows或Winnt、Program Files和Documents and Settings目錄,然後刪除C盤中的如下文件:ntldr、ntdetect.com、boot.ini、ntbootdd.sys(如果你有SCSI設備的話)和bootfont.bin,最後用Windows 9X/Me啟動光碟引導計算機,執行命令:「a:\sys c:」即可徹底卸載WinXP。

提示:另外,也可以用Win98啟動盤啟動電腦,運行「FORMAT」命令直接快速格式化Win2000/XP/2003所在的硬碟分區,如A:\>FORMAT D:/Q ,之後再運行「SYS C:」命令以使硬碟可引導。

2.如果Win2000/XP/2003採用的是NTFS分區,可以使用Win98啟動盤啟動電腦,運行「FDISK」命令,雖然FDISK也不能識別Win2000/XP/2003所在的NTFS分區,顯示其為不明分區(unknown partition),但我們仍可以將該分區刪除掉,然後重新分區即可。

卸載多系統中的Win9X/Me

1.如果你的Win9X/Me安裝在除C盤外的其它分區,你可以直接格式化Win9X/Me所在的分區。

2.如果你的Win9X/Me安裝在C盤,則不能格式化,只能進入Win2000/XP/2000系統,將C盤的Windows、Program Files目錄及根目錄下的所有Win98引導文件,包括io.sys、msdos.sys、command.com、autoexec.bat和config.sys等等全部刪除。要注意的是,不要刪除ntldr、ntdetect.com、boot.ini、ntbootdd.sys和bootfont.bin文件。

3.格式化或者刪除Win9X/Me的文件後,要想取消雙系統的啟動菜單,我們還需要修改boot.ini文件,在「開始」菜單→「運行」中輸入「attrib c:\boot.ini -r -s -h」並回車去掉boot.ini文件的系統、只讀、隱藏屬性,然後進入C盤,雙擊打開boot.ini文件,刪除「multi(0)disk(0)rdisk(0)partition(2)\WINDOWS=」 Windows 98〃 /fastdetect」或「multi(0)disk(0)rdisk(0)partition(2)\WINDOWS=」Microsoft Windows ME」 /fastdetect」這一行並保存修改。接著「運行」中輸入「attrib c:\boot.ini +r +s +h」並回車設置回系統、隱藏和只讀屬性即大功告成。

當然,如果是單系統的話,我們也可以用滑鼠右鍵點擊「我的電腦」→「屬性」打開「系統屬性」對話框,在「高級」標簽頁點擊「啟動和故障恢復設置」按鈕,如圖1所示,設置Win2000/XP/2003為默認的操作系統,取消「顯示操作系統列表的時間」前面的「√」,即可取消啟動菜單。

src="http://www.it.com.cn/f/e/0411/30/110585.jpg">

圖 1

卸載WinXP/2000/2003中任意一個

卸載Win2000/XP/2003多系統中的任意一個的方法很簡單。

1.如果該系統安裝在非C盤,就可以直接格掉,然後修改Boot.ini文件即可,就是將「multi(0)disk(0)rdisk(0)partition(2)\WINDOWS=」你所刪除的系統名稱,比如你刪除的是Windows 2000,那麼這兒就是Windows 2000 Professional」 /fastdetect」這一行刪除即可。

2.該系統如果安裝在C盤,就需要使用Win2000/XP/2003的安裝光碟。使用安裝光碟啟動後,按Enter鍵「開始安裝」,按F8鍵進入選擇安裝分區的界面,選中C盤,按D鍵刪除C盤,然後按C鍵重建一個C盤。當然,你也可以使用大名鼎鼎的PQMagic、System Command的同門師兄Partition Command等來刪除C盤並重建C盤,筆者推薦使用Win2000/XP/2003的安裝光碟來刪除C盤並重建C盤。

3.刪除C盤後,要使用餘下的系統相應的安裝光碟啟動進入「恢復控制台」進行修復(如果是多系統的,則使用最高版本的系統的安裝光碟)。

以修復WinXP系統為例,按「R」鍵,進入「故障恢復控制台」界面,系統這時會搜尋已安裝的WinXP系統文件,然後顯示搜尋結果,並詢問「要登錄到哪個WinXP安裝」,選擇WinXP的安裝目錄並回車,系統會再詢問「管理員密碼」,再鍵入安裝WinXP時設置的管理員密碼,系統這時會搜尋已安裝的WinXP系統文件,當出現WinXP系統文件的安裝目錄,比如D:\Windows時,需要輸入修復命令Fixboot將新的分區引導扇區寫到指定分區,後面的參數為啟動扇區要寫入的磁碟盤符,這里填入C:,回車。修復完成,鍵入Exit退出,重啟後就成功修復。

Linux與Windows任選其一

卸載Linux

1.如果使用Linux的啟動管理器Lilo進行多系統引導,那刪除Linux的方法是:進入DOS模式,執行 fdisk /mbr,去除放置在主引導扇區中的Lilo代碼,然後用分區工具將Linux所在的分區刪除即可。

還要做的一件事情是察看一下WinNT所在的盤是否是Active的,如果不是,說明給Lilo修改了,必須用PQMagic等工具改回來,否則啟動不了。

2.如果採用OsLoader之類的引導工具,首先啟動的是Windows,那麼刪除Linux的方法就簡單了,去除多操作系統引導工具裡面的Linux選項,然後刪除Linux所在分區即可。

3.卸掉多個Linux系統中的一個更簡單,直接修改LiLo,去除要卸載的選項,用Linux的磁碟管理工具刪除要卸載的Linux所在的分區並加以重新利用即可。

4.如果你安裝了多個Windows,按照這種方式運行fdisk /mbr命令將覆蓋Windows多重啟動菜單,使得機器只能從默認的主操作系統啟動。為了修復Windows的多重啟動菜單,我們還需要使用Win2000/XP/2003的安裝光碟啟動進入「恢復控制台」,登錄到最後安裝的系統上,輸入fixmbr向硬碟寫入一個新的主引導記錄,並按Enter。系統提示說已經有一個不合法的啟動記錄存在,不必理會,只需確認繼續操作即可。重新啟動,熟悉的Windows啟動菜單就會回來了。

卸載Windows

1.如果多操作系統採用OsLoader引導,可以先進Linux系統,重新安裝一次Lilo,並將Lilo安裝到MBR中,重啟並進入Linux後,刪除Windows所在的目錄或分區 。

2.如果使用Lilo進行引導,刪除的Windows的方法是:進入Linux,修改Lilo的選項,去除Lilo中Windows的啟動選項,然後重新將Lilo寫進主引導扇區,最後可以隨意處置Windows所在的分區了。

這里以在Fedora Core 2下刪除WinXP為例進行介紹,我們用vi等文本編輯器打開/boot/grub/grub.conf。

# vi /boot/grub/grub.conf

然後將以下的語句段刪除即可:

title Windows XP

3.如果刪除WinXP後,只剩Linux,還可以修改啟動菜單停留的時間,即將「timeout=10」語句修改為「timeout=0」。這樣開機能夠立即進入Linux,而不會出現啟動菜單。如果刪除後還是多系統,則不要修改這一行。

除此之外,我們也可以使用圖形界面來修改啟動屬性。方法是依次單擊主菜單→系統設置→引導裝載程序菜單項,即可打開如圖2所示的「引導配置」對話框,確保選中Fedora Core選項,並將超時時間設置為1秒即可。

src="http://www.it.com.cn/f/e/0411/30/110586.jpg">

圖 2

No Comments »
Win200030 Nov 2004 12:00 am
Win 2000系統磁碟碎片整理

電腦使用久了,磁碟上保存了大量的文件,這些文件並非保存在一個連續的磁碟空間上,而是把一個文件分散的放在許多地方,這些零散的文件被稱作「磁碟碎片」,這些碎片會降低整個Windows的性能。於是Windows中都提供一個整理磁碟碎片的程序。(見圖一)

src="http://www.it.com.cn/f/e/0411/30/110578.jpg">

(圖一)

打開「開始」菜單,移動滑鼠到「程序」、「附件」、「系統工具」,單擊「磁碟碎片整理程序」。(見圖二)

src="http://www.it.com.cn/f/e/0411/30/110579.jpg">

(圖二)

Windows 2000下的「磁碟碎片整理程序」和Windows 98已經大不一樣了。一般我們先讓程序對磁碟的使用情況進行分析,選定C盤,單擊「分析」。(見圖三)窗口下面的狀態條上顯示出當前的操作進度。很快就分析結束了,同時還會給出,是否需要整理的建議,現在程序建議整理碎片。

在後面的「分析」欄中還可以看到文件的分布情況,紅色的部分就是零散的文件,白色的地方是空白區域。我們還可以看一下分析報告,單擊「察看報告」。(見圖四)

src="http://www.it.com.cn/f/e/0411/30/110580.jpg">

(圖三)

src="http://www.it.com.cn/f/e/0411/30/110581.jpg">

(圖四)

彈出報告,上面一欄顯示C盤(卷)的基本信息和碎片的分布比例,下面最零散的文件列表。單擊「碎片整理」,(見圖五)程序開始整理,這個過程需要的時間比較長,主要和文件的數量分區大小有關。

src="http://www.it.com.cn/f/e/0411/30/110582.jpg">

(圖五)

整理的過程中可以看到文件的分布變化和整個進度。整理結束後,會出現提示,點「關閉」結束。(見圖六)

src="http://www.it.com.cn/f/e/0411/30/110583.jpg">

(圖六)

src="http://www.it.com.cn/f/e/0411/30/110584.jpg">

(圖七)

No Comments »
Win200030 Nov 2004 12:00 am
Win 2000日誌及其刪除方法

Windows 2000的日誌文件通常有應用程序日誌,安全日誌、系統日誌、DNS伺服器日誌、FTP日誌、WWW日誌等等,可能會根據伺服器所開啟的服務不同。當我們用流光探測時,比如說IPC探測,就會在安全日誌里迅速地記下流光探測時所用的用戶名、時間等等,用FTP探測後,也會立刻在FTP日誌中記下IP、時間、探測所用的用戶名和密碼等等。甚至連流影啟動時需要msvcp60.dll這個動庫鏈接庫,如果伺服器沒有這個文件都會在日誌里記錄下來,這就是為什麼不要拿國內主機探測的原因了,他們記下你的IP後會很容易地找到你,只要他想找你!!還有Scheler日誌這也是個重要的LOG,你應該知道經常使用的srv.exe就是通過這個服務來啟動的,其記錄著所有由Scheler服務啟動的所有行為,如服務的啟動和停止。

日誌文件默認位置:

應用程序日誌、安全日誌、系統日誌、DNS日誌默認位置:%systemroot%\system32\config,默認文件大小512KB,管理員都會改變這個默認大小。

安全日誌文件:%systemroot%\system32\config\SecEvent.EVT
系統日誌文件:%systemroot%\system32\config\SysEvent.EVT
應用程序日誌文件:%systemroot%\system32\config\AppEvent.EVT
Internet信息服務FTP日誌默認位置:%systemroot%\system32\logfiles\msftpsvc1\,默認每天一個日誌
Internet信息服務WWW日誌默認位置:%systemroot%\system32\logfiles\w3svc1\,默認每天一個日誌
Scheler服務日誌默認位置:%systemroot%\schedlgu.txt

以上日誌在注冊表裡的鍵:

應用程序日誌,安全日誌,系統日誌,DNS伺服器日誌,它們這些LOG文件在注冊表中的:
HKEY_LOCAL_MACHINE\System\CurrentControlSet\Services\Eventlog

有的管理員很可能將這些日誌重定位。其中EVENTLOG下面有很多的子表,裡面可查到以上日誌的定位目錄。

Schedluler服務日誌在注冊表中
HKEY_LOCAL_MACHINE\SOFTWARE\Microsoft\SchelingAgent

FTP和WWW日誌詳解:

FTP日誌和WWW日誌默認情況,每天生成一個日誌文件,包含了該日的一切記錄,文件名通常為ex(年份)(月份)(日期),例如ex001023,就是2000年10月23日產生的日誌,用記事本就可直接打開,如下例:

#Software: Microsoft Internet Information Services 5.0 (微軟IIS5.0)
#Version: 1.0 (版本1.0)
#Date: 20001023 0315 (服務啟動時間日期)
#Fields: time cip csmethod csuristem scstatus
0315 127.0.0.1 [1]USER administator 331 (IP地址為127.0.0.1用戶名為administator試圖登錄)
0318 127.0.0.1 [1]PASS ? 530 (登錄失敗)
032:04 127.0.0.1 [1]USER nt 331 (IP地址為127.0.0.1用戶名為nt的用戶試圖登錄)
032:06 127.0.0.1 [1]PASS ? 530 (登錄失敗)
032:09 127.0.0.1 [1]USER cyz 331 (IP地址為127.0.0.1用戶名為cyz的用戶試圖登錄)
0322 127.0.0.1 [1]PASS ? 530 (登錄失敗)
0322 127.0.0.1 [1]USER administrator 331 (IP地址為127.0.0.1用戶名為administrator試圖登錄)
0324 127.0.0.1 [1]PASS ? 230 (登錄成功)
0321 127.0.0.1 [1]MKD nt 550 (新建目錄失敗)
0325 127.0.0.1 [1]QUIT ? 550 (退出FTP程序)

從日誌里就能看出IP地址為127.0.0.1的用戶一直試圖登錄系統,換了四次用戶名和密碼才成功,管理員立即就可以得知管理員的入侵時間、IP地址以及探測的用戶名,如上例入侵者最終是用administrator用戶名進入的,那麼就要考慮更換此用戶名的密碼,或者重命名administrator用戶。

WWW日誌

WWW服務同FTP服務一樣,產生的日誌也是在%systemroot%\System32\LogFiles\W3SVC1目錄下,默認是每天一個日誌文件,下面是一個典型的WWW日誌文件

#Software: Microsoft Internet Information Services 5.0
#Version: 1.0
#Date: 20001023 03:091
#Fields: date time cip csusername sip sport csmethod csuristem csuriquery scstatus cs(UserAgent)
20001023 03:091 192.168.1.26 192.168.1.37 80 GET /iisstart.asp 200 Mozilla/4.0+(compatible;+MSIE+5.0;+Windows+98;+DigExt)
20001023 03:094 192.168.1.26 192.168.1.37 80 GET /pagerror.gif 200 Mozilla/4.0+(compatible;+MSIE+5.0;+Windows+98;+DigExt)

通過分析第六行,可以看出2000年10月23日,IP地址為192.168.1.26的用戶通過訪問IP地址為192.168.1.37機器的80埠,查看了一個頁面iisstart.asp,這位用戶的瀏覽器為compatible;+MSIE+5.0;+Windows+98+DigExt,有經驗的管理員就可通過安全日誌、FTP日誌和WWW日誌來確定入侵者的IP地址以及入侵時間。

既使你刪掉FTP和WWW日誌,但是還是會在系統日誌和安全日誌里記錄下來,但是較好的是只顯示了你的機器名,並沒有你的IP,例如上面幾個探測之後,系統日誌將會產生下面的記錄:一眼就能看出2000年10月23日,16點17分,系統因為某些事件出現警告,雙擊頭一個,打開它的屬性:

屬性里記錄了出現警告的原因,是因為有人試圖用administator用戶名登錄,出現一個錯誤,來源是FTP服務。同時安全記錄里寫將同時記下,我們可以看到兩種圖標:鑰匙(表示成功)和鎖(表示當用戶在做什麼時被系統停止)。接連四個鎖圖標,表示四次失敗審核,事件類型是帳戶登錄和登錄、注銷失敗,日期為2000年10月18日,時間為1002,這就需要重點觀察。

雙點第一個失敗審核事件的,即得到此事件的詳細描述,我們可以得知有個CYZ的工作站,用administator用戶名登錄本機,但是因為用戶名未知或密碼錯誤(實際為密碼錯誤)未能成功。

另外還有DNS伺服器日誌,不太重要,就此略過(其實是我沒有看過它)

知道了Windows2000日誌的詳細情況,下面就要學會怎樣刪除這些日誌:

通過上面,得知日誌文件通常有某項服務在後台保護,除了系統日誌、安全日誌、應用程序日誌等等,它們的服務是Windos2000的關鍵進程,而且與注冊表文件在一塊,當Windows2000啟動後,啟動服務來保護這些文件,所以很難刪除,而FTP日誌和WWW日誌以及Scedlgu日誌都是可以輕易地刪除的。

首先要取得Admnistrator密碼或Administrators組成員之一,然後Telnet到遠程主機,先來試著刪除FTP日誌:

D:\SERVER>del schedlgu.txt
D:\SERVER\SchedLgU.Txt

進程無法訪問文件,因為另一個程序正在使用此文件。

說過了,後台有服務保護,先把服務停掉!

D:\SERVER>net stop 「task scheler」

下面的服務依賴於 Task Scheler 服務。

停止 Task Scheler 服務也會停止這些服務。

Remote Storage Engine

是否繼續此操作? (Y/N) [N]: y

Remote Storage Engine 服務正在停止….
Remote Storage Engine 服務已成功停止。

Task Scheler 服務正在停止.
Task Scheler 服務已成功停止。
OK,它的服務停掉了,同時也停掉了與它有依賴關系的服務。再來試著刪一下!
D:\SERVER>del schedlgu.txt
D:\SERVER>
沒有反應?成功了!下一個是FTP日誌和WWW日誌,原理都是一樣,先停掉相關服務,然後再刪日誌!
D:\SERVER\system32\LogFiles\MSFTPSVC1>del ex*.log

D:\SERVER\system32\LogFiles\MSFTPSVC1>
以上操作成功刪除FTP日誌!再來WWW日誌!
D:\SERVER\system32\LogFiles\W3SVC1>del ex*.log

D:\SERVER\system32\LogFiles\W3SVC1>
OK!恭喜,現在簡單的日誌都已成功刪除。下面就是很難的安全日誌和系統日誌了,守護這些日誌的服務是Event Log,試著停掉它!
D:\SERVER\system32\LogFiles\W3SVC1>net stop eventlog
這項服務無法接受請求的 「暫停」 或 「停止」 操作。
沒辦法,它是關鍵服務。如果不用第三方工具,在命令行上根本沒有刪除安全日誌和系統日誌的可能!所以還是得用雖然簡單但是速度慢得死機的辦法:打開「控制面板」的「管理工具」中的「事件查看器」(98沒有,知道用Win2k的好處了吧),在菜單的「操作」項有一個名為「連接到另一台計算機」的菜單,輸入遠程計算機的IP,然後點支煙,等上數十分鍾,忍受象死機的折磨,選擇遠程計算機的安全性日誌,右鍵選擇它的屬性:

點擊屬性里的「清除日誌」按鈕,OK!安全日誌清除完畢!同樣的忍受痛苦去清除系統日誌!

前在不藉助第三工具的情況下,能很快,很順利地清除FTP、WWW還有Schedlgu日誌,就是系統日誌和安全日誌屬於Windows2000的嚴密守護,只能用本地的事件查看器來打開它,因為在圖形界面下,加之網速又慢,如果你銀子多,時間閑,還是可以清除它的。綜上所述,介紹了Windows2000的日誌文件以及刪除方法,但是你必須是Administrator,注意必須作為管理員或管理組的成員登錄才能打開安全日誌記錄。該過程適用於 Windows 2000 Professional 計算機,也適用於作為獨立伺服器或成員伺服器運行的Windows 2000 Server 計算機。

至此,Windows2000安全知識基礎講座完畢,還有幾句話要講,大家也看出來了,雖然FTP等等日誌可以很快清除,但是系統日誌和安全日誌卻不是那麼快、那麼順利地能刪除,如果遇到聰明的管理員,將日誌文件轉移到另一個地方,那更是難上加難,所以奉勸大家,千萬不要拿國內的主機做試驗。

No Comments »

Ⅷ 目前伺服器的操作系統有哪些

windows server 2003
winodws 2000 server
windows NT 4.x
……
UNIX
Linux
……

閱讀全文

與linuxtaskscheduler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電腦pe安裝系統映像文件找不到 瀏覽:942
凱立德導航mips主程序 瀏覽:495
win7雙擊程序就閃退 瀏覽:105
微信上怎麼看骰子輸贏 瀏覽:665
法律文件圖片高清 瀏覽:386
word批量轉pdf注冊碼 瀏覽:339
mapreduce輸入多個文件 瀏覽:961
網路招生怎麼加學生微信 瀏覽:851
企業網站如何製作cms 瀏覽:175
文件移動到win10不見了 瀏覽:788
nsa工具使用過程 瀏覽:26
電腦如何換wifi密碼 瀏覽:162
ios11文件夾bug 瀏覽:135
c加密配置文件 瀏覽:276
pdf閱讀器程序軟體下載 瀏覽:278
直流數字電壓表程序 瀏覽:302
微信622版本 瀏覽:504
AUTOCAD文件擴展名是什麼 瀏覽:157
啥叫文件名 瀏覽:468
血壓計校正數據多少錢 瀏覽:779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