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公文 文件編號問題
公文編號一般包括機關代字、年號、順序號。如:「國發〔1997〕5號」,代表的是國務院一九九七年第五號發文。「國發」是國務院的代字,「〔1997〕」是年號,(年號要使用方括弧「〔〕」),「5號」是發文順序號。幾個機關聯合發文的,只註明主辦機關的發文編號。編號的位置:凡有文件版頭的,放在標題的上方紅線與文頭下面的正中位置;無文件版頭的,放在標題下的右側方。
公文編號的作用:在於統計發文數量,便於公文的管理和查找;在引用公文時,可以作為公文的代號使用。
② 關於公文寫作:編號規則比如編號:1.2.1.1的下一級編碼是
公文寫作在正文中數字序號使用的級別順序為:「一」「二」「三」——「 一」「二」「三」——「1」 「2」「 3」——「 ⑴」「⑵」「⑶」——「①」「②」「③」。
帶括弧的序號和帶圓圈的數字序號,後面不再加頓號、逗號之類; 如:⑴ 而不是 ⑴、特別要注意的是:「 一 ⑴」輸入的正確方法是「插入」—「特殊符號」—「數字元號」,而不能用鍵盤輸入括弧然後加漢字或數字。
一般的標點符號要在中文輸入法下輸入。只有平時注意數字序號的使用規范,才能使文章層次清楚有理。
(2)文件編號在文件什麼位置擴展閱讀
公文必須註明發文日期,以表明公文從何時開始生效。發文日期位於公文的末尾、發文機關的下面並稍向右錯開。發文日期必須寫明發文日期的全稱,以免日後考察時間發生困難。
發文日期一般以領導人簽發的日期為准。 一般以領導人最後簽發的日期為准,經會議討論通過的決議、決定等以會議通過的日期為准。應用阿拉伯數字編寫成文日期,如2013年7月9日,成文日期在正文之下一般空2行、右邊空4個字,用3號仿宋體排印,發文單位署名在成文日期上一行和日期居中對齊。
公文編號一般包括機關代字、年號、順序號。如:「國發〔1997〕5號」,代表的是國務院一九九七年第五號發文。「國發」是國務院的代字,「〔1997〕」是年號,(年號要使用方括弧「〔〕」),「5號」是發文順序號。
幾個機關聯合發文的,只註明主辦機關的發文編號。編號的位置:凡有文件版頭的,放在標題的上方紅線與文頭下面的正中位置;無文件版頭的,放在標題下的右側方。編號的作用:在於統計發文數量,便於公文的管理和查找;在引用公文時,可以作為公文的代號使用。
③ 公司內部下發文件要有編號,編號具體放在什麼位置是頁眉那裡嗎
紅頭文件發文編號應該在紅線上面居中位置。
一、文件格式:
(一)公文的結構:題目、一級標題、二級標題.....、正文、落款、日期等。
(二)公文常用字體、字型大小:
1、字體常用宋體和仿宋,段落間距可以選固定值25-28,也可以選1.0-3.0.整篇文章的排版要整齊、美觀。
2、字型大小:題目(二號或小二),正文(一般用四號或三號),標題(可加粗,突出主題),文中需要嵌入表格時(一般用小四號)。
3、題目(居中),題目與正文間空一至二行;標題前空兩格;正文每一段落第一行空二格。4、標點符號:根據文件內容,使用不同的標點符號,避免「一逗到底」。
拓展資料
一、公文文種的種類
按照國務院印發的《國家機關公文處理辦法》(以下簡稱《辦法》),行政機關的公文種類有13種:
命令(令)、決定、公告、通告、通知、通報、議案、報告、請示、批復、意見、函、會議紀要。
如果按行文的不同方向來劃分,公文可分為上行文、平行文和下行文。以上13種公文中,請示和報告、議案是上行文,函是平行文,意見是通用文,其他的8種都是下行文。
二、簡單了解一下不常用的3種文種
(一)命令(令):
依照有關法律公布行政法規和規章;宣布實行重大強制性行政措施;嘉獎有關單位及人員。一般為國家權力機關、國家行政機關使用。
(二)公告:
適用於向國內外宣布重要事項或法定事項。通常由權力機關、監督機關使用。
(三)議案:
適用於各級人民政府按照法律程序向同級人民代表大會或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提請審議事項。屬於提請審議的上行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