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版本升級 > 最早版本的武器

最早版本的武器

發布時間:2025-03-27 21:35:50

『壹』 DNF:紅眼從60版本到100版佩戴過最經典的武器你認為有哪些

就比如說荒古遺塵太刀,這是很多紅眼玩家的最愛,很多玩家都想獲得。

『貳』 古代中國地區的兵器

古代中國地區的兵器

中國刀劍的最早類型是「劍」,歷史遠超過2500年。最早的劍,劍身筆直,雙刃,長約35厘米,青銅製成。到了唐代(618—906年),鋼和鐵代替了青銅;北宋(960—1127年)時期最著名的劍來自中國東北沿海浙江省的龍泉地區。這里有鐵礦石,又離水很近,鐵匠因此能夠生產高質量的劍刃。

劍柄

劍柄包括握柄,材質是繞線、雕刻的木頭、牛角,或木質包裹鰩魚皮,有時染成綠色;握柄兩段各有一個寬闊圓環,也叫金屬包頭。柄頭很大,階梯狀,用來保持平衡。魚皮一般是粗糙風乾的鯊魚或鰩魚皮,為手掌提供不會打滑的表面。

劍穗是一縷染色的棉線,通過柄頭上的一個洞而穿起來。明代(1368—1644年)流行這種裝配法,清代(1644—1912年)[3] 一般把劍穗洞直接穿在握柄上。

劍柄的配件一般是黃銅、青銅或銀質,個別也有金質。劍柄的鑄造,要麼一體成型,要麼把護手和柄頭分別鑄造,然後再鍛在一起。劍柄還會使用帶有裝飾的金屬薄片,薄片上沖壓或者雕刻上傳統裝飾圖案,例如龍形、交錯花紋等。

劍身

劍身分成三個主要部分,每一部分功能各自不同。最前部分叫「劍鋒」,帶有尖頭,用來突刺和快速劈砍;中間部分叫「中刃」,用於幅度很大的猛烈劈砍,也用來格擋對手的劍刃;最後一部分接近護手,叫「劍根」,專用於防禦性的格擋。

刀——百兵之帥

中國人把刀視為四大作戰兵器之一,另外三種是槍、劍、棍。刀稱為「百兵之帥」,是一種寬刃兵器,切削或劈砍威力很大。漢字「刀」也用來稱呼很多種單刃、寬刃的鋒刃武器和工具

早期歷史

刀最早出現於商代(約公元前1700年—公元前1100年),一開始用青銅製成。到了戰國[3]晚期,中國刀匠開始應用鋼鐵,製造更堅韌耐用的刀身。

唐代(618—906年),中國南方刀劍開始出口到朝鮮、日本,極大影響了傳統日本武士刀的形制,特別是太刀和日本刀。

刀的特徵

刀的刃部較寬,略彎,單刃;刀柄傾斜有角度,一般包裹線、皮革、木質或是鰩魚皮。實戰中的刀柄會包裹絲綢,絲綢的顏色有嚴格的規定。中國文化認為使用某些特定的顏色或結子會給士兵帶來好運和勇氣。

刀一般都有一條或幾條血槽,在刀身上切入較深,可以增加強度和柔韌性。還有圓盤形的杯狀護手,保護士兵握刀的手。刀入鞘的時候,杯狀護手就變成了蓋子,防止雨水滲入或有血滴在手柄上,讓刀難以握持。刀身長度一般在65厘米~75厘米。

刀鞘一般木製,塗有厚漆或包裹魚皮,但有一些是塗漆的皮革,很多刀鞘還有壓印、鍍金的金屬板覆蓋。刀鞘附有兩個圓環,掛在腰帶上。

雙手劍

雙手劍大約2000年前引進中國,歷史悠久。這種大型劍長度可達1.6米。刀也有一種雙手版本名叫「大刀」。刀身類似圓月砍刀,尺寸很大,刀柄金屬製成,繞線,環首柄頭。大刀一直用到20世紀中期,有很多照片顯示國民政府軍隊在抗日戰爭(1937—1945年)期間使用大刀。中國軍隊宣稱只需一刀就能將日本兵斬首。

環首刀

東漢(公元23—公元220年)出現一種特殊的刀,即單刃的環首刀,柄頭為環狀。刀身很窄,長約90厘米。柄舌很寬,與環狀柄頭一體鑄造成型。用銷釘將柄舌與握柄固定在一起。這種環首刀一直用到19世紀末。1900年的義和團運動期間,拳民曾經包圍北京(舊稱Peking)的歐洲分遣隊,環首刀在拳民中流行一時。

蒙古軍刀

13世紀早期,蒙古入侵中國,帶來了一種騎兵軍刀,刀身彎曲,單刃,單手持用。8世紀開始,歐亞大陸中部的突厥民族就使用過這種騎兵軍刀。彎曲的刀身影響了中國刀的形狀,取代了直刃的劍。明代(1368—1644年)有一種新的刀身更加彎曲,主要用於騎兵。

19世紀繪畫,畫的是元朝的蒙古人拿著長矛和軍刀

長柄武器和打擊武器

蒙古人的王朝——元朝(1279—1368年)被推翻,明朝建立之後,中國步兵開始更加依賴長柄武器和打擊武器。從純粹經濟角度而言,這些武器的製作成本要大大降低,需要的訓練也很少,而訓練一名專業劍士/刀手的時間卻長得多。

這些長柄武器依然歸為刀,不過是木桿上裝有刀刃。這些武器的名字表示與刀這一大類的聯系依然很近,如戟,一種有尖的長斧頭,其中一類名叫戟刀;還有長刃的武器做成劍刃戟/戰斧狀,例如偃月刀、眉尖刀、關刀。與歐洲同時期的制式武器一樣,中國也認為步兵軍陣使用長柄武器更為有效。

雙劍

1644年,滿洲人攻陷北京之後,明朝末代皇帝崇禎自殺。

然而,清朝卻出現了一種獨特的雙劍,也叫「蝴蝶劍/蝴蝶刀」,兩把劍設計成可以背靠背放進同一個劍鞘、劍柄也各有一半的形狀,可以合在一起。雙劍長度較短,雙刃。劍士能夠很快抽出來,雙手各持一把。劍柄和劍身設計類似傳統劍。

『叄』 我的世界金劍有什麼用

金劍是Minecraft中的一把武器它最早出現版本是0.31版本。作用為長按左鍵可以橫向揮擊,造成1點的群體AOE傷害。
金劍是Minecraft中的一把武器它最早出現版本是0.31版本。長按左鍵可以橫向揮擊,造成1點的群體AOE傷害。
合成:2個金錠和1根木棍在工作台上合成。
只能通過用附魔書在鐵砧上附魔,附魔書可以通過和村民交易獲得,也可以在末地城的箱子里找到帶有經驗修補或消失詛咒附魔的劍。

『肆』 抗戰時期中國士兵曾使用的15種自動武器

在抗戰期間,我方的武器裝備十分落後,而且自行生產的能力也比較差,有不少的輕重武器都依賴引進或者是仿製,那就來為大家盤點一下,中國士兵在當年曾使用的15種自動武器。

1、DP-28輕機槍

DP-28是一種由蘇聯所製造的輕機槍,在上世紀20年代末期到30年代初期開始使用,全名也叫作「捷格加廖夫輕機槍」也經常被稱為「轉盤機槍」。其最大的特點就是採用一個大大的彈盤供彈,在開火的時候彈盤會旋轉,內部的彈葯就會進入槍膛完成發射。DP-28發射7.62×54毫米彈葯,在正常情況下一般使用47發彈盤,如果是特殊情況,也可以使用60發彈盤或101發雙層彈盤供彈,每分鍾理論射速600發,有效射程800米。當年通過援助,也裝備了少量的DP-28輕機槍。

2、FN M1930輕機槍

在當年捷克ZB-26型輕機槍是主力,但在同一時期,也裝備了不少由比利時所製造的FN M1930型輕機槍,並且還對其型號進行了仿製。FN M1930輕機槍實際上就是早期勃朗寧M1918自動步槍的改進型號,其內部結構,發射原理,供彈方式都是相同的,但M1930的定位是輕機槍。彈葯方面發射7.92×57毫米毛瑟步槍彈葯,使用25發彈匣供彈,每分鍾理論射速550發左右,有效射程650米。

3、M1卡賓槍

M1卡賓槍算是最早的單兵自衛武器,它的威力要小於傳統步槍,卻要大於手槍和沖鋒槍,而且M1卡賓槍發射專門為此研製的7.62×33毫米短彈,使用20或25發彈匣供彈,有效射程僅200米,雖然射程不是很遠,但卡賓槍的後坐力小,操控性很強,當時多數都配發給士官、指揮官、駕駛員、炮兵、偵察兵、通信手和坦克小組等等,在抗戰末期,也通過援助,獲得了一部分美製M1卡賓槍。

4、M3沖鋒槍

M3沖鋒槍在1943年研製,是美國的一種廉價武器,因為當時的湯普森沖鋒槍結構復雜,造價較高,為了節省成本,所以就研製出了結構簡單的M3沖鋒槍,由當時的通用汽車公司製造。M3的槍身結構極其簡單,機匣部分僅使用鋼板沖壓而成,而且槍的外形有點像給汽車注油的油槍,所以M3也經常被稱為「注油槍」或「黃油槍」。M3發射與湯普森相同的11.43×23毫米彈葯,採用30發彈匣供彈,每分鍾理論射速僅450發,雖然M3沖鋒槍的結構簡單,但當時也受到士兵們的歡迎,在抗戰末期,這種沖鋒槍也通過援助換獲得。

5、哈奇開斯M1922機槍

它是法國哈奇開斯機槍當中的成員之一, M1922屬於輕機槍,它還分為8毫米口徑和7毫米口徑版本,在當年我方所採用的是7.92×57毫米口徑版本,使用15發或25發彈匣供彈,每分鍾理論射速300~350發左右,有效射程800米。

6、MP18沖鋒槍

MP18是一戰德軍所採用的沖鋒槍,當時為了對應戰壕和不足100米的近距離戰斗,所以在1941年末期,就對該槍展開了研究工作,最後在1918年,MP18正式定型,並開始投入使用。該槍發射9×19毫米魯格手槍彈,採用32發蝸牛式彈鼓供彈,每分鍾理論射速400發左右,有效射程150米,在事變之前,我方就已經少量裝備了MP18沖鋒槍,後期還出現了該槍的仿製版,叫做「白格門沖鋒槍」。

7、MP28沖鋒槍

MP28實際上就是MP18沖鋒槍的改進版,在1928年開始投入使用,其內部結構和發射原理與前者相同,不過對照門和瞄具進行了改進。MP28同樣發射9毫米魯格手槍彈,但不再使用蝸牛式彈鼓,而只能使用20發或30發垂直彈匣供彈。在當年也有一部分MP28沖鋒槍裝備在德械師當中,也經常被士兵們稱為「花機關」。

8、ZB-26輕機槍

ZB-26當年是我方的主力輕機槍,使用的數量很多,由捷克在1926年生產,也經常被稱為「捷克式」或者是「捷克造」,該槍的性能十分穩定,實用性要遠勝於當時日軍的「歪把子」機槍。ZB-26輕機槍發射7.92×57毫米彈葯,採用25發垂直彈匣,或者30發弧形彈匣供彈,每分鍾理論射速500發左右,有效射程800米。

9、ZB-37重機槍

ZB-37也是由捷克所生產的重機槍,在1936年開始研發,1937年開始投入使用,在當年我方也曾采購1000餘挺ZB-37重機槍,分別裝備在德械師當中使用。ZB-37也是一種比較前衛的風冷式重機槍,雖然散熱效果不如水冷機槍明顯,但ZB-37的重量輕,便於機槍小組攜帶,過熱後還能快速更換槍管。ZB-37發射7.92×57毫米毛瑟步槍彈葯,使用100發或200發彈鏈供彈,每分鍾理論射速500發,有效射程1000米。

10、拉蒂LS-26輕機槍

拉蒂LS-26是由芬蘭所生產的一種輕機槍,在1925年研製,1926年正式定型,並開始使用。在上世紀30年代,也有少量的LS-26機槍被我方引進。該槍發射由芬蘭所生產的7.62×53毫米R彈葯,使用20發彈匣,或者75發彈鼓供彈,每分鍾理論射速550發,有效射程600米。LS-26還能安裝在三腳支架上作為高射機槍使用。

11、麥德森機槍

它是丹麥的著名機槍,早在1890年就展開了對該槍的研發,在1903年開始生產,1904年裝備丹麥軍隊和歐洲其他陣營,之後還參與了日俄戰爭和第一次世界大戰。麥德森機槍也是一種多口徑武器,其中分為6.5毫米型、7.62毫米型、7.92毫米型和8毫米型,在上世紀30年代,麥德森機槍也被我方采購,後期還有仿製型,採用的是7.92×57毫米毛瑟步槍彈葯,使用30發弧形彈匣供彈,每分鍾理論射速500發,有效射程650米左右。戰斗的時候可以使用雙腳支架,也可以使用三腳支架。100多年過去了,現在的麥德森機槍仍有一部分在北美地區作為制式武器。

12、24式重機槍

24式就是一戰德軍馬克沁MG-08重機槍的仿製型,在1924年正式定型並採用。24式重機槍也發射7.92×57毫米毛瑟步槍彈葯,使用100發彈鏈供彈,每分鍾理論射速600發,有效射程1000米。在當時,24式就是我方的主力重機槍。

13、啟拉利KE-7輕機槍

由瑞士在上世紀20年代所生產的一種輕機槍,KE-7的外形看起來有些像是自動步槍,但尺寸較長,槍管上帶有多條散熱孔,槍托和護木都採用木質材料。KE-7輕機槍發射7.92×57毫米毛瑟步槍彈,採用25發弧形彈匣供彈,每分鍾理論射速450~550發左右,有效射程650~700米。在1928年~1939年期間,國軍嫡系師也向瑞士大約引進了3000多挺啟拉利KE-7型輕機槍。

14、司登MKII沖鋒槍

司登是二戰一大著名沖鋒槍,同時也是英國的廉價沖鋒槍,一支平均造價還不到9美元,但產量大,使用非常普遍。司登系列沖鋒槍在上世紀40年代初期研發,1941年開始採用,當時除了英軍自用外,還援助到其他同盟陣營中。該槍發射9×19毫米手槍彈,採用32發彈匣供彈,每分鍾理論射速550發,有效射程200米,全槍重量僅2.95千克。

15、湯普森M1928沖鋒槍

湯普森沖鋒槍是一個系列,早在1919年就出現了原型槍,M1928型在20年代末期誕生,也可以被稱為「湯米」沖鋒槍。在上世紀20年代末期到30年代初期,我方也採用了湯普森M1928型沖鋒槍,後期還出現了仿製版「晉造湯普森沖鋒槍」,全部用於抗戰當中。湯普森M1928發射11.43×23毫米彈葯,可以使用30發彈匣、45發彈鼓或75發彈鼓供彈,每分鍾理論射速720發,有效射程200米,當時該槍還被稱為「手提機關槍」。

閱讀全文

與最早版本的武器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為什麼淘寶app是黑色的 瀏覽:17
如何在cad中把圖形輸出為pdf文件 瀏覽:535
文件夾橫簽 瀏覽:988
extjs5mvc 瀏覽:614
win7如何安裝資料庫 瀏覽:647
informix資料庫倒數卸數 瀏覽:983
華碩p7h55mplus升級 瀏覽:240
servlet調用jsp 瀏覽:481
文件的命名原則有哪些 瀏覽:352
蘋果的文件管理是哪個 瀏覽:387
智能黑板如何給pdf文件做批註 瀏覽:788
哈弗智聯app如何綁定二手車 瀏覽:728
cad文件不多可是異常增大 瀏覽:872
蘋果手機怎樣將音頻文件導入剪映 瀏覽:432
2016秋季飛歌導航升級 瀏覽:151
電腦字元串怎麼編程 瀏覽:381
暴風不能在線觀看視頻文件 瀏覽:267
三國卡可以升級嗎 瀏覽:939
如何篩選出相同數據 瀏覽:311
vbox文件找不到 瀏覽:49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