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版本升級 > copp文件

copp文件

發布時間:2021-04-21 15:06:17

⑴ 什麼是cpp文件

http://ke..com/view/7880.htm

⑵ 怎樣到葯監局辦事葯品出口用的COPP證書

找當地食品葯品監督管理局 找市場處 到那裡領表格 填寫好後 等待審批即可 一般15個工作日回復

⑶ DW開發ASP連接資料庫 提示沒有映射到...(解決追加50分)在線等!

相對路徑對不對啊
我一般使用相對路徑,如果conn.asp 文件與data.mdb文件在同一目錄,
這樣寫就可以了,server.mappath("data.mdb"),如果是上一級目錄
例:server.mappath("./inc/data.mdb")

⑷ 諾基亞6120主題全部刪除,無法安裝新主題

用電腦在private里創建文件夾10207114
把主題復制到卡里後,手機進行安裝。

⑸ 誰有番茄花園版xp系統windows audioarv.dll文件傳給我一下!

我發到你的QQ郵箱吧
是audioSrv.dll吧

⑹ cpp的葯品證明性文件

CPP,又稱CoPP,全稱Certificate of Pharmaceutical Proct,中文為葯品證書。世界衛生組織(WHO)推薦的CPP文件由出口國政府相關主管部門頒發。申請人應向主管部門提供出口葯品相關信息,包括葯品名稱及劑型、葯物活性成分及單位劑量、葯品持證商(生產試驗室)名稱及地址、處方以及經出口國政府主管部門批準的葯品相關信息。
WHO建議出口國主管部門頒發的CPP文件內容應涵蓋證書編號、進出口國家名稱、葯品名稱及劑型、葯物活性成分及單位劑量、葯品是否在出口國家批准上市銷售、是否已實際上市銷售、葯品許可編號及批准日期、出口國主管部門是否安排檢查該葯品的生產廠及檢查周期、該葯品類型是否已被檢查、該生產廠的設施及操作是否符合WHO推薦的GMP要求、申請人提供的相關信息是否符合出口國主管部門的要求等內。
申請人在申請時,應提供在有效期內的證明性文件。針對CPP文件的有效期,部分國家在該文件中明確註明有效期;部分國家則以葯品信息的變化作為該文件是否有效的標准。因此應根據申請人提供的CPP文件中的具體信息判斷該文件是否有效。CPP文件是由WHO發起制定的,應根據我國相關法規,並結合不同情況分析申請人提供的CPP文件是否符合法規要求。

⑺ cpp是什麼

CPP,又稱CoPP,全稱Certificate of Pharmaceutical Proct,中文為葯品證書。世界衛生組織(WHO)推薦的CPP文件由出口國政府相關主管部門頒發。申請人應向主管部門提供出口葯品相關信息,包括葯品名稱及劑型、葯物活性成分及單位劑量、葯品持證商(生產試驗室)名稱及地址、處方以及經出口國政府主管部門批準的葯品相關信息。


WHO建議出口國主管部門頒發的CPP文件內容應涵蓋證書編號、進出口國家名稱、葯品名稱及劑型、葯物活性成分及單位劑量、葯品是否在出口國家批准上市銷售、是否已實際上市銷售、葯品許可編號及批准日期、出口國主管部門是否安排檢查該葯品的生產廠及檢查周期、該葯品類型是否已被檢查、該生產廠的設施及操作是否符合WHO推薦的GMP要求、申請人提供的相關信息是否符合出口國主管部門的要求等內。


申請人在申請時,應提供在有效期內的證明性文件。針對CPP文件的有效期,部分國家在該文件中明確註明有效期;部分國家則以葯品信息的變化作為該文件是否有效的標准。因此應根據申請人提供的CPP文件中的具體信息判斷該文件是否有效。CPP文件是由WHO發起制定的,應根據我國相關法規,並結合不同情況分析申請人提供的CPP文件是否符合法規要求。

⑻ Invalid or coppupt jarfile 跪求這個是什麼意思

你拼錯了,我猜大概是invalid or corrupt java file,即錯誤或損壞的Java文件
可能是你的文件損壞,或者你沒有安裝對應的程序

⑼ CPP證書在國內那申請

地市級別勞動局就有申請 我的就是在市級申請的

網路安全技術與解決方案的目錄

第1部分邊界安全
第1章網路安全概述
1.1網路安全的基本問題
1.2安全範例的變化
1.3安全准則——CIA模型
1.3.1機密性
1.3.2完整性
1.3.3可用性
1.4策略、標准、規程、基線、准則
1.4.1安全策略
1.4.2標准
1.4.3規程
1.4.4基線
1.4.5准則
1.5安全模型
1.6邊界安全
1.6.1是否存在邊界安全
1.6.2定義邊界的難點
1.6.3可靠的邊界安全解決方案
1.7各層的安全
1.7.1多層邊界解決方案
1.7.2多米諾效應
1.8安全輪
1.9小結
第2章訪問控制
2.1利用ACL的流量過濾
2.1.1ACL概述
2.1.2ACL應用
2.1.3何時配置ACL
2.2IP地址概述
2.2.1IP地址分類
2.2.2理解IP地址分類
2.2.3專用IP地址(RFC1918)
2.3子網掩碼與反掩碼概述
2.3.1子網掩碼
2.3.2反掩碼
2.4ACL配置
2.4.1創建ACL
2.4.2為ACL分配唯一名稱或數值
2.4.3將ACL應用於介面
2.4.4ACL的方向
2.5理解ACL的處理
2.5.1入站ACL
2.5.2出站ACL
2.5.3多種分組類型的分組流規則
2.5.4實施ACL准則
2.6訪問列表類型
2.6.1標准ACL
2.6.2擴展ACL
2.6.3IP命名ACL
2.6.4鎖與密鑰(動態ACL)
2.6.5自反ACL
2.6.6既定ACL
2.6.7使用時間范圍的定時ACL
2.6.8分布式定時ACL
2.6.9配置分布式定時ACL
2.6.10TurboACL
2.6.11接收ACL(rACL)
2.6.12基礎設施保護ACL(iACL)
2.6.13傳輸ACL
2.6.14分類ACL
2.6.15利用ACL調試流量
2.7小結
2.8參考
第3章設備安全
3.1設備安全策略
3.2增強設備安全
3.2.1物理安全
3.2.2密碼
3.2.3用戶賬號
3.2.4優先權等級
3.2.5基礎ACL
3.2.6交互訪問模式
3.2.7旗標消息
3.2.8CiscoIOS彈性配置
3.2.9Cisco設備發現協議(CDP)
3.2.10TCP/UDP小型伺服器
3.2.11查找器
3.2.12識別協議(auth)
3.2.13DHCP和BOOTP服務
3.2.14簡單文件傳輸協議(TFTP)服務
3.2.15文件傳輸協議(FTP)服務
3.2.16半自動設備配置
3.2.17PAD
3.2.18IP源路由選擇
3.2.19代理ARP(ProxyARP)
3.2.20無償ARP
3.2.21IP直播
3.2.22IP掩碼應答
3.2.23IP重定向
3.2.24ICMP不可達
3.2.25HTTP
3.2.26網路時間協議(NTP)
3.2.27簡單網路管理協議(SNMP)
3.2.28Auto-Secure特性
3.3安全設備的安全管理訪問
3.3.1設備訪問安全——PIX500和ASA5500安全設備
3.3.2IPS4200系列感測器(前身為IDS4200)
3.4設備安全清單
3.5小結
3.6參考
第4章交換機的安全特性
4.1保護第2層
4.2埠級流量控制
4.2.1風暴控制
4.2.2受保護的埠(PVLAN邊緣)
4.3專用VLAN(PVLAN)
4.3.1配置PVLAN
4.3.2埠阻塞
4.3.3埠安全
4.4交換機的訪問列表
4.4.1路由器ACL
4.4.2埠ACL
4.4.3VLANACL(VACL)
4.4.4MACACL
4.5生成樹協議的特性
4.5.1BPDU保護
4.5.2根保護
4.5.3乙太網信道保護
4.5.4環路保護
4.6監測DHCP
4.7IP源保護
4.8動態ARP檢測(DAI)
4.8.1DHCP環境下的DAI
4.8.2非DHCP環境下的DAI
4.8.3限制ARP包的進入速率
4.8.4ARP確認檢查
4.9Catalyst高端交換機的高級集成安全特性
4.10控制層管制(CoPP)特性
4.11CPU速率限制器
4.12第2層安全的最佳實踐
4.13小結
4.14參考
第5章CiscoIOS防火牆
5.1基於路由器的防火牆解決方案
5.2CBAC的功能
5.2.1流量過濾
5.2.2流量檢測
5.2.3報警和審計跟蹤
5.3CBAC工作原理
5.3.1分組檢測
5.3.2超時值和閾值
5.3.3會話狀態
5.3.4UDP連接
5.3.5動態ACL條目
5.3.6未完成(半開)會話
5.3.7Per-hostDoS預防
5.4支持CBAC的協議
5.5配置CBAC
5.5.1步驟1——選擇一個介面:內部或外部
5.5.2步驟2——配置IP訪問列表
5.5.3步驟3——定義檢測規則
5.5.4步驟4——配置全局超時值和閾值
5.5.5步驟5——將訪問列表和監測規則應用到介面
5.5.6步驟6——驗證和監控CBAC
5.5.7整理思路
5.6IOS防火牆高級特性
5.6.1HTTP檢測引擎
5.6.2E-mail檢測引擎
5.6.3防火牆ACL旁路
5.6.4透明IOS防火牆(第2層)
5.6.5虛擬碎片重組(VFR)
5.6.6VRF-awareIOS防火牆
5.6.7路由器產生的流量檢測
5.7區域式策略防火牆(ZFW)
5.7.1區域式策略概述
5.7.2安全區域
5.7.3配置區域式策略防火牆
5.7.4利用Cisco策略語言(CPL)配置ZFW
5.7.5應用檢測和控制(AIC)
5.8小結
5.9參考
第6章Cisco防火牆:設備和模塊
6.1防火牆概述
6.2硬體與軟體防火牆
6.3CiscoPIX500系列安全設備
6.4CiscoASA5500系列自適應安全設備
6.5Cisco防火牆服務模塊(FWSM)
6.6PIX500和ASA5500防火牆設備軟體
6.7防火牆設備操作系統軟體
6.8防火牆模式
6.8.1路由防火牆模式
6.8.2透明防火牆模式(隱藏的防火牆)
6.9全狀態監測
6.10應用層協議檢測
6.11自適應安全演算法原理
6.12安全環境
6.12.1多環境——路由模式(資源共享)
6.12.2多環境——透明模式
6.12.3配置安全環境
6.13安全級別
6.14冗餘介面
6.15IP路由選擇
6.15.1靜態和默認路由
6.15.2開放式最短路徑優先(OSPF)
6.15.3路由選擇信息協議(RIP)
6.15.4增強型內部網關路由選擇協議(EIGRP)
6.16網路地址轉換(NAT)
6.16.1NAT控制
6.16.2NAT的類型
6.16.3NAT控制激活時繞過NAT
6.16.4策略NAT
6.16.5NAT處理的順序
6.17控制流量和網路訪問
6.17.1ACL概述和在安全設備中的應用
6.17.2通過使用訪問列表的安全設備控制入站和出站的流量
6.17.3利用對象組簡化訪問列表
6.18模塊式策略架構(MPF)
6.19Cisco任意連接VPN客戶端
6.20冗餘和負載均衡
6.20.1故障恢復要求
6.20.2故障恢復鏈路
6.20.3狀態鏈路
6.20.4故障恢復的部署
6.20.5非對稱路由選擇支持(ASR)
6.21防火牆服務模塊(FWSM)的「模塊化」軟體
6.22防火牆模塊的操作系統軟體
6.23通過防火牆模塊的網路流量
6.24部署路由器/MSFC
6.24.1單環境模式
6.24.2多環境模式
6.25配置FWSM
6.26小結
6.27參考
第7章攻擊向量和緩解技術
7.1漏洞、威脅和漏洞利用
7.1.1攻擊類型
7.1.2攻擊向量
7.1.3攻擊者類型
7.1.4風險評估
7.2第3層緩解技術
7.2.1流量表徵
7.2.2IP源追蹤器
7.2.3IP欺騙攻擊
7.2.4分組分類和標記技術
7.2.5允許訪問速率(CAR)
7.2.6模塊式QoSCLI(MQC)
7.2.7流量管制
7.2.8基於網路的應用程序識別(NBAR)
7.2.9TCP攔截
7.2.10基於策略的路由選擇(PBR)
7.2.11單播反向路徑轉發(uRPF)
7.2.12NetFlow
7.3第2層防範技術
7.3.1CAM表溢出-MAC攻擊
7.3.2MAC欺騙攻擊
7.3.3ARP欺騙攻擊
7.3.4VTP攻擊
7.3.5VLAN跳躍攻擊
7.3.6PVLAN攻擊
7.3.7生成樹攻擊
7.3.8DHCP欺騙和耗盡攻擊
7.3.9802.1x攻擊
7.4安全事件應急響應框架
7.4.1什麼是安全事件
7.4.2安全事件應急響應處理
7.4.3安全事件的應急響應方法
7.5小結
7.6參考
第2部分身份安全和訪問管理
第8章安全訪問管理
8.1AAA安全服務
8.1.1AAA範例
8.1.2AAA的相關性
8.2驗證協議
8.2.1RADIUS
8.2.2TACACS+
8.2.3RADIUS和TACACS+的比較
8.3實現AAA
8.3.1AAA方法
8.3.2AAA功能的服務類型
8.4配置實例
8.4.1利用RADIUS進行PPP驗證、授權和統計
8.4.2利用TACACS+進行登錄驗證、命令授權和統計
8.4.3帶密碼重試鎖定的登錄驗證
8.5小結
8.6參考
第9章Cisco安全ACS軟體和設備
9.1Windows環境下的Cisco安全ACS軟體
9.1.1AAA伺服器:Cisco安全ACS
9.1.2遵循的協議
9.2ACS高級功能和特性
9.2.1共享型配置文件組件(SPC)
9.2.2可下載的IPACL
9.2.3網路訪問過濾器
9.2.4RADIUS授權組件
9.2.5Shell命令授權集
9.2.6網路訪問限制
9.2.7設備訪問限制
9.2.8網路訪問配置文件
9.2.9CiscoNAC支持
9.3配置ACS
9.4Cisco安全ACS設備
9.5小結
9.6參考
第10章多因素驗證
10.1識別和驗證
10.2雙因素驗證系統
10.2.1OTP
10.2.2S/KEY
10.2.3利用OTP解決方案對抗重放攻擊
10.2.4雙因素驗證系統的屬性
10.3支持雙因素驗證系統的CiscoSecureACS
10.3.1CiscoSecureACS工作原理
10.3.2為啟用了RADIUS的令牌伺服器配置CiscoSecureACS
10.3.3為RSASecurID令牌伺服器配置CiscoSecureACS
10.4小結
10.5參考
第11章第2層訪問控制
11.1信任與身份管理解決方案
11.2基於身份的網路服務(IBNS)
11.2.1Cisco安全ACS
11.2.2外部資料庫支持
11.3IEEE802.1x
11.3.1IEEE802.1x組件
11.3.2埠狀態:授權與非授權
11.3.3EAP方法
11.4部署802.1x的解決方案
11.4.1有線區域網(點對點)
11.4.2無線區域網(多點)
11.5實現基於802.1x埠的驗證
11.5.1在運行CiscoIOS軟體的CiscoCatelyst交換機上配置802.1x和RADIUS
11.5.2為在交換機上終止的不遵從訪問點啟用多用戶
11.5.3RADIUS授權
11.5.4在CsicoArionet無線區域網訪問節點上運行CiscoIOS軟體配置802.1x和RADIUS
11.5.5WindowsXP客戶端上的申請者IEEE802.1x設置
11.6小結
11.7參考
第12章無線區域網(WLAN)的安全
12.1無線區域網(WLAN)
12.1.1無線電波
12.1.2IEEE協議標准
12.1.3通信方法——無線電頻率(RF)
12.1.4WLAN組件
12.2WLAN安全
12.2.1伺服器設置識別(SSID)
12.2.2MAC驗證
12.2.3客戶端驗證(開放和共享的密鑰)
12.2.4靜態有線對等加密(WEP)
12.2.5WPA、WPA2和802.11i(改進的WEP)
12.2.6IEEE802.1x和EAP
12.2.7WLANNAC
12.2.8WLANIPS
12.2.9VPNIPSec
12.3緩解WLAN攻擊
12.4Cisco統一無線網路解決方案
12.5小結
12.6參考
第13章網路准入控制(NAC)
13.1創建自防禦網路(SDN)
13.2網路准入控制(NAC)
13.2.1為什麼需要NAC
13.2.2CiscoNAC
13.2.3NAC應用與NAC框架比較
13.3CiscoNAC設備解決方案
13.3.1CiscoNAC設備機制
13.3.2NAC設備組件
13.3.3NAC應用部署方案
13.4CiscoNAC框架解決方案
13.4.1CiscoNAC框架解決方案機制
13.4.2CiscoNAC框架組件
13.4.3CiscoNAC框架部署方案
13.4.4CiscoNAC框架實施方法
13.5小結
13.6參考
第3部分數據保密
第14章密碼學
14.1安全通信
14.1.1密碼系統
14.1.2密碼學概述
14.1.3密碼術語
14.1.4密碼演算法
14.2虛擬專用網(VPN)
14.3小結
14.4參考
第15章IPSecVPN
15.1虛擬專用網(VPN)
15.1.1VPN技術的類型
15.1.2VPN部署的類型
15.2IPSecVPN(安全VPN)
15.2.1IPSec請求評論(RFC)
15.2.2IPSec模式
15.2.3IPSec協議頭
15.2.4IPSec反重放服務
15.2.5ISAKMP和IKE
15.2.6ISAKMP文件
15.2.7IPSec文件
15.2.8IPSec虛擬隧道介面(IPSecVTI)
15.3公鑰基礎結構(PKI)
15.3.1PKI組成
15.3.2證書注冊
15.4實現IPSecVPN
15.4.1CiscoIPSecVPN實現
15.4.2站點到站點IPSecVPN
15.4.3遠程訪問IPSecVPN
15.5小結
15.6參考
第16章動態多點VPN
16.1DMVPN解決方案的結構
16.1.1DMVPN網路設計
16.1.2DMVPN解決方案的組成
16.1.3DMVPN工作原理
16.1.4DMVPN數據結構
16.2DMVPN部署的拓撲結構
16.3實現DMVPN中心到節點結構
16.3.1實現單中心單DMVPN(SHSD)的拓撲結構
16.3.2實現雙中心雙DMVPN(DHDD)的拓撲結構
16.3.3實現SLB的拓撲結構
16.4實現動態網格的節點到節點的DMVPN結構
16.4.1實現雙中心單DMVPN的拓撲結構
16.4.2實現多中心單DMVPN的拓撲結構
16.4.3實施分層(基於樹型)的拓撲結構
16.5小結
16.6參考
第17章群組加密傳輸VPN
17.1GETVPN解決方案體系結構
17.1.1GETVPN特性
17.1.2為什麼需要GETVPN
17.1.3GETVPN和DMVPN
17.1.4何時部署GETVPN
17.1.5GETVPN解決方案組成
17.1.6GETVPN工作原理
17.1.7IP報頭保護
17.1.8群組成員的ACL
17.2實現CiscoIOSGETVPN
17.3小結
17.4參考
第18章安全套接字層VPN(SSLVPN)
18.1安全套接字層協議
18.2SSLVPN解決方案的體系結構
18.2.1SSLVPN概述
18.2.2SSLVPN特性
18.2.3SSLVPN部署考慮事項
18.2.4SSLVPN訪問方法
18.2.5SSLVPNCitrix支持
18.3實現CiscoIOSSSLVPN
18.4CiscoAnyConnectVPN客戶端
18.5小結
18.6參考
第19章多協議標簽交換VPN(MPLSVPN)
19.1多協議標簽交換
19.1.1MPLS體系結構概述
19.1.2MPLS工作原理
19.1.3MPLSVPN和IPSecVPN
19.1.4部署方案
19.1.5面向連接和無連接的VPN技術
19.2MPLSVPN(可信VPN)
19.3第3層VPN(L3VPN)和第2層VPN(L2VPN)的比較
19.4L3VPN
19.4.1L3VPN的組成
19.4.2L3VPN的工作原理
19.4.3VRF表的工作原理
19.5實現L3VPN
19.6L2VPN
19.7實現L2VPN
19.7.1利用基於VPWS的體系結構在MPLS服務中實現乙太網VLAN
19.7.2利用基於VPLS的體系結構在MPLS服務中實現乙太網VLAN
19.8小結
19.9參考
第4部分安全監控
第20章網路入侵防禦
20.1入侵系統專業術語
20.2網路入侵保護概述
20.3CiscoIPS4200系列感測器
20.4CiscoIDS服務模塊(IDSM-2)
20.5Cisco增強型檢測和防禦安全服務系統模塊(AIP-SSM)
20.6CiscoIPS增強型集成模塊(IPS-AIM)
20.7CiscoIOSIPS
20.8部署IPS
20.9CiscoIPS感測器操作軟體
20.10CiscoIPS感測器軟體
20.10.1感測器軟體——系統構架
20.10.2感測器軟體——通信協議
20.10.3感測器軟體——用戶角色
20.10.4感測器軟體——分區
20.10.5感測器軟體——特徵庫和特徵引擎
20.10.6感測器軟體——IPS事件
20.10.7感測器軟體——IPS事件動作
20.10.8感測器軟體——風險等級(RR)
20.10.9感測器軟體——IPS威脅等級
20.10.10感測器軟體——IPS介面
20.10.11感測器軟體——IPS介面模式
20.10.12感測器軟體——IPS阻塞(迴避)
20.10.13感測器軟體——IPS速率限制
20.10.14感測器軟體——IPS虛擬化
20.10.15感測器軟體——IPS安全策略
20.10.16感測器軟體——IPS異常檢測(AD)
20.11IPS高可靠性
20.11.1IPS應急開放機制
20.11.2故障轉移機制
20.11.3應急開放和故障轉移的部署
20.11.4負載均衡技術
20.12IPS設備部署准則
20.13Cisco入侵保護系統設備管理器(IDM)
20.14配置IPS內部VLAN對模式
20.15配置IPS內部介面對模式
20.16配置定製特徵和IPS阻塞
20.17小結
20.18參考
第21章主機入侵保護
21.1利用非特徵機制保護終端節點
21.2Cisco安全代理(CSA)
21.3CSA體系結構
21.3.1CSA攔截和相關性
21.3.2CSA擴展全局相關性
21.3.3CSA訪問控制過程
21.3.4CSA深度防禦——零天保護
21.4CSA功能和安全形色
21.5CSA部件
21.6利用CSAMC配置並管理CSA部署
21.6.1管理CSA主機
21.6.2管理CSA代理工具
21.6.3管理CSA群組
21.6.4CSA代理用戶界面
21.6.5CSA策略、規則模塊和規則
21.7小結
21.8參考
第22章異常檢測和緩解
22.1攻擊范圍
22.1.1拒絕服務攻擊(DoS)定義
22.1.2分布式拒絕服務(DDoS)攻擊——如何定義
22.2異常檢測和緩解系統
22.3CiscoDDoS異常檢測和緩解解決方案
22.4Cisco流量異常檢測器
22.5CiscoGuardDDoS緩解
22.6整體運行
22.7配置和管理Cisco流量異常檢測器
22.7.1管理檢測器
22.7.2通過CLI控制台訪問初始化檢測器
22.7.3配置檢測器(區域、過濾器、策略和學習過程)
22.8配置和管理CiscoGuard緩解
22.8.1管理Guard
22.8.2利用CLI控制台訪問並初始化Guard
22.8.3配置Guard(區域、過濾器、策略和學習過程)
22.9小結
22.10參考
第23章安全監控和相關性
23.1安全信息和事件管理
23.2Cisco安全監控、分析和響應系統(CS-MARS)
23.2.1安全威脅防禦(STM)系統
23.2.2拓撲結構感知和網路映射
23.2.3關鍵概念——事件、會話、規則和事故
23.2.4CS-MARS事件處理
23.2.5CS-MARS中的誤報
23.3部署CS-MARS
23.3.1獨立和本地控制器(LC)
23.3.2全局控制器(GC)
23.3.3軟體版本化信息
23.3.4報告和防禦設備
23.3.5運行級別
23.3.6流量和已開啟窗口
23.3.7基於Web的管理界面
23.3.8初始化CS-MARS
23.4小結
23.5參考
第5部分安全管理
第24章安全和策略管理
24.1Cisco安全管理解決方案
24.2Cisco安全管理器
24.2.1Cisco安全管理器——特徵和性能
24.2.2Cisco安全管理器——防火牆管理
24.2.3Cisco安全管理器——VPN管理
24.2.4Cisco安全管理器——IPS管理
24.2.5Cisco安全管理器——平台管理
24.2.6Cisco安全管理器——體系結構
24.2.7Cisco安全管理器——配置視圖
24.2.8Cisco安全管理器——設備管理
24.2.9Cisco安全管理器——工作流模式
24.2.10Cisco安全管理器——基於角色的訪問控制
24.2.11Cisco安全管理器——交叉-啟動xDM
24.2.12Cisco安全管理器——支持的設備和OS版本
24.2.13Cisco安全管理器——伺服器和客戶端要求及限制
24.2.14Cisco安全管理器——流量和已打開埠
24.3Cisco路由器和安全設備管理器(SDM)
24.3.1CiscoSDM——特徵與性能
24.3.2CiscoSDM工作原理
24.3.3CiscoSDM——路由器安全審計功能
24.3.4CiscoSDM——一步鎖定功能
24.3.5CiscoSDM——監控模式
24.3.6CiscoSDM——所支持路由和IOS版本
24.3.7CiscoSDM——系統要求
24.4Cisco自適應安全設備管理器(ASDM)
24.4.1CiscoASDM——特徵和性能
24.4.2CiscoASDM——工作原理
24.4.3CiscoASDM——分組追蹤器程序
24.4.4CiscoASDM——相關訪問規則系統日誌
24.4.5CiscoASDM——支持的防火牆和軟體版本
24.4.6CiscoASDM——用戶要求
24.5CiscoPIX設備管理器(PDM)
24.6CiscoPIX設備管理器(IDM)
24.6.1CiscoIDM——工作原理
24.6.2CiscoIDM——系統要求
24.7小結
24.8參考
第25章安全框架和規章制度
25.1安全模型
25.2策略、標准、准則和規程
25.2.1安全策略
25.2.2標准
25.2.3准則
25.2.4規程
25.3最佳實踐框架
25.3.1ISO/IEC17799(ISO/IEC27002)
25.3.2COBIT
25.3.317799/27002和COBIT比較
25.4遵從性和風險管理
25.5法規遵從和立法行為
25.6GLBA——格雷姆-里奇-比利雷法
25.6.1誰受到影響
25.6.2GLBA要求
25.6.3違反處罰
25.6.4滿足GLBA的Cisco解決方案
25.6.5GLBA總結
25.7HIPPA——健康保險攜帶和責任法案
25.7.1誰受到影響
25.7.2HIPPA要求
25.7.3違反處罰
25.7.4滿足HIPPA的Cisco解決方案
25.7.5HIPPA總結
25.8SOX——薩班斯-奧克斯萊法案
25.8.1誰受到影響
25.8.2SOX法案要求
25.8.3違反處罰
25.8.4滿足SOX法案的Cisco解決方案
25.8.5SOX總結
25.9展望全球法規遵從法案和立法
25.9.1在美國
25.9.2在歐洲
25.9.3在亞太地區
25.10Cisco自防禦網路解決方案
25.11小結
25.12參考
……

閱讀全文

與copp文件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2003資料庫軟體 瀏覽:486
linux可行性文件 瀏覽:729
i管家加密的文件在哪裡 瀏覽:640
畫皮前傳三姐妹變成牛 瀏覽:61
我今天晚上的時候看電影的英文 瀏覽:790
歐美早期四級電影 瀏覽:682
辦公室的新員工韓國電影 瀏覽:800
程序改名插件 瀏覽:906
藍光4k在線觀看 瀏覽:530
手機和電腦傳輸文件和剪切板 瀏覽:734
假戲真做 奧斯卡 瀏覽:774
做手機app要學什麼 瀏覽:288
安卓車機桌面apk 瀏覽:15
導入ipad的文件在哪裡 瀏覽:916
iso登微信塞班登不了 瀏覽:529
通達信分時圖副圖怎麼編程 瀏覽:241
大數據科學與技術學什麼課 瀏覽:80
恩珠、寶莉、鍾曦是韓國哪部電影 瀏覽:991
網路協議工程師 瀏覽:390
黑人英語補課作弊 瀏覽:999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