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編程語言 > jspc標簽eq

jspc標簽eq

發布時間:2025-05-23 17:52:55

㈠ 在jsp頁面中出現<c:if test="${A eq B}">;這裡面的eq是什麼意思還有如果eq換成ne有是什麼意思

eq是equal,相當於==,ne是not equal,相當於!=,多看看EL表達式

㈡ jsp判斷字元串不等於空

neq
就是not equal 的縮寫,你試試

㈢ 怎麼用jsp 為select設置一個默認值

可以用<s:select>標簽這個是struts2的標簽。

㈣ JSP中 select下拉項如何判斷選中

1。靜態變數方式:
<!--
實現select標簽回顯
--> 1.<select name="curStatus" value="${curStatus}">
<option value="0">-請選擇-</option>
<option value="1" <c:if test="${'1' eq curStatus}">selected</c:if> >男</option>
<option value="2" <c:if test="${'2' eq curStatus}">selected</c:if> >女</option>
</select> 12345678

2。動態方式:兩個變數都來自後台
<c:set var="schoolid" value="${pageData.SchoolId}" scope="request"/>

<select name="schoolId" id="schoolId" style="width: 95%">
<option value="0">==請選擇==</option>

<c:forEach items="${organizeList}" var="var" varStatus="vs">
<option value="${var.name_code}" <c:if test="${var.name_code==schoolid}">selected</c:if> > ${var.name}</option>
</c:forEach>
</select>

㈤ <c:out value="${buttons}" escapeXml="false" />

這是JSTL標簽的用法

JSTL簡介
JSTL是一個不斷完善的開放源代碼的JSP標簽庫,是由的jakarta小組來維護的。JSTL只能運行在支持JSP1.2和Servlet2.3規范的容器上,如tomcat 4.x。但是在即將推出的JSP 2.0中是作為標准支持的。
JSTL目前的最新版本為1.02,最終發布版為1.0。JSTL包含兩個部分:標簽庫和EL(Expression Language表達式語言)語言。標簽庫目前支持四種標簽:
標簽 URI前 綴 示例
Core http://java.sun.com/jstl/core c <c:tagname ...> XML processing http://java.sun.com/jstl/xml x <x:tagname ...> I18N capable formatting http://java.sun.com/jstl/fmt fmt <fmt:tagname ...> Database access (SQL) http://java.sun.com/jstl/sql sql <sql:tagname ...>
Core支持JSP中的一些基本的操作;
XML processing支持XML文檔的處理;
I18N capable formatting支持對JSP頁面的國際化;
Database access (SQL)支持JSP對資料庫的操作。
由於本人水平有限,本文僅介紹Core標簽,如有興趣,可一起探討其它三種標簽的使用與擴充。
EL語言介紹
EL語言是JSTL輸出(輸入)一個JAVA表達式的表示形式。
在JSTL中,EL語言只能在屬性值中使用。EL語言只能通過建立表達式來進行調用。在屬性值中使用表達式有三種方式。
1、 value屬性包含一個表達式
<some:tag value=""/>
在這種情況下,表達式值被計算出來並根據類型轉換規則賦值給value屬性。比如:<c:out value="" />中的就是一個EL,它相當於JSP語句<%=request.getAttribute(「username」)%>或<% =session.getAttribute(「username」)%>
2、 value屬性包含一個或多個屬性,這些屬性被文本分割或圍繞
<some:tag value="sometext"/>
在這種情況下,表達式從左到右進行計算,並將結果轉換為字元串型(根據類型轉換規則),並將結果賦值給value屬性
3、 value屬性僅僅包含文本
<some:tag value="sometext"/>
在這種情況下,字元串型屬性value將根據類型轉換規則轉換為標簽所希望的類型。
EL語言的操作符
取得某個對象或集合中的屬性值
為了獲得集合中的屬性,EL支持以下兩種操作
1.使用.操作符來獲得有名字的屬性。例如表達式表明對象user的username屬性
2. 使用[]操作符來獲得有名字或按數字排列的屬性。
表達式和表達式含義相同
表達式 表明row集合的第一個條目。
在這里user是一個類的對象,它的屬性username必須符合標准JavaBean的規范,即必須為username屬性定義相應的getter、setter方法。
Empty操作符(空值檢查)
使用empty操作符來決定對象、集合或字元串變數是否為空或null。例如:
true
如果request的參數列表中的username值為null,則表達式的值為true。 EL也可以直接使用比較操作符與null進行比較。如true。
比較操作符 操作符 描述
==或eq 相等檢查
!=或ne 不等檢查
<或lt 小於檢查
>或gt 大於檢查
<=或le 小於等於檢查
>=或ge 大於等於檢查
數字運算符與邏輯運算符均與JAVA語言相同,不再列表。
Core標簽庫
1、 通用標簽
<c:out>
<c:out>標簽用於在JSP中顯示數據,它有如下屬性 屬 性 描 述是否必須 預設值
value 輸出的信息,可以是EL表達式或常量 是 無
default value為空時顯示信息 否 無
escapeXml 為true則避開特殊的xml字元集 否 true
例子: 您的用戶名是: <c:out value=」」 default=」guest」/>
顯示用戶的用戶名,如為空則顯示guest
<c:out value=""/>
指定從session中獲取username的值顯示;
<c:out value="" />
顯示username的值,默認是從request(page)中取,如果request中沒有名為username的對象則從session中取, session中沒有則從application(servletContext)中取,如果沒有取到任何值則不顯示。
<c:set>
<c:set>標簽用於保存數據,它有如下屬性 屬 性 描 述 是否必須預設值
value 要保存的信息,可以是EL表達式或常量 否
target 需要修改屬性的變數名,一般為javabean的實例 否 無
property 需要修改的javabean屬性 否 無
var 需要保存信息的變數 否 無
scope 保存信息的變數的范圍 否 page
如果指定了target屬性, 那麼property屬性也必須指定。
例子: <c:set value="" var="test2" scope=」session」 />
將test.testinfo的值保存到session的test2中,其中test是一個javabean的實例,testinfo是test對象的屬性。
<c:set target="" property="city" value=""/>
將對象cust.address的city屬性值保存到變數city中
<c:remove>
<c:remove>標簽用於刪除數據,它有如下屬性 屬 性 描 述 是否必須預設值
var 要刪除的變數 是 無
scope 被刪除變數的范圍 否所有范圍,包括page、request、session、application等
例子: <c:remove var="test2" scope="session"/>
從session中刪除test2變數。
2、 流控制標簽
<c:if>
<c:if>標簽有如下屬性 屬 性 描 述 是否必須 預設值
test 需要評價的條件,相當於if (...){}語句中的條件 是 無
var 要求保存條件結果的變數名 否 無
scope 保存條件結果的變數范圍 否 page
<c:choose>
這個標簽不接受任何屬性
<c:when>
<c:when>標簽有以下屬性 屬 性 描 述 是否必須 預設值
test 需要評價的條件 是 無
<c:otherwise>
這個標簽同樣不接受任何屬性
例子: <c:if test="">
user.wealthy is true.
</c:if>
如果user.wealthy值true,則顯示user.wealthy is true.
<c:choose>
<c:when test="">
user.generous is true.
</c:when>
<c:when test="">
user.stingy is true.
</c:when>
<c:otherwise>
user.generous and user.stingy are false.
</c:otherwise>
</c:choose>
只有當條件user.generous返回值是true時,才顯示user.generous is true.
只有當條件user.stingy返回值是true時,才顯示user.stingy is true.
其它所有的情況(即user.generous和user.stingy的值都不為true)全部顯示user.generous and user.stingy are false.
由於JSTL沒有形如if (){…} else {…}的條件語句,所以這種形式的語句只能用<c:choose>、<c:when>和<c:otherwise>標簽共同來完成了。
3、 循環控制標簽
<c:forEach>
<c:forEach>標簽用於通用數據,它有以下屬性 屬 性 描 述是否必須 預設值
items 進行循環的項目 否 無
begin 開始條件 否 0
end 結束條件 否 集合中的最後一個項目
step 步長 否 1
var 代表當前項目的變數名 否 無
varStatus 顯示循環狀態的變數 否 無
例子: <c:forEach items="" var="vector">
<c:out value=""/>
</c:forEach>
相當於java語句 for (int i=0;i<vectors.size();i++) {
out.println(vectors.get(i));
}
在這里vectors是一個java.util.Vector對象,裡面存放的是String數據,vector是當前循環條件下String對象。實際上這里的vectors可以是任何實現了java.util. Collection介面的對象。
<c:forEach begin="0" end="100" var="i" step="1">
count=<c:out value=""/><br>
</c:forEach>
輸出:
count=0
count=100
<c:forTokens>
<c:forTokens>標簽有以下屬性 屬 性 描 述 是否必須 預設值
items 進行循環的項目 是 無
delims 分割符 是 無
begin 開始條件 否 0
end 結束條件 否 集合中的最後一個項目
step 步長 否 1
var 代表當前項目的變數名 否 無
varStatus 顯示循環狀態的變數 否 無
例子
<c:forTokens items="a:b:c:d" delims=":" var="token">
<c:out value=""/>
</c:forTokens>
這個標簽的使用相當於java.util.StringTokenizer類。在這里將字元串a:b:c:d以:分開循環四次,token是循環到當前分割到的字元串。
4.導入文件和URL
JSTL核心標簽庫支持使用<c:import>來包含文件,使用<c:url>來列印和格式化URL,使用<c:redirect>來重定向URL。
<c:import>
<c:import>標簽包含另外一個頁面代碼到當前頁,它有以下屬性 屬性 描 述 是否必須 預設值
url 需要導入頁面的url 是 無
context /後跟本地web應用程序的名字 否 當前應用程序
charEncoding 用於導入數據的字元集 否 ISO-8859-1
var 接受導入文本的變數名 否 page
scope 接受導入文本的變數的變數范圍 否 1
varReader 用於接受導入文本的java.io.Reader變數名 否 無
varStatus 顯示循環狀態的變數 否 無
<c:url>
<c:url>標簽輸出一個url地址,它有以下屬性 屬 性 描 述 是否必須預設值
url url地址 是 無
context /後跟本地web應用程序的名字 否 當前應用程序
charEncoding 用於導入數據的字元集 否 ISO-8859-1
var 接受處理過的url變數名,該變數存儲url 否 輸出到頁
scope 存儲url的變數名的變數范圍 否 page
例子:
<c:import url="http://www.url.com/edit.js" var="newsfeed"/>
將url http://www.url.com/edit.js包含到當前頁的當前位置,並將url保存到newsfeed變數中
<a href="<c:url url="/index.jsp"/>"/>
在當前頁的當前位置輸出<a href="http://www.yourname.com/index.jsp"/>,http://www.yourname.com是當前頁的所在的位置。
<c:redirect>
<c:redirect>標簽將請求重新定向到另外一個頁面,它有以下屬性 屬性 描 述 是否必須 預設值
url url地址 是 無
context /後跟本地web應用程序的名字 否 當前應用程序
例子:
<c:redirect url="http://www.yourname.com/login.jsp"/>
將請求重新定向到http://www.yourname.com/login.jsp頁,相當於response.setRedirect("http://www.yourname.com/login.jsp");
<c:param>
<c:param>標簽用來傳遞參數給一個重定向或包含頁面,它有以下屬性屬 性 描 述 是否必須 預設值
name 在request參數中設置的變數名 是 無
value 在request參數中設置的變數值 否 無
例子:
<c:redirect url="login.jsp">
<c:param name="id" value="888"/>
</c:redirect>
將參數888以id為名字傳遞到login.jsp頁面,相當於login.jsp?id=888
JSTL的優點
1、在應用程序伺服器之間提供了一致的介面,最大程序地提高了WEB應用在各應用伺服器之間的移植。
2、 簡化了JSP和WEB應用程序的開發。
3、以一種統一的方式減少了JSP中的scriptlet代碼數量,可以達到沒有任何scriptlet代碼的程序。在我們公司的項目中是不允許有任何的scriptlet代碼出現在JSP中。
4、允許JSP設計工具與WEB應用程序開發的進一步集成。相信不久就會有支持JSTL的IDE開發工具出現。
總結
上面介紹的僅僅是JSTL的一部分,如果要使用JSTL,則必須將jstl.jar和 standard.jar文件放到classpath中,如果你還需要使用XML processing及Database access (SQL)標簽,還要將相關JAR文件放到classpath中,這些JAR文件全部存在於下載回來的zip文件中。這個zip文件可以從http://jakarta.apache.org/builds/jakarta-taglibs/releases/standard/jakarta-taglibs-standard-1.0.zip下載。
參考資料
1、 http://java.sun.com/procts/jsp/jstl/
sun公司的JSTL站點
2、 http://jakarta.apache.org/taglibs/doc/standard-doc/intro.html
jakarta小組的JSTL站點
3、 http://www.manning.com/bayern/appendixA.pdf
JSTL的參考文檔,本文很多內容都是從這個PDF文件里翻譯的。
4、 <<J2EE編程指南(1.3版)>>
介紹了JSTL的雛形,wrox的書都是精品。

㈥ 關於jsp頁面上,el表達式相等的問題

你好,JSTL就是這么用啊,我也是百思不得其解,我把你代碼復制過去就不出版來,最後我自己把那權段代碼敲了一遍,出來了.

終於明白你的代碼錯在哪兒了!

<c:if test="${sessionScope.loginPlayer.username == comment.username} ">
^
你注意上面這句話,倒數第三個字元,是一個中文空格!把這個刪除掉就好了(因為網路編輯框的問題上面的箭頭可能不準,但你數數倒數第三個字元吧),因為JSTL判斷時,會把那個中文空格也作為判斷條件了,所以就出問題了。

㈦ jstl標簽里c:if的使用

1、< c:if > 的使用

c:if 相當於if..else..語句,但c:if裡面並沒有類似於else的寫法,只能寫成多個c:if。

<select id="machinename" name="machinename" style="width: 226px" class="required">

<e:forEach items="${projectsList}" varStatus="status" var="item">

<c:if test="${machine.machinename==item}">

<option value="${item}" selected="selected">${item}</option>

</c:if>

<c:if test="${machine.machinename!=item}">

<option value="${item}">${item}</option>

</c:if>

</e:forEach>

</select>

2、< c:if test=」value ne, eq, lt, gt,….」> 用法。

算術運算符 :+ 、 - 、 * 、 / (或 div )和 % (或 mod )

關系運算符 :== (或 eq )、 != (或 ne )、 < (或 lt )、 > (或 gt )、 <= (或 le )和 >= (或 ge )

邏輯運算符 :&& (或 and )、 || (或 or )和 ! (或 not )

驗證運算符 :empty

3、 備註:

1』 < c:if test="${machine.machinename==item}">

不能寫成 < c:if test="${machine.machinename==item} ">,最後不要有空格。

(7)jspc標簽eq擴展閱讀

JSTL是apache對EL表達式的擴展(也就是說JSTL依賴EL),JSTL是標簽語言!JSTL標簽使用以來非常方便。

它與JSP動作標簽一樣,只不過它不是JSP內置的標簽,需要自己導包,以及指定標簽庫而已。

如果使用MyEclipse開發JavaWeb,那麼在把項目發布到Tomcat時,會發現,MyEclipse會在lib目錄下存放jstl的Jar包!如果沒有使用MyEclipse開發那麼需要自己來導入這個JSTL的Jar包:jstl-1.2.jar。

2、JSTL標簽庫:

JSTL一共包含四大標簽庫:

core:核心標簽庫,我們學習的重點;

fmt:格式化標簽庫,只需要學習兩個標簽即可;

sql:資料庫標簽庫。

xml:xml標簽庫。

㈧ jsp標簽中的 "${表達式}"表示什麼

jsp標簽中的 ${表達式}用來輸出或者計算一個表達式的內容,比如${3+5},那麼便會在頁面上輸出8,在比如${sessionScope.username},那麼便會獲取Session裡面的username的值,它不能在代碼塊也就是<% %>里使用。

作用:EL(Expression Language)是為了使JSP寫起來更加簡單。表達式語言的靈感來自於 ECMAScript 和 XPath 表達式語言,它提供了在 JSP 中簡化表達式的方法,讓Jsp的代碼更加簡化。

(8)jspc標簽eq擴展閱讀

jsp中${}是EL表達式的常規表示方式

目的是為了獲取{}中指定的對象(參數、對象等)的值

如:

${user.name}<====>User user = (User)request(搜尋范圍).getAttribute(user);

String name = user.getName();

out.println(name);

從當前頁面起開始搜尋 user對象,然後獲取改對象的name屬性值

其搜尋的范圍依次是:page、request、session、application

如果未搜索到,即會返回null值

它在jsp+servlet的編程中經常使用,如果是剛學EL表達式,建議熟練掌握。

㈨ CGI多個提交命令怎麼辦

用C語言編寫CGI程序
一、CGI概述
CGI(公用網關介面)規定了Web伺服器調用其他可執行程序(CGI程序)的介面協議標准。Web伺服器通過調用CGI程序實現和Web瀏覽器的交互,也就是CGI程序接受Web瀏覽器發送給Web伺服器的信息,進行處理, 將響應結果再回送給Web伺服器及Web瀏覽器。CGI程序一般完成Web網頁中表單(Form)數據的處理、資料庫查詢和實現與傳統應用系統的集成等工作。CGI程序可以用任何程序設計語言編寫,如Shell腳本語言、Perl、Fortran、Pascal、C語言等。但是用C語言編寫的CGI程序具有執行速度快、安全性高(因為C語言程序是編譯執行且不可被修改)等特點。

CGI介面標准包括標准輸入、環境變數、標准輸出三部分。

1.標准輸入

CGI程序像其他可執行程序一樣,可通過標准輸入(stdin)從Web伺服器得到輸入信息,如Form中的數據,這就是所謂的向CGI程序傳遞數據的 POST方法。這意味著在操作系統命令行狀態可執行CGI程序,對CGI程序進行調試。POST方法是常用的方法,本文將以此方法為例,分析CGI程序設計的方法、過程和技巧。

2.環境變數

操作系統提供了許多環境變數,它們定義了程序的執行環境,應用程序可以存取它們。Web伺服器和CGI介面又另外設置了自己的一些環境變數,用來向CGI 程序傳遞一些重要的參數。CGI的GET方法還通過 環境變數QUERY-STRING向CGI程序傳遞Form中的數據。

3.標准輸出

CGI程序通過標准輸出(stdout)將輸出信息傳送給Web伺服器。傳送給Web伺服器的信息可以用各種格式,通常是以純文本或者HTML文本的形式,這樣我們就可以在命令行狀態調試CGI程序,並且得到它們的輸出。

下面是一個簡單的CGI程序,它將HTML中Form的信息直接輸出到We b瀏覽器。

引用

#include < stdio.h >
#include < stdib.h >
main()
{
int,i,n;
printf (〃Contenttype:text/plainnn〃);
n=0;
if(getenv(〃CONTENT-LENGTH〃))
n=atoi(getenv(CONTENT-LENGTH〃));
for (i=0;i putchar(getchar());
putchar (′n′);
fflush(stdout);
}

下面對此程序作一下簡要的分析。
prinft (〃Contenttype:text/plainnn〃);
此行通過標准輸出將字元串〃Contenttype:text/plainnn〃傳送給Web伺服器。它是一個MIME頭信息,它告訴Web伺服器隨後的輸出是以純ASCII文本的形式。請注意在這個頭信息中有兩個新行符,這是因為Web伺服器需要在實際的文本信息開始之前先看見一個空行。
if (getenv(〃CONTENT-LENGTH〃))
n=atoi (getenv(〃CONTENT-LENGTH〃));
此行首先檢查環境變數CONTENT-LENGTH是否存在。Web伺服器在調用使用POST方法的CGI程序時設置此環境變數,它的文本值表示Web伺服器傳送給CGI程序的輸入中的字元數目,因此我們使用函數atoi() 將此環境變數的值轉換成整數,並賦給變數n。請注意Web伺服器並不以文件結束符來終止它的輸出,所以如果不檢查環境變數CONTENT-LENGTH, CGI程序就無法知道什麼時候輸入結束了。
for (i=0;i putchar(getchar());
此行從0循環到(CONTENT-LENGTH-1)次將標准輸入中讀到的每一個字元直接拷貝到標准輸出,也就是將所有的輸入以ASCII的形式回送給Web伺服器。
通過此例,我們可將CGI程序的一般工作過程總結為如下幾點。
1.通過檢查環境變數CONTENT-LENGTH,確定有多少輸入;
2.循環使用getchar()或者其他文件讀函數得到所有的輸入;
3.以相應的方法處理輸入;
4.通過〃Contenttype:〃頭信息,將輸出信息的格式告訴Web伺服器;
5.通過使用printf()或者putchar()或者其他的文件寫函數,將輸出傳送給Web伺服器。
總之,CGI程序的主要任務就是從Web伺服器得到輸入信息,進行處理,然後將輸出結果再送回給Web伺服器。

二、環境變數

環境變數是文本串(名字/值對),可以被OS Shell或其他程序設置 ,也可以被其他程序訪問。它們是Web伺服器傳遞數據給CGI程序的簡單手段,之所以稱為環境變數是因為它們是全局變數,任何程序都可以存取它們。

下面是CGI程序設計中常常要用到的一些環境變數。
HTTP-REFERER:調用該CGI程序的網頁的URL。
REMOTE-HOST:調用該CGI程序的Web瀏覽器的機器名和域名。
REQUEST-METHOD:指的是當Web伺服器傳遞數據給CGI程序時所採用的方法,分為GET和POST兩種方法。GET方法僅通過環境變數(如 QUERY-STRING)傳遞數據給CGI程序,而POST方法通過環境變數和標准輸入傳遞數據給CGI程序,因此POST方法可較方便地傳遞較多的數據給CGI程序。

SCRIPT-NAME:該CGI程序的名稱。
QUERY-STRING:當使用POST方法時,Form中的數據最後放在QUERY-STRING中,傳遞給CGI程序。
CONTENT-TYPE:傳遞給CGI程序數據的MIME類型,通常為〃applica tion/x-www-form-url encodede〃,它是從HTML Form中以POST方法傳遞數據給CGI程序的數據編碼類型,稱為URL編碼類型。
CONTENT-LENGTH:傳遞給CGI程序的數據字元數(位元組數)。
在C語言程序中,要訪向環境變數,可使用getenv()庫函數。例如:
if (getenv (〃CONTENT-LENGTH〃))
n=atoi(getenv (〃CONTENT-LENGTH〃));
請注意程序中最好調用兩次getenv():第一次檢查是否存在該環境變數,第二次再使用該環境變數。這是因為函數getenv()在給定的環境變數名不存在時,返回一個NULL(空)指針,如果你不首先檢查而直接引用它,當該環境變數不存在時會引起CGI程序崩潰。

三、From輸入的分析和解碼

1.分析名字/值對

當用戶提交一個HTML Form時,Web瀏覽器首先對Form中的數據以名字/值對的形式進行編碼,並發送給Web伺服器,然後由Web伺服器傳遞給CGI程序。其格式如下:
name1=value1&name2=value2&name3=value3&name4=value4&...
其中名字是Form中定義的INPUT、SELECT或TEXTAREA等標置(Tag)名字,值是用戶輸入或選擇的標置值。這種格式即為URL編碼,程序中需要對其進行分析和解碼。要分析這種數據流,CGI程序必須首先將數據流分解成一組組的名字/值對。這可以通過在輸入流中查找下面的兩個字元來完成。
每當找到字元=,標志著一個Form變數名字的結束;每當找到字元& ,標志著一個Form變數值的結束。請注意輸入數據的最後一個變數的值不以&結束。
一旦名字/值對分解後,還必須將輸入中的一些特殊字元轉換成相應的ASCII字元。這些特殊字元是:
+:將+轉換成空格符;
%xx:用其十六進制ASCII碼值表示的特殊字元。根據值xx將其轉換成相應的ASCII字元。
對Form變數名和變數值都要進行這種轉換。下面是一個對Form數據進行分析並將結果回送給Web伺服器的CGI程序。

引用
#include < stdio.h >
#include < stdlib.h >
#include < strings.h >
int htoi(char *);
main()
{
int i,n;
char c;
printf (〃Contenttype: text/plainnn〃);
n=0;
if (getenv(〃CONTENT-LENGTH〃))
n=atoi(getenv(〃CONTENT-LENGTH〃));
for (i=0; i < n;i++){
int is-eq=0;
c=getchar();
switch (c){
case ′&′:
c=′n′;
break;
case ′+′:
c=′ ′;
break;
case ′%′:{
char s[3];
s[0]=getchar();
s[1]=getchar();
s[2]=0;
c=htoi(s);
i+=2;
}
break;
case ′=′:
c=′:′;
is-eq=1;
break;
};
putchar(c);
if (is-eq) putchar(′ ′);
}
putchar (′n′);
fflush(stdout);
}
/* convert hex string to int */
int htoi(char *s)
{
char *digits=〃0123456789ABCDEF〃;
if (islower (s[0])) s[0]=toupper(s[0]);
if (islower (s[1])) s[1]=toupper(s[1]);
return 16 * (strchr(digits, s[0]) -strchr (digits,′0′)
)
+(strchr(digits,s[1])-strchr(digits,′0′));
}

上面的程序首先輸出一個MIME頭信息給Web伺服器,檢查輸入中的字元數,並循環檢查每一個字元。當發現字元為&時,意味著一個名字/值對的結束,程序輸出一個空行;當發現字元為+時,將它轉換成空格; 當發現字元為%時,意味著一個兩字元的十六進制值的開始,調用htoi()函數將隨後的兩個字元轉換為相應的ASCII字元;當發現字元為=時,意味著一個名字/值對的名字部分的結束,並將它轉換成字元:。最後將轉換後的字元輸出給Web伺服器。
四、產生HTML輸出

CGI程序產生的輸出由兩部分組成:MIME頭信息和實際的信息。兩部分之間以一個空行分開。我們已經看到怎樣使用MIME頭信息〃Cont enttype:text/plainnn〃和printf()、put char()等函數調用來輸出純ASCII文本給Web伺服器。實際上,我們也可以使用MIME頭信息〃C ontenttype:text/htmlnn〃來輸出HTML源代碼給Web伺服器。請注意任何MIME頭信息後必須有一個空行。一旦發送這個MIME 頭信息給We b伺服器後,Web瀏覽器將認為隨後的文本輸出為HTML源代碼,在HTML源代碼中可以使用任何HTML結構,如超鏈、圖像、Form,及對其他CGI 程 序的調用。也就是說,我們可以在CGI程序中動態產生HTML源代碼輸出 ,下面是一個簡單的例子。

引用
#include < stdio.h >
#include < string.h >
main()
{
printf(〃Contenttype:text/html\n\n〃);
printf(〃< html >\n〃);
printf(〃< head >< title >An HTML Page From a CGI< /title >< /head >\n〃);
printf(〃< body >
n〃);
printf(〃< h2 > This is an HTML page generated from with i n a CGI program.. .< /h2 >\n〃);
printf(〃< hr >< p >\n〃);
printf(〃< a href="../output.html#two" >< b > Go back to out put.html page < /b >< /a >\n〃);
printf(〃< /body >\n〃);
printf(〃< /html >\n〃);
fflush(stdout);
}

上面的CGI程序簡單地用printf()函數來產生HTML源代碼。請注意在輸出的字元串中如果有雙引號,在其前面必須有一個後斜字元, 這是因為整個HTML代碼串已經在雙引號內,所以HTML代碼串中的雙引號符必須用一個後斜字元來轉義。

在HTML中,當客戶填寫了表單,並按下了發送(submit)按鈕後,表單的內容被發送到了伺服器端,一般的,這時就需要有一個伺服器端腳本來對表單的內容進行一些處理,或者是把它們保存起來,或者是按內容進行一些查詢,或者是一些別的什麼。沒有了CGI,WEB的世界就完全失去了它的交互性,所有的信息都變成單向的了,而不能夠有任何的反饋。

有的人認為可以用java script來代替CGI程序,這其實是一個概念上的錯誤。java script只能夠在客戶瀏覽器中運行,而CGI卻是工作在伺服器上的。他們所做的工作有一些交集,比如表單數據驗證一類的,但是java script是絕對無法取代CGI的。但可以這樣說,如果一項工作即能夠用java script來做,又可以用CGI來做,那麼絕對要使用java script,在執行的速度上,java script比CGI有著先天的優勢。只有那些在客戶端解決不了的問題,比如和某個遠程資料庫交互,這時就應該使用CGI了。

簡單的說來,CGI是用來溝通HTML表單和伺服器端程序的介面(interface)。說它是介面,也就是說CGI並不是一種語言,而是可以被其他語言所應用的一個規范集。理論上講,你可以用任何的程序語言來編寫CGI程序,只要在編程的時候符合CGI規范所定義的一些東西就可以了。由於C語言在平台無關性上表現不錯(幾乎在任何的系統平台下都有其相應編譯器),而且對大多數程序員而言都算得上很熟悉(不像Perl),因此,C是CGI編程的首選語言之一。這兒我們介紹的,就是如何使用C來編寫CGI程序。

作為CGI編程的最為簡單的例子,就是進行表單的處理。因而在這篇文章中,我們主要介紹的就是如何用C來編寫CGI程序來進行表但處理。

GET表單的處理

對於那些使用了屬性「METHOD=GET」的表單(或者沒有METHOD屬性,這時候GET是其預設值),CGI定義為:當表單被發送到伺服器斷後,表單中的數據被保存在伺服器上一個叫做QUERY_STRING的環境變數中。這種表單的處理相對簡單,只要讀取環境變數就可以了。這一點對不同的語言有不同的做法。在C語言中,你可以用庫函數getenv(定義在標准庫函數stdlib中)來把環境變數的值作為一個字元串來存取。你可以在取得了字元串中的數據後,運用一些小技巧進行類型的轉換,這都是比較簡單的了。在CGI程序中的標准輸出(output)(比如在C中的stdout文件流)也是經過重定義了的。它並沒有在伺服器上產生任何的輸出內容,而是被重定向到客戶瀏覽器。這樣,如果編寫一個C的CGI程序的時候,把一個HTML文檔輸出到它的 stdout上,這個HTML文檔會被在客戶端的瀏覽器中顯示出來。這也是CGI程序的一個基本原理。

我們來看看具體的程序實現,下面是一段HTML表單:

< form ACTION="/cgi-bin/mult.cgi" >
< P >請在下面填入乘數和被乘數,按下確定後可以看到結果。
< INPUT NAME="m" SIZE="5" >
< INPUT NAME="n" SIZE="5" >< BR >
< INPUT TYPE="SUBMIT" values="確定" >
< /form >

我們要實現的功能很簡單,就是把表單中輸入的數值乘起來,然後輸出結果。其實這個功能完全可以用java script來實現,但為了讓程序盡量的簡單易懂,我還是選擇了這個小小的乘法來作為示例。

下面就是處理這個表單的CGI程序,對應於form標簽中的ACTION屬性值。

引用

#include < stdio.h >
#include < stdlib.h >
int main(void)
{
char *data;
long m,n;
printf("%s%c%c ","Content-Type:text/html;charset=gb2312",13,10);
printf("< TITLE >乘法結果< /TITLE > ");
printf("< H3 >乘法結果< /H3 > ");
data = getenv("QUERY_STRING");
if(data == NULL)
printf("< P >錯誤!數據沒有被輸入或者數據傳輸有問題");
else if(sscanf(data,"m=%ld&n=%ld",&m,&n)!=2)
printf("< P >錯誤!輸入數據非法。表單中輸入的必須是數字。");
else
printf("< P >%ld和%ld的成績是:%ld。",m,n,m*n);
return 0;
}

具體的C語法就不多講了,我們來看看它作為CGI程序所特殊的地方。

前面已經提到標准輸出的內容就是要被顯示在瀏覽器中的內容。第一行的輸出內容是必須的,也是一個CGI程序所特有的:printf("%s%c%c ","Content-Type:text/html",13,10),這個輸出是作為HTML的文件頭。因為CGI不僅可以像瀏覽器輸出HTML文本,而且可以輸出圖像,聲音之類的東西。這一行告訴瀏覽器如何處理接受到的內容。在Content-Type的定義後面跟有兩行的空行,這也是不可缺少的。因為所有CGI程序的頭部輸出都是相近的,因而可以為其定義一個函數,來節省編程的時間。這是CGI編程常用的一個技巧。

程序在後面調用了用了庫函數getevn來得到QUERY_STRING的內容,然後使用sscanf函數把每個參數值取出來,要注意的是sscanf函數的用法。其他的就沒有什麼了,和一般的C程序沒有區別。

把程序編譯後,改名為mult.cgi放在/cgi-bin/目錄下面,就可以被表單調用了。這樣,一個處理GET方式表單的CGI程序就大功告成了。

POST表單處理

下面我們來考慮另外一種表單傳送方法:POST。假設我們要實現的任務是這樣的:把表單中客戶輸入的一段文本內容添加到伺服器上的一個文本文件的後面。這可以看作是一個留言版程序的雛形。顯然,這個工作是無法用java script這種客戶端腳本來實現,也算得上真正意義上的CGI程序了。

看起來這個問題和上面講的內容很相近,僅僅是用不同的表單和不同的腳本(程序)而已。但實際上,這中間是有一些區別的。在上面的例子中,GET的處理方法可以看作是「純查詢(pure query)」類型的,也就是說,它與狀態無關。同樣的數據可以被提交任意的次數,而不會引起任何的問題(除了伺服器的一些小小的開銷)。但是現在的任務就不同了,至少它要改變一個文件的內容。因而,可以說它是與狀態有關的。這也算是POST和GET的區別之一。而且,GET對於表單的長度是有限制的,而 POST則不然,這也是在這個任務中選用POST方法的主要原因。但相對的,對GET的處理速度就要比POST快一些。

在CGI的定義中,對於POST類型的表單,其內容被送到CGI程序的標准輸入(在C語言中是stdin),而被傳送的長度被放在環境變數 CONTENT_LENGTH中。因而我們要做的就是,在標准輸入中讀入CONTENT_LENGTH長度的字元串。從標准輸出讀入數據聽起來似乎要比從環境變數中讀數據來的要容易一些,其實則不然,有一些細節地方要注意,這在下面的程序中可以看到。特別要注意的一點就是:CGI程序和一般的程序有所不同,一般的程序在讀完了一個文件流的內容之後,會得到一個EOF的標志。但在CGI程序的表單處理過程中,EOF是永遠不會出現的,所以千萬不要讀多於 CONTENT_LENGTH長度的字元,否這會有什麼後果,誰也不知道(CGI規范中沒有定義,一般根據伺服器不同而有不同得處理方法)。

我們來看看到底如何從POST表單收集數據到CGI程序,下面給出了一個比較簡單的C源代碼:

引用
#include < stdio.h >
#include < stdlib.h >
#define MAXLEN 80
#define EXTRA 5
/* 4個位元組留給欄位的名字"data", 1個位元組留給"=" */
#define MAXINPUT MAXLEN+EXTRA+2
/* 1個位元組留給換行符,還有一個留給後面的NULL */
#define DATAFILE "../data/data.txt"
/* 要被添加數據的文件 */
void unencode(char *src, char *last, char *dest)
{
for(; src != last; src++, dest++)
if(*src == "+")
*dest = " ";
else if(*src == "%") {
int code;
if(sscanf(src+1, "%2x", &code) != 1) code = "?";
*dest = code;
src +=2; }
else
*dest = *src;
*dest = " ";
*++dest = "";
}
int main(void)
{
char *lenstr;
char input[MAXINPUT], data[MAXINPUT];
long len;
printf("%s%c%c ","Content-Type:text/html;charset=gb2312",13,10);
printf("< TITLE >Response< /TITLE > ");
lenstr = getenv("CONTENT_LENGTH");
if(lenstr == NULL || sscanf(lenstr,"%ld",&len)!=1 || len > MAXLEN)
printf("< P >表單提交錯誤");
else {
FILE *f;
fgets(input, len+1, stdin);
unencode(input+EXTRA, input+len, data);
f = fopen(DATAFILE, "a");
if(f == NULL)
printf("< P >對不起,意外錯誤,不能夠保存你的數據 ");
else
fputs(data, f);
fclose(f);
printf("< P >非常感謝,您的數據已經被保存< BR >%s",data);
}
return 0;
}

從本質上來看,程序先從CONTENT_LENGTH環境變數中得到數據的字長,然後讀取相應長度的字元串。因為數據內容在傳輸的過程中是經過了編碼的,所以必須進行相應的解碼。編碼的規則很簡單,主要的有這幾條:

1. 表單中每個每個欄位用欄位名後跟等號,再接上上這個欄位的值來表示,每個欄位之間的內容用&連結;
2. 所有的空格符號用加號代替,所以在編碼碼段中出現空格是非法的;
3. 特殊的字元比如標點符號,和一些有特定意義的字元如「+」,用百分號後跟其對應的ACSII碼值來表示。

例如:如果用戶輸入的是:
Hello there!
那麼數據傳送到伺服器的時候經過編碼,就變成了data=Hello+there%21 上面的unencode()函數就是用來把編碼後的數據進行解碼的。在解碼完成後,數據被添加到data.txt文件的尾部,並在瀏覽其中回顯出來。
把文件編譯完成後,把它改名為collect.cgi後放在CGI目錄中就可以被表單調用了。下面給出了其相應的表單:

< form ACTION="/cgi-bin/collect.cgi" METHOD="POST" >
< P >請輸入您的留言(最多80個字元):< BR >< INPUT NAME="data" SIZE="60" MAXLENGTH="80" >< BR >
< INPUT TYPE="SUBMIT" values="確定" >
< /form >

事實上,這個程序只能作為例子,是不能夠正式的使用的。它漏掉了很關鍵的一個問題:當有多個用戶同時像文件寫入數據是,肯定會有錯誤發生。而對於一個這樣的程序而言,文件被同時寫入的幾率是很大的。因此,在比較正式的留言版程序中,都需要做一些更多的考慮,比如加入一個信號量,或者是藉助於一個鑰匙文件等。因為那隻是編程的技巧問題,在這兒就不多說了。

最後,我們來寫一個瀏覽data.txt文件的的CGI程序,這只需要把內容輸出到stdout就可以了:

引用
#include < stdio.h >
#include < stdlib.h >
#define DATAFILE "../data/data.txt"
int main(void)
{
FILE *f = fopen(DATAFILE,"r");
int ch;
if(f == NULL) {
printf("%s%c%c ", "Content-Type:text/html;charset=gb2312",13,10);
printf("< TITLE >錯誤 < /TITLE > ");
printf("< P >< EM >意外錯誤,無法打開文件< /EM >"); }
else {
printf("%s%c%c ",
"Content-Type:text/plain",13,10);
while((ch=getc(f)) != EOF)
putchar(ch);
fclose(f); }
return 0;
}

這個程序唯一要注意的是:它並沒有把data.txt 包裝成HTML格式後再輸出,而是直接作為簡單文本(plain text)輸出,這只要在輸出的頭部用text/plain類型代替text/html就可以了,瀏覽器會根據Content-Type的類型自動的選擇相應的處理方法。

要觸發這個程序也很簡單,因為沒有數據要輸入,所以只需一個按鈕就可以搞定了:

< form ACTION="/cgi-bin/viewdata.cgi" >
< P >< INPUT TYPE="SUBMIT" values="察看" >
< /form >

到這兒,一些基本的用C編寫CGI程序的原理就將完了。當然,就憑講的這些內容,還很難編寫出一個好的CGI程序,這需要進一步的學習CGI的規范定義,以及一些其他的CGI編程特有的技巧。

這篇文章的目的,也就是要你了解一下CGI編程的概念。事實上,現在的一些主流的伺服器端腳本編程語言如ASP,PHP,JSP等,都基本上具備了CGI 編程的大部分的功能,但他們在使用上的,確實是比無論用什麼語言進行CGI編程都要容易的多。所以在進行伺服器端編程的時候,一般都會首先考慮使用這些腳本編程語言。只有當他們也解決不了,比如要進行一些更為底層的編程的時候,才會用到CGI。

閱讀全文

與jspc標簽eq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從新設置網路連接 瀏覽:984
迷你編程不能領福利了怎麼辦 瀏覽:934
如何壓縮文件夾qq郵箱發送 瀏覽:813
鴻蒙系統手機怎樣和電腦傳輸文件 瀏覽:500
珠寶數據分析師需要會什麼 瀏覽:929
全世界有多少種子文件 瀏覽:93
勃拉姆斯第四交響曲版本 瀏覽:599
東方時尚app報名流程 瀏覽:586
虛擬網路通話怎麼用 瀏覽:469
最終幻想9obb文件位置 瀏覽:958
騰達路由器的賬號密碼是什麼 瀏覽:130
三星年n900v移動網路接入點 瀏覽:624
linux顯示文件內容亂碼 瀏覽:402
小程序開發工具教程 瀏覽:440
蘋果5cprivate文件夾 瀏覽:345
愛剪輯怎麼用字幕文件夾 瀏覽:372
word試圖打開文件 瀏覽:330
電腦系統更新文件損壞怎麼辦 瀏覽:148
昨天買的蘋果6想換6s可以嗎 瀏覽:76
朋友圈怎樣發pdf文件 瀏覽:330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