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javaEE的ssh框架要怎麼做
首先,SSH不是一個框架,而是多個框架(struts+spring+hibernate)的集成,是目前較流行的一種Web應用程序開源集成框架,用於構建靈活、易於擴展的多層Web應用程序。
集成SSH框架的系統從職責上分為四層:表示層、業務邏輯層、數據持久層和域模塊層(實體層)。
Struts作為系統的整體基礎架構,負責MVC的分離,在Struts框架的模型部分,控制業務跳轉,利用Hibernate框架對持久層提供支持。Spring一方面作為一個輕量級的IoC容器,負責查找、定位、創建和管理對象及對象之間的依賴關系,另一方面能使Struts和Hibernate更好地工作。
❷ IDEA中怎樣配置SSH框架(具體點,最好圖文並茂)
聲明:以下方法集成SSH,絕對簡單易懂,別看字多,但是操作起來非常快,代碼寫得很少,熟練點也就5到10分鍾左右。
1.new一個web項目,new完後,去找myeclipse的數據源,新建一個數據源,寫上數據源名稱,連接資料庫的url,賬戶密碼,並添加連接資料庫的jar包,保存,並且測試一下。2.右擊項目名,找到下面的Myeclipse,滑鼠放上去,會出來一另一個列表,找到add struts Capab,點擊,選擇 struts2.1,選擇/*,點擊next,這時候開始添加jar包,第一個struts core Libra核心包自動點上了,不管,再下去找到一個struts 2 Spring Libra包,鉤上。然後完成。3.然後根據第二步,找到add spring Capab,選擇spring2.5 , 勾選前三個包,然後再去下面找一個 spring2.5 web Libra,鉤選,然後在下面的JAR Library Installation 下面選擇第二個單選按鈕 Copy.....,點next, 再點完成。4.再根據第二部,找到add Hibernate Capab,選擇hibernate3.1,勾選下面第1,和第2個jar包。然後在下面的JAR Library Installation 下面選擇第二個單選按鈕 Copy。。。,點next,依舊是點第二個單選按鈕即spring config..,點next,繼續點第二個單選按鈕即Existing....,點next,這時候進入選擇數據源,找到DB Driver 下拉框,選擇你剛才自己新建的數據源。選擇好後,會自動填充所有的連接資料庫信息。點next,進入創建sessionfacorty,找到第一個文本框,java package,點右邊的new,寫上包名com..hib.util。點擊完成。5.這時候SSH集成已經完成了一大半。第四步點完成後,只要上面的步驟正確完成,這時候在你的工程裡面就會出來一個applicationContext,xml文件,而且絕對是報錯的。放心。接下來點開這個文件,找到報錯的那一行,這里我用簡單的方法教你解決報錯。報錯的一行是class="org.apache.commons.dbcp.BasicDataSource">,把引號裡面的話全部刪掉,在引號裡面寫上driver然後Alt+\感知,找到第6個是以 jdbc.datasource結尾的,點這個。然後自動生成class="org.springframework.jdbc.datasource.DriverManagerDataSource">。這樣就不會報錯了。6.接下來去找到項目的WebRot文件夾下面的WEB-INFI下面的web.xml 文件,自己寫上 <context-param>
<param-name>
<context-param>
<param-name>
contextConfigLocation
</param-name>
<param-value>
classpath:applicationContext.xmls
</param-value>
</context-param>
</param-name>
<param-value>
classpath:applicationContext.xml
</param-value>
</context-param>這段話,註:<>尖括弧的都是感知出來的,不用自己手寫,但是contextConfigLocation,和classpath:applicationContext.xml得自己寫。然後在這段話後面加上,<listener>
<listener-class>
org.springframework.web.context.ContextLoaderListener
</listener-class>
</listener>這段話,同樣尖括弧的都是感知,這句話org.springframework.web.context.ContextLoaderListener
其實不用自己寫,只要找到spring-web.jar包下面的這個包org.springframework.web.context加上點,再加上下面的ContextLoaderListener.class同時去掉點class即可。如果你找不到,就自己手寫吧。OK.簡單的SSH集成就完成了。
後面還有一些比如實體類的創建,數據訪問層的實現類DaoImpl,以及裡面的方法查詢,資料庫中的一張表的最基本的增刪改和根據實體類中某個欄位的查詢方法都是可以自動生成的,只要改下類名和包名就可以了。這個以後有空再說吧。用我這個方法,不用去查API到裡面拷貝代碼,簡單高效。10分鍾內可以集成完畢。對於一張表而言,本人增刪改查加分頁40分鍾就全部能寫完。
下面我再簡單說一下MVC的設計模式的所有包名類名。
數據訪問層-到業務邏輯層-顯示層這是MVC最基本的。先說數據訪問層,通常以Dao結尾。第一個包叫做com.,下面的類是放數據訪問層介面,比如你的實體類叫User,介面名就叫做UserDao.然後再一個包叫做com,.impl.這個包是放數據訪問層的實現方法。下面的類名就可以叫做UserDaoImpl,這個類實現上面的UserDaoImpl介面。再說業務邏輯層,通常以service命名。也是第一個包叫做com.service,下面放的也是業務邏輯層的介面,UserService.再一個包就叫做com.service.impl,下面放的類名叫做UserServiceImpl,實現UserServiceImpl介面。再說控制層,就是通常Action。建個包名叫做com.web.action。下面就放action類,名字就叫做UserAction。這就是最基本MVC的命名了。不過記得要去struts.xml寫一下action的配置信息。還有不懂的問我就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