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面試中被問到了java中的「六原則一法則」是什麼
原則包括:
單一職責原則:一個類只做它該做的事情。(單一職責原則想表達的就是」高內聚」,寫代碼最終極的原則只有六個字」高內聚、低耦合」,就如同葵花寶典或辟邪劍譜的中心思想就八個字」欲練此功必先自宮」,所謂的高內聚就是一個代碼模塊只完成一項功能,在面向對象中,如果只讓一個類完成它該做的事,而不涉及與它無關的領域就是踐行了高內聚的原則,這個類就只有單一職責。提醒大家有一句話叫」因為專注,所以專業」,一個對象如果承擔太多的職責,那麼註定它什麼都做不好。這個世界上任何好的東西都有兩個特徵,一個是功能單一,好的相機絕對不是電視購物裡面賣的那種一個機器有一百多種功能的,它基本上只能照相;另一個是模塊化,好的自行車是組裝車,從減震叉、剎車到變速器,所有的部件都是可以拆卸和重新組裝的,好的乒乓球拍也不是成品拍,一定是底板和膠皮可以拆分和自行組裝的,一個好的軟體系統,它裡面的每個功能模塊也應該是可以輕易的拿到其他系統中使用的,這樣才能實現軟體復用的目標。)
開閉原則:軟體實體應當對擴展開放,對修改關閉。(在理想的狀態下,當我們需要為一個軟體系統增加新功能時,只需要從原來的系統派生出一些新類就可以,不需要修改原來的任何一行代碼。要做到開閉有兩個要點:①抽象是關鍵,一個系統中如果沒有抽象類或介面系統就沒有擴展點;②封裝可變性,將系統中的各種可變因素封裝到一個繼承結構中,如果多個可變因素混雜在一起,系統將變得復雜而混亂,如果不清楚如何封裝可變性,可以參考《設計模式精解》一書中對橋梁模式的講解的章節。)
依賴倒轉原則:面向介面編程。(該原則說得直白和具體一些就是聲明方法的參數類型、方法的返回類型、變數的引用類型時,盡可能使用抽象類型而不用具體類型,因為抽象類型可以被它的任何一個子類型所替代,請參考下面的里氏替換原則。)
里氏替換原則:任何時候都可以用子類型替換掉父類型。(關於里氏替換原則的描述,Barbara Liskov女士的描述比這個要復雜得多,但簡單的說就是能用父類型的地方就一定能使用子類型。里氏替換原則可以檢查繼承關系是否合理,如果一個繼承關系違背了里氏替換原則,那麼這個繼承關系一定是錯誤的,需要對代碼進行重構。例如讓貓繼承狗,或者狗繼承貓,又或者讓正方形繼承長方形都是錯誤的繼承關系,因為你很容易找到違反里氏替換原則的場景。需要注意的是:子類一定是增加父類的能力而不是減少父類的能力,因為子類比父類的能力更多,把能力多的對象當成能力少的對象來用當然沒有任何問題。
介面隔離原則:介面要小而專,絕不能大而全。(臃腫的介面是對介面的污染,既然介面表示能力,那麼一個介面只應該描述一種能力,介面也應該是高度內聚的。例如,琴棋書畫就應該分別設計為四個介面,而不應設計成一個介面中的四個方法,因為如果設計成一個介面中的四個方法,那麼這個介面很難用,畢竟琴棋書畫四樣都精通的人還是少數,而如果設計成四個介面,會幾項就實現幾個介面,這樣的話每個介面被復用的可能性是很高的。Java中的介面代表能力、代表約定、代表角色,能否正確的使用介面一定是編程水平高低的重要標識。)
合成聚合復用原則:
優先使用聚合或合成關系復用代碼。(通過繼承來復用代碼是面向對象程序設計中被濫用得最多的東西,因為所有的教科書都無一例外的對繼承進行了鼓吹從而誤導了初學者,類與類之間簡單的說有三種關系,Is-A關系、Has-A關系、Use-A關系,分別代表繼承、關聯和依賴。其中,關聯關系根據其關聯的強度又可以進一步劃分為關聯、聚合和合成,但說白了都是Has-A關系,合成聚合復用原則想表達的是優先考慮Has-A關系而不是Is-A關系復用代碼,原因嘛可以自己從網路上找到一萬個理由,浙江優就業需要說明的是,即使在Java的API中也有不少濫用繼承的例子,例如Properties類繼承了Hashtable類,Stack類繼承了Vector類,這些繼承明顯就是錯誤的,更好的做法是在Properties類中放置一個Hashtable類型的成員並且將其鍵和值都設置為字元串來存儲數據,而Stack類的設計也應該是在Stack類中放一個Vector對象來存儲數據。記住:任何時候都不要繼承工具類,工具是可以擁有並可以使用的,而不是拿來繼承的。)
法則指迪米特法則:迪米特法則又叫最少知識原則,一個對象應當對其他對象有盡可能少的了解。(迪米特法則簡單的說就是如何做到」低耦合」,門面模式和調停者模式就是對迪米特法則的踐行。對於門面模式可以舉一個簡單的例子,你去一家公司洽談業務,你不需要了解這個公司內部是如何運作的,你甚至可以對這個公司一無所知,去的時候只需要找到公司入口處的前台美女,告訴她們你要做什麼,她們會找到合適的人跟你接洽,前台的美女就是公司這個系統的門面。再復雜的系統都可以為用戶提供一個簡單的門面,Java Web開發中作為前端控制器的Servlet或Filter不就是一個門面嗎,瀏覽器對伺服器的運作方式一無所知,但是通過前端控制器就能夠根據你的請求得到相應的服務。調停者模式也可以舉一個簡單的例子來說明,例如一台計算機,CPU、內存、硬碟、顯卡、音效卡各種設備需要相互配合才能很好的工作,但是如果這些東西都直接連接到一起,計算機的布線將異常復雜,在這種情況下,主板作為一個調停者的身份出現,它將各個設備連接在一起而不需要每個設備之間直接交換數據,這樣就減小了系統的耦合度和復雜度)
這個問題在Java中屬於比較基礎的問題,但是也請題主不要灰心。面試是一個考量綜合素質的過程,即使一兩道題發揮不好也仍然擁有機會。
② Java如何讀取XML文件 具體實現
xml的解析
1.解析式為了得到裡面的內容,進行增,刪,改查的操作
XML的解析方式
SAX(Simple API for XML)xml文檔的一種簡單的解析方式
DOM(Document Object Model)
DOM4J
SAX:基於事件的解析方式
DOM: 基於對象的解析方式
事件監聽三要素
1.事件源
2.監聽器
3.事件
SAX 基於事件的解析
優點: 簡單 效率高
缺點:順序執行,不能得到某個元素 不能逆向執行
不能進行增,與刪的操作
SAX解析方式工作原理:
通過時間源xml文檔創建SAXParseFactory
SAXParserFactory factory=SAXParserFactory.newInstance();
得到一個解析器
SAXParser parse=factory.newSAXParser();
對xml文件進行解析
得到解析的文件對象
File file=new File("employees.xml");
通過監聽器進行解析
MyListener listener=new MyListener();
parse.parse(file,listener);
對於監聽器有5個方法:監聽器所在的類實現的介面有:
org.xml.sax.hepers.DefaultHandler
org.xml.sax
通過查看API文檔中的DefaultHandler類中的下面5個方法
startDocument() 對於文檔開始的解析
public void startDocument()throws SAXException{
System.out.println("文檔開始解析啦!!!!");
}
startElement()元素開始的解析其中幾個名詞
url:命名空間的url
localName:命名空間的前綴
qName:元素
attributes:元素里的屬性
public void startElement(String url,String localName,String qName,Attributes attributes)throws SAXException{
StringBuffer sb=new StringBuffer();
sb.append("<"+qName);
for(int i=0;i<attributes.getLength();i++){
String attName=attributes.getQName(i);獲得元素屬性名稱其中的i為元素的第幾個屬性
String attValue=attributes.getValue(i);獲得元素屬性的值其中的i為元素的第幾個屬性的值
sb.append(attName+"="+attValue);
}
sb.append(">");
System.out.print(sb.toString());
}
character()獲得元素的內容體
public void characters(char[]ch,int start,int length)throws SAXException{
System.out.print(new String(ch,start,length));
}
endElement()獲得元素的結束事件
public void endElement(String url,String localName,String qName)throws SAXException{
System.out.print("</"+qName+">");
}
endDocument()獲得文檔的結束事件
public void endDocument(){
System.out.println("文檔解析結束啦!!!!");
}
對於SAX解析只能逐行解析不能越行解析
DOM:基於對象的
優點:靈活,能進行增刪的操作
缺點:讀取速度慢,效率低 佔用的內容多
對於DOM解析:不需要添加監聽器,按級解析從根元素、一級子元素、二級子元素......
同SAX解析相同剛開始也是要得到一個解析器;
DocumentBuilderFactory factory=DocumentBuilderFactory.newInstance() ;
因為構造方法不可用不可以new對象只能用newInstance()方法得到解析器對象
DocumentBuilder builder=factory.newDocumentBuilder() ;得到一個解析器
對於document可以有兩種方法得到:
Document document= builder.parse(new File(文件路徑));通過parse方法解析一個已有的xml文檔
Document document=builder.newDocument();可以得到一個空的document對象
得到根節點
Element root=document.getDocumentElement();
如果不存在根節點即為一個空document對象的時候只能添加跟節點
Element root=document.createElement(根節點的名字)
得到根節點下面的所有一級子元素
NodeList list=root.getElementsByTagName(根節點的名字可以用root.getTagName或者root.getNodeName()得到根節點的名字)();
{
對與document可以添加一級子元素
不管document是否為空都可以添加
Element firstElements =root.creatElement(一級子元素的名字);
當然也可以為一級子元素添加屬性
一級子元素的名字.setAttribute("屬性名","屬性值");
}
通過遍歷list集合
for(int i=0;i<list.getLength();i++){
Element first_elements=(Element)list.item(i);
可以得到一級資源的屬性的值當知道屬性的時候
String attribute=first_elements.getAttribute("屬性的名字");
得到一級子元素的名字
String first_elements_name=first_elements.getNodeName();
得到一級子元素下面所有的元素如id 第一個id元素當然也可有很多個id
通過item()來確定要取那個id
Element id_element=(Element)first_elements.getElementByName("id").item(0);
得到id的值
String id_value=id_element.getFirstChild().getTextContent();
通過這個遍歷集合可以拿到所有子元素
}
DOM添加或刪除元素:
DocumentBuilderFactory factory=DocumentBuilderFactory.newInstance() ;
因為構造方法不可用不可以new對象只能用newInstance()方法得到解析器對象
DocumentBuilder builder=factory.newDocumentBuilder() ;得到一個解析器
對於document可以有兩種方法得到:
Document document= builder.parse(new File(文件路徑));通過parse方法解析一個已有的xml文檔
Document document=builder.newDocument();可以得到一個空的document對象
得到根節點
Element root=document.getDocumentElement();
如果不存在根節點即為一個空document對象的時候只能添加跟節點
Element root=document.createElement(根節點的名字)
對與document可以添加一級子元素
不管document是否為空都可以添加
Element firstElements =root.creatElement(一級子元素的名字);
當然也可以為一級子元素添加屬性
一級子元素的名字.setAttribute("屬性名","屬性值");
添加二級子元素
Element secondElements=firstElements.creatElement("二級子元素的名字");
掛載組裝
一級子元素firstElements.append(secondElements);
根節點root.appendChild(firstElements);
將document對象樹寫入磁碟
TransformerFactory tf=TransformerFactory.newInstance();
Transformer former=tf.newTransformer();
DOMSource source=new DOMSource(document);
StreamResult result= new StreamResult(new File("10.xml"));結果集
former.transform(source,result);
完畢
DOM4j需要藉助外部jar包
需要藉助外部jar包就必須設置環境變數中的classpath把classpath設置成
dom4j jar包存在的路徑(絕對路徑)
例如:
set classpath=.;C:\Documents and Settings\Administrator\桌面\day3\dom4j.jar
import org.dom4j.io.*;
import java.io.*;
import java.util.*;
import org.dom4j.*;
public static void read_XML(String fileName){
try{
//得到一個解析器,相當於SAX,DOM裡面的解析器工廠,與解析器
SAXReader reader=new SAXReader();
//得到一個對象樹
Document document=reader.read(new File(fileName));
//得到一個根元素
Element root=document.getRootElement();
System.out.println(root.getName());
//得到所有的一級子元素
List firstElements=root.elements();
Iterator it=firstElements.iterator();
while(it.hasNext()){
//依次得到每一個一級子元素
Element firstElement=(Element)it.next();
System.out.println(firstElement.getName());
//得到所有的屬性
List attributes=firstElement.attributes();
for(Object obj:attributes){
//依次得到每一個屬性
Attribute att=(Attribute)obj;
System.out.println(att.getName()+"="+att.getValue());
}
//得到一級子元素下面的所有元素,及其附帶值
List second_Elements=firstElement.elements();
Iterator second_Element=second_Elements.iterator();
while(second_Element.hasNext()){
Element sec_Element=(Element)second_Element.next();
System.out.println(sec_Element.getName()+":"+sec_Element.getText());
}
System.out.println("----------");
}
}catch(Exception e){
}
}
public static void write(String fileName){
try{
Document document = DocumentHelper.createDocument();
//創造一級子元素
Element books=document.addElement("books");
books.addComment("The book is J2EE");
Element book=books.addElement("book");
創建元素的屬性
book.addAttribute("show","yes");
book.addAttribute("page","100");
創建二級子元素
Element book_name=book.addElement("bookName");
創建元素的內容體
book_name.setText("xml");
Element book_price=book.addElement("bookPrice");
book_price.setText("3000");
Element book_press=book.addElement("bookPress");
book_press.setText("etoak");
Element book_author=book.addElement("bookAuthor");
book_author.setText("Robin");
//掛載另一個一級子元素
book=books.addElement("book");
book.addAttribute("show","NO");
book.addAttribute("page","200");
book_name=book.addElement("bookName");
book_name.setText("葵花寶典");
book_price=book.addElement("bookPrice");
book_price.setText("無價之寶");
book_press.addElement("bookPress");
book_press.setText("華山派");
book_author=book.addElement("bookAuthor");
book_author.setText("林平之");
//創建xml文件輸出的路徑
OutputFormat format=OutputFormat.createPrettyPrint();
format.setEncoding("gbk");
XMLWriter xw=new XMLWriter(new FileOutputStream(fileName),
format);
//XMLWriter xx= new XMLWriter(System.out,OutputFormat.createPrettyPrint());
xw.write(document);
xw.flush();
xw.close();
}catch(Exception e){
對於DOM4j添加子元素,是一級一級的添加的而在DOM中是先創造
子元素然後再掛載的DOM4j在創建子元素的時候就確定好了順序
對於文件的輸出各有千秋各有特色其中SAX是需要添加監聽器的
}
}
public static void update(String fileName){
try{
SAXReader reader= new SAXReader();
Document document = reader.read(new File(fileName));
Element root = document.getRootElement();
System.out.println(root.getName());
在根節點上添加一級子元素
Element student=root.addElement("student");
Element id=student.addElement("id");
id.setText("007");
OutputStream os= new FileOutputStream(fileName);
OutputFormat format = OutputFormat.createPrettyPrint();
XMLWriter xw = new XMLWriter(os,format);
xw.write(document);
xw.flush();
xw.close();
}catch(Exception e){
和創建一個新的document對象類似只不過這個的根節點已經存在
直接可以在根節點上添加一級子元素;
}
}
③ java面試題
去網上下一份 java葵花寶典,幾乎囊括了所有java的面試題類型